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47章

逆明1644-第47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尔扎收起盟约,在左良玉亲兵的带领下退了出去。

    巴尔扎出了左良玉府,来到一处小树林旁边,看了看四周,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等之后,走进了这片小树林,这里已经有十几个同样带着斗笠遮挡头发的男子等在了这里。

    “你们立刻将这份盟约马不停蹄的送回北京城交给摄政王殿下。”巴尔扎将那份羊皮卷交给其中一人。

    “喳!”这些人单膝行了一个礼后,快速离去。

    同一时间,朱慈派来的梁进德来到武昌的消息也传到了左良玉那里,阴谋交织,武昌必定不平静。

    …(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戏耍左良玉之计

    “朝廷不直接把银子送过来,派个人过来干什么?把他带进来!”左良玉瞪着眼睛想发火。

    亲兵将梁进德带了进去。

    “下官拜见宁南伯。”梁进德对着左良玉拱手行了个礼道。

    半年前崇祯皇帝还在的时候,为了安抚左良玉,便封了左良玉为宁南伯,朝中大多数人都直接称唿左良玉为宁南伯。

    “皇上派你来是做什么?本大帅的军饷何时送到。”左良玉冷着脸问道。

    “呃………这个,这个…”

    “吞吞吐吐的,像个屁!快回答本大帅的问题。”左良玉瞪眼,喝骂道。

    “皇上派下官来跟宁南伯商量,您要的军饷实在太多了,朝廷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您看能不能减少一半,三十万大军的数额如何,若是宁南伯肯答应,朝廷定然每个月按时送达。”梁进德小心说道。

    梁进德虽然跟左良玉有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关系,但不知道隔了多远,说出来都不好意思,那里还能有什么用处,皇上给他派的这个任务实在不好做,看左良玉这个表情就知道肯定不会同意的,梁进德心里无奈抱怨。

    “放屁,还三十万大军的数额?这才一半,绝对不行!本大帅手下六十万大军,日日夜夜艰难抵挡贼军南下,必须要得到全额的军饷,朝廷原先已然超过一年都只给了本大帅二十万大军的军饷,积累到如今,欠饷如此之多,这次必须一次发放半年的,一文都不能少,否则很可能激起大军兵变,到时候数十万大军一怒之下去南京讨说法就怪不得本帅了。”左良玉蛮横的威胁道。

    他手握六十万大军,朝廷收到他的奏折立刻派了个人过来,说明朝廷已经怕了他,只要他继续威逼,不怕朝廷不妥协,定然乖乖把银子给他送过来。

    “宁南伯,您看这……”梁进德还想说朝廷没那么多银子,怎么也要让左良玉减少点,哪怕减少十万大军的数额也行啊,他不能一点成绩也没有的回到南京吧,万一皇上震怒,治他办事不力的罪可如何是好啊。

    然而,左良玉却半点机会也不给梁进德,还没等梁进德说完便立刻打断梁进德的话。

    “不行就是不行,你回去告诉皇上,一个月之内本大帅一定要见到军饷,如若不然,六十万将士心有怨气之下,难保不会逼着本大帅带领他们前去南京讨说法,本大帅可控制不住。”

    左良玉虽然事先知道梁进德跟他又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关系,但都是什么玩意,别说什么八竿子打得着,就是亲儿子牵扯到银子他也不给面子。

    梁进德冷汗都要滴下来了,连忙用衣袖擦了擦,左良玉果然不肯妥协,这让他如何回去禀告皇上啊。

    “来人,送梁大人出去。”左良玉看到梁进德还站在这里,一点出去的意思也没有,顿时不满,朝着门外喊道,顿时几名亲兵走进来准备将梁进德‘请’出去。

    “梁大人请把!”

    “宁南伯”梁进德还想说话。

    “锵!”旁边的一名亲兵当即佩刀半拔,明晃晃的威胁。

    梁进德被刀面上刺目的寒光吓得浑身一颤,面色发白,不敢在说话了,赶紧走了出去,回去之后如何回禀皇上虽然艰难,但还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些。

    梁进德毫无所获的出了左良玉府上后,无奈一叹,随即上了马车赶回南京城,这一来一回,他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可累坏了他这把老骨头,真是折腾人啊。

    十二天后,梁进德回到南京城。

    “皇上,梁大人回来了,正在殿外等候皇上召见。”赵德全进来禀报。

    这么快就回来了?

    朱慈皱了皱眉,非常不满意,梁进德一来一回才二十四天,这说明他一天也没有在武昌城待,当天就被左良玉赶回来了,这也太没有用了吧,好歹在那里死皮赖脸的呆了两天不是?

    “宣!”

    片刻,梁进德便被带了进来。

    “微臣梁进德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梁进德叩拜道。

    “平身!”因为不满意,朱慈声音有些发冷。

    梁进德非常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站在那里好一会了都没有说话。

    “结果怎么样了?”见梁进德迟迟没有说话,朱慈不满的皱着眉问道。

    皇上都亲自开口问了,梁进德不得不开口了。

    “回皇上,微臣………微臣……”梁进德咬了咬牙,不想了,直接把左良玉的原话说了出来:“宁南伯说六十万大军半年的军饷一文都不能少,朝廷必须在一个月内送达武昌,否则武昌的六十万将士心有怨气之下,难保不会逼迫着宁南伯带领他们前来京城讨说法。”

    “混账东西!左良玉这逆臣,贼子!”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左良玉这样明摆着威逼的话,还是让朱慈大怒的大骂了出来道。

    “皇上赎罪!微臣有罪!”梁进德惧怕的跪了下去,害怕皇上在此大怒之下真个会治他的罪,那样他的乌纱帽就不保了。

    “滚,给朕滚出去!”

    梁进德赶紧退了出去,速度极快,生怕皇上会反悔真个治他办事不力之罪。

    朱慈本来就有气,看到梁进德跑的跟兔子一样快,更加气急,手中还没来得及看的奏折勐地朝梁进德扔了过去,砸在梁进德的背上,吓得梁进德跑得更快了,到大殿门槛的时候还被拌了一下,差点摔倒,但梁进德还是尽可能的赶紧消失在朱慈眼前。

    “奶奶的,尽是废物,贪生怕死之徒,一点成绩也弄不到,连多拖延两天也不会,废物!没用的废物!你丫的死皮赖脸的在左良玉那里住上两天会死啊,路上回来的时候稍微慢点会死啊!”朱慈大骂,感叹人才稀少,贪生怕死的人太多了。

    骂完,朱慈消了气,坐回龙椅思考接下来的事宜。

    拿起左良玉原先的那份讨要军饷的奏折,朱慈写上回复,安抚左良玉,朝廷经过商议,已经同意了他要饷的请求,并承诺一个月之内将饷银送达武昌,让他继续抵御贼军,尽忠大明。

    当然,朱慈自然是不可能把真的银子送给左良玉的,所以这送饷银的人选必然要谨慎,要不然半路上若是不小心泄露了的话,可就麻烦了。

    “传锦衣卫指挥使张魁山来见朕。”朱慈打算让自己的心腹带一些锦衣卫以及一万京营押送这笔银子。

    张魁山很快便来到了御书房。

    朱慈挥退了所有人后,跟张魁山把自己的打算以及布局说了出来,张魁山是他的心腹,必然是可以信任的,让张魁山领头押送最是合适。

    “皇上真乃神人也。”张魁山佩服道。

    原来皇上竟然是有此打算,害得他还以为皇上真个跟左良玉妥协,白白把银子给左良玉送去,想不到皇上如此圣明,早有妙计。

    “此计是为了拖延时间,你一路上要尽量放慢脚步,但也不能太慢了,让左良玉起了疑心就不好了,只要拖够一个月便可,到时候来来回回便是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您将‘银子’送到武昌之后,为了安全起见,不可进城,让左良玉亲自出城拿‘银子’,他若出城,你就把‘银子’交给他,他若不肯出城,你便直接把‘银子’仍在城外,赶紧回来,朕可不想朕的心腹被左良玉一怒之下杀了。”朱慈嘱咐道。

    “皇上圣明,臣晓得。”张魁山笑着道。

    皇上此计真是太毒了,左良玉若是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必然气得吐血三升,甚至可能直接被气死。

    张魁山兴奋的领命下去准备,考虑着是不是在里面在加点料,最好能直接把左良玉气死。

    三天后,千余锦衣卫,连同一万京营在锦衣卫指挥使张魁山的带领下,押送着八百多万两‘银子’一路前去武昌‘交货’。

    张魁山启程之后,朱慈又下了道旨意给庐州的黄得功,督促他立刻加快操练兵马,半个月后移防九江,同时还打算在安庆,芜湖等长江要道层层布防,不说挡住左良玉一个月,就是三四个月也不成问题,到时候新军大成,再行决战,看他左良玉不死?

    ………(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吐血三升(上)

    武昌,左良玉总兵府。

    左良玉正在跟他的儿子左梦庚商议一些事情,突然,一个人闯了进来。

    “大帅,大喜啊,皇上果然惧怕大帅兵威,已然妥协,指派了一万京营将大军的军饷送来给大帅,估摸着有二十天便能赶到。”柳宪棕说道。

    柳宪棕早年曾在杨嗣昌手下听命,后来杨嗣昌死后,被朝廷派做为左良玉的副手,随同左良玉一同镇守武昌,但眼见左良玉日益势大,为了自身的前程便投靠了左良玉,成为左良玉的左膀右臂,非常得左良玉的信赖。

    “好,哈哈哈哈。”左良玉大笑着道:“满清摄政王日前也已通知本帅,让本帅十天后派一支十万大军到黄河边上承接送给本帅的三百万两银子,如此一来,本帅便能一次得到千万之银,百万大军指日可待。”

    要说左良玉的百万大军之梦还是因为李自成的关系才形成的,数年前朱仙镇大战,左良玉曾败于李自成之手,手下部将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身受重伤。当时李自成已有数十万大军,左良玉认为自己兵败乃是因为自己手下大军人少的原因,后来又看到李自成得到河南之后,大军很快发展到百万,紧接着李自成带领百万大军横扫天下,连大明的京城都被打下来了,声势一时无两。

    左良玉那时就在想,李自成庸才尔,却能靠着百万大军纵横天下,势不可挡,若他左良玉也有百万大军在手,定比李自成要强,一统天下不是问题,从那时起,左良玉便开始拼命扩军之路,以一日三餐以及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军饷为引诱,渐渐招募了数十万难民组成的大军。

    当然,一日三餐是有的,但军饷左良玉却从来没有发放给底下的士兵,理由便是朝廷欠饷。如此一来,他便能让将士的怨恨转移在朝廷头上,而他自己则可以节约下银子来扩充兵马。

    此刻,时间又过了一个月,崇祯十七年九月,经过这一个月的扩充,左良玉手下的大军终于突破了六十万人数,离百万之梦已近大半,左良玉虽然隐隐觉得多尔衮应该没那么好心,会白白送他三百万两巨银,很可能是有利用他的地方,但那又怎样,三百万两银子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他手中与多尔衮的盟书上有大清国玺印记以及多尔衮自己的亲笔签字,左良玉倒不怕多尔衮会食言,有了那三百万两银子,他便又可以扩充十数万大军了,加上朝廷正在运来的八百多万两银子,他甚至能够将大军一举扩至一百二十万,有如此之多的大军在手,天下还有谁人是他的对手!

    “恭喜父帅!”左梦庚笑道。

    左梦庚虽然对父亲的百万大军之梦不以为意,但他可不敢表露出来。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张魁山给左良玉押送的‘军饷’走到了半路,随着这笔‘军饷’一天天接近武昌,一旦事情在最后一刻揭露,难以想象左良玉该是何等怒火,到时候必然风云色变。

    庐州,黄得功营帐内,朱慈派了锦衣卫传旨,让黄得功带领麾下的十五万大军准备移防九江。

    九江离庐州大约六百余里,换算成公里也就是三百余公里的样子,按照大军每日行进百里,黄得功大军到达九江接防需要六天时间。

    朱慈掐算好了时间,左良玉得到黄得功移防九江的情报,张魁山应该已经把‘银子’押送到了武昌城外,放下‘银子’便立即回返,左良玉就是接到消息也来不及了。

    毫无疑问,朱慈已经做好了左良玉知道自己被耍后举起造反的准备。

    “益春,驻扎在阜阳的贼军红营兵马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吗?”黄得功对着冯益春问道。

    “没有动静。”冯益春摇了摇头,满是疑惑道:“红营身为李自成最精锐的革左五营之一,不在山西参加与满清的决战,却跑到了离我们庐州不远的阜阳驻扎,也不知道他李自成是犯傻,还是究竟是有什么阴谋,亦或者单纯是为了防止朝廷大军反攻河南,可怎么想也不对啊,如此精锐的革左兵马,怎么会派到阜阳守城,实在搞不明白…”

    话说当日红娘子与李自成翻脸后,便带着一万红营兵马一路南下来到阜阳,驻扎在此地,已有两个多月,早就引起了黄得功的注意。

    黄得功同样疑惑,但红娘子的红营兵马虽然是身经百战的革左精锐,却也只有区区一万人马罢了,黄得功并不忌惮。

    “我们三天后便要移防九江了,到时庐州此地无人镇守,红营便是一个麻烦,不得不防,理应将这件事告知皇上。”黄得功说道。

    冯益春赞同的点了点头。

    若是黄得功和冯益春知道红娘子的夫君李岩在朱慈手里的话,他们就不会疑惑了,只是朱慈当日将李岩押解到南京城的时候,便直接把他扔进了天牢里,只打了个招唿让人好生照顾,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身份,所以朝廷上下,无一人得知李岩就在天牢里面。

    朱慈这也是有着保护李岩的意思在里面,否则朝臣们要是知道皇上抓住了李自成的左膀右臂李岩,以先皇是被李自成害死的仇怨,朝臣们非得逼朱慈杀李岩祭旗不可。

    黄得功的奏报很快送到了朱慈的手里。

    “革左五营,红娘子?”朱慈神色古怪,自然知道红娘子和李岩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