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456章

重铸清华-第456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恕罪,和亲王说暂时拒绝和太后见面。”(未完待续。)

十九、来而不往(三)

    慈禧太后苦笑,之前英国人发招用军舰来扰乱中国海域,自己已经再三要求和爱德华见面,结果一直被拒绝,“真是六月债,还的快,这么快我就当了被拒绝的角色了。”她站了起来,摇摇头,“这里闷的很,跟我出去走走,对了,先把高心夔和王恺运叫来。”

    太后信步走出了勤政殿,朝着北边走去,她经过牡丹台却未进入,走到了曲院风荷才停下脚步,上了玉带桥,坐在亭子上,望着满湖的荷叶发呆,仲春的微风吹过了初长成的荷叶,翻出了淡绿色的涟漪,还没有到开花的时节,但是荷叶的翠绿,给人心增添了一抹亮色,“小李子,”慈禧太后环视了曲院风荷一周,“这是我第一次来圆明园住的地方,是不是很漂亮。”

    “西圣住的地方,果然是钟灵毓秀的吉祥地儿。”李莲英回道。

    “是好看,所以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地方,”慈禧太后摇着手里的团扇,“所以也希望这个地方一直好好的,别被人毁了。”

    两个穿着朝服的男子拾阶而上,到了亭子里面,行礼之后,太后懒洋洋的说道,“英国人也出招了,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想听听你们的意思,也帮我梳理一番,各国的态度。”

    “英法互相争斗,却又一起勾结,原因还是在我中国的水师力量变强了,法国人想要股份,但是不愿意中国水师的实力太强,影响他们在越南等地的话语权,而且法国也有借着这件事情来朝着我们施压,意图在谈判上获取更大的主动权。”高心夔分析道,“所以才会在此事上异口同声。”

    “而俄罗斯人为了获取克什米尔地区的统治权,已经是做出了不少的让步,如果我们对英国人让步,克什米尔和孟加拉国,必然都要退出的。”王恺运说道。

    “如此以来,北海之地,必然不能得,”高心夔皱眉道,“俄罗斯人甚至会报复我们的毁约。”

    “恭亲王所言是有道理的,虽然他过于软弱了,”王恺运说道,“为了先解决越南的事情,微臣以为,克什米尔不妨放一放,给英国人平分就是了,英国人得了实惠,只要对越南事务不再支持,就是成功。”

    “那苏伊士运河呢?”慈禧太后问,“这个股份到底给谁?”

    “这事情要看英法两国的态度,”高心夔分析,“若是法国人不识相,在越南之事上不让步,而英国人愿意在石达开哪里让步,如此的话,依旧卖给英国人为佳。”

    “英国人要卖给日本人七千吨铁甲舰的事情暂且不用管它,八字没一撇,如今只是洽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谈妥,也不知道何时交付。我们现在还是需要把买来的七千吨军舰运到中国,交付使用才是最好的。”王恺运冷酷的说道,“就如同石达开等人,多活了这么多年,已经是太后的仁慈了,若是都叫英国人灭了也不是咱们的错处,太后仁至义尽了。”

    太后默然,“也就是说,为了这艘船,我需要放弃北海和孟加拉国。”

    “不仅仅是一艘船,还有越南。”王恺运说道。

    “对啊,越南。”慈禧太后点点头,“我知道了,”她当然觉得郁闷,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只是赚到了一次先手的机会,却被英国人和法国人攻打的溃不成军,“只是觉得可惜啊。”

    “西圣明鉴,中国用股份挑拨两国关系,借此换的法人在越南让步,又用克什米尔打压英国人,企图换取北海之地,弄乱南亚局势,已经是深得纵横捭阖之精髓。再者,若是昔日一般,不知天下局势,焉能如此行事?”高心夔安慰慈禧道,“行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不可强求。”

    “这么说来也是,说到底,还是英国人太强了,只需要卡住咱们的脖子,我们就没法子动弹,更别说还手了。”慈禧太后微微摇头,“我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很明显慈禧太后有了定论,只是这一时半会她还抹不开面子而已,王恺运默不作声,高心夔却忍不住再次提醒,“郭嵩焘大人已经和俄罗斯人在敲定有关北海和克什米尔协议的具体细节了,如果等到两国正式达成了协议,就算太后还没用印,只怕俄罗斯也会借此生事,用来在各国之间来打压我大清,所以太后还是早早决断才是。”

    慈禧太后放开了此事不再考虑,,好好的休息了几日,朝政上的事情暂时都交给恭亲王,自己只是朱批。如此过了几日,这一日起来,太后似乎已经是想通了,她叫李莲英,“小李子,梳头,等会就叫起。”

    “嗻。”

    宫女们在忙着给慈禧太后梳头,李莲英下去吩咐了又上来,太后问,“郭嵩焘那里怎么样了?”

    “今日已经约好了和俄罗斯大使韦贝商议领土置换一事。”李莲英瞧见太后点了点头,于是问道,“是不是要让郭嵩焘大人停下此事的谈判?”

    慈禧太后点点头,“就让他停下来吧,再谈下去,我也给不出克什米尔给他了。”慈禧太后心中有了决断,准备把克什米尔交给英国人,来换取七千吨的铁甲船顺利运出苏伊士运河,所谓的航道淤积,谁都知道是一个推辞,傻瓜才会当真。

    而孟加拉国,可能也只好放弃了,这完全取决于英国人是否接受自己的让步,但是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石达开等人,绝对不会放弃。

    慈禧太后对着镜子看了看头上的珠翠,今日的心情可和头上的蓝宝石一模一样,沉闷的很,慈禧太后把那个紫金镶嵌蓝宝石的凤凰拿了下来,“这个不好看,换一个。”

    伺候头面的掌事宫女连忙拿了几个盒子出来让太后挑选,慈禧太后看到了一套孟加拉国贡上来的粉红色翡翠头面,更觉得刺心,如此看了许久,才换了一套红宝石金宝的头面,宫女们正在忙碌,一边出去传旨的李莲英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启禀西圣,北边来了紧急的情报!”

    慈禧太后懒洋洋的打开了李莲英手里的折子,才一看,就刷的站了起来,准备给太后插簪子的宫女猝不及防,一下子就从太后的耳边划出了一道血痕。(未完待续。)

十九、来而不往(四)

    总理衙门会议厅。

    长条桌子对面各自坐下了中俄两国的代表,郭嵩焘和韦贝大使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开始准备谈判,韦贝先是表达了对最近时局的关切,和对中国方面受到压力的关心:“听说贵国的军舰在苏伊士运河抛锚了?”

    韦贝的话里有着幸灾乐祸的意思,郭嵩焘微微不悦,他回答道:“是暂时性由于航道的变化而停留在哪里,不是抛锚也不是搁浅,我们已经在交涉了,想必只要航道适合,军舰可以很快的开到中国来了。”

    “需要我们俄罗斯出面帮助吗?”韦贝笑道,“我们在达成协议之后,俄罗斯很愿意帮助中国抵抗来自英国方面的压力。”

    “多谢大使,”郭嵩焘言不由衷的说着感谢的话,俄罗斯没有这么好心,虽然他们也可能存在帮助中国人的情况,那也绝对是为了削弱英国人而这么做的,郭嵩焘这些日子听到了很多消息,特别是卖给日本七千吨军舰和把从德国购买到的七千吨军舰扣在苏伊士运河,面对于英国人这样大的压力,一个心怀不轨的俄罗斯根本帮不上忙,圆明园里面传出的消息,西圣已经有了决断,只是需要时间来考虑如何退步,和寻找一个体面的退步方式。

    对着英国人退步也就是意味着克什米尔这个地方不会让给中国人,郭嵩焘自认为他十分了解慈禧太后,她所秉持的主张就是人比一切都重要。

    石达开等人还是很重要的,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意味着孟加拉国可能还有希望和英国人谈判得以保留,但是克什米尔绝对不可能给俄罗斯人。那么北海也不可能从法理上归属中国。

    那么意味着自己这段时间和俄罗斯谈判的工作全部白费了,郭嵩焘隐隐有些郁闷,但是圆明园里面没有传出旨意,自己也必须要按部就班进行谈判,俄罗斯人也知道其中可能会存在中国无法继续承受英国人给予的压力,所以一直在催促中国人达成协议,但是左宗棠已经暗示过郭嵩焘,谈判的进程尽量要慢,再慢,那样可以尽早做好和俄罗斯终止谈判的准备。

    虽然一再拖延,但是如此几个月下来,现在都已经过了八月十五,有些事情也谈的差不多了,今天是第十三次商议北海和克什米尔的领土划分问题,这个核心的内容,有关于中国支付购买北海沿岸的城市的费用,俄罗斯有了极大的让步,当然了,对于沙皇来说,虽然俄罗斯不富有,但是他不缺钱。

    缺的是战略位置的土地,所以他才会对着克什米尔势在必得。

    所以就算郭嵩焘再三拖延,也到了谈及实际性问题的时候了,韦贝要求按照萨内利河谷的位置划分,然后把噶喇昆仑走廊也给他们。郭嵩焘断然拒绝,“此处走廊乃是新疆和西藏较为平整的通道,工部已经有打算在此地建造官道,绝不可让与贵国。”

    俄罗斯人的胃口大得很,大约要克什米尔地区五分之四的土地,并且在关键的高地和峡谷战略地点上寸步不让,看来的确是对于此地势在必得,两方就此展开了辩论,正是唇枪舌剑热火朝天的时候,会议厅的大门被粗暴的打开了,双方停下了交谈,郭嵩焘不悦的转过头,看到了推门进来的苏拉,“怎么回事!都说了这里的商谈不能受任何打扰!”

    “大人,”那个苏拉看到了郭嵩焘发怒,有些胆怯,哆哆嗦嗦的说道,“请恕罪,是宫里头带了西圣的口谕来,说要立即见大人你,不论任何人在。”

    这时候怎么会突然有了口谕?郭嵩焘心里雪亮,必然是要下旨停止和俄罗斯人的谈判了,他起身朝着韦贝致歉,走了出去,郭嵩焘是个大胖子,原本在谈判之中,谈的满头是汗,不过等到他回来,脸上的热汗全部消失了,整个人透露出神清气爽的样子,他大步走了回来,坐下来,自信从容的微笑着,韦贝心里微微咯噔一下,刚才的郭嵩焘虽然也是表情平静,但绝不会如同这样一般自信淡然,“大使先生,”郭嵩焘微笑着说道,“我必须要修改有关的条款。”

    “什么条款?”韦贝警惕的问道。

    “我们决定要先确定北海的归属,再来商议克什米尔的分割问题。”郭嵩焘抛出了这么一句让韦贝怒火中烧的话。

    俄国人一阵哗然,几个人相互看了看觉得中国人是不是疯了,出尔反尔?“我相信我们之前已经就此事达成了承诺,大臣先生,”韦贝强忍着怒气说道,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郭嵩焘的态度会如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现在发生了变化。”郭嵩焘笑眯眯的说道。

    “所谓承诺,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变化的。大臣先生。”韦贝说道,他心里隐隐有了一些不安。

    “我们已经占据了优势,所以贵国必须要让步了,承诺当然发生了变化,”郭嵩焘合上了文本,站了起来,“今天的商谈我们就先到这里吧,我们下次再约,大概贵国这个时候也应该知道所发生不幸的事件了。”

    郭嵩焘转身离去,韦贝听着莫名其妙,喊住郭嵩焘,“郭大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郭嵩焘转过头正欲说些什么,突然俄罗斯的武官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伏在韦贝的耳边急切的说些什么,郭嵩焘知道了韦贝已然知道了这个消息,点点头,“就是这件事情,我们表示遗憾,但是有关于北海的谈判,不会拖延,我们希望在秋天结束之前谈好这件事,请大使你做好准备。”

    “什么?”韦贝这时候根本就没有心思顾忌到郭嵩焘似乎咄咄逼人的话语,他听到了武官来禀告的消息,心里的疑虑不仅得到了解释,他更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几个俄罗斯官员围成了一团,韦贝双眼发直,脸色苍白,“沙皇陛下遇刺身亡?”

    光绪七年中国历八月二十五,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遭人民意志党人员用炸弹刺杀身亡。

    推书啦~~~重生南明当皇帝,被人骂满遗的我,推荐皇明的书,冲突感是不是特别的强烈?嘿嘿。

    今天编辑通知我可以a签,所以有可能在五一之前上架,这样的话会有双倍月票,请大家的月票再捂一两天留给我,成不成?谢谢。(未完待续。)

二十、见风使舵(一)

    那个武官带来的悲剧消息震惊了所有人,韦贝心里哀叹,这个关键的时候出现了沙皇陛下被刺杀的消息,见风转舵的中国人绝对不会就此放过这个机会,他挥挥手,让大家一起离开总理衙门,回到俄罗斯大使馆再进行接下去事务的探讨,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这时候韦贝觉得那些随行接待的中国人看着自己的眼神怪怪的,怜悯之中带着凶残的感觉,似乎是旷野之中盯着落单的旅人,双眼放着绿光,饥饿难耐欲噬人的西伯利亚野狼。

    韦贝疲倦的上了马车,合上了眼睛,但是他想到了什么,迅速的睁开了眼,对着同马车的几个官员慢慢的说道,“我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什么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会比我们早知道沙皇陛下身亡的消息?”他严肃的说道,“国内传来的消息是昨夜爆炸之后沙皇陛下还没有离世,但是已经封锁了消息,直到今天早上离世了这才对外发布了消息,这些中国人,”韦贝头上冒出了一阵冷汗,他有些震惊于中国人的情报系统了。“他们的消息比我们外交途径还要灵通!”

    。。。

    “什么?”“哎哟!”

    前一声是带着疑惑的惊喜尖叫声,随即就是一声痛苦的尖叫,慈禧太后猛地站了起来,正在用簪子给慈禧太后插在左边发病的宫女猝不及防在慈禧太后的耳后从上到下画了一道长长的伤口,那个宫女脸色吓得惨白,连忙跪了下来连连磕头请罪,“奴婢该死,西圣恕罪!”

    慈禧太后脸上夹杂着痛苦和喜悦的表情,她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