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474章

重铸清华-第474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奕劻哈哈一笑,管家搬来了太师椅,放在了上首的位置,“我虽是红尘中人,却也十分仰慕莼客兄这等世外高人的风姿,这才请了,”奕劻指了指上面千娇百媚的杜丽娘,“余紫云这样的世外仙姝来唱堂会,我就知道,只要是余老板来,莼客兄就是再嫌弃在下的庸俗,也必定要来的。”

    李慈铭哑然一笑,“王爷您可真是猜透了下官的心思,也不知道怎么地,只要见到余紫云,别的角儿是一概都不能入眼了。”

    “莼客兄既然如此喜欢,等下让余老板过来敬莼客兄一盏茶如何?他们倒是不能喝酒,防着嗓子倒了。”

    “却也不必,”李慈铭摇摇头,“我喜欢余老板的戏儿,不是就要见本尊,近乡情更怯,若是到了余老板的跟前,倒是也不能洒脱,这就丢份咯。”

    “莼客兄还是性情中人啊,”奕劻笑眯眯的坐下,“可远观不可亵1玩,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吧?”

    “多谢贝勒爷谬赞,”李慈铭笑道,他也不摆什么脸色,兴致勃勃的说道,“王爷整日在料理洋务的事儿,怎么今个有空回府,还来看戏?”

    “这话说的,”边上的一个清朗声音响起,来的人出现在了李慈铭和奕劻的眼前,只见一男子丰神俊朗风姿绰约,神态怡然,挥着一把郑板桥的竹石折扇,“皇帝也不差饿兵,差事再怎么要紧,家总是要回的。贝勒爷,”他对着奕劻说道,“您说,我说的对不对?”

    “自然是对的,别人不知道,难道承恩公不知道?”奕劻站了起来,微微拱手笑道,“西圣最是体贴臣下的,这不我一到家,就知道各位都在这里,我做主人的已经迟到,还能够不来作陪吗?那可真是失了礼数了。”

    (未完待续。)

二十八、环环相扣(四)

    来的人是慈禧太后胞弟,二等承恩公桂祥,奕劻此人最是喜欢结交各色人物,特别是愿意结交对自己有礼的人物,桂祥此人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他那个身份——西圣的亲弟弟,就足以让任何人退避三舍,两个人都在宫里头当差,一二来去,就熟了起来,奕劻之前那一眼也只是在看桂祥到了何处,李慈铭见到桂祥也不起身行礼,桂祥朝着奕劻拱拱手,坐在了李慈铭的对面,显然,这之前空着的位置就是给桂祥的,这三个人里面也只有李慈铭是真心爱看戏,只是有两个人在侧,倒也不能专心看了,说来说去,又说到了最近的事情。

    “我说莼客兄,”奕劻说道,“听说最近御史台又有什么动静了?”

    “都察院每天都有动静,”李慈铭不说话,直到余紫云的杜丽娘惊梦而醒,黯然退下的时候,这才转过脸,喝了一口茶,笑眯眯的对着奕劻说道,“怎么了,我们的及时雨贝勒爷,听到都察院的动静慌了神了?这可不大像您的作风啊。”

    “哎哟,我的李大老爷,您就别排揎我了,”奕劻苦笑着摇摇头,“什么及时雨?这样市面上的混话也值当你这么一说,也不知道怎么地,传到了宫里头,西圣这么含笑说了一句,我知道是调侃我的意思,”奕劻偏过头对着桂祥解释道,“可我还是吓得浑身是汗,宋江是什么人?把我比作松江,我可还想多活几年呢。”

    桂祥哈哈一笑,“也只有贝勒您这么谨小慎微了,莼客兄,”桂祥喊着李慈铭的号,“没瞧见贝勒爷都着急上火了,您这位佥都御史,还不给透个准信?”

    “也没什么,无非是巡视地方而已,只不过和以前不大相同。”李慈铭毕竟吃人家的手软,虽然是御史风骨,却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奕劻如此曲意赔笑。无非是看重自己清流的身份和身后的大佬,绝不是看重了自己这个四品的佥都御史本人上,这一点李慈铭看的很透彻,拿捏一下就可,不要过度。“都察院要派人巡视地方,而不是以前的巡按小官来巡视了,要动真格。”

    “怎么动真格?”奕劻十分关切的问道,“难道要就地免职吗?”

    “贝勒爷,您是不是戏文瞧多了?”桂祥摇着扇子笑道,“那里有这样的钦差?”

    “不会就地拿下,不过呢,若是有真凭实据,只怕是可以直达天听,直接免职也是可能的。”李慈铭笑眯眯的说道,“这些年,洋务的事儿办得好,可这吏治也逐渐松弛了,如果不再杀一杀这些风气,只怕是将来洪杨之乱又要重演一遍。”

    听到了地方巡查,奕劻首先就放下了心,“这就轮不到我操心担忧的啦,”他抚了抚袖子,“那些地方上的诸侯倒是有些难过咯。”

    “地方上如今还是昔日的平乱功臣啊。直隶的荣禄,两江的刘坤一,浙闽的李鸿章,两广的曾国荃。”桂祥笑道,“莼客兄,只怕要去捅马蜂窝了。”

    桂祥猜中了,都御史里面,两个首脑左右都御史已经是国朝的高级官员,左都御史董元醇之前调任工部尚书。又转任刑部尚书,现在回都察院继续担任左都御史,不过加了文渊阁大学士,这已经是备位宰辅了,接下去就是入直军机,准备治国理政,怎么可能到地方去?右都御史准备接位,也不会轻易得罪地方的大佬,如今的趋势越来越有担任了地方总督之职之后直接带着礼部尚书的加衔,或者是大学士的加衔直接入直军机,万一一直在地方也就罢了,日后进了军机处,见到昔日害的自己灰头土脸的御史们,不给穿小鞋才怪。

    数来数去,有品级又敢于任事的也就是剩下一个李慈铭了,李慈铭是正四品,这个品级加一个钦差衔,到各省去巡视,刚好。所以桂祥一猜就中,李慈铭摇头笑而不言,奕劻恍然大悟,“这可是一等一的钦差大臣啊,实在是要恭喜莼客兄了!”

    “只怕是前途险峻啊,”李慈铭摇摇头,“只是西圣钦点,我也不好推辞。”

    奕劻闪烁了一下,阴谋论者绝不会只是看表面,昔日李慈铭一封奏疏弹劾左宗棠对英卑躬屈膝,险些让慈禧太后都要下不来台,之后拿着小花招这才搪塞了过去,只是几年之间,这个李慈铭没有被训斥,反而官做得大了,如今已经是正四品的佥都御史,管着兰台,实在是声名显赫。

    现在的地方上虽然督抚算起权势,绝非昔日的督抚可比。各省有了厘金,一部分都要扣在地方使用,这银子可比问上头要来的痛快,九品以下的官员是以前的吏员,这也都由各省的吏厅来考核录用,这简直和中枢的吏部是一模一样的,布政使管民政经济,巡抚直接管吏厅人事,总督不干涉地方具体政务,但是涉及到稳定的事情都要处理,总督除却十二镇分别驻守各地的部队可以指挥外,还有训练地方团练的权利,这个团练练得好,三年一次的丰台大校就能露面争光,争光就是能让旗下的团练精锐充入十二镇新军,这样在新军之中的话语权就得到了提高,日后若是能够和曾国藩一样指挥新军得个郡王,也是舒心的事情。

    这样的土皇帝,谁能够忍受有人来巡查?李慈铭这番去,奕劻是极不看好的,只是太后钦定,似乎另有玄机,这时候也不好揣度什么,奕劻满脸堆笑,“莼客兄大任,我没有可送的礼仪,实在的巧的很,莼客兄先等我说完,”李慈铭摇头退却,“是风雅之物,前些日子在琉璃厂收到了几本《永乐大典》的书卷,叫人瞧过了,是明朝的真本无疑,我想着我这样的粗人,留着这些倒也无用,送给莼客兄,一来恭贺莼客兄担当大任,二来么也免得明珠暗投不是?”(未完待续。)

    ps:  来来来,需要收藏和订阅!

二十九、顾此失彼(一)

    原来如今已经升任宗人府右宗人的贝子载凌,他拿起袖子擦了擦脸,朝着彭玉麟和李莲英点点头,在这个地方不适合交谈,于是都不说话走了出去,李莲英上了楼,不一会走了下来,“西圣有旨:彭玉麟并北洋水师德国购军舰将官一同觐见。”

    彭玉麟走在了前面,身后的丁汝昌等人按照品级鱼贯而入,到了楼上,慈禧太后背对着众人,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倚在床上翻着一本册子,彭玉麟甩了甩马蹄袖,“臣彭玉麟携北洋水师将官叩见太后,太后万安。”

    慈禧太后吐了一口气,微微摇头,放下了手里的册子,显然是不满意这里头的东西,她转过身,拿下了金丝眼镜,“不必多礼,雪帅快起来吧。”

    李莲英接过了金丝眼镜和那个册子,转身离开,慈禧太后坐在了宝座上,“不中用了,我如今还没到五十,眼镜就花的很,看折子都要带眼镜儿了。雪帅今年六十多了吧?”

    “回太后的话,微臣今年六十有七了。”

    “这个年纪原本应该让雪帅你选个轻松的差事当着,如今却还让你在海上颠簸,我这心里可实在是不忍啊。”

    “为国尽忠,微臣没有怨言,”彭玉麟说道,“北洋水师从无到有,都因太后一力支持才有今日,北洋水师上下是忘不了太后的恩情的。”

    “什么恩情不恩情,这是为国做事,又不是给我一个人开军舰,”慈禧太后笑道,“你既然能这样想,那我就放心了,我就怕你心里对我埋怨,你且再忙几年,等到德国的七千吨军舰再到了几艘,我再让你入京当差。”

    “是。”

    “你那个薇夫人如何了?”慈禧太后喝了一口茶。若无其事的说道,“我就知道她一直呆在威海卫,怎么也不来北京?”

    “小小妇人,不敢随意走动。怕入京惊扰贵人。”

    “这有什么干系,”慈禧太后笑道,“你是正经的伯爷,谁敢对你不尊敬,你家里的女眷自然也是贵人。什么惊扰不惊扰的,得空了打发她来北京,也让我瞧一瞧,顺便也去承平伯那里走动一二,免得叫人家笑话你们彭家什么亲眷都不要了。”

    这话里的意思让洪宣娇从此洗白,不再因为太平天国的余孽身份而躲躲藏藏,彭玉麟和洪宣娇旧年已经诞下一子,只是因为洪宣娇不得见光,故此儿子还养在正室邹氏的膝下,这事儿是彭玉麟的一件心病。听到慈禧太后这样说,一块大石落下于是又要谢恩,慈禧太后叫李莲英扶住,“整日跪也不知道累,赐座吧。”

    彭玉麟在一边坐下,慈禧太后看着袖手站着的众人,大约都是三十出头的年轻,英姿勃勃,器宇轩昂,只有为首的人年纪大些。当然了她一个也不认识,慈禧太后偏过头,“这些年轻俊才,看样子就是不错。雪帅,也要叫他们报下名字罢?”

    天下文武官员多如牛毛,可能被慈禧太后记住的没有几个,能被慈禧太后召见的更是极少,又能在太后面前自己介绍自己的更是极少,原本见驾的臣子要在绿头牌上写上自己的履历。今日是临时召见,所以也没有履历可看,彭玉麟看着众人,知道他们的机缘到了,“西圣驾前,众人报名。”

    为首的丁汝昌单膝跪地,“微臣威海镇总兵,北洋水师左翼都统丁汝昌叩见太后,太后圣安。”

    这是大名鼎鼎的牛人啊,慈禧太后微微一惊,“丁汝昌?”

    “是。”

    “以前跟过陈玉成的?”慈禧太后幽幽说道。

    丁汝昌背心一凉,太后居然知道自己的出身!正想解释什么,急切之间却不知道如何措辞,只能是硬着头皮回道,“是。”

    慈禧太后看了看地上的丁汝昌,又看了看彭玉麟,“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谁都有年轻还还不懂事的时候儿,起来吧。”

    丁汝昌原本手脚已经酸软,听到命令咬着牙站了起来,“后来是到那里了?”

    “先是在曾九帅的帐下效力,到李大人的淮军历练了一番,之后北上参与八里桥之战,再在中原剿灭捻军,之后承蒙雪帅青目,这才到了北洋水师之中当差。”

    “好,”慈禧太后点点头,“你所经历的陈玉成、曾国荃、李鸿章、雪帅四位都是一时人杰,你只要从他们那里学到一点点,就受用不尽,我用人素来是用人不疑,你是太平军出身又何方,陈玉成我也饶了,你且安心当差就是,跟着雪帅,有你的好处。”

    慈禧太后复杂的看着丁汝昌,此人在甲午之中威海卫海战主持对日作战,在弹尽粮绝之后拒绝向日本人投降服用鸦片自尽,忠义如此,自己还用说什么?自然是不能有所怀疑了。

    “不过你是陆军出身,在水师上可还习惯吗?”

    这时候是彭玉麟说话了,他朝着慈禧太后说道,“他虽然是淮军出身,起初是不通水师业务的,不过李合肥器重他,觉得他可看造就,就把他送到了英国去学习海军的业务,在英国学了四年,这才归国的,他的性子好学的紧,不过几年,业务已经尽数通了,微臣这才向朝廷保举,这才得了威海镇总兵官的差事。他在英国拜见过女王又和一些军舰设计师颇为交往,算得上是半个技术人员了,此番德国制造的七千吨军舰归国,被扣在苏伊士运河,所幸他会同德国的技术人员一起照看,才把这军舰稳稳妥妥的运回到大沽口。”

    “甚好,”慈禧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能在后世之中留下名号的,果然不是普通人。她对着彭玉麟笑道,“也是你伯乐相马,所得是人。”

    丁汝昌退到了一边,接下去介绍的人险些个个让慈禧太后坐不住:

    “刘步蟾!”

    “林泰曾!”

    “邓世昌!”

    “叶祖珪!”

    “林永升!”

    “邱宝仁!”

    “黄建勋!”

    “林覆中!”(未完待续。)

二十九、顾此失彼(二)

    原来如今已经升任宗人府右宗人的贝子载凌,他拿起袖子擦了擦脸,朝着彭玉麟和李莲英点点头,在这个地方不适合交谈,于是都不说话走了出去,李莲英上了楼,不一会走了下来,“西圣有旨:彭玉麟并北洋水师德国购军舰将官一同觐见。”

    彭玉麟走在了前面,身后的丁汝昌等人按照品级鱼贯而入,到了楼上,慈禧太后背对着众人,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倚在床上翻着一本册子,彭玉麟甩了甩马蹄袖,“臣彭玉麟携北洋水师将官叩见太后,太后万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