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152章

江山战图-第152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公卿眼巴巴地望着城墙,渴望着隋军能杀出城和他们决战,但从中午到晚上,隋军始终闭门不出,使杨公卿的心渐渐绝望了,攻城既没有武器,也没有斗志,撤退更是死路一条。

    此时杨公卿对张金称恨之入骨,如果不是他把清河郡的人口糟蹋光,至少自己还能找到一点补给,可现在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的粮食只能坚持到明天中午,明天午后,他们就断粮了。

    事实上,杨公卿还留着最后一点本钱,那就是百余匹畜力,但他并不打算把它们拉出来宰杀,至少不是现在,这是给他五千核心军队的粮食,其余军队休想分到一杯羹。

    杨公卿注视着高鸡泊良久,看来他只能冒险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返回张金称的老巢,那里面倒有不少粮食,虽然不知道进入高鸡泊的准确路径,但他也知道那么一点点眉目。

    “传我的命令,全军向高鸡泊进发!”(未完待续……)

第216章 身陷绝境

    高鸡泊位于清河郡和信都郡的交界地带,北接信都郡枣强县,南接清河郡武城县,方圆数百里,是一片茫茫沼泽之地,但在沼泽中心有不少小岛,水荡复杂,泥泞遍地,极易藏身,因此这里也成为隋末乱匪最初的两大造反根基地之一。

    正如裴行俨所说,冬天的高鸡泊由于水面下降,成为了泥沼,加上冰层很薄,被白雪覆盖,整个高鸡泊变成了一座巨大陷阱,稍不留神就会丧生在几丈深的泥沼之中。

    但进入高鸡泊深处却有一条秘道,宽不过丈许,下面不是泥沼,而是泥土,这条秘道在春夏两季都很难寻找,更不用说在覆盖了白雪后的冬天,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哪里还能看到秘道的踪影。

    尽管难以寻找,但这条秘道对于杨公卿而言却至关重要,储存在高鸡泊中的少量粮食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关键。

    秘道入口位于高鸡泊的西北,在一片方圆十几里渺无人烟的旷野之中,一般乱匪都是坐小船进入高鸡泊,不走秘道,整个张金称的军队里只有不超过五人知道这条秘道详细走法。

    第二天清晨,杨公卿率领的一万四千余人出现在高鸡泊的西北方向,杨公卿虽然不知道这条秘道的具体走法,但他还是在两年走过一次,多少还一点印象。

    “要找到一棵柳树,那里就是入口!”

    望着被茫茫白雪覆盖的高鸡泊,杨公卿吩咐士兵寻找柳树,千余名士兵沿着高鸡泊边缘向北搜寻,由于高鸡泊边缘分布着大片森林,想要找到杨公卿所说的孤零零一棵柳树并不容易。

    杨公卿心中愈发焦急起来,他看了看天色。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吃午饭了,吃了最一顿午饭后,大部分士兵就没有了干粮,即使小部分士兵留下一点点,也无济于事。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从远处疾奔而来。大喊道:“将军,我们在五里外发现了柳树!”

    杨公卿大喜,急忙喝令士兵继续北上,又走了几里,果然看见了远处一棵孤零零的柳树,杨公卿一眼认出了这棵柳树,就是秘道入口处那棵,但秘道并不是直线,具体怎么走他却没有印象了。只能一步步试探前行,杨公卿喝令道:“第三军先行,第二军随后!”

    杨公卿手下分为有三军,其中第一军五千人是他的直属军队,当然是最后再走,让其余军队走前面趟路。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指着南面大喊:“将军,有隋军!”

    杨公卿大吃一惊。回头望去,只见南面十里外的一座土岗上。出现了十几名隋军骑兵,远远地眺望着他们,杨公卿稍稍松了口气,这只是隋军斥候,不是正式军队,不过斥候出现。正式大军也不会太远了。

    他不理睬隋军斥候,急声喝令:“立刻出发!”

    一队三百人组成的乱匪手执长矛,试探着雪面,开始缓缓向泊内进发

    远处出现的十几名隋军斥候,是由沈光率领的骑兵斥候队。一共五十余人,分为三队,他们奉命跟踪贼军,此时沈光远远看见贼军正准备往高鸡泊内进发,他立刻喝令道:“第一火留在这里继续监视,其余跟我回去!”

    五名骑兵留了下来,其余骑兵跟随着沈光向南方疾奔而去。

    大约奔行了数十里,前面出现了一支隋军,这是张铉亲自率领的三千军队,由于城中军队人数已有七千之多,张铉便兵分两路,由尉迟恭和罗士信守城,他和裴行俨前来寻找战机。

    就在昨天晚上,他们从几名受箭伤的战俘得到了准确情报,杨公卿只带了四天干粮,那就意味着他们今天将断粮,杨公卿想进入高鸡泊的急切心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张铉搭手帘望着北方,几名骑兵正向这边奔来,为首之人正是沈光,张铉催马迎了上去,片刻,沈光奔至近前,躬身施礼道:“参见将军!”

    “杨公卿现在有什么动静?“张铉笑问道。

    “他们就在三十里外,似乎已经找到了进入高鸡泊的入口,正在尝试着一点点前行。”

    “那咱们就再等一等!”

    张铉冷笑一声,“等着给他们收尸!”

    ......

    时间一点点过去,渐渐到了下午时分,贼军步履如龟行,耗费了大半天时间才前进了五里,可要走到最近的一座小岛,至少还有三十里,这还是直线距离,高鸡泊的这条秘道路途蜿蜒曲折,实际路程超过五十里,在身边毫无粮食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走到粮食补给之地。

    两支军队近万人已经进入了高鸡泊秘道,这时,杨公卿却拦住了第一军前进,他目光复杂地注视着军队渐渐走远,里面的路异常复杂,用探路的办法根本无济于事。

    事实上,他压根就不想进秘道。

    眼看两支军队都进入了高鸡泊,杨公卿一摆手令道:“调头向西,立刻出发!”

    杨公卿心里如明镜一般,照这个行军进度,两天都休想找到高鸡泊内老巢,那么他们将全部被困死在沼泽中,从一开始他没有想进入高鸡泊,他只想保住自己的五千军队,趁手中还有百余匹托运物资的骡马,他或许能从信都郡离去,走入高鸡泊不过是为了摆脱其他士兵。

    杨公卿率领五千军队疾速向西奔跑,很快便离开了高鸡泊。

    高鸡泊的雪地内,为首的三百名探路者正一点点小心翼翼前行,当他们走入一片雪地时,脚下忽然传来咔嚓!咔嚓!的破裂声,三百名贼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调头拼命向回跑。

    在拥挤推攘中不少人摔倒在地,雪下的冰块突然破裂了,三百名士兵全部坠入泥沼,他们惨叫着,拼命挣扎,淤泥迅速灌入口中,淹没头顶,只片刻,所有人都消失了。

    后面的士兵都被吓呆了,实际上他们已经走错了路,他们脚下只是一片稍硬的冰面,承受力已到了极限,随着冰面开裂,迅速发生了连锁反应。

    贼军的噩梦远远没有结束,连串的咔嚓声在士兵们脚下响起,所有的士兵都吓得尖叫起来,拼命向回奔逃,只见一群群士兵坠入泥沼,就仿佛大地裂开一般,一群群士兵迅速被泥沼吞没。

    一万士兵都被吓得魂不附体,调头拼命回奔,后面不断传来惨叫声和哭喊声,却没有人敢回头,只知道逃命奔逃,无数人摔倒在地,或被践踏而死,或被泥浆吞没。

    不知过了多久,脚下的冰面终于不再裂开,他们回到了硬土之地,贼军士兵这才发现他们竟走错了两里路,后面涌出长长一大片乌黑的泥浆,近一半人被泥沼吞噬了。

    无数士兵吓得两腿发软,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这时,在数里外的高鸡泊入口处,张铉率军队已将唯一的退路封死了,他兵力不多,放弃了对杨公卿的追击,转而集中兵力对付困在泥沼中的贼军。

    在旁边的雪地里跪着千余名贼军士兵,这是第一批逃出来的贼军,全部投降了隋军。

    这时,裴行俨低声对张铉道:“这些贼兵都是后患,不如全部处死!”

    张铉淡淡一笑道:“罪魁是张金称,和这些底层士兵无关,留下他们种田也未必是坏事!”

    张铉心里很清楚,张金称的军队中,至少一半人都是被胁迫的农民,青州和河北的青壮因战乱已经损失惨重,这不是三年五年就能补回来,这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恢复。

    张铉随即叫来几十名投降士兵,对他们道:“你们进去告诉里面的人,杨公卿已经抛弃他们逃走了,他们如果要顽抗到底,那么高鸡泊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如果不想死,就给我老老实实出来投降。”

    几十名降卒走进了高鸡泊内,不多时,一队队士兵们举手投降出来,此时贼军士兵全部被吓得浑身发抖,抵抗的意志早已丧失殆尽。

    让张铉惊讶的是,九千余名贼军走进高鸡泊,最后出来投降的士兵只有不到五千人,近一半贼兵死在高鸡泊的泥沼之中。

    这一天是大业十一年正月初二。

    杨公卿趁此机会脱离了张金称,他一路劫掠,十天后,杨公卿率军抵达瓦岗寨,正式投靠了瓦岗军,但与此同时,东郡瓦岗军也发生异动。(未完待续……)

第217章 瓦岗异动

    就在张须陀军队全面进攻清河郡的同时,瓦岗军内部也爆发了是否向东扩张的争论,一派以翟弘为首,极力主张向东进军,另一派却以徐世绩为主,主张继续保持低调,不成为隋军主要目标。

    不过瓦岗军高层知道,徐世绩的主张实际上就是李二将军的态度,只是最近两个月李二将军变得很低调,很少直接参与瓦岗军的决策,而是隐身幕后,把支持他的徐世绩和魏征推到前台。

    房间里,徐世绩眉头紧皱道:“最近翟弘很奇怪,他从前一直反对向东扩张,但这次他却极力要求向东扩张,态度十分坚决,我着实有点想不通。”

    李建成冷笑一声,“是不是他背后有人在指使?”

    旁边魏征点点头,“公子可能说中了。”

    徐世绩眉头一挑,“老道,这话怎么说?”

    魏征不慌不忙道:“前两天我得到一个消息,有人上山拜访翟弘,可上山后就没有离去了,这个人似乎很神秘,坐在一顶围幔肩舆中上山,谁也没有见过此人是什么样子。”

    李建成有点担忧起来,他又问道:“目前翟弘的支持面有多大?”

    徐世绩叹了口气,“瓦岗军大将大多来自山东,像郝孝德、孟让之流,翟弘在军方获得了很大的支持,连单雄信也支持他,相比而言我们的支持就小得多,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翟将军的态度,毕竟他才是瓦岗之主。”

    李建成没有吭声,自从武川府换主后,他感觉翟让对自己的态度有点冷淡了,当然,李建成也知道原因。因为翟让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窦氏一派被打压,自己的后台削弱,翟让对自己冷淡也是在情理之中,李建成也尽量不反对翟让的决策,以免两人生出矛盾。

    但这一次李建成却不想让步。瓦岗军向东扩张不符合关陇贵族的战略利益,他是希望瓦岗军向河内郡方向扩张,为进入并州做准备,接应自己父亲。

    三人都没有说话,这时,门外有人禀报道:“二将军,翟将军有请!”

    李建成三人对望一眼,魏征缓缓道:“恐怕要有说法了。”

    李建成来到了翟让的书房,走到门口便看见了翟弘两名彪悍护卫。这两名护卫的身高都近七尺,俨如巨人一般,翟弘走到哪里,他们便跟到哪里,看见这两人就知道翟弘也在这里,李建成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看样子被魏征说中了。

    他被侍卫领进内堂,只见翟氏兄弟正谈笑风生。翟弘一眼看见李建成,脸色立刻阴沉下来。重重哼了一声,把头扭了过去。

    翟让则笑呵呵站起身,迎了上来,“好一阵子没见到贤弟了,贤弟最近在忙什么?”

    李建成已经了解翟让的心机,翟让实际上就是在讥讽自己让徐世绩出头。他也不着恼,淡淡一笑道:“最近出去走了走,主要是去南面,了解一下南面隋军的防御情况,为我们下一步向南扩张做准备。”

    翟让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他干笑两声,“贤弟请坐下说!”

    李建成也不客气,走上堂坐下,对面便是翟弘,李建成微微一笑,翟弘依旧阴沉着脸,毫不理睬他。

    李建成前一段时间离开了瓦岗山,但并不是他所说去南方考察,而是因为翟让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武川府换了会主,窦庆一系被打压,翟让会不会向元家出卖自己?

    但最后的结果是元勇没有来瓦岗,这就意味着翟让也并不愿意投靠元家,这便让李建成摸到了翟让的底线,他并不愿意被武川府完全吞掉,既要投靠武川府,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时,翟让也坐下来,对李建成说道:“这两天瓦岗众将都要求东扩,天天向我请愿,贤弟,愚兄的压力很大啊!”

    翟让言外之意就是说,他准备让步了,但不是他个人的意思,而是瓦岗众将的一致要求。

    李建成心中已有应对方案,他沉吟一下问道:“将军为什么一定要东扩?”

    翟弘正要发作,翟让却摆手止住了他,不慌不忙道:“我之所以考虑要东扩,是因为东面出现了难得的机会,张须陀率军进攻清河郡,济北郡兵力空虚,如果我们能拿下济北郡,那么东平郡和济阴郡也可以一鼓作气扫平,使我们拥有四郡地盘,以巨野泽为中心,进可攻,退可守,贤弟觉得呢?”

    “可攻打济北郡,会让天下误以为将军已和张金称结盟,我担心会影响到将军的名声。”

    翟让冷冷笑了一声,“大家都是乱匪,五十步笑百步,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半晌,李建成低低叹了口气,“如果将军一定要攻打济北郡,我也没有话说,不过我希望将军在攻打济北郡的同时,最好能在黄河以北先打入一根楔子,为将来攻打黎阳仓做准备。”

    这个方案翟让可以接受,他脸色略略缓和,笑问道:“那贤弟认为楔子打在哪里比较好?”

    “我考虑在新乡县打下这根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