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206章

江山战图-第206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下。

    张铉本来是打算给尉迟恭的妻儿和老母居住,但尉迟恭自己也买了一座宅子,这间房宅便一直空着,正好卢清来了北海郡,这座宅子便发挥了作用,目前卢清暂时住在尉迟恭家中。等这边完工后,她便可以搬过来了。

    张铉走到后花园,几株梨树花开雪白,一片缤纷,角落里几名花匠正在种植一片牡丹,旁边半亩大的鱼池已经清理干净。放满了一泓清水,一些水葫芦,睡莲也已种上,数百尾色彩斑斓的鱼苗在水中悠闲地游动。

    “还要几天才能修葺完成?”张铉回头问一名工头道。

    工头连忙上前道:“启禀将军,我们会加快进度,争取三天后交工。”

    “辛苦了!”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最近造房子的人多吧!”

    工头苦笑一声道:“我们简直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活儿都排到夏天了,韦长史还要我们修葺郡衙。我还得再想办法去齐郡招募工匠。”

    “清河郡那边怎么样?”

    工头摇摇头,“那边还是老样子,我十天前刚去过一趟,想揽点活计,但一个生意都没揽到,要不就是搭建茅草土屋,那种活不需要我们去做,大户人家就没几家回去。”

    “什么原因呢?”张铉不解。张金称已经被歼灭了,为什么还没有人回去。

    “将军。高士达和窦建德还在,那边战争还有得打,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时候回去就是去当战争肥羊,谁也不傻。”

    张铉点了点头,从这些市井百姓的口中他知道了一点点民众的真实想法。但这只能代表一部分大户人家的想法,而不代表普通民众,尤其急于回乡种地的农民,相信韦云起的情报会更全面、更有权威。

    这时,张铉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韦云起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张铉笑着走上来,“先生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这里离郡衙很近,走过来就看到了,我有个消息要告诉将军。”

    张铉点点头,嘱咐工头几句,便和韦云起向大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韦云起低声道:“王世充派人来了。”

    “王世充已经抵达清河郡了吗?”

    “我也是刚刚得到清河郡那边消息,王世充前天率领两万大军抵达了清河郡,不过他派人来找将军在我的意料之中。”

    “为什么?”

    “为了人口,王世充之前派人送信给裴帅,要求他把清河郡逃难到齐郡的人口悉数遣返,我们这边也有不少清河郡的难民,估计王世充也会要求我们遣返。”

    张铉能理解王世充急切要人口的心情,搬运粮食,修筑工事,修缮城墙等等,都需要大量民夫,而现在清河北面几乎变成了无人区,只有南面的临清和清泉两县有一点人口,最多也就只有万余人,青壮更少。

    所以王世充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不是剿匪,而是恢复民生,恢复生产。

    张铉冷笑一声,“腿是长在别人身上的,怎么遣返?我倒想知道裴仁基是怎么答复他?”

    韦云起笑了笑道:“我得到的消息是,裴仁基把王世充给他的信直接扔进火盆里,他根本不会理睬王世充的要求,我不知道将军在洛阳有没有和王世充达成过什么共识?”

    “我在京城倒是见过王世充,彼此客气聊了几句,但共识嘛!恐怕他想多了。”

    沉思一下,张铉又问道:“我们北海郡有多少清河郡的难民?”

    “大概有五万余人,主要集中在临淄县,但大部分清河郡难民还是在齐郡那边,齐郡那边有二十几万人,我曾经摸过底,这些难民大部分都不愿回清河郡,到现在为止,返回清河郡的难民也就两成左右。”

    “为什么,是担心战乱吗?”

    韦云起点点头,“战乱是最主要的原因,还一个原因是在北海郡他们已经开垦了土地,种了粮食,造了土屋,可以在这里生存下去,可回清河郡他们还得重新开始,所以一般人都不愿回去。”

    张铉笑了起来,“既然他们担心战乱,我们就用战乱来做文章,先生可派人去清河郡中传播消息,就说清河郡要爆发大战,王世充需要大量民夫协助作战,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数了。”

    韦云起明白张铉的意思了,“属下这就去安排人。”

    韦云起转身要走,张铉却叫住了他,笑道:“其实送一些人回去也不是不可以,我们是否可以要一点高价?”

    “将军尽管狮子大开口。”韦云起哈哈一笑,快步走了。

    张铉来到了郡衙,他走进客堂,只见司马刘凌正陪同一名中年男子说话,见张铉进来,刘凌连忙起身介绍道:“将军,这位是王通守的使者,也是王通守的兄长。”

    中年男子长得有几分像王世充,但比王世充胖得多,脸上堆满肥肉,一双小眼睛几乎快被肉挤得不见踪影,他费力地站起身,向张铉躬身行礼,“在下王世恽,参见张将军!”

    张铉客气地笑呵呵道:“原来是王——先生,不必多礼,请坐!”

    他一时想不到用个什么合适的称呼,其实用先生这个称呼也不妥,但张铉除此之外,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更好的称呼。

    王世恽倒不在意张铉对自己在称呼上的纠结,他是兄长王世充的管家,也将主管清河郡的民生,只要张铉肯把清河郡的民众遣返回去,叫他什么都可以。

    王世恽欠身笑道:“将军也知道,王将军这次被封为清河通守,面对高士达和窦建德的大军,实在是任务道远,短期是不可能实现目标,必须做长期打算,但清河郡已经成为赤地,数百里都没有一户人家,这对长期作战十分不利,王将军希望将军这边能把原来清河郡的民众遣返回去,我们将不胜感激。”

    一个不胜感激就想拿到宝贵的人口资源,简直是痴心妄想,张铉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诚恳地笑道:“我和王将军一见如故,王将军的要求就是我的动力,我一定会全力支持王将军剿匪,尽早遣返清河郡的民众,请先生回去转告王将军,我会立刻采取行动。”

    王世恽大喜,没想到张铉这么痛快地就同意了,他本来还准备多费一番口舌,现在看来他之前的种种担心都是多虑了,他再次吃力地站起身,“将军高义,我们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308章 巡视高密

    王世恽虽然长得肥胖,但他其实也是一个很精明之人,尤其会理财算帐,否则王世充也不会让他来掌管自己的内务。

    王世恽并不指望张铉能一口答应,他准备拿出一些诚意来换取张铉的让步,但张铉却一口答应,着实让他有点迷惘了,他实在摸不透张铉的真实意图,只得先回去禀报王世充。

    看一看张铉的动静,再考虑下一步行动,如果张铉真有诚意把人口都遣返回来,不用他们付出什么代价,那是最好不过,如果张铉只是敷衍,那便再来谈判。

    王世恽上了一辆牛车,便匆匆回去了。

    “将军真打算遣返清河郡民众吗?”坐在一旁的房玄龄笑问道。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张铉没有立刻回答,反问房玄龄道。

    “之前从武城县运回来近十万石粮食,加上原本的两万五千石储备,后来运给齐郡四万石,分发给民众两万石,现在还有六万石左右,可以坚持到夏收。”

    “但我听说这次朝廷从黎阳仓运送二十万石粮食给王世充,王世充有足够的粮食,我希望再从王世充那里搞到几万石粮食,虽然我并不想把清河郡民众遣返回去,但如果能和王世充达成交易,遣返一点民众回去我也能接受。”

    房玄龄沉思片刻道:“如果将军只是想要粮食,我觉得完全可以从裴帅那里得到,不用和王世充做交易。”

    “此话怎么说?”张铉连忙问道。

    “我是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在将军还没有回来之时,圣上已经下旨令裴仁基攻打琅琊郡的孙宣雅,这显然是为了巩固裴仁基掌控飞鹰军,我相信如果裴仁基需要粮食。圣上也同样会从黎阳仓调拨粮食给他,如果裴仁基希望我们出兵相助,他是不是也应该拨付一部分粮食给我们呢?”

    张铉不得不承认房玄龄看得深透,他是因为卫玄给他透露过内情,而房玄铉只是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个消息便推断出了目前的局势,头脑确实很清醒。

    张铉笑了笑又问道:“那依你之见。我该怎么应对王世充的要求呢?”

    “将军可以把此事推给裴仁基,他是将军主帅,他如果不同意,将军怎么能擅自答应把清河民众遣返呢?”

    “可如果裴仁基卖给人情给王世充,他答应将北海郡的清河民众遣返呢?”

    “如果是那样,裴仁基就无法面对将军了。”

    张铉大笑,房玄龄果然想得比自己更加高明,更加周全,他欣然点头。“就依参军之言!”

    此时王世充就在齐郡对面的高唐县,他负手站在城墙上,远远眺望着南方,心潮起伏,这次来清河郡,着实让他深感失落。

    他原本想利用这次任职在河北建立自己的根基,却没想到清河郡如此破败,千里赤野。民生凋敝,人口已几乎逃光杀尽。只有不到两万人口,这让他怎么建立自己的根基?

    而黄河对面的齐郡却富庶繁荣,人口众多,光从清河郡逃去的人口就是二十几万,还有北海郡那边也有数万人口,如何把这些人口都要回来。这才是他遇到的首要问题,至于攻打高士达和窦建德,他现在还没有心思考虑。

    但王世充也知道,人口和粮食是这些年最重要的两大资源,裴仁基和张铉未必肯答应。裴仁基那边自己可以通过圣上施压的方式逼他让步,但张铉这里却不好办,张铉这个人虽然年轻,却极为精明,要想从他那里捞回人口,不能不下一点血本。

    这时,有士兵飞奔来报:“启禀通守,长史回来了。”

    他的大哥从北海郡回来了,王世充精神一振,连忙道:“快带他来见我!”

    片刻,身材肥胖的王世恽被带上城墙,王世充急忙问道:“情况怎么样?有收获吗?”

    王世恽累得气喘吁吁,也摆摆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对王世充道:”我先去了历城,但裴仁基根本就不见我,他的手下说他去鲁郡了,要几天后才回来,没办法,我只好又去北海郡,见到了张铉。”

    “他怎么说?”王世充担心地问道。

    “他倒是很客气,而且很爽快地答应,愿意协助将军遣返清河郡难民。”

    王世充呆了一下,“那他要什么条件?”

    “问题就在这里,他什么条件都没有提,我也觉得他诚意不够,因为之前我和司马刘凌谈了一下,他说民心安定,最好不要再折腾,我想这也是张铉的态度,他或许只是在敷衍我们。”

    王世充心中也疑惑起来,如果张铉有条件他倒能理解,如果一点条件都没有,确实让人生疑,想了想他又问道:“那张铉答应什么时候遣返?”

    “他具体时间没说,只是说尽快。”

    王世充一阵头大,这个‘尽快’的意思,恐怕两三年后都不会有动静,他已经明白张铉的意思了,裴矩是明着拒绝,而张铉是婉拒,答应得好听,却用拖的办法使事情不了了之。

    可他不去争取又不行,王世充万般无奈,只得又对兄长王世恽道:“你再去一趟北海郡,你告诉张铉,遣返一个人,我给他一石粮食,绝不食言。”

    当王世恽又一次来到北海郡时,接待他的却是长史韦云起,韦云起告诉他,他来晚了一步,张将军去巡视高密郡的防务去了,要几天后方回,并答应王世恽,将军回来后一定会给他们写信云云。

    王世恽扑了个空,只得无精打采地返回了清河郡。

    张铉确实是去巡视高密郡了,高密郡原本是贾务本的防御驻地,去年张铉拿下清河郡后,张须陀便调贾务本去守卫清河郡,而把高密郡的防御一并交给了张铉。其实就是用高密郡来交换清河郡。

    但计划不如变化,张须陀被调回了京城,杨广又任命王世充为清河通守,贾务本只能率军返回齐郡。

    这时已经被任命齐郡通守的裴仁基将费青奴从鲁郡调回,任命秦琼为鲁郡军史,又任命贾务本为济北郡军史。接替尤俊达,实际上就剥夺了费青奴的军权。

    张铉在返回北海郡途中,在历城县和裴仁基达成了共识,他将全力支持裴仁基掌控飞鹰军,裴仁基也做了个顺水人情,继续任命张铉为北海郡军史,任命自己儿子裴行俨为东莱郡军史,又答应张铉的推荐,任命罗士信为高密郡军史。

    双方皆大欢喜。在裴仁基看来,他儿子裴行俨控制东莱郡,而中立派罗士信驻兵高密郡,张铉实际上只控制了北海郡和半个高密郡,他却控制了山东六郡中的四个半郡,这个结果让他很满意。

    但张铉却知道裴行俨和罗士信实际上都是效忠于自己,他的一万军队其实掌控了山东六郡中的东三郡,裴仁基统帅两万军队。掌控西三郡,也就是齐郡、鲁郡和济北郡。

    另外张铉也明确表态。一旦拿下琅琊郡,他不会插手,由裴仁基派军队驻守,这等于就是把琅琊郡的实际控制权让给了裴仁基。

    双方的妥协使他们平稳渡过了张须陀被调走后的一大难关,权力分割,也巩固了裴仁基对飞鹰军的控制能力。

    一支百余人骑兵队正沿着潍水西岸的官道缓缓而行。在队伍中间还有一辆马车,马车里坐着卢清,张铉视察高密郡也顺便带她出来散散心。

    卢清的心情颇好,一路春光明媚,风景如画。各种山水风光美不胜收,更重要是她摆脱了可怕的崔卢联姻,能和自己爱郎在一起,就算吃再多的苦她也心甘情愿。

    虽然对父母多少有点歉疚,但她相信随着时间推移,父母最终能接受她的选择。

    “张大哥,我发现这一路过来,河边种的都是一种草,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一带只有这种草吗?”卢清望着河边绿茵茵的草地,好奇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