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269章

江山战图-第269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虽然是族人,却完全不是一回事,没有可比性!”

    这时,裴元庆等几名大将都走了进来,房玄龄也不再多问,张铉在帅位上坐下,又让大家也坐下。

    “这次奉命转战江淮,说实话,既在我的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青州乱匪已经剿完,天子也不会让我们坐享太平,要么北上,要么南下,打瓦岗轮不到我们,打上谷郡乱匪留给了王世充,所以我们就南下了。”

    “可是江淮这么大的地方,我们该从何入手?”裴行俨问道。

    张铉给房玄龄使了个眼色,房玄龄会意,站起身将一幅江淮地图挂在木架上。

    房玄龄对众人道:“根据朝廷的消息,杜伏威截断了通济渠的漕运,劫走了十万石官粮,我已派斥候前去打探,斥候昨晚刚刚送来了情报,劫粮事件发生在淮河之上,目前十万石官粮下落不明,与此同时,淮河上还有杜伏威的哨船在巡视,已经没有船只敢经过这一段水域,通济渠事实上已经被截断。”

    张铉问道:“有多少哨船?”

    “情报上说有百余艘之多,船只不大,但非常灵活,而且贼军心狠手辣,过境船只一律烧毁,据说已经烧了数百艘客船和商队。”

    “大家明白了吗?”

    张铉缓缓说道:“这就是我们第一个任务,恢复通济渠南北交通,如果杜伏威要继续对着干,那就是一场恶战。”

    张铉又问房玄龄道:“我们有多少粮食?”

    “回禀将军,这次江都仓将支持我们十万石军粮,另外黎阳仓调拨了一百多艘军船给我们,都停泊在通济渠上,这些大船将来也是我们和杜伏威对抗的本钱,另外我们自己的钱粮都留在北海郡了,按照将军的吩咐,一半用来安抚将士家属,另一半作为战略储备,由韦长史负责保管。”

    张铉点点头,又对众人道:“虽然这次朝廷催得很急,但我们不能急,更不能被朝廷或者兵部所左右,那样会太被动,我们必须按照自己的部署来应对杜伏威之军,先不要急着和杜伏威动手,而是把军队稳定下来,所以第一步是去江都,把根基先扎下来。”

    众人都吃了一惊,“将军,我们的大营要设在江都吗?”

    张铉缓缓点头,“现在江都的主将是陈棱大将军,不过他即将率军南下吴郡,接替之前被抓的鱼俱罗,他一走,江都就只剩下五千军,所以圣上要求我们负责江都的外围防御,兵部同意我们军衙驻地可以选择,要么设在江都,要么设在合肥或者历阳,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江都最合适。”

    “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罗士信忍不住问道。

    张铉微微一笑,“明天一早就出发!”(未完待续。)

第412章 江淮之狼

    张铉被封为江淮六郡招讨使,具体说就是江都郡、历阳郡、钟离郡、庐江郡、淮南郡和汝阴郡,其中江都城因为政治地位堪比南都,所以江都城不在张铉的管辖范围,由江都留守陈棱管辖。

    江都郡除了江都城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海陵县、江阳县、高邮县等等都被江淮招讨使控制,但有趣的是,招讨使军衙偏偏就设在不归他管辖的江都城内。

    五天后,两万大军和一百多艘大船从盱眙县进入了淮河,通济渠在这里借道淮河近两百里,再从淮河东面的山阳县进入邗沟,而这次杜伏威拦截官粮,截断通济渠,就是发生在这两百里淮河水道内。

    颇有一点巧合的是,号称江淮狼的杜伏威和他副将辅公佑正是齐郡人,杜伏威在齐郡也曾有一支小乱匪,被王薄不容,不得不逃到江淮,短短几年时间便在江淮一带迅速壮大。

    杜伏威手下有四名大将,分别是前将军辅公佑,后将军西门君仪,左将军苗海潮以及右将军王雄诞,号称四大金刚。

    杜伏威拥有六万江淮军,大小战船近千艘,活跃在长江和淮河之间,这次在淮河抢掠官粮并截断通济渠之人,正是左将军苗海潮。

    左将军苗海潮是杜伏威的水军大将,拥有水军一万五千人,大小战船近千艘,活跃在淮河及其支流上,主要老巢却在钟离郡化明县,这座紧靠淮河的县城同时也是苗海潮的家乡。

    苗海潮年约三十余岁,是江淮一带出了名的水上悍匪,身高力猛,武艺高强,使一根六十斤重的狼牙棒。在杜伏威没有南下江淮之前他就是江淮之王。

    前年他被杜伏威击败,索性率领全军投靠了杜伏威,成为杜伏威的左膀右臂。

    此时苗海潮已经得到了张铉率两万隋军南下的消息,他不由跃跃欲试,就在前不久,他率军跟随杜伏威在盐城县一带全歼了隋将公孙上哲的五千军队。公孙上哲最终只率十几人逃脱。

    这一战的成功使苗海潮心中有了几分骄慢之心。

    化明县城头上,手执狼牙棒的苗海潮正眺望着远方淮河波光粼粼的水面,水面上停泊着数百艘战船,根据他得到的情报,目前隋军已经到了夏丘县一带,最迟明天下午两万隋军就要进入淮河了。

    自己要不要杀隋军一个下马威?苗海潮心中有些纠结,一方面他渴望出战,最好能夺取江都,另一方面。他对这支隋军不太了解,只知道张铉是天下第三猛将,武艺绝伦,自己远远不是其对手。

    就在他思绪起伏之时,身后忽然有士兵大喊:“主公来了!”

    苗海潮一回头,只见从西面来了一支船队,为首大船约两千石,虎头龙尾。正是主公杜伏威乘坐的虎龙船,他连忙对左右令道:“速跟我去码头迎接主公!”

    城门开启。苗海潮率领一群军官向一里外的码头快步走去。

    这时,虎龙船已经在码头上停稳,杜伏威从大船上走了下来,杜伏威年约三十岁,身材瘦高,长一张马脸。目光十分阴冷。

    他十六岁便在齐郡一带占山为王,虽然闹得不大,但手下也有千余人,只是王薄在齐郡造反后,挤压了他的势力地盘。他最终被王薄击败,只得率领数百人逃到江淮,又重新在江淮起兵,一步步坐大。

    杜伏威也参加了年初的英雄会,那时他还有接受朝廷招安的想法,但李子通被毒杀使他深感到恐惧,逃出了洛阳,正是对朝廷招安的失望,杜伏威才决定不再韬光养晦,开始主动出击。

    半个月前,他命大将苗海潮率军拦截了江都运往洛阳的十万石粮食,又截断了通济渠的交通,同时苗海潮又率本部在盐城全歼五千隋军,震动朝廷。

    杜伏威当然也知道此时抛头露面,朝廷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但考虑到瓦岗军被隋军围攻,窦建德又深藏不露,连东海孟海公也接受了朝廷招安,天下群龙无首,在这时候举起大旗,虽然有被朝廷盯住的危险,但也有成为天下群龙之首的机会。

    权衡利弊,杜伏威最终决定主动出击,在江淮一带举起造反大旗。

    杜伏威毕竟是闯荡多年的悍匪,经验丰富,也狡猾多智,他心中深知张铉来者不善,唯恐苗海潮行事鲁莽,便匆匆赶来阻拦。

    “卑职参见主公!”

    杜伏威走下大船,苗海潮率众上前躬身行礼,杜伏威摆了摆手,冷冷道:“不用多礼了,我很庆幸能在这里看见各位。”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杜伏威也不理睬众人,对苗海潮道:“跟我上船来说话。”

    苗海潮点了点头,让众人先回去,他自己跟随杜伏威上了大船,杜伏威走到船头,指着远处已整装待发的数百艘小船问道:“你打算率军前往何处?”

    苗海潮已明白主公的来意,他不敢隐瞒,只得实话实说,“卑职考虑张铉军队是从青州过来,应该不擅水战,所以卑职打算出奇兵袭击张铉的船队,给他一个下马威。”

    杜伏威重重哼了一声,“出奇兵?恐怕奇兵未出,却钻进了隋军的圈套,张铉就是出奇兵的祖宗,你还跟他玩这一套?”

    苗海潮不敢吭声,但心中却不服气,好一会儿他才道:“主公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杜伏威见他居然敢顶撞自己,也不再多说什么,便冷冷道:“如果你实在忍不住,那你就出手去试试,看是我说得对,还是你的奇兵有用?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假如你失败,休怪我对你重罚。”

    苗海潮毕竟是出了名的悍匪,他血勇之气上来,也顾不得尊卑,硬着脖子问道:“如果我奇袭成功了呢?”

    “如果你奇袭成功,所有战利品全部给你!”

    “我们一言为定!”

    “既然你一定要去,那我也不拦你。”

    杜伏威丢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回了船舱,将苗海潮丢在甲板上。

    这也是杜伏威头大之处,和瓦岗军一样,他的发展壮大是建立在不断兼并其他乱匪队伍的基础之上。

    比如苗海潮,他本身是钟离郡一带最大的水贼,最强盛时有两万军队,被杜伏威击败后,苗海潮带领一万五千余人投降了杜伏威,杜伏威无法剥夺他的军队,只能让他继续率领本部。

    其他大将,如辅公佑、王雄诞、西门君仪、阚陵等人也是一样,各有自己的部曲,杜伏威的六万大军中,真正直属他的军队只有不到两万人,被称为‘上募军’。

    这种兼并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在短期内能迅速聚集大量军队,杜伏威是大业八年初逃到江淮重整旗鼓,短短四年时间便扩张到六万人,实际上就是把江淮一带的乱匪集中兼并。

    但这种方式也容易导致各个领兵大将自行其事,军令难以执行的后果,有利有弊,这次杜伏威赶到化明县,在某种程度上他也并不想阻止苗海潮袭击隋军,而是想利用这种袭击敲打不太听话的苗海潮。

    淮河江面上,一百余艘中小型战船陆续离开水寨,向东驶去,苗海潮手执狼牙棒站在最前面一艘战船上,迎着江风,他眼中杀机炽烈,杜伏威对自己的轻视让他心怀愤恨,他要让杜伏威看一看,到底谁才是淮河之狼?

    甲板上,杜伏威负手冷冷望着战船驶远,目光变得更加冰冷,如果苗海潮能偷袭成功当然最好,他也能重挫张铉的气焰,给张铉一个下马威,但苗海潮若失败,他也可以借机敲打苗海潮,无论胜还是负,他都没有半点损失。(未完待续。)

第413章 反客为主

    一百余艘战船满载着两万士兵沿着通济渠顺流而下,绵延十余里,夜幕中,船队缓缓驶入了淮河,水面波光荡漾,远处可隐隐看见淮河对岸盱眙县黑漆漆的城墙,以及两岸高大茂盛的杨树林。

    张铉站在船头,冷冷注视淮河西面,进入淮河,也就进入了杜伏威的核心地盘,事实上,船队在进入下邳郡后,就已经处于杜伏威势力范围,杜伏威的势力范围甚至延伸到谯郡南部。

    颍水、淝水、涣水、涡水、睢水、泗水、通济渠、沐水等等,强大的淮河水系就像一支支触手,使杜伏威的江淮军势力伸进到了中原。

    张铉也知道江淮民风彪悍,军队作战勇猛强悍,凶狠如狼,从王世充的淮南军就可见一斑,天子杨广将自己调到江淮,看似风光无限,其实也是一次强大的挑战。

    “家眷的船只不要紧吧?”尉迟恭慢慢走到张铉身边,有些担忧地问道。

    这次南下,不仅张铉的新婚妻子在船上,而且很多将士的家眷也跟随战船南下,比如尉迟恭的妻儿,罗士信的父亲等等,足有千余人之多,他们主要乘坐前面十艘大船,已经先一步进入淮河。

    张铉听出他语气中的忧虑,知道他是为自己的妻儿担心,便笑着安慰他道:“如果杜伏威军队要偷袭我们,一般都会拦截前方或者偷袭后面,中间不会,那样很容易被包围,除非他的情报很厉害,掌握了我们底细,或许他们就会冒险偷袭家眷船队,但最坏的可能性我也想到了。”

    “我们夏丘县补给清水。我怀疑岸上有些人就是杜伏威的探子。”

    “当然有这个可能,但我们军队就那么容易被偷袭吗?”

    张铉笑着拍拍尉迟恭的肩膀,“不用担心,各种可能性我都考虑到了,只要他们敢来,我至少要剥他们一层皮。”

    尉迟恭默默点了点头。他不擅于水战,军队被调到江淮作战,他竟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时间已经到了一更时分,在淮河南岸茂密的杨树林内,一支数百人的黑衣军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上航行的大船,在两排杨树林背后是一条丈许宽的水沟,上方被浓密的灌木交织掩盖,下面则隐藏着三十余艘小船。

    为首黑衣人身材魁梧,手执一根狼牙棒。正是淮河悍将苗海潮,他从小就在淮河上长大,对淮河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而且长年为水贼,抢掠的经验十分丰富。

    他的目标是隋军装载物资的后船,但不能直接进攻,需要先攻击运输家眷的船只,隋军必然会来营救。那时隋军后船就将无兵看守。

    苗海潮憋足了一口气,他做了充分准备。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将军,来了!”一名士兵指着远处一艘大船低喊道。

    苗海潮也看见了,一艘桅杆挂在三角旗的大船正向这边驶来,后面几艘大船也挂着三角旗,隋军船队在夏丘县补给清水时,他的探子便发现这几艘挂着三角旗的大船是隋军的家眷船只。这也是苗海潮的经验,先探查清楚敌军的情报,再针对性地下手。

    苗海潮轻轻摆手,“下水!”

    三百余名水鬼分为三队,无声无息下了水。分别向三艘家眷大船泅去,这些水鬼个个水性高强,从小生活在淮河边,比鱼还要灵活,他们在水中几乎不露头,迅速靠近了三艘大船,一支支带倒刺的铁钩爪从水中飞出,精准地扣住船铉,水鬼们纷纷出水,紧贴着船壁向船上攀去。

    此时苗海潮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十分紧张,成败就在此一举。

    眼看着一名水鬼率先一跃跳上甲板,却听见一声惨叫,这名水鬼被一刀劈飞了头颅,人头飞了出去,局势骤变,只见三艘大船上涌出无数隋军士兵,一起向下放箭,密集的箭矢射向三百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