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03章

江山战图-第303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将军却查到了一点线索。”

    “什么线索?”武娘急问道。

    “江南谢家有两支,一支是江宁谢家,一支是吴县谢家,其中吴县谢家曾经是陈朝的外戚,他们家主有个女儿叫做谢清灵,曾是陈后主的嫔妃,陈朝灭亡后,这个谢清灵被赏给了杨素为侍妾,她还有一个弟弟,也被没为杨素之奴,跟着姐姐去了长安,此人叫做谢清武,当时他只有二十岁。”

    谢武娘浑身一震,这个谢清武的名字中竟然也有一个‘武’字,她声音颤抖起来,“他现在哪里?”

    卢清摇头,“很抱歉,将军还没有查到他的下落,只知道他离开江南便再也没有回来,以后我们还会继续查下去。”

    谢武娘心中黯然,不过既然知道了一点线索,她也一定要查到这个谢清武的下落。

    这时卢清又笑道:“再说说成婚之事,就定在后天,你应该有心理准备了吧!”

    谢武娘顿时大羞,起身要走,却被卢清一把抓住手腕,笑道:“这次我可不能再让你跑了。”(未完待续。)

第470章 隋帝北上

    张铉娶妾虽然有一些关系较好的朋友故旧参加,但依旧十分低调,竟然没有在喜谈风花雪月的江都市井中引起任何反响,倒是人人都在谈论招讨使夫人几个月后将出世的孩子,到底会是小郎还是小娘?

    过了正月十五,时间便如飞奔一般的流逝,转眼就到了二月下旬,大隋和突厥会盟的日子渐渐来临。

    此时已是春暖花开,北方的积雪已经完全融化,各地桃花春汛到来,河水暴涨,原本光秃秃的山峦、原野也披上绿装,变得郁郁葱葱,一群群鸟雀掠过天空,悠闲的野鹿在溪水边吃草,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马邑郡以北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一支数万人组成的军队正缓缓向北移动,这支军队大约有三万人,正是护卫隋帝杨广的核心军队。

    按照之前双方达成的协议,为保证会盟诚意,在伏乞泊畔,双方各自护卫军队不能超过三万人,在五百里范围内,双方各自军队不能超过五万人。

    根据隋军得到的确切情报,在伏乞泊以北驻军的突厥始毕可汗身边军队也只有两万五千余人,在数百里外还有一支突厥骑兵,人数不超过三万,一切情报表明,突厥人忠实执行了双方达成的协议。

    杨广也欣然执行双方达成的协议,只让三万骁果骑兵护卫北上,而屈突通率两万军作为接应驻扎在善阳县,大将军云定兴又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楼烦郡,作为第二波接应,大将军薛世雄率最后五万军队驻扎在太原,作为第三路接应。

    这样周密安排下来,既不违背双方协议。也能保证天子的安全,有任何不利局面出现,他们也能迅速撤退回太原。

    在九年前杨广第一次北巡中,他乘坐气势恢宏的观风行殿,那是一座可以移动的城堡,周长八里。在二十万大军的簇拥下在茫茫草原上快速而行,引来万千草原臣民的膜拜,那也是大隋天子声望的顶点。

    而观风行殿早已年久损坏,不能再用,修建观风行殿的宇文恺也早已病逝,此时杨广只能坐在一座搭建在巨大木车上的御帐内,木车两边各有十二对大木轮,由八十一匹强健的挽马拉拽,相比当年的移动城堡寒酸了很多。

    更让杨广心中不爽的是。他只有三万军队护卫,而且名义上是双方协商,但实际上却是突厥可汗的强硬态度,如果不答应那就取消会盟,一路北上,他脸色阴沉,始终一言不发。

    这次北上伏乞泊还有数十名重要大臣跟随,他们都骑在马上。跟随在御帐两侧,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感到百般不是滋味。

    他们都想起了大业三年的那次北巡,大隋国力到达鼎盛,万国朝拜,突厥启民可汗匍匐在地上,不敢仰视,那时他们是何等风光。而这一次却完全不同了,不用说比不上当年草原各民族的顶礼膜拜,连双方平等协商都有点谈不上,连会盟的地点也是突厥可汗指定,这分明就是大隋天子去朝觐突厥可汗。

    寒酸的御帐。微弱的兵力,连仪仗队都被迫取消,这些都是表象,而骨子里的问题却是国力的衰败,今天的大隋已经远远没有当年的强大了。

    这时,兵部尚书卫玄低声对裴矩道:“裴公,三万骑兵军力太薄,令人心中不安啊!”

    裴矩苦笑一声道:“三万军队其实也不算少,关键是后备军队太少,一共只有十五万军队,这几乎就是倾国之军了,若像当年有百万隋军为后盾,我们就算带一万骑兵北上,突厥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卫玄叹息一声,“裴公说得对,百万隋军眨眼烟消云散,天子名义上是施行精兵简政,实际上却是自毁长城,我真不明白,天子为何要解散各郡军府?”

    裴矩摇摇头,“他其实也很无奈,大业三年后,各地士族兼并土地日趋猖獗,自耕农锐减,朝廷税赋一年比一年少,哪里还养得起百万大军,若是丢给各地官府自己养军,那这些军府必然会成为士族豪强的私军,重演汉末地方军阀割据的一幕,所以与其被各地豪强士族控制地方军队,还不如直接解散,现在军队虽然少一点,至少还在朝廷手中。”

    卫玄沉默片刻道:“关键是三次征讨高句丽,耗费了太多的国力!”

    裴矩依然摇了摇头,“三次征讨高句丽,只是耗费先帝留下的老本罢了,动不了朝廷筋骨,根本原因还是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土地兼并,就像慢性瘟疫,严重削弱了朝廷财政税赋,去年的税赋只有大业四年的两成不到了。”

    卫玄一惊,“有这么严重吗?”

    “要不然圣上为何宁可忍受屈辱,也要和突厥会盟,消除突厥南下的隐患,一旦突厥铁骑大举南下,朝廷根本就无力抵抗,关陇和并州都要深遭涂炭,恐怕大隋将由此崩塌瓦解,大隋现在内忧外患,形势非常严峻。”

    卫玄默然,他也知道土地兼并涉及太多势力的利益,朝廷根本就无力阻止,就连他卫玄自己在关中也有两座庄园,土地三千顷,控制数百户佃奴,让他交还土地,解散佃奴,他肯干吗?卫玄暗暗叹口气,大隋病已入骨髓,很难医治了。

    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对裴矩躬身施礼道:“启禀裴公,圣上召见!”

    裴矩向卫玄点点头,便催马跟随骑兵向天子御帐奔去,这时队伍已经停止前行,奔到御帐前,一名宦官站在木台上笑道:“裴公请吧!圣上在帐内等候。”

    裴矩下了马,在几名侍卫的扶持下登了车台,走进了大帐。

    天子御帐面积约五亩,由七八顶分帐组成,天子寝帐、皇后寝帐和朝务御帐都在其中,裴矩走进御帐,却见天子杨广负手站在地图前,凝视着挂在木架上的地图出神。

    裴矩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良久,杨广缓缓回头道:“裴公,朕刚刚收到义成公主的急信!”

    义成公主是杨广的族妹,最早嫁给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去世后,又按照突厥风俗,成为其继子始毕可汗之妻,她同时也是隋朝在突厥的政治势力,在突厥拥有很高的威望。

    裴矩感觉到了杨广语气中的焦虑,他心中暗吃一惊,难道义成公主有什么不利的消息吗?

    杨广又继续道:“义成公主建议朕小心北上,她说始毕可汗因史蜀胡悉之死而对大隋极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会盟,双方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成果。”

    裴矩很清楚史蜀胡悉之死,在北海死在张铉的手中,始毕可汗把这笔账记在大隋的头上了,裴矩沉声道:“启禀陛下,史蜀胡悉之死不过是对方的借口,根本原因还是突厥渐渐强大,始毕可汗野心之火愈加旺盛了。”

    杨广半晌叹了口气,又问道:“那裴公觉得朕是继续北上会盟,还是回去?”

    “公主说会盟有危险吗?”

    “她没有说有危险,只是说始毕并无诚意,会盟没有什么意义,建议朕小心为上。”

    裴矩沉吟一下道:“老臣建议陛下可以暂停北上,先派人去探查情报,如果没有危险,就算始毕没有诚意,我们也应该去会盟,不能被他抓到出兵南下的借口,臣很了解突厥内部情况,没有充足的借口,始毕可汗很难发兵南下。”

    杨广又看了看地图,他们距离伏乞泊还有五十里,而始毕可汗也正在前往伏乞泊的途中,他们是天朝上国,不能不能表现得太急切,那样会将自降身份。

    想到这,杨广便点了点头,“裴公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大军就地驻扎宿营!”(未完待续。)

第471章 局势突变

    就在大隋天子军队暂时驻营的同时,在伏乞泊以北约三十里的草原上,一支两万余人的突厥大军也正缓缓向南而行,军队中矗立一杆三丈高的金色狼头旗,这是突厥可汗的王旗,意味着突厥始毕可汗就在军队之中。

    在王旗之下,也有一顶巨大的帐篷车,甚至还比隋帝杨广的帐篷车更大,却不是组合帐,而是一顶用金线和羊毛织成的王帐,在大帐前,站着一名身材强壮的年轻男子,他头戴脱浑帽,身穿金色皮盔甲,手握宝石腰刀,正是突厥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

    始毕可汗的目光比鹰还要锐利,注视着远方若隐若现的伏乞泊,此时他心潮起伏,野心之火愈加炽盛,为了这次会盟,他足足等待了两年,策划了两年,直至得到宇文述的帮助,他才完全了解骁果军的战斗力,才能从容部署军队,用谈判来限制隋军北上。

    早在两年前,史蜀胡悉死在北海大湖,三十万件兵甲沉入湖底,始毕可汗便决定进攻隋军,他的军队已足够强盛,野心也足够炽热,但突厥内部反对进攻大隋的声音也同样响亮,突厥九部,至少有四部强烈反对进攻隋朝,另外两部保持中立,毕竟隋朝曾经大恩于先可汗,进攻隋朝在道义上行不通。

    与此同时,阿史那王族内部也同样不稳,始毕可汗还是有竞争对手,那就是他的三个兄弟,二弟俟利弗设、三弟咄苾、四弟步利设,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力量,虽然表面上尊崇自己,可一旦机会出现,他们的恐怕就会翻脸无情。

    另外还有回纥、拔也古、仆骨三大铁勒部落接成的同盟。一直就不服自己的统治,他们暗中和几个兄弟勾结,也在积极寻找机会摆脱突厥的统治,这些烦心之事也使始毕可汗隐忍两年,迟迟没有南下。

    直到宇文述去年派长子送来的密信,使始毕可汗了解到隋朝内部的危机。使他认识到隋帝杨广对突厥南侵的恐惧,这便让他抓住机会设了这次会盟局,如果能抓住杨广,那么就可以在没有触动内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攫取隋朝的财富和利益。

    始毕可汗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得意,这次他故意设置了一些屈辱的条件让隋帝北上会盟,不料对方竟然答应了,这也说明他的判断没有错,隋帝急于和自己会盟。

    这时,远处奔来一支骑兵队。很快来到王帐前,为首一名百夫长跪下行礼,“启禀可汗,隋帝队伍在距离乞伏泊三十里处驻营了。”

    始毕可汗眉头一皱,现在还是上午,隋朝天子的军队为什么要驻营?他又问道:“是不是有先锋军队去湖畔探查情况?”

    “不是!他们派出了数百名探子,奔向四面八方,并没有先派军队前往湖畔。”

    这时。始毕可汗已经意识到隋军开始怀疑自己了,或许杨广得到了什么情报。难道他们发现自己部署在长城北部的三十万铁骑了吗?

    始毕可汗心中也开始焦急起来,他可不想功亏一篑,他当即令道:“传令康鞘利,令他立刻行动!”

    马邑郡南部和东部都属于太行山支脉,山体巍峨高大,地势十分险峻。其中最南面的军事要塞楼烦关是楼烦郡进入马邑郡的必经之路,楼烦关修建在半山腰山,关口高大雄伟,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楼烦关的重要在于扼断了唯一一条可以行走辎重骑兵的山谷通道。对于全部都是骑兵的骁果军,这座军事要塞就显得意义更加重大,目前由虎牙郎将马逊武率三千军队镇守。

    这个马逊武也就是当年张铉初入二十七军府时的长史,有宇文述为后台,他也升为骁果军虎牙郎将,隶属于云定兴。

    此时马逊武心中十分忐忑不安,他是在一个月前调来驻守楼烦关,但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守这座关隘,他要冒一个极大的风险,他很清楚这个风险的后果,但他没有选择,这是他的后台、他的主人交给他的任务,他只能忠诚的、无条件的执行。

    马逊武站在城头上注视着太阳渐渐西下,从时间来算,应该就是这两天了,公子应该开始安排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响起,马逊武顿时悬了起来,片刻,骑兵奔至城下,手执一支令箭高喊道:“奉云大将军之令,请马将军立刻率军赶赴静乐县救援,那边有紧急军情!”

    士兵将令箭传上来,马逊武看了看令箭,对众将道:“是大将之令!”

    旁边副将任伯平低声道:“我们只有三千人,怎么去救援?”

    马逊武心里明白是什么事,他故意高声问道:“大将军需要我带多少军队去救援,静乐县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将军,一支不知来历的军队在围攻静乐县,形势十分危急,大将军让你率所有军队去救援。”

    “那楼烦关怎么办?”

    “大将军另外安排人来接管,将军不用担心。”

    马逊武点点头,回头对众人道:“既然大将军有令,我们必须执行,传我命令,全军立刻集结南下。”

    副将任伯平连忙道:“楼烦关太重要,怎么能无人把守,要不留五百弟兄守关,其余军队跟随将军南下救援。”

    马逊武瞪了他一眼,“既然大将军已有安排,我们就不用操心,再说五百军队能守住关隘吗?不准再多言了。”

    他又喝令道:“防止意外失火,将城头灯笼全面灭掉!”

    任伯平暗暗叹息一声,楼烦关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