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08章

江山战图-第308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几位替我禀报,说我有重要军情和他商议。”

    亲兵进去了,张铉站在大帐前等候,这时,他忽然发现从侧帐匆匆走出一人,似乎狠狠瞪了自己一眼,便消失在黑暗中。

    张铉目力远远强于常人,一眼便认出了这个人,令他心中十分惊讶,居然是宇文智及,张铉也知道云定兴是宇文述一手提拔的人,只是这个时候宇文智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宇文述在京城不甘寂寞,继续遥控云定兴吗?

    这个意外地发现使张铉心中生出了一丝警惕,如果宇文智及知道自己处于险境,他一定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自己和云定兴并没有什么交情,可云定兴和宇文述却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自己可不能大意了,张铉当即决定,绝不能对云定兴说实话,他将手中地图折好,揣进了怀中。

    这时,亲兵从帐内走出,对张铉道:“大将军请张将军进帐!”

    张铉快步走进了大帐,只见云定兴正负手在帐内踱步,脸上怒容未消,张铉心中暗忖,难道云定兴和宇文智及发生矛盾了吗?

    他不及细想,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卑职参见大将军!”

    云定兴确实又和宇文智及吵了一场,宇文智及逼他出兵和突厥军决战,着实触怒了云定兴,如果自己全军覆没,这个责任,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更让云定兴恼火的是,宇文智及竟然一口否认他不知道马逊武之事,这等于就是把楼烦关失守的责任推给了他。

    当然,天子面前,马逊武之事确实和宇文述无关,是他云定兴的事情,但私下里宇文智及也否认知道此事,这着实令云定兴深感心寒。

    云定兴本不想见任何人,但张铉有重要军情,他也只能接见。

    云定兴克制住内心的怒火,勉强问道:“张将军有什么事吗?”

    “今天卑职询问裴行俨,发现突厥可汗的王帐似乎在紫河一带,卑职想率本部袭击突厥王帐,如果能一击成功,或许突厥将不得不撤军。”

    云定兴心中怦然而动,他明白张铉的意思,袭击突厥的后勤重地,如果突厥真能撤军,那么也就解了雁门县之围,确实是高明的计策,不过这个功劳却似乎和自己无关。

    “张将军希望我能协助什么呢?”

    “仅凭卑职一军是无法实现这个任务,卑职希望大大将军佯作进军,从南面牵制住突厥主力,另外,卑职需要五千匹战马,恳请大将军支援。”

    “张将军的士兵都会骑马吗?”

    “卑职带来的士兵都经过骑兵训练,骑马不是问题。”

    云定兴点了点头,呵呵笑道:“这件事需要两军协作,那就由我来写军报,张将军同意吗?”

    张铉知道云定兴是想分一份功劳,不过这次行动确实需要云定兴协助,不仅是牵制突厥军主力,更需要五千匹战马以及军粮,张铉便点头答应了,“卑职同意!”

    云定兴大喜,欣然捋须道:“那好,我们就一言为定,我这就给将军调拨战马和军粮!”

    ........(未完待续。)

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

    张铉从云定兴的中军大帐出来,刚走没有几步,一个黑影却拦住了他的去路,身边几名亲兵急忙拔刀,张铉喝住亲兵,他认出了对方,原来是李世民。

    “李公子找我有事吗?”

    “将军是否要出击突厥?”李世民问道。

    张铉笑道:“李公子有什么建议吗?”

    李世民上前道:“当年官渡大战,曹弱袁强,但曹操却偷袭乌巢,致使袁绍军粮尽而败,我觉得今天情况和官渡相似,张将军为何不偷袭突厥后勤粮草之地,逼迫突厥撤军呢?”

    张铉暗暗称赞,这个李世民果然名不虚传,目光犀利,一眼看出了突厥大军的弱点,张铉微微笑道:“我也有这种考虑。”

    李世民连忙道:“我愿跟随将军出击,恳请将军准许!”

    “你父亲那边…………”

    “父亲那边没有问题,他一般不过问我,另外,我也想把三弟玄霸带上,让他也能有一点实战经验。”

    张铉欣然笑道:“我们明天五更出发,如果公子起得来,就跟上吧!”

    李世民躬身施礼,“我一定会提前到来!”

    …………

    次日天不亮,张铉的六千军队便开始迅速集结,云定兴做事很有效率,昨天晚上便给他调拨了五千匹战马,并给每个士兵准备了五天干粮,连夜配置到位。

    张铉的军队四更时分便起身吃早饭并熟悉战马,张铉令尉迟恭和裴行俨为先锋,率一千骑兵先行探路,他和李靖则率五千军队后行一步,杨善会则留在楼烦关。

    “将军,李公子来了。”

    张铉回头。只见李世民披挂盔甲快步走来,他身后跟着兄弟李玄霸,李玄霸依旧带着他的擂鼓瓮金锤,黑盔黑甲,远远看去就像一块黑炭。

    这次北上勤王李玄霸表现得很低调,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若不是这次李世民要跟随张铉北上,他也不会露面,但看得出他很兴奋,一双小眼睛炯炯发光。

    李世民上去躬身施礼,“让将军久等了。”

    张铉点点头,“如果公子准备好,我们就出发了。”

    “我们已经准备好。”

    张铉翻身上马,高声喝令道:“出发!”

    他纵马向楼烦关外冲去,后面骑兵队如洪流一般。跟随着张铉向西北方向疾奔。

    就在张铉出行一个时辰后,云定兴率领五万大军也离开了楼烦关,向北缓行,佯作东进雁门郡,他需要替张铉牵制住突厥大军,同时也要替张铉掩饰他们北行的意图。

    ……………

    五千骑兵在广袤无垠的大峡谷中疾奔,两边是悬崖峭壁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这是一条十分隐蔽南北之路。与突厥大军南下的紫河道相距两百里,和马邑商道也相距百余里。

    这条道路叫做狼道。顾名思义,就是狼群所走之路,一年四季都有狼群出没,就算数十人结伴而行也不敢走,所以常年人迹罕至。

    五千骑兵一路风驰电掣北行,马蹄声如闷雷。在山谷中轰隆隆回荡,因为始终没有裴行俨的手下回来报信,张铉便知道前锋北上目前还没有遇到危险。

    这时,李世民催马赶上张铉,低声问道:“将军已经知道了突厥大军后勤重地?”

    李世民发现隋军目标性极强。他便隐隐猜到张铉已经得到情报了。

    张铉微微一笑,“我们去云内县!”

    李世民顿时精神一震,“那一定是在武周山下。”

    “公子如何知道?”

    “突厥人的粮食必然是百万只羊,云冈县没有养羊之地,武周山下却有一大片牧场,一直延伸到桑干河,而且那边可以直接南下进雁门郡,不用再绕路善阳县,少走数百里路程,这对后勤运输十分重要。”

    张铉笑了笑:“公子对马邑郡很熟悉嘛!以前来过吗?”

    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不瞒将军,我是第一次来,但之前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准备,就算没来过,马邑郡的地形也已经很熟悉了。”

    李世民指着前面一片大山,“前面就是马邑郡白狼山,它是东西走向,将马邑郡一切为二,延绵千里,但有十几个山口可以穿过白狼山,最著名的山口叫做白狼塞,是商道必经之路,在我们东面约八十里处。”

    张铉笑问道:“看样子李公子确实很熟悉马邑郡地形,那我们走的这条路公子有研究吗?”

    李世民想了想道:“我在马邑地方志上看到过,白狼塞以西八十里有秘道穿山,山谷幽深,人迹罕至,时有狼群出没,故名狼道,乃去武周山的捷径也!”

    李靖听得大笑,“公子说得一点不错,穿过白狼山再向前走三百里就是武周山,这里是去武周山最近的一条路,不过,具体怎么走,书上不会写,只有走过几次的人才知道。”

    “先生教训得好,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五年前先生就告诫过我了。”

    “你们认识?”张铉奇怪地问道。

    李靖点点头,“我曾经在武川府教过几年兵法,二公子似乎也来听过我的课。”

    张铉想起来了,李靖原本也是窦庆外聘博士,结果被讲究血统的独孤顺从武川府名单中清除出去了。

    这时前方有人大喊:“要进洞了!”

    只见骑兵队调转马头向西,离开山谷大道,奔上一条小路,向远处一座三丈高、两丈宽的山洞内疾奔而去,李靖笑道:“二公子,这就是狼穴,你的书上没有说吧!”

    李世民摇摇头,“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如果不走一次,我真不知道。”

    众人加快马速,向阴森大洞奔去,这是一座天然穿山大洞,长达十几里,穿过这座山洞,茫茫草原便豁然出现在眼前.......

    云内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位于武周山以东,北面便是刘邦被匈奴大军包围的白登山,

    在两百年前,鲜卑人建立北魏后便定都云内县,使云内县成为塞北最繁华的都城,著名的云冈石窟便在云冈县以西的武周山下。

    但随时北魏迁都洛阳以及时间的流逝,云冈渐渐被岁月的沙尘淹没,都城的繁华褪去,昔日辉煌的建筑变成遗迹,云冈县也沦为一座马邑郡北部重镇。

    虽然云内县是马邑郡北部重镇,但这次突厥大军的后勤重地却不在云内县,而是云内县东南约五十里的草原上,紧靠着桑干河中游。

    这里原本是上一任突厥可汗染干在隋朝的避难之地,始毕可汗便是在这里长大,他对这一带极为熟悉。

    但始毕可汗将大军后勤重地设在这里,并非因为这里是他生长的故土,而是因为这里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从匈奴时代起,云内县便是游牧民族南侵中原的战略要地,从这里可以向南走马邑道杀入并州,也可以沿着桑干河向东走军都陉杀入幽州,骑兵甚至还可以走飞狐道进入河北。

    这次突厥大军南攻带来了百万只羊作为军粮,每天都会有数万只羊被源源不断地赶往雁门郡,保障着三十万突厥大军的粮食安全。

    后勤重地所在的草原后勤基地占地约五千亩,由上千顶大帐和三座各占地数百亩的羊圈组成,有一万军队在这里驻扎,保护着后勤重地的安全。

    这里不仅是突厥人的粮食重地,也是他们的战利品存放地,这次突厥军大举南下,洗掠了定襄、榆林和马邑三郡,掠夺无数牛羊和上万年轻女人。

    他们撤退时,会把掠夺的人口带回草原,这是千年来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女人也是他们的财富,不仅给他们挤奶做衣,还要给他们生儿育女,抚养后代。

    始毕可汗想到了河北过来的隋军或许会袭击的他的后勤重地,所以他在灵丘县一带布署了两万重军,又在桑干河中游的阳原镇布署了八千骑兵,牢牢盯住了上谷郡过来的王世充军队和涿郡过来的罗艺军队。

    但始毕可汗可汗怎么也想不到,一支骁勇的隋军竟然从南面走狼道直扑他的后勤重地。(未完待续。)

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

    夕阳已经落下武周山,但夜色还没有降临,晚霞满天,将天空和云彩渲染成金黄之色,格外壮丽。

    在波光粼粼的桑干河畔,上万名年轻的女人蹲在河边浆洗突厥士兵的皮甲和衣服,河边要浆洗的衣服和皮甲堆积如山。

    在这些女人身后是数百名凶神恶煞的突厥骑兵,他们手执皮鞭和战刀,监督女人们浆洗衣服。

    此时夜色将晚,突厥骑兵的目光也变得格外的邪恶,眯着眼睛打量着女人的身后,远处大营内开始点燃篝火,传来一阵阵鼓声和狂笑声。

    桑干河畔的女人并非都是汉族女子,也有生活在塞北边境的羌、铁勒和匈奴族女人,但大部分都是汉族女子。

    她们都是突厥大军南下中被突厥骑兵从塞北三郡各县掳掠来的年轻女人,突厥人和其他草原民族一样,他们对汉族女人有着强烈的**。

    这并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一种人口繁衍的急迫需求,这种人口繁衍需求一直延续数百年,当鲜卑衰败,而突厥占领土地日益扩大,但他们人口繁衍却跟不上时,这种需求就更加强烈,渐渐形成了一种兽性文化,也被后来的回纥、吐蕃、突厥、女真、蒙古继承,才会有隋及两宋时期汉族女子的悲惨遭遇。

    桑干河畔的突厥后勤大营**有一万五千余名被掳掠的年轻女子,她们将来是奴隶,分配给将领的财富,不会被计算进突厥人口。

    此时在突厥大营,她们白天承担着最繁重的劳动,夜里惨遭突厥士兵蹂躏。还要承受家破人亡的痛苦,很多女人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被掳掠来不久后便自尽身亡。

    突厥大营除了士兵和被掳掠的妇女外,在大营北面的武周山下还生活着数万名突厥南部部落的老弱妇孺,他们手中还有数十万只羊,是突厥大军的后备军粮。

    这几万突厥人是启民可汗刻意留在马邑郡的两支突厥部落。启民可汗虽然北迁,但突厥贵族并不想放弃云内这块进攻南方的战略要地,便留下两支部落继续占领这片草原。

    部落中的八千余青壮男子都跟随始毕可汗去雁门郡打仗了,只留下老弱妇孺看守家园。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篝火燃烧起来,突厥老人和妇孺纷纷走出营帐,感受着烧烤羊肉的快乐,一群群突厥孩童在草地上打滚、摔跤、骑马射箭,笑声传遍了草原。

    而数千汉人女奴则忙碌着切割羊肉。并要去羊圈里喂草挤奶,在篝火旁看不见她们的身影。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四周巡逻的探子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大隋皇帝被困在雁门县城,来支援的隋朝军队不敢北上救援,突厥大军占尽优势,后勤大营这边稍稍有些松懈了。

    在大营以西十里外一片占地千顷的森林内,一支远道而来的隋军正潜伏在森林内静静等待出击的命令。虽然夜幕已降临,但显然出击的时机还不到。

    在森林中已搭建了一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