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44章

江山战图-第34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却沉住了气,他不慌不忙拧开信管,取出了里面的信件,这是写在细黄麻纸上的一份短报,大约写了细细密密百余个字,张铉迅速看了一遍,便笑了起来。

    “周、齐两位将军没有让我们失望,俘获了高句丽的百余艘补给战船,使杀到卑奢城的一万高句丽军队立刻陷入断粮绝境,就在昨天半夜,高句丽军队发生内讧,主将被抓住,大部分军队举旗投降。”

    李靖大喜,连忙问道:“那下一步大帅打算怎么办?”

    张铉淡淡道:“我们耐心等待就是了。如果我没有料错,渊太祚一定会让他儿子前去卑奢城查看情况。”

    ........

    平壤城,几名报信骑兵风驰电掣般从远处官道疾奔而来,他们奔至城门边举令大喊,“十万火急战报!”

    守城士兵不敢阻拦,任由他们冲进城内。报信骑兵一路奔到渊太祚的府门前,翻身下马,疾奔上台阶道:“乌骨城紧急消息,要禀报莫离支大人!”

    守门士兵连忙带着他们走进了府内,书房内,渊太祚正焦虑不安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从乌骨城出发前往卑奢城的一万大军已经过去了近十天,但至今一点消息都没有,着实让渊太祚深感不安。

    按照事先约定。如果攻下卑奢城,韩启明会在第一时间派人向自己报信,可现在依然没有任何消息,难道是攻城不利?

    渊太祚更担心的是水陆交接出问题,陆路不能携带辎重粮草,只能走水路运输,如果水路运输发生什么意外,只带着干粮上路的士兵会不会出现断粮的严重后果。

    渊太祚忧虑万分。他只希望尽快有消息传来。

    就在这时,门外有侍卫禀报。“启禀大人,乌骨城送信紧急消息!”

    渊太祚心中一惊,急令道:“快让报信人进来。”

    他心中顿时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如果是夺取卑奢城,应该是送来获胜战报,而不是什么紧急消息。难道真的出事了吗?

    不多时,一名送信士兵快步走进书房,跪下行大礼,“拜见莫离支大人。”

    “不要多礼了,有什么消息?”

    士兵取出一只卷轴呈上。渊太祚心慌意乱地打开卷轴,匆匆看了一遍,他忽然像被雷击一般,浑身僵硬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内容,半晌,他颓然坐下,一句话说不出来。

    这时,报信士兵又低声道:“从卑奢城方向只逃回十几名弟兄,他们说路上遭遇泥石流,被迫绕了远路,结果”

    不等他说完,渊太祚便摆摆手,“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报信士兵行一礼,慢慢退下了,门悄然关上,房间里变黑了,渊太祚彻底陷入了恐慌和无助之中......

    良久,敲门声响起,随即传来长子渊盖苏文的声音,“父亲,孩儿可以进来吗?”

    “进来!”

    渊太祚的声音十分疲惫,渊盖苏文推门走进房间,只见父亲坐在榻上,神情绝望,就仿佛遭到了重大打击,他心中一惊,急忙上前跪下问道:“父亲,卑奢城那边出事了吗?”

    渊太祚点了点头,满脸痛心地说道:“粮船被截俘,军队断粮,一万军队已经投降了隋军。”

    渊盖苏文俨如当头一棒,呆住了,渊太祚又将快报递给他,渊盖苏文匆匆看了一遍,急道:“孩儿真的不明白,他们也带了十天的干粮,就算粮船不到,他们也可以迅速撤回来,韩启明为何不撤军?”

    渊太祚叹息一声,“什么事情都不会是想象的那般美好,他们遭遇泥石流,被迫绕了远路,估计行军强度太大,粮食消耗也是平时的两倍,平时十天的干粮也只能支持五六天,韩将军也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大将,如果能回来,他不会选择绝境。”

    “可是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渊太祚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估计权桓和乙支文德正聚在一起喝酒嘲笑我呢!”

    渊太祚考虑的是朝堂斗争失利,而渊盖苏文想的却是那一万军队,那是他们渊氏家族的军队,绝不能有半点闪失,他沉吟一下,“父亲,反而孩儿是谈判使者,不如孩儿去卑奢城看一看情况,然后再做定夺。”

    渊太祚沉思片刻,他确实需要得到准确的情报,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渊太祚便点了点头,“你自己要当心!”

    卑奢城,一场由断粮引发的内讧使一万高句丽军队全军覆没,十几名高句丽校尉将主将韩启明擒获,向隋军投降,无路可走的高句丽士兵纷纷向隋军投降,以求活命。

    一万高句丽军队有七千人投降。而三千不愿投降的士兵则逃进了森林,但仅仅半天,这些逃入森林的士兵饥饿难耐,又纷纷走出来向隋军投降,但还是有一千多名士兵逃向乌骨城。

    这天上午,一艘来自高句丽的大船在十几艘隋军哨船的监视下缓缓在海湾停下。等候在岸边的水军偏将齐亮快步迎了上来。

    从哨船内走出一名年轻的高句丽大将,正是渊盖苏文,他从平壤上船出发,直接来到了卑奢城。

    “是渊公子吧!在下是青州水军郎将齐亮。”

    渊盖苏文原来拱手行礼,“这次我奉命前来公干,烦劳齐将军了。”

    “哪里!哪里!打仗归打仗,出使归出使,我接到大帅的军令,要我好好接待齐将军。”

    渊盖苏文一怔。“招讨使将军知道我要来?”

    “具体我不清楚,我前天收到大帅军令,说渊公子会来卑奢城,让我好生接待,渊公子,请吧!”

    渊盖苏文心中苦涩,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张铉玩弄在股掌之间,他们的种种意图。张铉都看得清清楚楚。

    无奈,他只得下了船。跟随齐亮向山上走去。

    在山顶的一间屋子里,渊盖苏文见到了被俘的高句丽军队主将韩启明,韩启明披头散发,穿一件白色长衫,胡子长得很长,眼睛熬得通红。手脚都戴有铁镣。

    韩启明看见渊盖苏文,顿时跪在地上哭了起来,“卑职辜负了莫离支大人,罪该万死!”

    渊盖苏文叹口气,连忙扶起他。“韩将军不必自责,这不是韩将军的责任。”

    齐亮站在门口,冷冷地看着房间里的两人,两人说的每一句他都听在耳中。

    韩启明已经慢慢平静下来,将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渊盖苏文,最后他叹口气道:“我原本想带十二天干粮,但士兵实在拿不动,乌骨城也没有战马,我想十天也就够了,但暴雨和泥石流将道路冲毁,我们只好绕道森林走西岸,足足走了七天我们才到回龙镇,这时大部分士兵手上中只剩下一天的粮食了,根本就回不去,我想攻下卑奢城,但没有攻城武器,实在无从下手,结果第二天晚上就发生了内讧。”

    “什么内讧?”渊盖苏文问道。

    韩启明看了一眼门外的隋军大将,低声道:“后来我再告诉将军吧!”

    渊盖苏文点点头,“你放心吧!我们不会把你丢在这里。”

    韩启明跪下感激道:“主公之恩!启明铭记于心。”

    渊盖苏文扶起他,又拍拍他肩膀,“你好生保重,我去探望一下弟兄们。”

    卑奢城下的一片旷野里扎下了数百顶大帐,这里便是战俘营,八千余名战俘被集中看押,他们没有了兵器铠甲,甚至连防身的木棍也被剥夺,按照隋军的战俘标准,每人每天有三合米和一点腌菜,三合米还不到半斤,吃饱饭是不可能,只能保命不被饿死。

    战俘们被饿得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三三两两聚在空地上晒太阳,议论自己的命运。

    一千隋军士兵分为十队,全副武装地在战俘营内来回巡逻,监视战俘的动静,这时,二十几名火头兵抬着粥桶和竹筐来到空地上,‘当!当!当!’敲响了开饭的铜钟。

    钟声对于战俘们而言,简直比仙乐还动听,他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迅速排成了三队,手中各拿一只破陶碗等着开饭,有人发现今天居然有野菜馅饼,顿时喜不自胜,急切地等着吃饭。

    这时,齐亮陪同着渊盖苏文来到了战俘营,有士兵发现了主公到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渊公子来了!”

    士兵们顿时顾不上吃饭,纷纷将渊盖苏文围住诉苦,“公子,我们想回家!公子,我们饭都吃不饱!”

    众人越说越情绪激动,不少士兵哭了起来,很快,战俘营中哭声一片。

    渊盖苏文心中一阵酸楚,高声对众人道:“我代表父亲来看望大家,希望大家振作起来,我们会尽快让大家回家,绝不会把弟兄们丢下不管。”

    (未完待续。)

第540章 最后妥协

    安抚了众人,渊盖苏文又来到粥桶前,他看了看稀粥和干饼,顿时怒视齐亮道:“就给战俘吃这点东西吗?”

    齐亮却冷冷道:“馅饼还是看在公子的面上才添加的,他们每天的粮食是三合米,又不让他们干活,不会被饿死,这是我们隋军的战俘规矩,在青州也是一样,没有专门虐待他们。”

    渊盖苏文克制住心中的怒火,抱拳恳求道:“能否请将军每天多给一点粮食?我们会把粮食加倍奉还。”

    齐亮看了一眼周围一脸期盼的战俘,缓缓说道:“制度就是制度,大帅如果不发话,我们谁也不敢擅自改变,不过我们对战俘有两种制度,不干活,每天只有三合米,半两盐,如果肯干活,那每天就是一升米,二两盐,还有蔬菜肉汤,他们可以自己选择。”

    “需要干什么活?”

    齐亮一指远处的大片森林,“就只有一件事,伐木,然后送到码头。”

    渊盖苏文无奈,只得对齐亮道:“那就烦请齐将军给他们选择吧!”

    “可以!我等会儿就让他们选择。”

    渊盖苏文没有再耽误,他转身便离开了战俘营,向海湾码头走去,他必须要立刻赶回平壤,向父亲回禀这里的情况。

    齐亮望着他背影走远,便高声喝令道:“吃完午饭后集中,让他们自己选择干活还是享福!”

    隋朝交通十分不便,一般跨郡之间的往来都耗费几天、甚至十几天时间,如果是跨国旅程,那更是需要以月来计量,当高句丽使者第二次来到北海郡,时间已到了秋末冬初。

    这一次。张铉亲自接见了高句丽使者,高句丽使者除了渊盖苏文外,还有高句丽的礼部侍郎,名叫武辄俊,也出身高句丽有名的世家,他是权桓的心腹。由于渊太祚救人失利,使他在这件事失去了主导权,现在改由权桓主导谈判。

    谈判在北海郡郡衙主堂进行,高句丽一方武辄俊为主使,渊盖苏文为副使,而青州一方张铉亲自主持,韦云起和房玄龄为左右副手。

    武辄俊年约三十岁出头,身材中等,显得格外精明能干。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很坦率地对张铉道:“通过几次接触,我们已了解张将军的条件,但我觉得有必要先确认双方所需。”

    张铉笑着点点头,“你的态度很好,请说吧!”

    武辄俊取出一份文书,打开文书缓缓道:“目前我们希望贵方能归还卑奢城,从辽东半岛撤军。这是一;其次是希望贵方能释放全部战俘,给他们足够返回乌骨城的粮食。这是二;第三则是希望贵方能放回剑武歧和宁寿德,当然,宁寿德如果不在青州,这里可以不考虑,还有第四,就是归还百艘货船和船员。以上四点请将军确认。”

    张铉暗暗点头,此人确实是一名能吏,思路很清晰,详略得当,表达得非常清楚。

    他并不急着确认。笑了笑道:“我想再听听你们愿付出的条件。”

    武辄俊道:“当初张将军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交还五艘横洋州,其次是五万副明光铠甲,五艘横洋州我们可以交还,但五万副明光铠我们确实有点吃力,最多只能拿出三万副,请将军能否改为别的条件?”

    张铉看了一眼房玄龄,房玄龄会意,笑道:“武侍郎表达得很清晰,不过我想说明一点,之前我们提的条件是没有一万战俘和货船这个前提,现在增加了一万战俘和百艘货船,条件当然会略有所改变,这一点我们希望贵方能理解。”

    渊盖苏文脸色顿时十分苍白,这就是他父亲最担心之处,对方再次漫天要价,更重要是,那一万军队是他们的部曲,不管对方开出什么价码,都要他们家族来承担。

    武辄俊稍微犹豫一下,点了点头道:“我们能理解,请继续说下去。”

    张铉笑道:“既然双方都有诚意,那我就开个最终的价码,五艘横洋舟和三万副明光铠我可以接受,其他物质我也不再增加了,不过我需要在辽东半岛建一个前往辽东的中转码头,所以卑奢城我可以还给你们,但海湾我需要保留,要么就把回龙镇给我。”

    武辄俊脸色大变,半晌道:“可以贵军退出辽东半岛是我们的基本条件,这个我恐怕不能答应。”

    “如果我撤出辽东半岛,然后又占领回龙镇,你们能防得住吗?其实我觉得武侍郎应该现实一点,辽东半岛本来就是我中原的疆土,我完全有理由取回来,现在我不过只要一座中转海港,便于船队去辽东,贵方为什么不能答应呢?”

    武辄俊无法回答,这时,一旁的渊盖苏文毫不犹豫道:“我们可以接受将军的条件。”

    “你”

    武辄俊大急,指着渊盖苏文怒斥道:“你怎么能越权!”

    张铉暗暗佩服渊盖苏文的果断,不愧是历史上的枭雄之辈,把问题看得很透,当断则断,他想看看武辄俊又怎么说?

    武辄俊心中焦急,连忙对张铉道:“张将军,我们内部有一点分歧,需要沟通一下,能不能明天我们再继续谈?”

    “完全可以,你们今晚好好休息吧!”

    张铉回头对韦云起道:“云起,安排好他们休息,以贵宾招待。”

    韦云起点点头,“将军放心吧!我会安排好。”

    驿馆房间内,武辄俊和渊盖苏文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武辄俊怒不可遏道:“大王再三说过,必须要求隋军撤出辽东半岛,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你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