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68章

江山战图-第368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他真的好出众啊!”

    马车内,小梅低声夸赞道:“真的是一表人才。”

    说完,她又忍不住通过车帘向张铉望去,每次看见张铉,她眼中总是流露出一种迷醉的眼神。

    裴致致敲了她额头一记,低声骂道:“别像花痴一样,当众丢我的脸。”

    小梅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看了一眼梨香,却见梨香正抿嘴向她笑,用手指刮着脸,她不由偷偷伸手过去掐了一把,两人又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裴致致的美眸却望向了张铉,透过车帘默默注视着他,目光沉静而温柔

    益都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迎齐国公新妇的到来,完全是按照欢迎正妻的规格,这是给足了裴家面子,裴致致并不立刻去张府,而是先住进大哥裴弘府中,然后由韦云起做媒,再择吉日热热闹闹送亲去张府成亲,在礼仪上只比正妻略略差一点。

    裴弘的妻子出身赵郡李氏,二十余岁,姿容秀丽,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在门口迎到了小姑子,把裴致致领到后宅,一家人叙旧畅谈。

    正说着话,一名丫鬟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夫人,国公夫人来了。”

    国公夫人就是张铉之妻卢清,李氏吓了一跳,连忙让丈夫去外书房回避,她知道国公夫人一定是找致致,便带着裴致致迎出了大门,裴致致心中颇为紧张,她终于要见到自己未来的大姐了。

    卢清带着十几名丫鬟走进了裴府,她笑着和李氏寒暄几句,目光落在了裴致致身上,心中暗叹,高挑白皙,果然是大美人,她走上前拉着裴致致的手笑道:“小妹还记得我吗?”

    卢清十岁时,她父亲卢倬曾带她和兄长卢庆元去闻喜裴家拜年,卢清见了一大堆裴家姊妹,她知道自己也见到了当时只有七岁的裴致致,只是当时裴家姐妹太多,她有点对不上号了。

    裴致致见卢清仪态雍容,长得美貌端庄,笑容温柔可亲,她立刻便喜欢上了卢清,连忙笑道:“我当然记得,当时清姐姐穿了一条鹅黄色裙子,我们都说迎春花要开了。”

    卢清顿时想起来了,自己当时确实是穿了一条黄裙子,这个致致姑娘果然是有心人,居然还记得,她心中欢喜,拉着裴致致的手对李氏笑道:“我和致致说几句体己话,夫人不会怪我无礼吧!”

    “怎么会呢,去后园吧!那里安静。”

    卢清拉着裴致致的手向后花园走去,后花园小巧精致,鸟语花香,格外幽静,两人在花园里慢慢踱步,卢清笑道:“我听将军说,几年前你们曾相过亲,致致有没有觉得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裴致致轻轻点头,“说实话,我真有这种感觉。”

    “命运就是那么巧妙,冥冥中将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走了一圈,原以为已经走远,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当时我嫁给张将军也是同样的感觉,他当年救我的那一瞬间,我就觉得是上天注定让我遇见他。”

    裴致致不知道卢清和张铉的往事,她默默点了点头,两人走了一圈,卢清微微笑道:“我来其实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原本是五天后是最好的吉日,可是将军后天就要出征了,明天虽然不是出嫁的日子,但也是吉日,小妹能不能明天就入门?”

    裴致致害羞地低下了头,半晌低声道:“只要大哥不反对,我没有意见。”

    “我昨天问过你大嫂了,你大哥说让你自己做主,所以我才来问你,不过你放心,该有的礼仪都有,不会因时间紧而省去。”

    裴致致轻轻点头,“一切由大姐做主!”

    卢清不由笑了起来,真是有趣,还没有喝过门茶,就改口叫自己大姐了。(未完待续。)

第580章 青州使者

    娶妾毕竟不是娶妻,张铉就算给足裴家面子,但也不能真乱了礼仪,被世人诟病,所以裴致致虽然是风风光光进了益都县城,但进张铉府中却比较低调。

    次日夜幕来临后,裴弘夫妻将裴致致送入了张铉府中,家庭内部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只请了一些亲朋好友前来关礼,卢清接受了裴致致敬的茶后,就算正式接受裴致致成为张铉的从妻。

    当天晚上,一对新人如鱼水交融,恩爱缠绵,裴致致也终于结束了她的少女时代,成为了一个初尝鱼水之欢的小妇人。

    但裴致致的提前进门却是为了分别,河北的战机已经出现,张铉也不得不暂别娇妻美妾,在裴致致进门的第二天便火速赶赴战场。

    事实上,从张裴联姻确定到裴致致进门,前后一共用去二十天时间,这二十天时间内河北风云变幻,局势跌宕起伏,青州军也积极备战。

    局势的急变在于窦建德和高士达之间意外发生了火并。

    战争是由卢明月之死引发,卢明月被张铉斩杀后,宋金刚继承了他的事业,但宋金刚原来是魏刀儿的人,跟随卢明月的时间并不长,一些跟随卢明月多年的老将十分不服气。

    卢明月军队驻守上谷郡的大将叫做武重根,在卢明月还是游侠时便跟随他,他第一个不服宋金刚,当宋金刚宣布继承卢明月的消息传来,他便带着一千匹战马和两千手下前来投奔窦建德,不料高士达得到消息,在河间郡北部抢先截住武重根,将武重根杀死,夺走了一千匹战马。

    这件事让窦建德极为震怒。派人去讨要战马,高士达却矢口否认,连续几次讨要失败,失去耐心的窦建德决定派三千军队进攻弓高县,高士达也派三千军迎战,窦高两人在弓高县一带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激战。以窦建德的惨败而收场。

    时间已经到了大业十三年的四月下旬,在太原起兵的李渊已经夺取了太原郡、娄烦郡、离石郡和上党郡、长平郡等五郡,目前大军正兵分两路进攻西河郡。

    而河北的战争气息也同样浓厚,窦建德和高士达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河间郡乐寿县是窦建德老巢所在地,窦建德的十五万大军便驻扎在这里。

    在乐寿县南面四十里外的官道上,一队十几余的人骑兵正护卫着一名文官疾速北上,不多时便进入了窦建德军队的警戒范围。

    一支巡哨骑兵拦住了他们,为首校尉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

    文官不慌不忙道:“在下是齐国公张大帅派来的使者,特地来见你家大王。”

    听说是张铉派出的使者,校尉不敢怠慢,拱手施礼道:“请跟随我们去县城,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使你们身陷险境。”

    文官微微一笑,“那就麻烦你们了!”

    窦建德的巡哨骑兵带着隋军一行向乐寿县城外的大营疾奔而去。

    这名年轻的文官叫做房延寿,是房玄龄的族弟。现任兵曹参军从事,为人精明能干。擅长辞令,被张铉派来和窦建德进行接触,探讨双方共同对付高士达的可能性。

    自从十天前,窦建德军队在弓高县惨败给高士达军队后,巨大的耻辱让窦建德坚决回绝了高士达和解的建议,除非高士达把一千匹战马还给自己。并赔礼道歉,他们才可能有和解的可能。

    但打了胜仗的高士达怎么可能反而向窦建德认怂赔礼,恼羞成怒的高士达立刻在弓高县增兵三万,摆出一副准备教训窦建德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姿态。

    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战争一触即发。

    大帐内。窦建德正和谋士凌敬商谈出兵弓高县的细节,因为前一战的惨败,使窦建德心中多少了一点阴影,他担心再次被高士达击败,想求和都不可能了,高士达会彻底将他吞并。

    凌敬年约三十岁,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信都郡人,两年前被人推荐给窦建德,窦建德便用他为主薄,负责整理记录文书,去年他极力反对窦建德渡黄河去济北郡,窦建德却不肯听从他的建议,导致两万士兵全军覆灭。

    但窦建德是一个知错即改之人,他回去后便升凌敬为自己的记室参军,成为他的重要谋士之一。

    凌敬明白窦建德的心思,微微笑道:“窦公和高士达的关系颇为复杂,就如一山存二虎,若山下有共敌,二虎倒能一致对外,可现在的问题是一致对外也无法压制山下之敌,一山就不能容二虎了,窦公和高士达之间迟早必有一战,只是这一战的时机窦公需要把握准确。”

    “先生说得不错,现在的局面确实是一山不容二虎,但我不明白先生所说的时机,难道现在时机不对吗?”

    “卑职所说的时机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现在大隋和河北局势是否容许这一战,我可以再详细分析”

    “不!”窦建德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不用说这么多,我听不懂,直接坦率一点。”

    凌敬无奈,只得苦笑一下道:“卑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大帅有没有实力打赢这一战,打赢能后能不能妥善处理后事。”

    “这个论实力,我和高士达其实也差不多。”

    窦建德说得没有一点底气,他的实力其实不如高士达,高士达比他起事早,积累比他雄厚,而且高士达曾经在大业九年截获一支隋军兵甲运输船,夺得几万套兵甲,士兵装备比他精良,他只是因为得到渤海会的支持,在军粮方面略占优势。

    事实上,他在弓高县的惨败也是他们之间实力的一种表现。

    凌敬知道窦建德言不由衷,他沉吟一下又问道:“窦公有没有考虑过和渤海会联手?”

    窦建德从旁边桌上取过一封信递给凌敬,“这是高烈给我的回信,你看了就知道了。“

    凌敬接过信看了一遍,高烈在信中全力支持窦建德和高士达决战,并表示愿意支持窦建德五万石军粮,但信中却丝毫没有提渤海会出兵之事。

    “先生明白高烈的意思吗?”

    窦建德冷冷道:“他就是那个渔翁,他一定会出兵,等我们两败俱伤时,他的军队就会出现了。”

    说到这,窦建德叹了口气,“说句老实话,和高士达的战争我还真不想打,但不打又不行,我控制的人口已经支撑不了我的军队了,高士达应该也是一样,我们两军皆不敢去招惹张铉,只好自相残杀。”

    凌敬很清楚窦建德的苦衷,目前窦建德十五万大军,控制河间郡和信都郡,而高士达则有十六七万大军,控制渤海郡和平原郡。

    由于青州对周围民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四郡人口源源不断逃往青州,以平原郡和信都郡的逃亡最为严重。

    可以说千匹战马事件只是表象,只是导火线,而人口大量流去青州才是窦高两军不得不决一死战的根源,当资源不足以支撑两支军队时,除了自相残杀夺取已经所剩无几的一点点资源外,再没有别的出路。

    想到这,凌敬低声道:“那窦公有没有想过和张铉的联手?”

    窦建德一怔,此话从何说起?

    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张铉使者前来求见窦公!”(未完待续。)

第581章 联窦击高

    窦建德和凌敬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想到张铉会派使者前来,尤其的凌敬,虽然他建议窦建德考虑和张铉合作,但当张铉使者真的到来时,他心中却有一种不安,一种被人掌握的不安。

    在大事面前,还是窦建德反应比较理性,他立刻令道:“请使者进来!”

    不多时,房延寿在两名的亲兵的引领下快步走进了大帐,他躬身行一礼,“齐国公帐下兵曹参军从事房延寿参见窦公!”

    “房参军不必客气,请坐!”

    窦建德很谨慎地请房延寿坐下,又让人上茶,房延寿看了一眼凌敬,笑道:“这位是凌先生?”

    凌敬脸上略略有些不自然,他曾经在齐郡房氏家学读过五年书,可以算是房家门生,他和房玄龄是同窗,也依稀感觉自己见过房延寿。

    “在下正是!”凌敬勉强笑了笑。

    这时,亲兵送茶进来,房延寿便没有再继续追问凌敬,他喝了口茶,又将注意力转回窦建德这里,房延寿取出一支卷轴递给窦建德,“这是我家大帅给窦公的亲笔信,请窦公一览!”

    窦建德急忙接过信看了一遍,张铉在信中明确表态希望双方合作,共灭高士达,窦建德将信又递给了凌敬,他从沉声问道:“你家大将军派了几名使者北上?”

    房延寿淡淡一笑,“目前只有我,不过我这里谈不成,或者还会有另一名使者北上。”

    双方说得都很含蓄,窦建德的意思是问,张铉只是想联合自己灭掉高士达,还是同时想联合高士达灭掉自己,所以他问有几名使者北上?

    而房延寿的意思是说。如果他窦建德谈不成,那么就有可能又有使者去找高士达了。

    这就是张铉的不怕窦建德不答应的原因,如果窦建德不干,那就是联高灭窦。

    这时,凌敬在一旁问道:“为什么是先来我们这里?”

    凌敬很想知道,为什么张铉先选择联窦灭高。

    房延寿笑道:“我想这里面或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家大帅曾经和窦公有过患难之交,窦公应该还记得吗?”

    窦建德的脸上抽搐一下,他当然知道房延寿所说的患难之交是指什么,还是当年在北海争夺三十万套兵甲,张铉从史蜀胡悉手中救了自己,这件事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但张铉却记住了,让窦建德多少有几分惭愧,同时又感到几分庆幸。

    他点点头又问道:“那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青州的威胁!”

    窦建德和凌敬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问道:“什么威胁?”

    “平原郡和渤海都严重威胁北海郡安全,尤其平原郡,冬天可以直接踏马过河,我们决不能容忍,就算联合高士达,条件也会是让高士达让出平原郡。”

    “那渤海郡呢?”窦建德脸色很难看。

    “渤海郡问题不大,它暂时威胁不到北海郡,所以我们倒也不急。”

    渤海郡南部是沼泽泥潭遍布的豆子岗。方圆数百里荒无人烟,又紧靠不结冰的黄河入海口。渤海郡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南皮一带,那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