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章

江山战图-第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铉心中估算,这支枪至少重四五十斤,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他能不能向王伯当请教一下武艺,宇文成都的勇猛实在令他念念不忘。

    不过转念一想,似乎又不太可能,他只是来送信,两人并没有深交,王伯当怎么可能随意与外人交流武艺?

第0005章 武川之府

    张铉把剩下的一小锭黄金以及铜牌和蜡丸放在桌上。

    “加上刚才那封信,一共就是这些东西。”

    王伯当叹了口气,“多谢公子来洛阳送信,能否请公子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尽量详细一点,可以吗?”

    张铉便给王伯当说了自己救李密的经过,不过加了李密中箭受重伤的额外情节,最后他犹豫一下,还是说出了宇文述释放杨玄感一事。

    王伯当的眼睛蓦地瞪大了,惊讶地问道:“张公子能肯定是宇文述放了杨玄感?”

    “是不是宇文述我不知道,当时宇文成都要击杀杨玄感,一名送信兵跑来大喊,说大帅有令,放杨玄感离去,杨玄感由此逃得一命。”

    王伯当点点头,“那肯定就是宇文述了,难怪隋军没有抓到杨玄感,原来是被宇文述私自放走了。”

    王伯当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要立刻向上汇报,他看了一眼张铉,心中暗忖,此人是目击证人,又最后和李密在一起,或许会主还会问他一些问题。

    王伯当便笑道:“能否请张公子随我去见一个人,请公子放心,只是去说说情况,绝不会为难公子。”

    张铉看一眼桌上的铜牌,笑问道:“是去武川府吗?”

    “正是!”

    ........

    武川府公开的名字叫做‘武川书院’,是一家私学,位于修文坊内,据说是由几名实力雄厚的士族联合创办,专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子弟,在洛阳十分有名。

    李密之前就是这家书院的一名博士,负责教授策论,王伯当也是书院聘请的一名教员,不过他负责教授学生射艺。

    不多时,两人来到了一座占地广阔的府宅前,如果不是王伯当事先说明,张铉绝对想不到这座气势恢宏的府宅竟然是一所学校。

    走上高高的台阶,张铉抬头看了一眼头顶上一块金边蓝底的巨大牌匾,上面龙飞凤舞写着‘武川书院’四个大字。

    只是张铉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起名叫做武川?在他记忆中,武川可是北魏时期边塞的六座军镇之一。

    武川书院占地近百亩,不同于一般的府宅,里面被特殊改造过,一间间被高大院墙封闭的小院,一条条幽深的巷子,整座大宅就仿佛一座迷宫,不知里面住了多少人。

    两人一路进府都没有遇见一个人,大宅内格外幽静,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怎么也感受不到学校的半点氛围。

    王伯当将张铉领进一间客院,笑道:“张公子请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王伯当匆匆去了,张铉在台阶上来回踱步,仔细观察眼前这座建筑。

    他发现隋朝的建筑和明清不一样,首先地基很高,用巨石铺成,走进大堂要先上三米左右的台阶,上面的砖木式建筑更是气势磅礴,宽梁斗拱,下面用十几根直径足有半米的大柱支撑,这只是一座客堂,但看起来就像一座殿堂。

    不过大堂内的陈设布置却很简单,只有十几张坐榻,每只坐榻前放一张低矮的小桌子,四面屋角再放一只一人高的花瓶,其余陈设便没有了,使整个大堂内显得十分高耸空旷。

    张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答应王伯当来武川书院,或许是出于一种好奇,李密为什么会有武川府的铜牌?武川书院又是何人创办的教育机构?

    但也或许是他对王伯当比较感兴趣,毕竟宇文成都仿佛神一般的存在,而王伯当就比较接地气,他可以从王伯当这里了解到一些隋朝的武艺。

    隋朝的武将怎么能使得动四五十斤的兵器,还有宇文成都那支凤翅鎏金镋,至少重两百多斤,简直令他感到不可思议。

    无数的谜团萦绕在张铉的心中,他渴望了解这里面的一切,以至于他已经快忘记是他亲手杀死了李密。

    不知不觉,张铉走过客堂旁的一扇小门,来到另一座房宅内,前面是一条走廊,走廊右边是两间屋子,左边是一座小院子,铺着青砖石,墙角的几株腊梅已经快谢了,嫩黄的花瓣变成了灰黄色。

    但张铉更感兴趣两间屋子,屋子里各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张单人坐榻,也就是枰,坐榻上还有一张小桌子,摆放着笔墨纸砚,。

    前方有一张宽大的坐榻,比下面的二十张坐榻略高一点。

    这两间屋显然就是教室了,张铉见其中一扇门未锁,便好奇地推门走了进去。

    房间里很安静,没有一个人,桌上也没有什么预留的功课,似乎很久没有人进来了,先生的桌上更是覆盖一层薄薄的尘土。

    张铉这时发现先生座位背后的墙上贴着一张麻纸,上面写着一行字:‘试述辽东征战的必要。’

    这似乎是一道策论题,张铉不由笑了起来,几个月前他还在陆军学院内辩论着同样的题目,没想到这道题在一千四百年前便出现了。

    “你是谁?”他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

    张铉一回头,只见门口站着一名身穿黑色武士服的年轻姑娘,身高约一米七左右,双腿修长,身材极为匀称。

    或许是衣服纯黑的缘故,将她的肌肤衬托得格外白皙,一张俏丽的瓜子脸,鲜红丰润的小嘴,鼻梁挺拔,一对秀眉弯如细月,秀眉下是一双宝石般的眼睛,格外的明亮,看她年纪也不过才十六七岁,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老练果断。

    张铉一直以为隋唐女子只穿长裙,不穿裤子,但眼前这个黑衣女子却穿着一条长长的灯笼裤,裤腿处很肥大,裤口有细绳扎紧,有点像西亚那边女子穿的裤型。

    张铉过于关注隋朝女子的服饰,却忘记回答对方的问题。

    “我问你是谁?”

    少女秀眉微蹙,她不喜欢反应迟钝的人,这个年轻人长得倒是高大挺拔,却是根木头。

    张铉连忙欠身道:“在下张铉,是王伯当的朋友。”

    “他怎么能随意带外人进武川府?”

    少女有点不高兴,“既然是客人就应该在客堂等候,这里是禁地,不准客人随意闯入!”

    少女的气势凌人让张铉略略有些不悦,不管这座武川书院是什么来头,好歹他也是客人,他张铉可不是来应募家丁下人的,这是待客之道吗?

    不过他知道自己也有不对,不该随便离开客堂,便歉然道:“这我就回去!”

    “哼!你擅闯武川府禁地,就这么一走就可以了之?”少女冷冷道。

    张铉虽然是一个军纪严明的士兵,一个刻苦勤奋的军校学生,却很不习惯这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时代。

    他向来服软不服硬,少女的强硬激起了他的反感,他也冷笑一声道:“既然是禁地,就应该写清楚禁入,同时要把门关好,在客堂旁边,又敞开院门,明明自己没当好主人,却来怪客人,这是哪家的规矩?”

    “你大胆!”少女大怒,手按住了剑柄。

    “出尘!”

    旁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只见一名白须白发的老者出现在院子里,他鹤发童颜,银丝般的长发飘散在肩头,老者负手对少女道:“这位公子说得对,是我们自己没有安排好,不能怪客人,你去吧!”

    “是!义父。”

    少女似乎很尊崇这个老人,她狠狠瞪了张铉一眼,若不是义父出现,她一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懂武川府规矩的年轻人。

    她不再理会张铉,快步向另一边的圆门走去,很快便消失在圆门内。

    这时,老者慢慢走进房间,对张铉歉然笑道:“小女一向喜欢用刀剑说理,竟忘了待客之道,请公子不要往心里去。”

    张铉见老者面目亲善,语气温和,不由有了几分好感,他连忙道:“是在下不懂为客之道,乱闯主人宅,我这就离去。”

    他行一礼转身要走,老者又微微笑道:“公子就是替李密送信之人吧!”

    “正....是!”

    张铉迟疑了一下,他这才想起李密是死在自己手中,难道这位老者是李密的长辈?

    老者负手走到墙边黄麻纸前,低低叹口气,“论题未完,人却已去,着实可惜了。”

    “这是李密的论题!”

    难怪张铉觉得上面的字有点熟悉,原来是李密所写,那么这间教室就是李密的授课之地,难怪很久没有人进来了。

    “我刚才见张公子对这道论题若有所思,莫非张公子也有高见?”老者又淡淡笑问道。

    “高见没有,只是有一点点想法。”

    老者微微一笑,“公子请说,窦某愿意洗耳恭听。”

第0006章 替身之谜

    张铉暗忖,原来他姓窦,隋末姓窦的名人有哪些,张铉思索一圈,却只想到李渊之妻窦夫人以及河北天王窦建德,显然都和眼前这个老者无关,或许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儒。

    张铉收回了思绪,笑道:“如果把中央朝廷比做一只飞鹰,那么关陇和河北就是飞鹰的两只翅膀,自古得关中得天下,得河北者得中原,只要牢牢掌握住这两片战略要地,不管天下再乱,中央朝廷就不会轻易动摇,要稳固关中,就必须控制住陇右和河西,要稳固河北,就必须控制辽东,这也是曹操在灭掉袁氏后,再打辽东的根本原因。”

    张铉差点举例明朝失去辽东的后果,好在他反应及时,硬生生咬住了舌头。

    老者沉思片刻道:“你的意思是说,今上攻打高句丽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辽东,最终是为了稳固河北?”

    “正是这个原因,窦公没有发现吗?当今天子即位后首先对吐谷浑开战,收复河湟、巩固陇右,不就是为了保证关中的稳定吗?然后再掉头向东,高句丽野心勃勃,已有暗图辽东之意,若辽东失守,河北必不稳,河北不稳则会动摇国本,所以高句丽战役不得不打。”

    “可是河北有这么重要吗?如果是这样,当今天子为何不直接定都幽州,却定都洛阳?”

    张铉暗暗叹了口气,他不知该怎么说,从秦朝开始的两千年历史,前一千年是关陇长安的时代,可后一千年,就是河北北京的时代,没有关陇和河北的支撑,何谈大一统?”

    老者笑了起来,捋须赞道:“我只是和你开个玩笑,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河北的重要性呢?你说得非常好,很有见识,给我醍醐灌顶之感,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河内张铉!”

    ........

    王伯当坐在一间小屋里已经等了快半个时辰,会主始终没有召见他,想到张铉还在那边等候,王伯当有点烦躁不安,负手走到小院花径内来回踱步。

    这时,王伯听见脚步声,急忙回头,却见一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只见他年约二十六七岁,身材瘦高,皮肤白皙,双眼细长,颌下留一缕长须,眉眼之间显得十分精明。

    这名男子长得很像李密,不过要比李密年轻一点,瘦一点,气质也比较文弱,书卷气较重,没有李密那种英武之气。

    王伯当和他很熟,连忙上前行礼道:“建成,什么时候回洛阳的?”

    “三天前和父亲一起回来述职,父亲要去太原任职了。”

    这名年轻公子叫李建成,是唐国公李渊的长子,他没有出仕,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帮父亲做事,但同时也在武川府挂职当博士。

    李建成笑问道:“伯当好像等了很久吧?”

    王伯当叹口气,“是啊!老爷子也太不给我面子,居然晾了我半个时辰。”

    “不怪他,听说是长安来人了。”

    “哦——”王伯当这才醒悟,难怪见不到老爷子,原来是长安那边来人了。

    “是你父亲来了?”王伯当试探着问道。

    “不光是我父亲,独孤家主也来了!”

    王伯当心中惊讶,这是发生了什么事?连极少出门的独孤家主也来洛阳了,难道是因为杨玄感兵败吗?

    “我们下次再细谈,父亲找我有事,我先去了。”李建成行一礼,转身便快步离去了。

    王伯当站在一簇花团前,他脑海里却想到了李密,恐怕不仅仅是杨玄感兵败,更重要是李密之死打乱了武川府的计划。

    就在这时,一名小童快步走来,向王伯当施一礼,“王教员,会主请你过去。”

    王伯当精神一振,等了半个时辰,老爷子终于肯见自己了。

    王伯当跟着小童走进内宅,两人进了一间大院,院子里站着四名武士,握刀而立,一动不动,就像四座石雕一般。

    小童带着他走进一座三层楼的大门,却没有上楼,而是走到最里面的一扇石门前。

    小童向石门旁的武士举起一面银牌,对王伯当道:“会主在里面等候,王教员请吧!”

    这扇神秘的石门王伯当三年来只进过一次,这里是武川府的核心重地,擅闯者格杀勿论。

    王伯当走进了石门,石门悄然关闭,里面是一条长长的青石走廊,两边壁龛里放着油灯,使走廊的光线显得有点昏暗阴森。

    他快步走过青石长廊,又走上几级石阶,进了另一座楼的大堂,这座楼完全是用青石砌成,没有窗户,中间是一丈方圆的天井,阳光从天空直射下来,照亮了宽敞空旷的大堂。

    天井正中的石台上放着一只巨大青铜鼎,青铜鼎上镌刻着三个笔力苍劲的纂字:‘武川府’。

    王伯当面色凝重,跪在青铜鼎下重重磕了三个头,这才沿着墙边的一架旋梯上了楼。

    他走上三楼,站在一扇门前毕恭毕敬道:“会主,我来了。”

    “进来!”屋里是一个苍老的声音。

    王伯当推开眼前一扇移门,屋子里铺着木地板,空无一物,干净得一尘不染。

    但房间里却坐着三人,似乎正在商议要事,右面是一个年约七旬的老者,身材高大,长着一只硕大的狮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