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01章

江山战图-第401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已经无法指挥后面的战船,他的座船也同样船帆起火,桅杆上的令旗兵早已不堪火烤而跳入江中,这种情况下必须换主船或者采用鼓声来指挥船队,甚至派快船去传令,水军自有一套独特的指挥体系,而司马德戡却一无所知,他用的是陆上令旗指挥的办法,可一旦令旗指挥无法进行,整支船队就失去了核心。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惊恐地跑来禀报:“将军,船底漏水了!”

    司马德戡一下子呆住了,船底漏水。这这是怎么回事?

    旁边一名船夫喊道:“将军,一定是水鬼凿通船底了,要尽快换船!”

    司马德戡奔到船舷边向水中凝望,他果然看见一艘小船上有十几名光着上身的水鬼,只见他们嘴上咬着凿船的刀具,一跃跳入水中。向自己的大船底部潜来,司马德戡恨得夺过一根长矛,狠狠向水中投去,却没有任何作用。

    船队已经无法前进了,他们是逆水而行,当船帆被烧毁后就失去了前行动力,有的在水面上的打转,有的顺着水向后倒行,但他们背后已经有二十余艘青州军战船截断了退路。

    就在这时。前方河口处终于出现了青州军水军主力,足有上百艘战船,最前面是十几艘三千石的战船,前端装有生铁打造的撞头,迎面向骁果军战船驶来。

    这时,骁果军的龙舟主船已经沉没了一半,数百名士兵在水面上拼命呼救,而主将司马德戡却和十几亲兵上了一艘小船。向西面的沼泽水荡中逃去。

    短短数里长的江面上形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一艘艘战船被青州军铁头大船撞翻。水面上无数士兵哭喊着救命,尽管青州军小船不断把落水的士兵救起,但落水士兵太多,还是有很多人被波涛吞没了。

    城头上观战的人都默默无语,半晌,宇文化及长叹一声。转身下城去了,宇文智及脸色惨白,他终于明白想突破青州水军的封锁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这场突破封锁的战斗最终演变成一场闹剧和一边倒的屠杀,一万骁果军只逃回数百人,其余士兵要么幸运地被青州军俘获。而至少一半士兵都不幸葬身江中。

    这一战后,宇文化及再也没有了派兵突破的念头,他也什么都不管了,把军队丢给兄弟宇文智及,把朝政丢给元敏,他把自己关在大宅内和数十名后妃寻欢作乐,过一天则享受一天。

    淮河上战事停息,两支军队进入对峙状态,张铉也不着急,他知道宇文化及的军粮最多只能撑半个月,他有耐心和对方耗下去,直到宇文化及来跪求自己为止

    河内郡,李建成和窦威率领的三万大军在长平郡轻易击败宋金刚后,只在丹川县休整了三天,大军便继续南下,走白陉穿过了莽莽的王屋山,大军在白陉的南出口共城县停驻下来。

    河内郡是李建成多年前在瓦岗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这里北面和西面以太行山为屏障,南面是滔滔黄河水,只有东面和河北接壤,虽然相对比较封闭,但这里退可缩回并州,进可兼达河北,是一个极为理想的中转跳板,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可惜张铉没有给李建成在河内郡养精蓄锐的机会,年初在攻下黎阳仓后便将他们赶回了并州,时隔数月重回旧地,李建成心中颇为感慨。

    这时,窦威催马过来笑道:“建成发现奇怪之处没有?共城县居然没有守军,真让人意外啊!”

    李建成用马鞭指着不远处低矮的共城县城墙道:“其实也不奇怪,共城太破旧,驻兵也守不住,而且白陉的南出口有四条道,对方很难确定我们从哪条道出来,索性他们就放弃防御了。”

    “看来建成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我离开时间太长,都有点忘记了,你说得不错,既然守不住,青州军也不会把兵力放在这里,不过我们却要驻扎一支军队,给我们自己留好退路。”

    “阁老请放心,建成一定会考虑周全。”

    他们当即在共城县扎下了大营,李建成随即派出十几支斥候队奔赴河内郡各地,探查青州军在河内郡的驻军情况,三天后,各地消息陆陆续续传来,李建成感到奇怪的是,青州军基本上放弃了河内郡东撤,但斥候却发现在武陟县驻扎着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约两千余人。

    这个情报令李建成着实吃了一惊,他能理解青州军东撤,河内主将王匡必然是率军去魏郡和王辩汇合,以便集中兵力应对唐军东进,但武陟县怎么还会有军队?

    虽然人数不多,但武陟县是永济渠流进黄河的入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他们三万军队进入河内郡只带了半个月的粮食,大量的粮食补给将从河东郡走水路运抵河内郡,而武陟县正好扼住了永济渠入口。

    对方占据了武陟县,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补给线被掐断了,李建成想到粮船即将到来,顿时有了几分担忧,他和窦威商量一下,两人都一致认为,必须先保证补给线畅通,他们大军才能继续东进。

    李建成随即派人先去给粮船送信,让粮船当心武陟县的军队,又让心腹大将王伯当率五千军和窦威一起驻守共城县,随后令裴仁基为先锋,率五千军在前方开路,他自己则率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南方向的武陟县杀去。

    驻扎在武陟县的两千军队正是从荥阳郡渡河北上的魏文通,武陟县的黄河对岸便是中原重地荥阳郡,所以魏文通渡黄河后便在这座县城暂时驻扎休整。

    但他们进入河内郡后,却意外发现青州隋军撤离了河内郡,魏文通不明情况,他一方面派人去魏郡打听消息,另一方面他驻扎在粮草颇多的武陟县休整军队。

    去魏郡打听情况的士兵还没有回来,但魏文通已经得到消息,一支数万人的唐军已越过太行山从并州杀入了河内郡,他这才明白自己竟无意中卷进了一场大战之中。

    武陟县是河内郡的一座极为重要的城池,它正好位于永济渠入黄处,同时从并州流来的沁水和永济渠在县城北面十余里处汇合,形成了三水交汇的壮观场景。

    在大业年间河运的鼎盛时期,武陟县还是大隋北市舶署的驻地,负责管理永济渠和黄河河运,这里商业发达,人口众多,光航运商行就有数十家,码头上还有上百座转运官仓。

    但大业九年杨玄感的造反使这座繁华的运输大城遭受重创,码头上的百座官仓全部被烧毁,上千艘船只也被军队强行征拨,一夜之间,数十家航运商行纷纷破产倒闭,由于县城一半被烧,商业开始凋敝,人口不断外迁,人口从最多时的四十余万人渐渐缩减到不足十万,成了一座中等县城。

    尽管如此,武陟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让它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占据武陟县,便可直接扼断永济渠和黄河之间的交通命脉,正因为如此,魏文通的驻军竟阴差阳错地扰乱了李建成大军的东进计划。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第637章 夜袭先锋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清晨,魏文通站在城墙上注视着远方,眼中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他究竟是继续留在武陟县,还是率军东去,心中着实拿不定主意。

    这时,杜如晦走到他身旁笑道:“魏将军是担心唐军南下吗?”

    “怎么可能不担心呢?我只有两千军队,而对方有数万大军,我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可如果魏将军拖住了唐军,我可以保证,将军将由此高升!”

    “此话怎讲?”魏文通回头注视着杜如晦。

    杜如晦微微笑道:“张铉率青州军主力在淮河一线拦截宇文化及北上,河北空虚,李渊便趁机东进,很明显是想利用河内郡为跳板,然后杀到汲郡、魏郡,最后和幽州罗艺汇合,那时半个河北将落入李渊之手,天下局势将彻底向李渊倾斜,如果李渊由此而统一黄河以北,那么张铉就彻底输了。”

    “可李建成只有三万军队,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吗?”

    “李建成只是前军,一旦李建成在河内郡站稳脚跟,李渊必然会大举增兵,情况就复杂了。”

    魏文通终于有点明白局势的严峻,他点点头笑道:“看来我渡河北上河内郡,似乎是上天的刻意安排!”

    “正是如此,这也是将军的机遇,抓住它,将军将前途无量。”

    “看来先生跟我同行,也是上天的安排了。”

    “不敢当,不过我有一计。将军如果应用得当,必能给唐军当头一棒。”

    魏文通大喜,连忙抱拳:“请先生教我!”

    杜如晦望着城外草地一群正吃草的牛,轻捋短须笑道:“曹操有云,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将军有如此有利的地形,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它呢?”

    杜如晦附耳对魏文通低声说了一番,魏文连连点头,“先生高见!”

    两天后,裴仁基的率领五千军队杀到了武陟县,军队暂时停驻在名叫两江口的小镇上,所谓两江口就是沁水从西来,永济渠从东来,两条大河在这里交汇。又向南流三十余里,然后注入黄河。

    武陟县位于永济渠以南,作为前锋,裴仁基首先就是需要搭建浮桥,事实上,裴仁基也考虑过在新乡县一带渡过永济渠,然后便可以直接杀到武陟县,但他问了向导才知道。武陟县以东是一片山地,山高林密。人烟荒芜,行军极为困难,要渡河也只能在武陟县以北的两江口码头,这是前往武陟县的必经之路。

    不得已,裴仁基只得放弃了先渡河的念头,决定在两江口镇码头建一座渡河浮桥。

    裴仁基比较是经验丰富的大将。他一方面派士兵去搜罗船只,一方面派斥候在四周巡探,防止对方在他们渡河时发动进攻,很快斥候来报,周围没有任何异常。

    但负责收集船只的士兵却遇到了麻烦。他们连续奔行三十里,却没有找到一艘小船,原因是对面武陟县的军队将所有船只都先一步征集走了。

    这个消息令裴仁基又惊又怒,但却难不倒他,裴仁基随即派秦琼率一千人去附近树林砍伐树木,没有小船,他同样可以用木筏来搭建浮桥。

    一番折腾下,夜幕便悄然降临,附近沿河的大树都被砍伐一空,所得树木还是远远不足以搭桥,士兵们只得前往两里外的树林砍伐,然后将一根根树木抬回河边。

    树林中,几名士兵正在合砍一棵大树,忽然从黑暗中冲出十几名黑影,将砍树士兵打翻在地,迅速拖进了树林深处,很快,这几名士兵似乎又出现了,继续砍伐树木,不多时,他们将砍倒的大树用绳索捆住,向河边拖去。

    在距离临时军营数百步外,十几名正在原本在巡逻的士兵也倒在血泊之中………

    时间已渐渐到了三更时分,浮桥已经搭建到一半,北岸上的数千士兵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两边熊熊燃烧的火把将数十亩大的场地照如白昼,不断有士兵将一根根大树木拖了回来。

    裴仁基骑马在河边注视着百余名士兵忙碌地搭建浮桥,不断有士兵扛着扎好的排筏沿着浮桥向河中走去,浮桥上挂了上百盏灯笼,将浮桥照得灯火通明。

    远处还有数十顶大帐,虽然裴仁基搭建了一些营帐,也只是给生病或者受伤的士兵使用,大部分士兵都没有休息,他们的任务并不是攻城作战,而是逢山开路,遇水搭建,为后面的主力迅速推进创造条件。

    所以士兵们必须连夜搭建好浮桥,等明早大军到来后才是他们休息之时,五千士兵至少有四千多人都在忙碌,有的去伐木,有的在搭桥,但大部分人都在锯木扎筏子,一般是搭建三层木筏,用铁链相连,两边水中打入木桩,将连在一起的木筏固定住,这样就形成一座很结实的浮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数万士兵。

    尽管工程量很大,但裴仁基还是颇为满意目前进度,照这个速度搭建,天亮前浮桥一定会搭建完成,按照行军速度,李建成的大军会在明天上午抵达北岸,那时他将看到一座完全结实的浮桥。

    裴仁基现在很在意李建成对自己的态度,很明显,李渊几个月后将登基为帝,那么长子建成就会是太子,抱紧太子大腿对自己的将来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

    目前李建成麾下武将主要有两个派系,一个是以王伯当为代表的瓦岗派系,这是李建成的核心,包括魏征、柴绍、王伯当、谢映登、王君廓、尤俊达等重要人物,被众人戏称为嫡派。另一个派系就是其他来源,主要以大隋降将组成,裴仁基就属于这个派系,自然就被戏称为庶派。

    尽管李建成一再重申没有什么嫡庶之分,但裴仁基明白,其实还是有区别,不过这次先锋居然不派王伯当,而是把立功的机会给了自己,或许李建成是有诚意消除嫡庶之分。

    裴仁基心中暗暗得意,他知道自己确实也很受李建成重视,这不可否认,根本原因是他拥有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这就是他向上爬的本钱。

    望着越来越快的搭桥进度,裴仁基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希望这次作战后,他就能从庶派转为嫡派。

    但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片凄厉的惨叫声,裴仁基大吃一惊,蓦地回头望去,只见数千余名正在忙碌士兵纷纷摔倒。

    裴仁基暗叫一声不妙,调转马头便向远处扎排处疾奔而去。

    正在搭建浮桥的百余士兵都站直身体,回头向岸上望去,但就在此时,十几艘小船从他们身边数十步外的河中驶来,船在暗处,士兵们在明处,浮桥上灯火通明,看得格外清晰、

    只听有人低喝一声,“放箭!”

    十几艘小船顿时箭如雨发,密集的箭矢射向浮桥,浮桥上的士兵措不及防,纷纷被射中,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士兵纷纷落水,侥幸没有被射中的士兵也跌跌撞撞向岸上逃去。

    小船上跳上十几名士兵,迅速将干草、硫磺等引火之物堆在浮桥上,泼上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