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10章

江山战图-第410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飞奔来报,“启禀王爷,南桥发现了一支隋军,约五千人,正向潞水仓急匆匆赶去。

    罗艺顿时吃了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这一定是驻守河间郡的青州军,李景发现自己的意图,应该立刻向河间郡的青州求援了。

    他不由有点头大起来,李景本身有军队六千余人,现在加上五千青州隋军,兵力就突破一万了,自己就算能攻下潞水仓也会代价沉重,但箭已上弦,不得不发,罗艺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立刻喝令道:“大军去北桥渡河!”

    潞水上有两座桥梁,分别叫做南桥和北桥,相距潞水仓都大约在十里左右,当然,潞水并不宽,不足百丈,罗艺也可以搭浮桥渡江,但那样耗时太长,罗艺还是决定利用现成的桥梁渡江。

    罗艺军队距离潞水虽近,但他还是要北上绕路渡江,可这样一来,已经先一步过桥的五千隋军就能比他先抵达潞水仓了。

    两万大军立刻调头向北疾奔而去。

    (未完待续。)

第652章 强攻潞水

    战争终于来临,潞水仓城上六千士兵已严正以待,注视着潞水西岸迅速移动的黑影和北面茫茫旷野,但南仓门也打开了,李景亲自迎接五千支援隋军的到来,这时,为首大将赵亮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赵亮参见李大将军!”

    李景连忙扶起他,“赵将军快快请起,应该是老夫向将军行礼,以示感激!”

    李景心中确实十分感激赵亮的支援,他更没想到赵亮会来得如此之快,能抢到罗艺之前赶到了潞水仓,尽管他是希望赵亮能去支援渔阳郡,不过现在人已经来了,他就不好再提渔阳郡之事了。

    赵亮仿佛明白李景的心思,笑道:“大将军不用担心,我家大帅的主力大军已经北上,北平郡和渔阳郡那边有水路大军,一定能牵制住高开道的军队。”

    李景顿时大喜,急问道:“不知齐王殿下已经到了哪里?”

    “河间郡!”

    这下不止是李景,旁边所有士兵都喜出望外,主力援军即将到来,罗艺的军队又有何惧之有?

    李景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他立刻明白了张铉的策略,心中暗叫一声妙计,如果罗艺知道张铉主力已经杀到河间郡,恐怕打死他也不会来打潞水仓的主意了。

    他当即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只严守仓城,将罗艺拖在潞水仓。”

    天渐渐亮了,罗艺的两万军队终于杀到潞水仓城下,潞水仓城墙都是重新修葺,城墙高三丈,城下有数丈宽的护城河,想攻打这座城墙也并不容易。不过仓城毕竟不是雄城,虽然城墙很高,但宽度却不足,甚至显得有点偏薄,城墙厚度只有一丈,无法安置大型投掷武器。而且如果罗艺携带了重型投石机和攻城槌,强大冲击力很容易击垮城墙。

    潞水仓的弱点罗艺也知道,但他没有办法采用,无论是巨型投石机还是攻城槌他都没有办法携带,他只带了一百架普通的攻城梯,不过罗艺还是能采用某种土办法,他在渡过北桥之时,在北桥东面砍伐了两棵百年大杨树,每根都需要两人才能合抱。长约十丈,他将一头削尖,便做成两根巨大的抱式攻城槌。

    罗艺骑在马上凝视着一里外的潞水仓城,他可以看见仓城内数百座巨大的仓库,一座挨着一座,里面有他渴望已久的粮食和兵甲,罗艺一咬牙,挥刀喝令道:“准备攻城!”

    ‘咚!咚!咚!’惊天动地的进攻战鼓声敲响了。罗艺之弟罗寿率领五千军队为第一轮进攻的军队,如潮水般地向潞水仓杀去。

    没有试探性进攻,罗艺直接投入了攻城战之中,幽州军和卢明月、窦建德等人的军队完全不同,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劲旅,他们装备精良,每个士兵都配备了短矛和盾盔。比较适合登城作战。

    士兵们士气高昂,进攻极有章法,前面千余人扛着长木板,用来铺设护城河,后面则跟五十架攻城梯。再后面是数千进攻的隋军士兵,每个士兵都头戴盾盔。

    盾盔是一种专门为攻城士兵配备的防护头盔,就是将盾牌镶嵌在头盔上,这种装备十分粗笨,由于厚度不够,防护效果也不佳,不过用来攻城勉强可行,士兵一手攀梯,一手执矛,没有办法再举盾防护,所以将盾牌顶在头上,可以抵御头顶上射来的箭矢。

    进攻士兵刚冲进百步内,城头上立刻乱箭齐发,铺天盖地的箭矢如雨点般地射向飞奔而来的幽州军士兵,不断有士兵被箭射中摔倒,但并没有阻拦住士兵奔跑的脚步,随着轰隆隆的战鼓声,一块块长木板搭在了护城河上,两端的长钉深深钉入泥土之中,使护城河上凭空出现了一座座桥梁。

    这几乎是所有攻城军队都会采用的一种克制护城河的有效手段,作为应对措施,最好的办法是将护城河加宽到十丈以上,但这样一来,对方同样可以用搭建浮桥的办法来破解,有招就有破招。

    一架架攻城梯竖起,前端大铁钩搭在城墙上,士兵们蜂拥攀爬而上,城头之上,大将段先达率领两千士兵将无数的滚木礌石如冰雹一般的砸下去,攻城的士兵不断被砸下梯子,惨叫着摔下城墙。

    城头上还有士兵用铁叉将攻城梯顶起,长长的铁叉将梯子掀翻出去,梯子上的十几名士兵惨叫跟随梯子一起摔倒。

    而一千青州弩手也在两头放箭,他们都经过一年多的强化训练,装弩速度快,箭法精准,不断有攻城梯上的士兵中箭惨叫滚落,他们从侧面给攻城梯上的幽州军士兵带来极大的威胁,很多士兵不得不将盾盔取下,举在手中抵御两边射来的强劲弩矢。

    罗艺见城头反击犀利,立刻令道:“弓弩手压制住敌军,攻城槌准备攻城!”

    五千弓弩手飞奔而上,在百步列出了强大的弩箭阵型,铺天盖地的弩矢射向城头,城头上开始出现了大量伤亡,数百名士兵纷纷被弩矢射中,倒在城头之上。

    强大的弩矢迅速压制住了城头的隋军反击,城下士兵开始加速登城,就在当他们快登到城头时,城下的箭阵也失去了意义,射上来的箭矢也迅速减少,给了防御士兵反击之机,此时攻城梯上的士兵和守城士兵在城头展开了血腥的城头争夺战。

    这时,五十名士兵抱着一根巨大的攻城木槌向城墙奔来,两边有百名士兵举盾护卫,城头上的赵亮看见了这支俨如百足蜈蚣一样的队伍,他立刻大喊道:“不准他们靠近城墙,用箭射,用礌石砸翻他们!”

    五百名隋军弩手一起举弩向飞奔而来的士兵射去,密集的箭矢顿时将前面的十几人射得如刺猬一般,随着前面士兵纷纷栽倒,露出了一截长长槌头。

    但这支攻城槌并没有停止奔跑,他们不断增加人手,填补被射倒的士兵,渐渐顶住箭矢冲到了城墙下,城墙上方乱石砸下,城下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狂呼惨叫,纷纷掉头逃跑,在混乱中,两块搭在护城河上的木板被乱石砸断,百余名士兵连同攻城槌一起坠入护城河中,很快便被城头射下的乱箭杀死。

    这时,攻城士兵伤亡已超过两千人,五十架攻城梯也损坏了大半,只剩下不到十架攻城梯,幽州军处境十分被动,攻破仓城渐渐变得不现实,万般无奈之下,罗艺只得下令停止攻城。

    ‘当!当!当!’收兵的钟声敲响,数千幽州军士兵如退潮一般奔了回去,丢下一千余具战死在城下的尸体,城头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罗艺之所以暂停进攻,倒不是因为一时攻城不利,而是他发现自己携带的百架攻城梯远远不够,第一次进攻便损失了一半,这样很快就会消耗殆尽,虽然最近的树林在十里之外,但补充攻城梯已经势在必行,罗艺当即派三千人去树林砍伐树木,制造简易攻城梯。

    中午时分,罗艺站在小丘上注视着不远处的仓城,神情显得十分凝重,这时,他兄弟罗寿走上前低声道:“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造重型投石机,可以直接击垮城墙,大哥觉得呢?”

    罗艺回头看了他一眼,缓缓摇了摇头,罗寿一怔,“大哥觉得造不出吗?”

    “不是能不能造出来的问题,只要造肯定能造出来,而是时间!”

    “时间?”

    罗寿有些不解地问道:“大哥是担心张铉北上吗?”

    罗艺忧心忡忡道:“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河间郡隋军赶来支援有点不大对劲,我也说不清楚,但我有一种直觉,张铉大军很可能已经北上了,我们在这里攻打潞水仓,可蓟县城空虚啊!”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启禀王爷,晋将军派人来送信,说张铉大军抵达蓟县,形势危急!”

    罗艺眼睛蓦地瞪大,他忽然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出,仰天摔倒,当场晕厥过去。(未完待续。)

第653章 两面夹击

    “王爷!王爷!”周围亲兵慌忙将罗艺救起,半晌,罗艺醒来,他忍不住长叹一声,“是我贻误了战机啊!”

    罗寿连忙扶起兄长,不安地问道:“青州军已兵临城下,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样,立刻撤军回蓟县救援,另外多派斥候沿途查探,防止被敌军伏击。”

    “我这就去安排!”

    罗寿飞奔而去,罗艺勉强被扶上战马,他确实没有选择,将士们的家眷都在蓟县,包括他自己的妻妾,如果他不管蓟县就没人会替他卖命了。

    不多时,两万幽州军连营帐都不要了,开始迅速集结后撤,城头上李景十分惊疑地望着幽州军北撤,赵亮已经明白过来,兴奋道:“一定是大帅杀到蓟县了,罗艺不得不撤军。”

    段先达也激动万分道:“大将军,我们杀出去吧!”

    “不准动!”

    李景老持稳重,他想到了幽州军佯撤的可能,厉声对左右道:“没有我的命令,谁不准出城!”

    仓城内的军队按兵不动,但罗艺此时已经顾不上潞水仓,仓皇向北桥方向撤退。

    赵亮见幽州军已经远去,便低声对李景道:“老将军,不如让我派两支军队出去,如果幽州军确实西撤,我们索性就拆毁南桥和北桥,截断他们东退之路。”

    赵亮毕竟不是自己部下,李景虽然不太情愿让他们出城,但他也无权干涉太多,他眉头一皱,“赵将军觉得拆毁桥梁有用吗?”

    李景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对方用浮桥一样可以渡河。

    赵亮微微一笑,“如果是败兵就无暇搭建浮桥了。”

    李景听他说得有理。便点了点头,“好吧!赵将军自己决定。”

    赵亮随即派两千人出城,分别前往南桥和北桥,只要幽州军渡河西去,就立刻拆毁木桥

    半个时辰后,罗艺率领大军赶到了北桥。他在这里留有五百士兵守桥,罗艺上前高声喝问道:“这里有什么情况?”

    “回禀王爷,这里一切正常!”

    “有没有可疑之人?”罗艺又追问道。

    “没有发现可疑之人,一个上午基本没有行人,只有刚才一支商队想过桥,被我们拦住,他们没有过桥便直接北上了。”

    “什么样的商队?”旁边罗寿问道。

    “是一支小商队,二十几匹骡子,三四名壮汉。是从河间郡过来,好像运的是私盐,准备走密云道去草原。”

    罗艺便没有再追问下去,这种贩运私盐的商队很多,贩运私盐去草原,一本万利,然后再贩运良马回中原,虽然一路上需要不停地行贿哨卡。但来回一趟可以赚数千贯钱,罗艺也知道这种勾当。大部分时间睁只眼闭只眼。

    这时,几支斥候骑兵队飞奔而来,他们纷纷抱拳禀报道:“启禀王爷,南北十里之内没有异常。”

    “前方十里内也没有伏兵。”

    罗艺点点头,战刀一挥,“大军过桥!”

    两万幽州军浩浩荡荡过了北桥。继续沿着官道向东北方向的蓟县杀去,罗艺也考虑到了隋军围城打援的策略,所以他派出大量斥候在前路探查,任何可以用作伏兵之地他都不放过,保证自己大军能顺利北上。

    潞水距离蓟县约百里。罗艺大军从中午出发,如果强行军的话,大概半天便可以抵达,但因为昨晚军队一夜行军,着实有点疲惫了,所以罗艺很清楚,大军不能强行军,如果抵达蓟县已经筋疲力竭的话,那就等于将一盘丰盛大菜送到隋军面前。

    所以罗艺虽然心急如焚,但又不敢过于疲惫行军,大军奔出三十里后,罗艺随即下令,全军就地休息。

    两万士兵纷纷坐在官道两边,喝水休息,顺便拿出干粮吃午饭,罗艺并不放心,骑在马上向两边观察,官道是大业八年修建,非常宽阔平坦,便于运输粮食,两边则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北方隐隐可见巍巍的燕山山脉,这里是肥沃的平原地带,种植冬小麦和粟米,此时已是十月下旬,粟米和豆黍刚刚收割,原野里显得十分荒凉,一个农人也看不见。

    罗艺觉得有点奇怪,昨天他过来的时候,地里还到处是拾捡穗子的妇女和孩童,怎么今天一个人都不见?

    他心中顿时有点警惕起来,喝令道:“让斥候去南北查看,要走远一点。”

    他话音刚落,大地忽然开始震动起来,只见北方和南方忽然出现了大片尘土,罗艺顿时头皮都要炸开了,是骑兵!

    他急得大喊起来,“起身列队,准备迎战!”

    不等罗艺的命令传达,幽州军早惊得纷纷起身,开始迅速在官道上列队,弓弩兵在前,长矛兵在后,两万幽州军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如果青州军只有一万骑兵的话,幽州军未必会输给对方,但他们这次却面临两万骑兵夹击。

    青州军在得到宇文化及交割的数万匹战马后,迅速组建了一支新的万人骑兵,同样由裴行俨统帅,他们这几年已经训练了两万骑兵,只是缺乏战马,所以当战马到位,骑兵便立刻成军了。

    这是一支极为强大的骑兵,装备十分精良,每个士兵都披挂了明光铠和鹰棱盔,坚固的盔甲护卫住要害部位,配备犀利的横刀和锐利的战槊。

    尤其值得一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