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34章

江山战图-第43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城,现在既然对方知趣,他也不再吭声了。(未完待续。)

第694章 血战柳城(六)

    休整三天后,契丹大营的鼓声再次敲响,又一次攻城开始了,由于北城外布满了淬毒的蒺藜刺和陷足坑,而东西两边地表坑洼不平,攻城梯难以支撑,所以契丹大军的攻城依然集中在南面。

    隋军已经将所有的投石机都集中到了南面,还剩下七十余架可以使用,另外还有床弩石砲,但没有了巢车和云梯,石砲的作用已经不大了,隋军索性弃之不用,集中兵力使用弩箭。

    望着远方开始迅速集结的契丹大军,杨善会对段先达和卢赤峰二人道:“对方的云梯、投石机和巢车都没有了,只有攻城梯和攻城槌,攻城槌我们不惧,主要对付攻城梯,李侍郎交给大家的武器,这两天可操练了?”

    两人一起躬身道:“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队伍,已经能熟练使用了。”

    “好!我们能否守住城池,就在今天的一战了。”

    这时,远处浩浩荡荡的契丹大军向南城杀来,尽管一次次惨痛的教训,契丹人也变得聪明起来,想到了很多对付隋军蒺藜刺和陷足坑的土办法,他们砍下数千株大树,用树枝和木板铺出了几条道路。

    另外他们将枝繁叶茂的树冠放在大车上,让牛拉着前进,这样便形成了一道道树墙,用来抵御投石机和床弩的攻击,士兵便躲在树墙背后,虽然这样的奔行速度会减慢,但效果却出来了,削弱了隋军投石机和床弩的攻击力。

    一块块巨石呼啸砸来,轰地砸在地上,顿时尘土飞扬,巨石翻滚,其中一块巨石撞翻了牛车,巨大的树冠将后面的士兵压在下面,受惊的牛挣脱了绳索,发疯般地在战场上奔跑。

    尽管巨大的树冠确实有效地削弱了隋军的投石作用,但在渐渐靠近城墙之时,树冠和牛车反而会成为进攻的妨碍,所以当牛车驶出投石机的攻击范围时,契丹士兵纷纷从树冠后奔出,铺天盖地向城墙奔去。

    这时,城头一声梆子响起,城上士兵万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奔袭而来的契丹士兵,一片片的士兵中箭摔倒,数千名契丹士兵也开始向城头射箭反击,双方箭矢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箭网。

    一架架攻城梯轰然搭上城头,前段的铁钩钩住了城头墙砖,契丹士兵举着盾牌向上攀爬,城头滚木礌石砸下,不断有攻城士兵惨叫着从梯上摔落,落入下方的壕沟,但契丹士兵眼睛已经杀红,不顾生死地向上攀爬。

    这时,两名手执大斧的士兵冲到攻城梯旁,挥斧向梯子劈去,这种斧子是采用陌刀的包钢锻打法制成,异常锋利,只用了几斧头便将梯子前端劈断,铁钩和梯子分开了,另外几名民团士兵从侧面用铁链飞爪勾住了攻城梯,奋力拉拽梯子,同时几名士兵用钢叉向外推,攻城梯渐渐倾斜,最后轰然翻倒,梯上的二十几名士兵发出一串惨叫声,翻滚落地,大多摔入壕沟之中。

    这便是李春用来对付攻城梯的办法,简单且实用,斧、叉、爪三种武器同时使用,另外飞爪是用铁链控制,敌军士兵挥刀也无法砍断,关键是配合,只要三组士兵配合默契,只片刻便可以破掉一架攻城梯。

    随着一架架攻城梯被隋军士兵轻易破掉,进攻士兵极为不利,高开道急得大喊:“攻城槌上!”

    五架攻城槌开始出现在战场上,这种攻城槌就象一座座移动的扁长型亭子,长三丈,宽一丈,高一丈五尺,上面有木制的人字斜顶,铺裹上生牛皮,不怕火烧,下面有四个巨大的轮子,中间便用铁链挂着的攻城槌,攻城槌是用巨木制成,长约三丈,水桶粗细,前端削尖并安装有生铁撞头,由士兵拉拽攻城槌撞城。

    巨型攻城槌一击有万斤之力,但今天这种攻城槌属于大型攻城槌,还不算巨无霸型,每一击至少有三千斤的撞力。

    攻城槌前期由健牛拉拽前行,靠近城墙时便改用士兵推行,每一架攻城槌需要两百名士兵操纵,可攻城墙和城门。

    在使用攻城器械方面,高开道要比契丹人有经验,他早看出柳城城门是用生铁铸成,可抗万斤重击,他们这种攻城槌没有效果,而且对方吊桥高高拉起,像一块护板挡住了城门,攻城门显然不现实。

    高开道便放弃城门,转而考虑进攻城墙,如果能将城墙洞穿,或许他们还有机会。

    杨善会看见攻城槌缓缓而来,已经进入投石机的攻击范围,立刻下令,“用投石机摧毁攻城槌!”

    八十架投石机吱嘎嘎拉开,猛地射出,一块块巨石呼啸着向五架攻城槌砸去,不断有巨石砸在攻城槌旁边,激起滚滚尘土,声势骇人,几头拉拽的牛都被蒙住眼睛,浑然不知道危险,但跟着攻城槌旁边的数百士兵个个吓得脸色苍白,腿脚发软。

    这时,一块巨石砸中了其中一架攻城槌,顶棚被击得粉碎,攻城槌翻滚,槌身甩出,将十几名士兵当场砸死,城头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又有一架攻城槌被砸中,轮轴被砸断,翻滚两转,顿时底朝天躺倒在地上,动弹不得,紧接着第三架攻城槌被巨石砸中,铁链脱落,槌身滚落出来。

    最后只有两架攻城槌靠上城墙,被士兵们推着前进,杨善会早就有准备,他一声令下,城头抛下数百捆干草,将攻城槌埋住,一支支火把扔了下来,干草迅速被点燃,火势蔓延极快,熊熊烈火转眼间便将攻城槌包围,数百名契丹士兵吓得调头便逃,城头乱箭齐下,契丹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和攻城槌一起被大火吞没了。

    五架攻城槌全军覆没,攻城梯也损失了大半,攻城士兵死伤惨重,苏支见攻城无望,只得长叹一声,“收兵!”

    ‘当!当!当!’收兵的钟声再次敲响,苦苦煎熬的士兵纷纷调头向大营奔去,攻城再一次失败,城头之上顿时一片欢呼。

    苏支和高开道来到大贺咄罗面前请罪,不等他们开口,大贺咄罗便指着苏支喝令道:“给我绑了!”

    十几名士兵冲上前将苏支按倒,苏支大喊:“无罪!”

    “无罪?”

    大贺咄罗冷冷道:“你前一次攻城,还能两次攻上城头,这一次却连城垛都没碰到,你以为我是瞎子,看不见吗?”

    “那是因为隋军找到了对付攻城梯的办法,卑职军队死伤近半,难道我还是在故意懈怠吗?”

    众人纷纷替苏支求情,大贺咄罗的长子大贺摩会上前低声对父亲道:“杀他会影响我们和奚人的关系,父亲须慎重。”

    大贺咄罗当然知道苏支是奚人酋长,杀不得,他只是故意摆个姿态,把兵败的责任推给苏支罢了,他重重哼了一声,“也罢,看在众将给你求情的份上,我先不处罚你,等回头一并和你算总帐。”

    他一挥手,“收兵回营!”

    数万契丹军偃旗息鼓,纷纷列队返回了大营,城头上,李春走上前,笑着对杨善会道:“他们的攻城武器几乎耗尽,如果还要攻城,只能砍树做简易梯子了,我并不想小瞧契丹工匠,但几天来他们攻城所用全部是从前大隋留在辽东的攻城武器,由此可见他们的制造水平也不会太好,一架好的攻城梯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制作,如果仓促完成,很难将木梯契合牢固,这种梯子一击即垮。”

    杨善会点点头道:“其实我已经不担心攻城武器问题,从今天的战斗看得出,他们明显没有之前的斗志和士气了,契丹人本身并不擅于攻城,而是擅于骑兵作战,我估计他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停一下,杨善会忧心忡忡道:“其实我更担心高句丽人,契丹极大削弱了我们防御,如果随后高句丽大军再来,我们如何抵挡得住?”

    李春微微一笑,“我想这个问题齐王殿下已经考虑到了,杨太守其实不必多虑!”(未完待续。)

第695章 血战柳城(七)

    连续攻城失败使七万契丹士兵损失惨重,不利的局面严重影响到了契丹军队的士气,最初抢掠辽东发财的兴奋已经荡然无存,士兵开始想念家人,厌战的情绪高涨。

    契丹和突厥一样都是全民皆兵,只有极少量的职业军人,虽然这种全民皆兵方式可以解决人口偏少导致兵力不足的问题,但弱点也同样明显,士兵本身都是牧民,士气很不稳定,如果一路胜利可以士气高昂,可一旦遭遇挫折,士气就会迅速低落下来。

    所以草原骑兵的战术讲究一鼓作气冲锋陷阵,如果冲锋不利就立刻利用高度机动的优势迅速撤退,避免士气滑落而导致兵败。

    但契丹偏偏犯下了这个草原军队的大忌,它们放弃了优势骑兵,而使用自己不擅长的攻城战术,加之失败太多,伤亡惨重,军营内怨声载道,纷纷咒骂大贺咄罗的愚蠢决定。

    孙敖曹和几名士兵来到奚人的大营内,只见奚人士兵正在收拾物品,似乎准备撤退了,孙敖曹来到主帐,正好迎面遇到了奚人酋长苏支,孙敖曹笑道:“酋长是想离去吗?”

    苏支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我率两万奚人战士协同作战,现在只剩下六千了,孙将军觉得我还有必要再呆下去吗?”

    孙敖曹笑了笑,“酋长要走,我一点不奇怪,酋长不走我才觉得难以理解。”

    苏支听他并不是来阻拦自己,脸色立刻和缓了很多,一摆手道:“进帐坐一坐吧!”

    两人走进大帐坐下,苏支给他倒了一碗奶茶,叹口气道:“这次出征辽东,我听说是渊太祚邀请契丹共击隋朝,但到攻打坚城时却又看不见高句丽人的身影,我感觉可汗是中了渊太祚之计,我们替高句丽卖命,白白做了嫁衣。”

    “酋长真是这样想吗?”

    苏支点点头,“我觉得很明显,我们损兵折将将柳城防御大大削弱,我等我们撤走,高句丽人便可以轻易占领辽东,这不是给他们做嫁衣吗?”

    孙敖曹喝了一口奶茶,不慌不忙道:“这确实是高句丽人之计,不过我相信可汗早就看透了渊太祚的用意。”

    “孙将军是说,可汗想将计就计,趁机独占辽东吗?”

    孙敖曹还是摇了摇头,“酋长只说对一半,我觉得可汗是借这次战争来削弱他的对手。”

    苏支脸色一变,“此话怎讲?”

    “七万大军,可汗的直属部落两万人,安鲁部一万五千人,我的部落也是一万五千人,奚部落两万人,加上高开道的五千人,现在奚部损失七成,我和安鲁都损失近半,唯独可汗的军队没有半点损失,当然,他儿子死了,但那只是意外,不管怎么说,今年秋天已经没有人再能与他对抗了。”

    苏支默默无语,他明白孙敖曹的意思,契丹每三年选一次可汗,今年秋天又要开选了,契丹各部以实力为王,契丹八部中,大贺部的实力最强,人口占了契丹的七成,所以契丹可汗一直在大贺部中产生。

    但大贺部内也同样山头林立,大贺咄罗是最强的一支,其次是孙敖曹和安鲁,今年秋天的可汗之争就在他们三人之间展开,现在孙敖曹和安鲁都损失惨重,而大贺咄罗的军队却毫发无损。

    苏支苦笑着摇摇头,“如果真是这样,可汗的心计也太深了。”

    “他的心计一向很深,否则他怎么会在我和安鲁即将破城之时收兵呢?”

    “那孙将军打算怎么办?”

    孙敖曹沉吟一下道:“我和安鲁已决定撤兵,我本想说服酋长和我们一起撤军,但酋长本身就要撤军,那我就不说什么了。”

    苏支想了想问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撤军?”

    “今天晚上!”

    苏支点点头,“那好吧!我再等一等,我们三家一起撤军。”

    当天晚上,孙敖曹、安鲁和苏支三人同时率军离开大营北归,使契丹军队只剩下大贺咄罗的两万人,这个消息令大贺咄罗十分恐慌,他也知道仅凭自己的两万军队是不可能攻克柳城,天快亮时,大贺咄罗也率领两万军队拔营启程,缓缓向北撤退,经历了八天的血战,契丹军队最终无法攻克柳城,不得不饮恨北撤,退回松漠州

    天渐渐亮了,柳城城头上忽然钟声大作,‘当!当!当!’刺耳的钟声响彻全城,正在沉睡中的隋军士兵和民团士兵纷纷被惊醒,抄起兵器向城头上奔去,杨善会和李春也匆匆赶到城头。

    有士兵上前禀报:“启禀太守,契丹军大营已经不见了。”

    杨善会一怔,他快步走到城垛前,探身向外望去,只见数里外的契丹大营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堆装配失败、无法使用的破烂攻城武器和几顶没有拆除的帐篷。

    城头上的很安静,士兵们都无法接受这突来的胜利,他们面面相觑,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同样的疑问,契丹军队真的撤走了吗?

    杨善会虽然知道契丹军队北撤应该是真实的,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他也绝不能大意,杨善会当即派出斥候前去打听消息,片刻,吊桥缓缓放下,城门开启,百名骑兵分为十队向各个方向疾奔而去。

    一直到傍晚时分,斥候终于传来消息,契丹大军确实北撤了,整个柳城沸腾起来,欢呼声响彻全城,士兵们激动得拥抱在一起,泪水流满了每个人的脸庞,他们付出了伤亡过半的惨重代价,终于赢来了保卫城池的胜利,让他们怎么能不欢欣雀跃,让他们怎么能不喜极而泣?

    连一贯刻薄的太守杨善意也终于发了慈悲,拿出了近一半的冷藏羊肉,举行一次让全城军民共享胜利的烤肉大宴。

    在欢庆和大宴后,全城又再次安静了,除了一千巡哨士兵外,所有军民都陷入了沉睡之中,连续八天的苦战让他们早已疲惫不堪,精神遭到极大的折磨,而敌军退去,每个人都彻底放松下来,进入了沉沉的酣睡之中。

    一更时分,几名骑兵从南方疾奔而来,不多时奔至南城下,为首骑兵大喊:“城上可有人?”

    城上守军早就发现了他们,百余人张弓搭箭,十分紧张,这时,一名旅帅探头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为首骑兵举起一支令箭,“我们是从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