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42章

江山战图-第442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觉得张铉攻伐异族,极得天下人之心,我们不能公开说要讨伐张铉,那会在道义上站不住脚,我们必须公开表态,谴责高句丽妄图侵占辽东,同时支持张铉攻打高句丽,首先道义上要站住脚,然后可以用逐步蚕食的办法向河北进军。”

    这样答复让李渊脸色缓和了很多,道义上先站住脚,然后再蚕食河北,他又问道:“怎么一个逐步蚕食法?”

    “父皇,隋朝之所以能招揽太原、上党之民,关键就在于他们之前占领了井陉关和壶关,我觉得我们拿回井陉关和壶关是天经地义之事,我们第一步就是先拿回这两个关隘,然后继续向河北挺进,试探进攻天井关和土门关,一旦我们夺取这两个关隘,河北大门就向我们敞开了,我们随时可以进军河北,为以后全面进攻河北打下坚实基础,父皇以为如何?”

    “好!”

    裴寂在一旁高声赞道:“好一个逐步蚕食,果然是妙策。”

    但李渊却不是太满意,他完全听懂了长子的建议,就是先攻占井陉和滏口陉,攻打河北等以后再说,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攻打河北,不过李渊心里也明白,长子是被上次攻打河北之战吓怕了,如果自己一味坚持,长子就会用各种办法来反对,也罢,现在先不计较,等真的攻下井陉和滏口陉,是否大举进攻河北就由不得长子了。

    李渊便微微笑道:“这个方案可行,我们可分兵两路攻打井陉关和壶关。”

    “父皇不可!”

    李建成急道:“同时攻打两个关隘就是大举进攻河北了,我们还是会失天下道义,儿臣所说的蚕食就是一步步来,先攻下一个关隘,再找借口攻打另一个关隘,这样影响就会小得多。”

    “好吧!那就一个个来,那你觉得我们可以先攻打哪一个关隘,井陉还是滏口?”

    李建成想了想道:“井陉不好打,不如先打壶关,可以制造一点矛盾,促使双方军队起冲突,然后在冲突中夺取壶关。”

    李渊沉思片刻道:“朕需要再考虑一下,皇儿先退下吧!”

    李建成迅速瞥了一眼裴寂,起身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

    一直等李建成走远,李渊才仿佛漫不经心地问裴寂道:“裴相国觉得谁来带兵比较合适?”

    裴寂立刻明白了,圣上根本就不想止步于夺取两条通道,攻打河北之事已经把太子排除在外了,裴寂想了想,小心翼翼道:“微臣推荐陛下之侄赵郡王来实施此事。”

    赵郡王就是李孝恭,能征善战,在李氏皇族中仅次于李世民,李渊顿时龙心大悦,裴寂的推荐正合他的心意。

    次日朝会之上,由裴寂发起、李渊签发的一份诏书告示天下,唐朝强烈谴责高句丽对辽东窥视,痛斥高句丽狼子野心不死,妄图****疆土,同时表示支持张铉反击高句丽之战,唐朝愿出钱粮犒赏东征将士,责令鸿胪寺和中都商议钱粮支援的具体事宜。

    而与此同时,李渊又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并州讨捕大使,率军三万入并州配合太原唐军剿灭刘武周和宋金刚乱贼。

    李渊在武德殿接见了李孝恭,并给他下达了密旨,命他先入上党郡,挑起两军士兵冲突,趁机夺取壶关,李孝恭接受了密旨,当天晚上他便率军浩浩荡荡向河东开去

    从新年到四月初,李清明在长安已经忙碌了整整三个月,他们不断用各种身份买下了店铺、府宅、田庄,势力迅速扩大,数百名从江都过来的情报探子已经进入了各自的岗位,一个完整的情报网已经逐步呈现出来。

    完成长安情报网的组建,李清明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他将返回中都出任兵部侍郎,而他的副手杨重澜也正式被张铉任命为长安侯正,负责长安情报收集。

    这天下午,在黄河古道酒肆的一间雅室内,七名斥候头目设宴为李清明饯别,众人一起奋斗了一年多,几次出身入死,已经建立的深厚的感情,到了临别之时,众人都依依不舍,敬酒祝贺李清明进一步高升。

    李清明端起酒杯笑道:“虽然我在兵部,但也会得到大家的一点消息,我只有一句话,希望大家谨慎再谨慎,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然后再尽职尽责,来!我们干了这杯。”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这时门开了,王掌柜快步走了进来,附耳给杨重澜说了几句,杨重澜一怔,对李清明道:“好像有重要情报!”

    李清明笑道:“明天一早我就要走了,现在还来烦我。”

    话虽这样说,李清明还是对王掌柜道:“去后院说!”

    李清明在情报组织中制定了严密的规矩,一个情报绝不能让两个头目知道,大家在情报上都是单线联系,所有王掌柜有什么情报绝不能在众人面前说出来。

    王掌柜将李清明和杨重澜带到酒肆后院,走进房间里坐下,王掌柜低声道:“刚刚得到消息,李孝恭进宫领了密旨,具体旨意内容不知,但李渊把御书房所有人都摒退了,只有他和李孝恭,两人密谈了半个时辰。”

    李清明这几个月的攻势无孔不入,他们用重金收买了武德殿的一名宦官和一名侍卫,一些很重要的情报就从宫内传出来了。

    杨重澜又道:“昨天有弟兄在弘文馆门口看见渤海会高慧拜访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随即进宫,然后就有了今天上午的旨意,卑职怀疑这个旨意只是明面上的东西,李渊必然还有另一层深意,一定和渤海会有关。”

    李清明负手走了几步道:“渤海会主高烈现在身处高句丽,高慧拜访李建成一定和高句丽战役有关,如果有什么事情能牵制住我们攻打高句丽,那就只有唐军偷袭河北,我怀疑李孝恭率军入并州的真正目标不是刘武周,而是我们的军队。”

    “使君说得对,刘武周已经退兵回娄烦关,并州局势并不危急,这时候出兵并州没有什么意义,李孝恭率军入并州一定是为了夺取井陉关和壶关,打通进军河北的通道,所以李渊才说要支持隋军攻打高句丽,这就是欲盖弥彰。”

    李清明当机立断道:“不管李孝恭是不是针对我们,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大意,立刻发红色紧急快信给中都,要求中都务必加强井陉关和壶关的防御。”

    (未完待续。)

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

    新城位于辽水以东约八十里外的小辽水北岸,位于一座大山的山腰处,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是高句丽军控制辽水上游的重要战略之地,目前新城有驻军一万人,粮食十万石,是渊盖苏文的后勤重地。

    但新城毕竟距离辽水还有八十里,为了及时对杀入辽东的高句丽军队给予粮食支援,新城守军又在八十里外的辽水东岸扎下了大营,七千军队驻扎在大营内,同时又在新城附近抓了数千民夫,逼迫他们将城内粮食运到辽水军营内。

    新城内外十分忙碌,数千民夫背负着沉重的粮包,排着长长的队伍,将一袋袋粮食搬出城,送到城外一里处的小辽水码头上,再从这里转运上小船,但码头上的小船并不多,只有不到百艘,每次只能运送千余石粮食,为了加快运粮,高句丽军队又强征了数百辆马车,水陆并进运送粮食。

    在新城搬运粮食的民夫成分十分复杂,有高句丽人,有靺鞨人,有契丹人,也有汉人,他们都是高句丽军队从方圆百里内抓来,共三千余人,吃最烂的粮食,干最苦最重的活,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晚上则全部押入城内看管。

    虽然服苦役只有十余天,但沉重的苦役使很多民夫都无法忍受,不断有人逃亡,高句丽士兵十分残暴,抓住逃亡之民便当场处死,短短数日便处死了百余人,再也没有人敢逃亡,虽然逃亡潮被血腥杀戮恐吓住,但仇恨和矛盾在不断积聚,眼看一场暴动即将发生。

    在新城服苦役的汉人约有三百余人,都是年轻青壮,在辽水以东的高句丽境内生活着数千汉人,他们有辽东本地人,有第一次攻打高句丽时逃亡的民夫,也有被打散的士兵,他们在新城一带开荒种地,造屋筑墙,甚至还回家乡把妻儿接来,高句丽为了收取税赋也默许了他们存在。

    由于服苦役的汉人只占少数,他们很快便团结在一个叫做孙英的汉人头领手下,成为新城内最团结的一个群体,在孙英的约束下,没有逃亡,他们互帮互助,没有出现一例死亡的现象,背负粮食也任劳任怨,也得到了高句丽军队的信任,让他们负责维持夜间秩序。

    但高句丽人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和靺鞨人一起被抓来的名叫孙英汉人头领,却有着另一个不同寻常的身份,他是隋军的斥候郎将,孙英率领九十名手下去了靺鞨人部落,他们在靺鞨人帮助下掩盖了身份,利用高句丽人大量抓捕民夫的机会混入了新城内。

    新城不大,城池周长只有十二里,它是一座纯粹的军城,城内没有平民,只有几座大仓库和一排排简陋的石屋,由于七千高句丽军队去了辽河驻营,目前新城内只有三千驻军,驻军和民夫一样也是住在石屋内,不过他们住在城东,而民夫住在城西,双方相隔有一段距离。

    尽管双方都住在石屋,但条件完全不同,高句丽士兵的营房干燥宽大,五人一间,有簇新的被褥,伙食也很好,而民夫的石屋则闷热潮湿,三十人挤一间,地上铺着发霉的稻草,老鼠、跳蚤、臭虫横行,伙食也十分粗劣,而且根本吃不饱。

    入夜,孙英和他的三十名手下坐在石屋里耐心等待着,他的其他六十名手下则和其他汉人混住在一起,已经将三百名汉人牢牢团结起来。

    孙英坐在门口默默望着不远处的几座大仓库,这时校尉王苍海坐到他身旁,笑道:“在琢磨着怎么弄武器吗?”

    孙英笑了笑,“光凭我们这些民夫,就算弄到武器也不是高句丽士兵的对手,我们必须得到靺鞨人的帮助才行。”

    “但无论如何,必须先搞到兵器才行。”

    孙英注视着最右边的一座兵器库,那里就是存放军械盔甲之地,他淡淡笑道:“其实兵器不难搞到,但每天我们出去干活时高句丽士兵都会来搜查我们的营房,我们把兵器藏在哪里?”

    王苍海精神一振,连忙道:“如果能搞到兵器,我倒有地方藏。”

    “你说说看,可以藏在哪里?”

    “藏在乱坟堆中。”

    乱坟堆就在营房背后,专门埋葬被处死和病死的民夫,目前已埋葬了两百余人,高句丽士兵怕被疫病感染,从不去那里,都是让民夫去埋尸,确实是一个藏东西的好地方。

    孙英笑了笑,便指着兵器库旁一座高塔道:“看见那座高塔了吗?”

    “我知道,但大门紧锁,一直没有进去过。”

    “我进去过,里面堆满了各种废弃的杂物,如果爬上高塔五层,你就会发现那里距离兵器库气窗只有两丈,用钩爪和绳索就可以进入兵器库气窗内。”

    王苍海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暗淡下来,有些沮丧道:“我们的战马、兵器和钩爪都在靺鞨人部落里,说了半天还是白说。”

    孙英神秘一笑,伸手从门边的墙角掏了片刻,竟从泥土中掏出一个布包来,打开布包,里面霍然便是一只鹰爪精钢钩,王苍海顿时大喜过望,接过钢钩看了半晌,又不解地问道:“你怎么会有这玩意,不是所有人都搜身检查过了吗?”

    孙英笑道:“蒙赤前天和我联系过了,我让他替我拿一把鹰爪钩来,今天上午才拿到。”

    蒙赤和他们一起进新城当民夫,五天前在孙英的掩护下逃走了,成为成功逃走的少数人之一,王苍海也知道蒙赤是靺鞨人酋长突地稽的心腹,他既然和孙英联系上了,那必然也有突地稽的消息。

    王苍海连忙问道:“靺鞨军队来了吗?”

    孙英点点头,“突地稽率领一万靺鞨战士已经抵达新城附近了,我就在等动手的时间安排。”

    话音刚落,不远处传来乌鸦的嘎嘎叫声,孙英立刻站起身,只见一队手执木棒的夜间巡哨队走来,一共有十人,他们也是孙英的手下,木棒是高句丽军队给他们的唯一武器,用来维持夜间秩序。

    “早点睡觉,明天还要干活!”

    为首巡哨民夫喊了一嗓子,迅速将一张纸条悄悄塞进了孙英手中,等他们走远,孙英打开纸条,王苍海也连忙凑上前,只见上面只有一句话,‘四月初六三更正’,这就是孙英要等的消息,初六晚上三更,突地稽将率军攻城,他们从城内配合,里应外合拿下新城。

    今天是六月初四,也就是后天晚上了,孙英笑着对王苍海道:“看来明天你需要在乱坟地挖坑了。”

    王苍海摩拳擦掌,他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

    次日夜晚,孙英和王苍海各带一队人在西区民夫的营房内巡逻,在仓库大门旁,有数十名高句丽士兵站岗放哨,仓库外围还有一队士兵在来回巡逻。

    孙英带着两名手下溜进了高塔,高塔内尘土满地,各种破烂杂物堆积如山,他们奔上五楼,拆掉一扇窗户,对面两丈外正是兵器库的气窗,孙英和他的手下都是斥候精锐,个个武艺高强,善于攀岩爬壁,孙英准确地将钩爪扣住仓库气窗内的石壁,便在空中拉起一道绳索桥,孙英留一人看守,他和另一名士兵攀着绳索,慢慢地爬进了仓库气窗。

    月光从气窗照入,仓库里的情形看得很清晰,气窗下面堆满了皮甲,俨如一座小山,他们二人直接跳到皮甲山上,而在另一边则堆满了各种兵器,成捆的长矛和战刀,还有弓弩和箭矢,孙英略略估算一下,至少可以武装五千士兵。

    “头儿,要拿盔甲吗?”士兵在旁边问道。

    孙英连忙摆手,“别拿盔甲,拿长矛和刀就行了,军弩也拿二十支。”

    两人一起动手,将一捆捆长矛和装在草袋里的战刀和军弩通过气窗扔出了仓库,躲在外面暗处等候的王苍海带领手下迅速将兵器转移去了石屋。

    (未完待续。)

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

    大隋开皇年间,高句丽大举进攻粟末靺鞨,粟末靺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