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68章

江山战图-第468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在王世充的郑王宫内,王世充和几名心腹聚在书房内讨论着张铉派人送来的一封信,信中内容让王世充大为紧张,竟然提议共猎瓦岗军。

    王世充大半年来一直在等待翟让和宇文化及两败俱伤,他便可轻易得渔翁之利,张铉那边他也考虑过,张铉在和高句丽作战,应该无暇顾及中原,相对于张铉,王世充更担心江淮杜伏威。

    但形势却向他最担心的一面发展,张铉已决定对瓦岗军动手了。

    王世充当然知道,张铉所谓共猎瓦岗军,实际上是提出共分中原,他原想独霸中原,但现在他独霸中原的希望破灭了。

    “大家说说看吧!我们该怎么办?”王世充叹了口气,对众人道。

    房间里的大臣都一片沉默,谁也不愿先开口,大家都知道王世充有自己的想法,万一自己的想法和王世充不符,会招来杀身之祸。

    王世充见谁都不肯说话,便狠狠瞪了众人一眼,对段达道:“段公先说!”

    段达浑身一颤,半响才吞吞吐吐道:“卑职怀疑张铉在写这封信的同时便已经出兵了。”

    “你说这话有什么依据吗?”王世充有点不耐烦问道,他现在就害怕张铉已经抢在他前面出兵,他很讨厌听到这种论断。

    “卑职没有证据,只是从常理推断,卑职觉得张铉不会坐失先机。”

    王世充心中愈加恼火,这时,王世充长子王玄应匆匆走进房间,在王世充耳边低语几句,王世充眼睛蓦地瞪大了,半晌问道:“这是真的吗?”

    “是彭城郡发来的鹰信,应该是真。”

    众人不解地向王世充望去,王世充已经急得站起身,快步走了出去,不再理睬众人,郭文懿连忙问王玄应道:“请问世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郑王为何如此失态?”

    王玄应叹了口气,“刚刚接到彭城郡的消息,宇文化及的君度彻底被瓦岗军歼灭,但北隋军队却出手了,抓住了宇文化及,瓦岗军被迫向梁郡撤退。”

    众人面面相觑,难怪郑王如此失态,瓦岗军西撤,就意味着徐州落入了张铉手中。

    当天上午,王世充便给张铉回了一封信,表示响应齐王的建议,双方共猎瓦岗乱匪翟让。

    蓄势已久的十万王世充兵分三路,一路令荥阳太守杨庆为左都督,率军两万从荥阳郡杀向东郡,一路令左屯卫大将军宇文成都率军三万南下襄城郡,务必拿下襄城、淅阳、南阳、淯阳和淮安等五郡,王世充留下长子王玄应守洛阳,他自己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扑向梁郡。

    会猎瓦岗军的战役已经在中原大地上打响。

    (未完待续。)

第751章 被迫回军

    就在张铉率军远征高句丽的同时,唐军也加紧了在西线的战役,薛举、李轨、梁师都、刘武周就像四把锋利的匕首顶在唐朝的后背,使李渊如鲠在喉,如芒刺背,也正是这个缘故,唐军在攻打壶关失利后,便立刻撤军回太原,不再纠结于对空虚河北的攻打,而是调头对付刘武周南侵。

    唐军二十万兵力几乎都在对付这四支割据势力,其中刘武周由李元吉应对,李轨由李建成应对,薛举和梁师都则由李世民率十万大军分别剿灭。

    唐朝倾举国之力应对这四支势力,半年内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李建成密派武威豪强安兴贵佯投李轨,说服其兄安修仁投降了唐朝,安氏兄弟暗中勾结河西胡人反叛李轨,趁李轨率军西征羌人之时,说服李轨部众造反,李轨走投无路,兵败被抓,被李渊斩首于长安。

    而陇西薛举虽然声势浩大,但他为人残暴,强征暴敛,河湟男子尽皆驱赶从军,在陇西一带民愤极大。

    尽管薛举在浅水原一战击败唐军,但他却被李世民派去的刺客所杀,唐军随即大举反击,薛举军队大败,他儿子薛仁杲率残兵败退至西平郡,部属皆众叛亲离,薛仁杲被部将宗罗睺所杀,人头献给了李世民。

    河西河湟两路皆平,唐军士气大振,李世民率八万大军分兵三路北征梁师都,李世民部将段德操在会宁郡凉川县大败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斩敌五千人,另一支军队由骠骑将军蔺兴粲统帅,在平凉郡击败悍将辛獠儿,辛獠儿只率数百骑狼狈北窜。

    而第三路由兵部尚书屈突通率领,在弘化郡迎战梁师都率领的三万骑兵,双方激战三天三夜,李世民率援军杀至,梁师都大败北归,他一方面向突厥紧急求援,另一方面召集残部拒守灵武郡。

    李世民的八万大军随即杀至灵武郡,而此时,突厥始毕可汗由于在突厥内部争位中失利而忧愤成疾,不久病逝,由其弟继位,称处罗可汗,突厥内部纷乱,无暇南顾。

    但张铉已灭契丹,占据了辽东,处罗可汗不想唐军在西面坐大,便派其弟莫贺咄设率军三万赶往灵武郡援助梁师都。

    与此同时,一份从长安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抵达了灵武郡。

    李世民的大军驻扎在鸣沙县,这里位于灵武郡最南面,绿洲少,戈壁多,时值八月,灵武郡一带干燥酷热,大地如同着火一般,席卷方圆数千里,唐军水土不服,中暑者极多,战斗力迅速下降。

    但酷热中暑并不仅仅是唐军遭遇的困难,梁师都利用骑兵和熟悉地形的优势,派出十几支小规模骑兵队,南下骚扰唐军的军粮运输,这些骑兵队十分熟悉地形,神出鬼没,一连摧毁三支唐军粮草运输队,使唐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困难。

    大帐内,李世民忧心忡忡地来回负手踱步,这时,屈突通、段德操、长孙无忌和张公瑾快步走进大帐,李世民回头看了众人一眼,摆摆手道:“大家请坐吧!”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面有忧色,便问道:“殿下可是为粮食不足而烦恼?”

    李世民苦笑一声,“烦恼之事太多了,何止粮食一件。”

    这时,屈突通缓缓道:“当初张铉平琅琊郡乱匪孙宣雅时,也是因为粮食运输困难而失败,后来他们采用了在山中修筑军堡屯粮的方式,步步为营向南推进,最终解决了粮食问题,一鼓作气击败了孙宣雅和王薄,卑职认为这种步步为营的办法值得我们效仿,灵武郡最大的困难就是孤悬于北方,中间有大片戈壁荒漠和陇右相隔,如果不解决粮食运输问题,我们拿不下灵武郡。”

    李世民点点头,他很赞赏屈突通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因为张铉是敌人就排斥,优点大家都可以互相学习,这时他见段德操欲言又止,便问道:“段将军想说什么?”

    段德操欠身道:“粮草运输确实是大问题,卑职考虑,我们能否利用黄河运输来解决这个难题,卑职观察过,从金城郡到灵武郡这一段黄河水流平缓,非常有利于水运,而梁师都和突厥军都以骑兵为主,水战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不等段德操说完,众人都一致夸赞,这是一个好办法,他们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时,李世民又摆了摆手,对众人道:“我的忧心并不是粮食问题,也不是士兵水土不服,更不是突厥骑兵来援,而是我刚刚接到从长安送来的天子旨意,父皇催促我立刻撤军回长安。”

    众人一怔,异口同声问道:“这是为何?”

    李世民取出刚刚接到了八百里加急快报,递给众人道:“中原局势骤变,张铉和王世充联手共猎瓦岗军,也就是瓜分中原,父皇不愿意唐军缺席这场瓜分盛宴,所以要求我回兵长安。”

    众人面面相觑,西面之敌还没有彻底平息,怎么又开始对中原动心了呢?

    长孙无忌急道:“如果我们就此撤军,恐怕会功亏一篑,梁师都会重新恢复元气,我们现在虽然遭遇困难,但梁师都困难更大,他的军队已不足两万,突厥军远在河套,迟疑不肯南下,只要我们等到秋天稍凉,一战可击败梁师都,殿下不可撤军!”

    张公瑾也劝道:“虽然现在粮食运输困难,但我们可以从河西借用胡人的大型羊皮筏子运粮,在黄河中如履平地,金城郡那边还有十万石存粮,把粮食运送过来,我们粮食问题立刻解决,至于水土不服,就像长孙长史所言,天凉后暑气消退,士兵战力便可渐渐恢复,现在撤军必然是功亏一篑。”

    屈突通也劝道,“自古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殿下只有把具体情况给圣上说清楚,相信圣上能理解殿下。”

    众人纷纷劝说,李世民只是苦笑不言,长孙无忌先反应过来,低声问道:“殿下,难道天子一定要撤军回去吗?没有通融的余地?”

    大帐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望着李世民,李世民叹了口气对众人道:“其实我很理解父皇,天子登基尚不到一年,君主威严是第一重要,必须一言九鼎,就算明知是错误也必须不折不扣实施。

    可现在连我这个儿子都搞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父皇会是什么感受?他或许不会责怪我,但一定会迁怒诸位,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这是其一。

    第二便是中原变局,父皇对东进的渴望大家也知道,连张铉北征高句丽之时父皇还忍不住要偷袭壶关,更何况现在是瓜分中原之际,他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可是我们东面就是洛阳,怎么参与瓜分中原?”段德操疑惑地问道。

    旁边屈突通很了解中原的情况,沉声道:“天子的想法应该走武关进南阳,夺取中原西南部一块,然后以此为根基,进军荆襄,而另一个可能就是趁王世充出兵中原,洛阳空虚之际一举夺取洛阳。”

    李世民点点头,“应该是两个可能性都有,所以父皇才让我立刻回军,否则以长安现有之军,夺取南阳各郡也应该够了。”

    “殿下已决定回师长安了吗?”长孙无忌了解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必然是已经有决定了。

    李世民长长叹口气,“我决定撤军南归,以后再打梁师都。”

    他随即又对段德操道:“我会提请父皇封段将军为平凉都督,段将军可率军两万镇守平凉和弘化两郡,不给梁师都南下的机会。”

    段德操起身行礼,“卑职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次日,李世民大军拔营难归,李世民令屈突通统帅大军南下,他自己则率五千骑兵先行,一路风驰电掣向长安奔去。(未完待续。)

第752章 西征东顾

    数天后,李世民率领的骑兵先一步抵达了长安,李渊早得到飞鸽传信,知道次子已经撤军,他当即派人在城外等候,当李世民到达长安之时,便立刻被接进了太极宫中。

    李渊已经很着急了,他是得到洛阳内应的情报,张铉邀王世充共猎瓦岗,李渊才发八百里加急快报去通知李世民撤军。

    当然,李渊也并非不想一鼓作气剿灭梁师都,但李渊考虑到梁师都的问题本质上是突厥问题,想解决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就算一时剿灭梁师都,只要突厥扶持,梁师都很快又会卷土重来,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剿灭。

    相反,一旦张铉和王世充达成了瓜分中原的协议,他事后再杀进去,只会导致王世充和张铉联手对付自己,一旦南北隋结盟,唐军就被动了,所以李渊格外焦急,他一定要以剿灭乱匪为借口,杀进中原去分一杯羹,同时阻止张铉和王世充结盟。

    李世民风尘仆仆来到了武德殿御书房外,有侍卫立刻去向天子李渊禀报,片刻一名老宦官出来行礼道:“殿下请进吧!陛下在房内等候。”

    李世民整理一下衣冠,快步向御书房内走去,李渊的御书房很宽大,俨如一座小殿,此时在御书房内,十几名重臣已聚集一堂,相国裴寂、刘文静、陈叔达、窦威、独孤怀恩,另外还有太子李建成,以及尚书左右丞和各部尚书、侍郎等重要大臣。

    李世民向众人一一点头,上前躬身施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眼中露出欣慰之意,他就怕次子不肯受诏回来,让自己失去君王的威严,他笑道:“皇儿一路辛苦了,赐坐!”

    有宦官给李世民铺了软垫,李世民正要汇报灵武郡的战役情况,李渊却明白他的心思,摆摆手道:“灵武郡的情况回头再汇报,我们继续商议中原之事。”

    李世民心中有些失落,他知道父皇已经不考虑梁师都了,解决了薛举和李轨,唐朝后方轻松了很多,剩下一个梁师都翻不起风浪,至于刘武周,他或许会威胁太原,但威胁不到关陇,大唐战略向东转已是不可扭转了。

    但李世民也不是一般人,他看出了大唐战略东转这一点后,他也迅速调整自己状态,暂时忘掉征战梁师都的事情,这时,他才注意到大堂上挂了一幅巨大的中原地图,兵部侍郎赵慈景就站在地图前。

    李渊点点头对赵慈景道:“赵侍郎再给秦王说说中原的情况吧!”

    赵慈景是李渊的女婿,容貌异常俊美,号称长安第一美男子,侍母至孝,才学也不错,目前出任兵部侍郎,他权势极大,在兵部掌控实权,实际上已经架空了兵部尚书屈突通,屈突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主动提出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

    赵慈景向李世民微微欠身,用木杆指着地图道:“根据最新情报,隋军分兵四路,一路是裴行俨的骑兵,他在夺取徐州后又分一万骑兵向南,夺取了谯郡、汝阴郡、汝南郡和淮阳郡,另外两万骑兵则进军梁郡,目前驻扎在宋城县以东的谷熟县,这是骑兵一路,第二路是罗士信大军,他们从齐郡杀入东平郡和济阴郡,目前已将两郡收入囊中,目前罗士信大军驻扎在梁郡北面的考城县一带,第三路则是李靖率一万军进入东郡,准备夺取瓦岗寨,而王世充方面”

    “稍等一等!”

    李世民打断了赵慈景的介绍,问道:“刚才赵侍郎说张铉兵分四路,但现在只介绍了三路,那还有一路呢?”

    赵慈景将木杆指向河内郡,“目前还有一路在这里,魏文通的军队,随时准备渡过黄河进入荥阳郡。”

    李世民有点明白了,他对李渊道:“父皇,张铉是不是想以北面虎牢关为界,他们占据包括荥阳郡在内的中原大部地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