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497章

江山战图-第497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的时间来慢慢积累,张铉等不到这么长的时间,况且还要大量移民,成本太高,所以张铉和重臣们最终决定,还是充分利用江淮现有的产能,大规模采矿并冶炼生铁。

    这时候张铉忽然有点担心起来,如果杜伏威彻底破坏了矿山,后果不堪设想。

    黄祐感到张铉的担心,笑道:“殿下不必担心,官府的矿山和我们的矿山一样,只是停产,没有被破坏,只要劳动力充足,立刻就能恢复开采冶炼。”

    张铉松了口气,他看了杜如晦一眼,杜如晦会意,笑道:“至于劳动力,老家主也请放心,这次剿灭杜伏威,我们手上有八万战俘,准备全部投入矿山,当然也包括黄家的矿山,具体事务自会有官员和黄家联系。”

    黄祐大喜,黄家主要收入就是靠采矿,如果有了充足的劳动力,那采矿就无忧了,他连忙表态道:“多谢殿下关照,我们会全力以赴,尽快恢复采矿。”

    张铉沉吟一下又道:“我刚才接到骑兵传来的消息,虽然我们歼灭了大部分杜伏威的残余士兵,但还是被杜伏威逃走了,我有点担心杜伏威会卷土重来。”

    黄祐眼中也露出了忧色,“难道殿下不准备在江淮驻兵吗?”

    “当然会驻兵,如果杜伏威是率军前来,我们会毫不犹豫歼灭他,可怕的就是杜伏威潜入江淮,秘密在农户中招募士兵,恐怕我的军队就无法知晓了。”

    说到这,张铉意味深长地看了黄祐一眼,黄祐立刻明白了张铉的意思,他毫不犹豫道:“维护江淮平安稳定不仅仅是军队之事,也是所有江淮各个世家的职责,我回去就和众世家商议,一定要坚决防止杜伏威在底层活动,相信只要杜伏威出现,我们立刻就会知道,那么隋军也会马上知晓。”

    张铉微微一笑,“有老家主这句话,江淮无忧矣!”(未完待续。)

第801章 江南来客

    七天后,隋军船队离开了合肥,顺流而下,浩浩荡荡返回江都,张铉留下杜如晦全权负责处理善后之事。

    船队在长江上航行了两天,这天经过江宁县,虽然这并不是张铉第一次经过江宁县,但这一次张铉却江宁县格外有兴趣,拿下了江淮,隋军没有了后顾之忧,隋军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长江以南,当然,凭借现在隋军的实力,横扫江南没有一点问题,但问题要坐稳江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隋朝在统一南北后,江南一直就没有真正被征服,而是不断的造反,尤其大业七年后,江南各地的造反便风起云涌,王世充、鱼俱罗、陈棱轮番征伐都没有将他们降服。

    张铉还暂时不想让自己的兵力陷在江南,更何况江南激战正酣,孟海公和江南会的军队正杀得难解难分,就让他们再厮杀几年,等杀得差不多了,自己再去收拾残局不晚。

    船队很快便驶过了江宁县城,大约又走了百余里,天色便渐渐黑下来,这是距离江阳县还有八十里,船队不再前行,而是在北岸停泊下来过。

    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下旬,初冬时节已经来临,目前各个战场都处于休战状态,除非有特殊情报,冬天并不是一个适合作战的季节,尤其新年将至,士兵们也没有了战斗意志,新年休战已成了各军默认的潜规则。

    船舱内灯光明亮,张铉坐在桌前细细阅读刚送来的粮食收获报告,这是今年秋收后的年报,虽然只是初步报告,但最后修正后也差不了多少。

    今年中原和青州的收成一般,比去年略有下降,不过河北秋粮却获得了丰收,而徐州四郡除了东海郡以外,其他三郡基本上没有什么收成,这完成在意料之中,宇文化及对徐州破坏太大,没有三五年时间很难恢复过来。

    在报告最后,张铉却看到了一个特别报告,那就是上党郡和高平郡,这是隋军刚刚获得的两个并州大郡,让张铉感到意外的是,这两个郡居然获得粮食丰收,而且粮食产量都能排进前十名。

    难怪裴矩再三告诉自己,并州是天下有名的粮仓,一个并州就能养十万大军,张铉欣然提笔在报告画了个圈。

    这时,船舱外有士兵禀报:“启禀大帅,李长史有急事求见!”

    张铉一怔,李清明居然等不及自己回江都,有什么急事,他连忙令道:“让他进来见我!”

    片刻,李清明一阵风似的走进船舱,躬身行礼,“微臣参见殿下!”

    “坐下说吧!”

    张铉见李清明神情有些焦急,便让坐下,又令亲兵上茶,刻意放慢节奏,好一会儿,张铉看了看他,笑道:“平静点了吗?”

    李清明这才醒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多谢殿下教诲,微臣有点失态了。”

    “什么事情一急就会乱了分寸,保持定力才能清醒地决断大事,先喝口茶再说!”

    李清明喝了口茶,这时,他的心态完全平静下来,他略一沉吟,整理一下思路,对张铉道:“就在昨天,江南会派沈坚来找微臣,向我们求救!”

    “求救?”

    张铉哑然失笑,“狼向猎人求救,会有好结果吗?”

    “他们现在形势十分危急,如果不是危在旦夕,他们不会来求救。”

    “他们败给孟海公了?”

    李清明点点头,“沈法兴的军队连战连败,现在率残军一万余人被孟海公的十余万大军包围在吴县已有两个月,听说城内粮食已经断绝,城中军民以吃老鼠、剥树皮充饥,形势十分危急,江南会无计可施,便派人来向我们求援。”

    “孟海公没有派军队直接北上灭了江南会?”

    “孟海公派大将乐伯通率两万军挥师北上,沈法兴的儿子沈纶率领最后三千军在丹阳郡和他对峙。”

    “你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吗?”

    张铉冷笑道:“三千军居然能阻拦两万军北上,这是诸葛亮再世吗?”

    “微臣也觉得奇怪,江南不是太行山有雄关阻挡,正常情况下三千军队绝对挡不住两万大军的北上,微臣怀疑江南会暗中收买了这个乐伯通,听说他就是丹阳郡人,和江南会很熟悉。”

    说到这,李清明又忡道:“现在江都有不少从江南逃来的士族,足有数千人之多,微臣也能感觉到他们的惶恐不安。”

    张铉点点头问道:“沈坚也跟你一起来了吗?”

    “一起来了,他现在就在外等候。”

    “让他进来见我。”

    李清明起身出去了,不多时,沈坚被领了进来,自从在粮食换战马一事上江南会吃了大亏后,青州军和江南会便断绝了关系,直到北隋建立,双方关系依旧没有改善的迹象,而这一次如果不是江南会遭遇重大危机,沈坚也不会来求隋军。

    沈坚走进船舱跪下行礼,“小民沈坚参见齐王殿下!”

    “沈东主免礼,请坐!”

    张铉笑着请沈坚坐下,沈坚心急如焚,连忙道:“江南即将沦入悍匪之手,危在旦夕,恳请齐王殿下出兵救援。”

    张铉淡淡道:“我想沈东主应该明白,在河北我不容渤海会的存在,江南会其实也一样,天无二主,如果不是因为冬季要来临,我就会掉头灭了江南会,我不懂你们为什么会来求我?”

    沈坚叹了口气道:“我们心里很清楚,至少殿下不会杀灭士族,会容忍世家大族的存在,但孟海公不是。”

    “孟海公不容士族吗?”

    沈坚眼中露出愤恨之色,“孟海公不事耕作,哪里有钱粮来养活十几万军队,只能掠夺豪门世家,会稽郡和吴郡的豪门世家几乎都被

    说到这,沈坚恨得咬牙切齿道:“上个月他们攻下吴兴县,留在沈家老宅的一百二十八名族人全部被他屠杀,他又令乐伯通北掠丹阳郡,若不是乐伯通的父母在我们手中,我们又花了五千两黄金来贿赂他,恐怕建安和江宁两县都已成齑粉了,丹阳郡的各大士族一个都活不成。”

    张铉沉吟一下又问道:“你们不是和林士弘关系密切吗?为什么不向他求援。”

    “我们已经派人去了,但他借口军中疫病流行,不肯出兵来援。”

    沈坚心中惶恐,他们之所以心急如焚,是因为孟海公怀疑乐伯通作战不力,改派他从弟孟啖鬼来率军北攻,孟啖鬼在江南被称为孟啖人,为人极为残暴,杀人如麻,尤其喜欢凌虐妇女,很多士族的女眷落在他手中都生不如死,如果他率军北攻,士族能逃去江都已是幸运,若逃不走,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说到这,沈坚忽然‘扑通!’跪了下来,哀求道:“如果殿下能救我们,我们愿解散江南会,臣服于殿下。”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缓缓道:“首先你们要明白一点,孟海公在中原被我打得如丧家之犬,已走投无路,却被你们接去了江南,孟海公今日之祸,完全是你们自身的责任。”

    沈坚悔恨万分道:“是我们引狼入室,犯下了最愚蠢的错误。”

    “我可以救你们,正如你所言,我的条件就是解散江南会和军队,从此臣服于北隋,江南士族我不会追究过去之事,但陈朝贵族必须迁去中都,可以为官,也可以在中都当个富家翁,你们能接受吗?”

    沈坚点点头,“我们应该能接受。”

    “可我信不过你们。”

    “那殿下要怎样才能信过我们?”

    张铉注视着他,一字一句道:“我要你们写下臣服保证书,四大家族都必须签名画押,并公告江南各地。”

    沈坚低头想了片刻道:“我做不了主,必须回去商量一下。”

    “那我就在江都等待你们的消息,我就等三天,三天后没有消息,大军就挥师北上。”

    “小民明白了,小民现在就赶回江宁县。”(未完待续。)

第802章 侥幸之心

    张铉让士兵送沈坚上船,李清明依然留在船舱里,他知道主公还有事情找自己。

    张铉负手站在窗前,默默思考着这件意外发生之事,这件事虽然在情理之中,但确实又出乎张铉的预料,主要是江南局势发展得太快,以为他们会对峙激战半年,没想到沈法兴的军队如此不济,步步败退。

    沉思良久,张铉回头问道:“关于孟海公兄长之死,江南会有疑心了吗?”

    “启禀殿下,江南会曾经追查这件事,但他们认为是乐伯通的手下所为,当时乐伯通还没有投降孟海公,率几千盗匪活跃在丹阳郡一带,他的手下时常在官道上抢劫往来商人,不过这件事已经不重要,孟海公杀了太多士族,江南会已和他不共戴天。”

    “那逃去江都的那些江南士族,你觉得他们如何?”

    “回禀殿下,这些士族和北方士族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微臣他们谈过,微臣发现他们中有不少家族已在中都置地。”

    “怎么会这样?”

    张铉不解地笑问道:“不是说江南士族一直很抵触北方吗?他们居然去中都置地,着实有点不可思议。”

    “殿下,不管世人对前天子如何不满,但微臣却很佩服他的高瞻远瞩,他开凿大运河,将江都发展为天下最大的商业中心,江南很多士族都在江都有投资,正是二十几年的商业贸易,南方士族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排斥北方,通过长年累月的商贸,南北方已渐渐消除了敌意,大量江南士族逃到江都避难,就说明他们已经有向北走的意识了。”

    张铉当然知道杨广为了消除南北隔阂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开凿大运河就是其中之一,弊在一时,却利在千秋。

    他点点头又问道:“你觉得江南会能接受我开出的条件吗?”

    “微臣觉得他们暂时会接受,但从远看就未必了,虽然殿下让他们写下保证并公开,但这也只是对最近几年有用,最多三年后这种保证也就淡了,关键还是在于利益,微臣和江南世家打交道已久,利益对江南世家最为重要,前朝在这一点上没做好,就是因为攻下江南后,关陇贵族对他们的利益侵害太大,殿下把这一点都处理好,写不写保证书其实都无所谓。”

    李清明的见识令张铉暗暗赞赏,张铉笑道:“话虽这样说,但保证书还是有必要,至少两三年内,我不希望这些江南世家拖我的后腿。”

    ......

    沈坚连夜行船,在次日清晨他赶回了江宁县,江宁县是江南会老巢,也是世家集中之地,由于孟海公军队对江南世家的严重威胁,大部分世家纷纷将家人送去了江都,江宁城内显得十分冷清,很多店铺都关了门,行人冷落,从前行走在大街上的华丽马车也不见了踪影。

    沈坚匆匆赶到了江南会总部白虎楼,会主陈宪和其他二十几名士族的代表都聚集在大堂内,他们已经心急如焚,就在昨天上午,孟啖鬼的军队杀进了毫无防御的毗陵县,屠杀并洗掠全城,毗陵县城内的三家江南会成员全部被灭门屠杀,百年积累的财富被抢掠殆尽,这让江南会的各家士族惶恐万分,他们在争论是否放弃丹阳郡撤去江都。

    这时,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大声道:“各位请安静,请听我一言!”

    老者叫做袁柘荣,是丹阳袁氏家族的第二号人物,也是江南会中的袁家代表,袁家是几十年前从巴蜀迁来,虽然时间很多,但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江南著名的世家之一。

    事实上,江南会的权力核心就是四大家族,吴郡沈氏,丹阳郡袁氏、王氏和谢氏,其他士族只能算普通会员,比如吴郡陆氏家族、顾氏家族等等。

    大堂内渐渐安静下来,袁柘荣便道:“现在形势确实很不乐观,我们几大家族商量一下,如果把所有世家的庄丁凑起来,大概能有一万余人,加上沈纶的三千人,一共能集结到一万五千军队,兵器和盔甲库存里都有,而孟啖鬼的军队也不过一万余人,我们尚能一战,所以大家也不用太害怕,另外,沈副会主已经赶往江都向隋军求援”

    这句话一出,大堂内顿时炸开了锅,众人议论声一片,有人激动得大喊道:“当初把孟海公接到江南就已经是引狼入室了,难道现在还要引虎入宅吗?”

    “统统闭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