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06章

江山战图-第506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当县令肯定没有问题。”

    褚遂良的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有点动心了,谁不想当县令,治理一方,实施胸中抱负,当皇帝果然只是玩笑,可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县令,不就是土皇帝吗?

    这时,一名士子小声问道:“褚兄觉得中都和长安,谁会笑到最后?”

    褚遂良沉吟一下道:“这个很难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不过我可以断定洛阳最多支撑两年。”

    这时,门外有人敲了敲门,众人顿时醒悟,这是伙计来提醒他们不要乱说话,一定是巡查军队来了。

    “喝酒!喝酒!”

    众人笑道:“聊聊百花楼吧!最近谁去了,花魁还是叶怜儿吗?”

    就在士子们不远处的另一间雅室内坐着一名中年男子,有点心事重重的喝着酒,看他的打扮应该是个商人,眼睛里也充满了商人侩气。

    这时,门开了,走进来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他叫殷宏志,是隋军在长安的一名情报头目,原本是斥候校尉,因精明能干,又是洛阳本地人,所以被调来洛阳做情报斥候。

    殷宏志进来,中年男子连忙起身,却被殷宏志按坐下了,“这里不是多礼之处,坐下吧!”

    男子坐了下来,手哆嗦着端起酒杯,殷宏志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我要的东西打听到了吗?”

    男子点点头,又道:“这次我要五十黄金。”

    “要你的情报值这个价才行。”

    “我不想干了,这次我把渤海会最大的秘密告诉你们。”

    “为什么不想干了?”殷宏志问道。

    半晌,男子低声道:“万宝绸庄的李掌柜死了,说是醉酒落入茅厕淹死,但我知道他是被杀人灭口了,他知道得太多,夫人不容他了,我也一样,下一个就轮到我。”

    男子从怀中摸出一卷纸,“你想知道的东西都在上面,我把他们最重要的秘密告诉你,这个情报至少价值五百两黄金,但我只要五十两,算便宜你们了。”

    殷宏志打开纸卷看了看,眼睛顿时一亮,这确实是个极为重要的情报,便他取出五十两黄金放在桌上,男子刚要伸手拿,却被殷宏志按住了黄金,“我先警告你,如果你提供的是假消息,那就不是淹茅厕那么痛快了。”

    “我知道,你们比夫人还狠,我只是卖情报给你们,其他我不招惹。”

    殷宏志手一松,男子一把夺过黄金,塞进口袋里,又抓起桌上的酒壶咕嘟咕嘟痛饮一番,这才出门匆匆离去了,连个招呼也不打。

    殷宏志随即付了酒钱,也转身离开了酒肆

    半个时辰后,殷宏志来到了南市江淮布庄,这里便是当年张铉买下的商铺,现在是隋军在洛阳的情报中心,他们自己开了一座布庄作为掩护。

    殷宏志走进布庄,一直走到后院楼上,推开一扇门闪身进去了。

    房间里光线明亮,一名掌柜模样的人正在低头算帐,他叫杨善,是殷宏志的顶头上司,也是洛阳情报署侯正,掩护身份是布庄的掌柜,手下有百余名情报探子。

    但在他身后不远处,一名三十余岁的文士正负手站在窗前,他穿一身白色儒袍,头戴纱帽,腰束革带,皮肤白皙,目光明亮,留着三缕青须,显得十分儒雅,此人正是张铉帐下录事参军凌敬,从前窦建德的谋士,他是两天前受房玄龄的派遣前来中原调查渤海会的情况。

    “怎么样,有情报吗?”杨善关切地问道。

    凌敬也目光犀利地注视着殷宏志,殷宏志主动请缨,表示自己认识一名渤海会的成员,从他那里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情报。

    殷宏志取出纸卷递给杨善,“比之前预料的还要好!”

    杨善看了看纸卷,又递给了凌敬,凌敬仔细看了一遍,眼中也露出喜色,这个情报太重要,他必须要立刻汇报。

    “杨掌柜,你们这里信鸽在哪里?”

    “信鸽就在后院,参军写好交给我就是了。”

    凌敬连忙写了一份简单的鸽信,交给杨善,他又嘱咐道:“我要立刻赶去陈留县,这封信就烦请马上送走,另外,再派人去中都,把纸卷交给房军师。”

    殷宏志施礼道:“就让卑职去中都吧!”

    杨善点点头,“也好,情报是你搞到的,估计房军师还要问一些详细情况,你即刻出发吧!”

    三天后,凌敬抵达了陈留县,他之所以来陈留县,是因为情报中提示,他们要寻找的物品目前就在陈留县内,但只是在陈留县中转,很快就会运去北方,

    陪同凌敬一起来陈留县的随从约有二十人,都是隋军最精锐的斥候,为首之人是一名鹰击郎将,名叫刘兰成,北海郡人,出身贫寒,原是琅琊郡孙宣雅的手下探子,后来投降了隋军,被编到斥候军,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和勇猛,一次次立功提升,现在已经是鹰击郎将了。

    这次调查刘黑闼,房玄龄向沈光要人,沈光便将他调给房玄龄,跟随凌敬一同南下。

    凌敬对刘兰成很满意,从不多说一句话,也从没有逾规之举,严格执行自己的每一道命令。

    陈留县是中原最重要的水陆中转之地,是南北和东西两条主要官道的交汇处,当初朝廷在陈留县修建了数十座大仓库,虽然仓库已经不再使用,但陈留县作为水陆交通要道的地位却没有变,这里商人云集,县城各处建立了大大小小数千座私人仓库,很多民房也被租出去当做仓库。

    凌敬没有去县衙,而是住进了一家客栈内,凌敬关上房门,取出一张地图铺在桌上,他指着北城门对刘兰成道:“现在我们就位于北城门口,我们的目标是这里!”

    凌敬指着南面不远处,“这里应该有一座仓行,叫做北地仓行,里面有十几座仓库,它实际上是渤海会在陈留县的物资中转站,根据我们在洛阳得到的情报,这座仓库内在几天前进了一批重要物资。”

    说到这,凌敬看了一眼刘兰成,见他并没有询问的意思,便笑问道:“刘将军不想问问是什么东西吗?”

    “如果卑职有权知道,参军自然会告诉卑职。”

    凌敬笑着点点头,“是五百副明光铠甲,渤海会用十万斤生铁从孟海公手上换来。”

    “参军是需要卑职摧毁这座仓库吗?”

    “不是!”

    凌敬摇了摇头,“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刘黑闼的老巢,这五百副明光铠必然是送给刘黑闼,刘将军的任务就是跟踪这批明光铠,找到刘黑闼老巢所在之地。”

    “卑职明白了。”

    “所以现在第一步就是确认这批明光铠还在不在仓库内,第二步就是耐心等待他们出发,如果他们是明年春天出发,刘将军也必须等到明天春天,此事是大帅亲自抓的大事,事关重大,希望刘将军不要让大帅失望。”

    刘兰成默默点了点头,他感到了肩头的压力,自己绝不能失败(未完待续。)

第817章 顺藤摸瓜

    凌敬之所以不找县衙帮忙,是因为县令还是原来的官员,刘兰成认为县衙内一定有人被渤海会收买了。

    但怎么样探查明光铠还在不在仓库内,却又是一个难题,如果夜晚潜进去,一旦被发现就会打草惊蛇。

    刘兰成在仓库对面的酒肆里观察了整整一天,他发现仓库内的看守非常警惕,任何人进出仓库大门都要核对腰牌。

    但他还是发现一个目标,是一个长得油头油脑的年轻男子,此人似乎是本地人,也有腰牌,但出入仓库十分频繁,他似乎负责购置骡马,不断见他牵着不同的骡子进仓库。

    傍晚,当这名男子又一次从仓库里出来,刘兰成便率领三名手下在后面盯住了他。

    在一条小巷子里,刘兰成和手下将这名男子堵住了。

    “饶命!饶命!我给钱。”

    当这名男子看见刘兰成手中锋利的匕首时,他以为自己遇到拦路抢劫的蟊贼。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巷子口,刘兰成一把将他拖进了马车,马车随即飞驰而去。

    “老老实实回答我的话,我饶你一命,否则你只有死路一条。”

    男子的脸都吓白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遇到了蟊贼,自己摊上大事了。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小人叫王顺!”

    刘兰成一把拽下他的腰牌,上面果然写着‘王顺’,第二十六号。

    “一共有多少号?”刘兰成晃了晃腰牌。

    “一共有二十八号。”

    “看样子你混得不行嘛!排在后面去了。”

    “小人只是一个小人物,负责骡马采购,别的事情不管。”

    这时,马车使出了城,在城外官道上奔驰,刘兰成冷冷问道:“你们仓库有什么?”

    “有绸缎、茶叶、香料、油料、羊皮、马牛皮,大概就这么几种。”

    “还有呢?比如盔甲。”

    王顺浑身一震,眼中露出了恐惧之色,刘兰成的匕首顶住了他的咽喉,“说不说?”

    “既然你们知道,还问我做什么?”

    “盔甲有多少?”

    “具体数目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五十包,放在用青石砌成的仓库内,看守得非常严密,我也偶然才知道里面是盔甲。”

    “盔甲什么时候送走?”

    “我不知道,骡马早就备齐了,但上面就迟迟不肯动身,听说好像是查得严。”

    王顺吓得结结巴巴道:“不要杀我,我家里还有孩子,才三岁,还有老父亲,都要靠我养活。”

    刘兰城正准备一刀结果了他,听他这句话,顿时改变了主意,便喝道:“带我们去你家里!”

    夜晚,刘兰成回到了客栈,进门便对凌敬行礼道:“启禀参军,有收获了。”

    “坐下喝口茶,慢慢说!”

    凌敬请他坐下,刘兰成喝了口茶,这才将他抓捕王顺之事详细说了一遍,凌敬眉头一皱,“你放他回去,不怕他出卖我们吗?”

    “回禀参军,他的儿子在我们手上,而且我承诺他,如果他配合我们做事情,事后将不追究他为渤海会做事,还会赏他五十两黄金,相信他不会出卖我们。”

    “这倒是软硬兼施,好手段!”

    凌敬赞了一声,又问道:“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将盔甲送走。”

    “那个王顺说,因为路上查得很严,所以他们在等待时机。”

    凌敬负手走了几步,他知道现在因为在严控生铁私运,所有沿途关卡查得很严,看来他有必要给房玄龄发一份鸽信

    新年刚过,河北又下了一场大雪,整个中都都被皑皑白雪覆盖,沟壑里被大雪填满,房屋上、宫殿顶、河道里、小桥上到处是泡沫般的白雪,大树结成了冰条,格外的晶莹剔透。

    一辆辆马车从大街上驶过,将路上的积雪压成了黑泥,大街两边到处是打雪仗的孩子和年轻人,笑声、喧闹声响彻了中都城。

    这时,一辆马车缓缓停在齐王府前,车门开了,房玄龄从马车里出来,向府中走去,正好管家带着几名下人在打扫台阶上的积雪,见房玄龄过来,管家连忙行礼。

    “殿下在吗?”

    “在屋里,我去给先生通报,房先生先去外书房暖一暖。”

    这是房玄龄的特权,他可以直接先去张铉的外书房等候,房玄龄搓搓手,“好吧!烦请管家替我通报。”

    书房内,张铉正倚靠在软榻上看书,难得这样休憩时间,他也尽量放松自己,什么都不考虑,静静享受这一刻的安宁。

    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只听管家在屋外禀报,“老爷,房先生来了,说有要紧事找,他现在外书房等候。”

    “我知道了,马上就去!”

    别人来打扰张铉或许会有点不太高兴,但房玄龄却不会,他知道房玄龄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时候来,一定有要紧事。

    他穿上一件皮袄,便出门向外书房走去。

    走进外书房,正在喝茶的房玄龄连忙起身行礼,“打扰殿下休息了!”

    “你不也一样吗?没有休息时间。”

    房玄龄苦笑一声,“正好接到了凌参军的鸽信!”

    张铉一摆手,“我们坐下说。”

    两人坐了下来,前两天,殷宏志从洛阳赶来,给房玄龄带来了凌敬的亲笔信,他们便知道去洛阳调查的凌敬已经找到了线索,张铉十分关注此事,他知道房玄龄这时候赶来,一定是凌敬那边有进展了。

    一名侍女进来给他们重新上了茶,房玄龄道:“他们已经在陈留县找到了那批盔甲,但对方迟迟不肯上路。”

    “为什么?”张铉不解地问道。

    “估计是因为前段时间我们严查生铁私运,各个关卡查得极严,使对方不敢上路。”

    张铉沉吟一下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暂时放松盘查吗?”

    “倒不一定,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对方的北上路线,然后有针对性地放松。”

    张铉起身走到墙边,刷地拉开了帘子,露出了墙上的天下地图。

    房玄龄走到地图前,拾起木杆指着陈留县道:“从陈留县去河北有两条路,一条是走东郡北上,一条走荥阳郡北上,正好王世充大赦天下,道路皆不设卡,我推测对方一定走荥阳郡,过黄河到河内郡,然后进入并州。”

    “先生的意思是说,他们会通过太行八陉重新进入河北吗?”

    “他们如果不这样走,那就要经过魏郡了,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进魏郡冒险,要么就是绕过魏郡,从武阳郡北上。”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回头道:“如果他们走太行八陉会风险更大,尤其是井陉和滏阳陉,他躲不过守军的盘查,所以他们还是会进入河北,绕过魏郡北上,我们必须给他们创造机会,还是放松检查比较好。”

    “但殿下用什么借口呢?”

    张铉笑了起来,“用太后的寿辰,三天后便是太后寿辰,我们也大赦天下,军民欢庆十天。”

    房玄龄点点头,“这个借口不错,就给他们十天时间,看他们会不会抓住机会。”

    “我相信高慧一定会抓住机会。”

    下午时分,张铉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