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09章

江山战图-第509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得躲在江南不敢再露面。

    时间渐渐到了二月初,隋军的战备开始进入**,这次江南之战,隋军以江都为大后方,以丹阳郡为后勤重地,动员战船和各类船只千余艘,船夫三万人,调集军队十万人,粮食三十万石,兵甲、弓弩、盾牌、战鼓、军器等等不计其数。

    就在隋军紧锣密鼓进行战备之时,张铉派出的特使凌敬也抵达荆州。

    在天下各大势力中,萧铣是南方势力中最大的一支,当年他绰号北镜先生,活跃在草原一带,组建金山会,当隋末乱局呈现,他看到了机会,便带领在草原培养的势力返回了梁朝故地,并通过其姑母萧皇后的关系,被封为罗县县令,他一方面是朝廷命官,另一方面在罗县招兵买马,在部分梁朝旧权贵的秘密支持下,发展十分迅速。

    大业十三年,杨广在扬州被杀,萧铣随即正式起兵,自称梁王,拥有军队已超过六万人,他的势力发展十分迅猛,短短数月,他的军队便扩展到四十万人,梁国疆域南到交趾,北到荆州,西至三峡,东至九江,沃野数千里,甚至超过了王世充的郑国,成为仅次于北隋和唐朝的第三大势力。

    就在去年,萧铣正式称帝,建国号为梁,年号凤鸣,置办百官,建立朝廷,出入皆按天子制度。

    但国力是否真的强盛,冷暖却自知,萧铣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他的军队号称四十万,但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装备简陋,战斗力极其低下,真正能战斗的军队也只有五六万人,也就是他最初建立的根基。

    而疆域数千里,那些太守县令不过是表面上接受他的统治,各郡都是国中之国,被地方豪门士族把持,实际上他的政令只对江陵郡和岳阳郡有效。

    萧铣目前的敌人并不是占领了襄阳郡的王世充,也不是势力扩张迅猛的杜伏威,而是他隔壁的另一个军阀林士弘,林士弘是****出身,水军强大,仅次于北隋。

    去年六月,萧铣和林士弘在九江郡开战,双方各有胜负,但萧铣的水军却败得一塌糊涂,两百多艘战船全部被烧毁,水军阵亡被俘六千余人,无奈之下,萧铣只得割让九江郡求和。

    但在去年秋天发生的一系列江淮战事使得林士弘和萧铣停止了敌对,他们不安地望着隋军灭掉了杜伏威,统一江淮,又惊恐地得知隋军在江南登陆,攻占了丹阳郡。

    唇亡齿寒,一直敌对的萧林两家开始谈判结盟,准备联合对付隋军南征,而就在这时,张铉的特使凌敬秘密抵达了梁国都城江陵城。

    凤鸣宫的御书房内,梁帝萧铣忧心忡忡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旁边站着他的丞相岑文本。

    “朕与张铉认识多年,当初他还是一个小小侍卫时,朕就和他交过手,当时朕就预言,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却没想到他会有今天的成就,早知如此,当年朕不顾一切杀掉他也就罢了。”说到这,萧铣忍不住长长叹息了一声。

    他又回头问岑文本道:“相国觉得张铉派使者来梁国是什么用意?是不是想和我们联手对付林士弘?”

    岑文本躬身道:“正如陛下所言,张铉此人深谋远虑,行事难测,但他要发动江南战役已是不争事实,所以他肯定不愿意长江以南的各路诸侯形成联盟,以连横破合纵应该是他此时最好的选择。”

    萧铣没有说话,他们江南各路诸侯根本就联合不起来,如果江南会出面联合,或许有可能达成盟约,但他和孟海公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他也不齿孟海公的残暴不仁,至于他和林士弘仇恨太深,面和可以做到,但做到心意一致也不现实。

    不过利用张铉派人来谈判的机会捞一点实际利益倒也不错。

    想到这,萧铣道:“估计特使已经到了,烦请相国替我去接待他,探探他的口风,然后朕再接见他不迟。”

    “微臣遵旨!”

    江陵码头,凌敬的座船缓缓靠岸了,几名侍卫保护着凌敬从大船上走了下来,岑文本连忙迎上前施礼道:“在下岑文本,特奉我家陛下之令特来迎接凌参军。”

    凌敬淡淡道:“感谢岑先生来迎接,不知粱公是否在江陵?”

    岑文本脸色微微一变,他当然知道北隋并不承认萧铣称帝,也不承认梁朝,只承认皇泰帝封给萧铣的爵位梁国公,至于自己这个相国,北隋更不会承认。

    岑文本勉强一笑,只得回答道:“我家主公当然在江陵,请凌参军先随我去贵宾驿馆休息。”

    两人上马车进了城,凌敬见街上行人大多衣着粗陋,很少看见光鲜的丝绸,他当然知道这并不是萧铣倡导简朴,而是萧铣要养活四十万大军,四十万大军比北隋的兵力还多,但南方的人口却比不上北方,萧铣只能与民争利了。

    凌敬暗暗忖道:‘传闻梁国税赋沉重,此言果然不虚。’

    不多时,两人来到了贵宾馆,房舍已经安排好,岑文本急于和凌敬交谈,便请凌敬在大堂坐下,歉然道:“本应让凌参军先休息,但我家主公还在等我的回复,我想先请教参军,这次参军前来究竟是为了何事?文本无礼之处,请凌参军多多包涵。”

    凌敬不慌不忙取出一封信,“这是我家齐王给梁公的亲笔信,先请岑先生转交给梁公。”

    “我一定转交!”岑文本接过信,但眼睛还望着凌敬。

    凌敬微微一笑道:“这次我出使江陵其实是为两事而来,一是我家齐王殿下明确表态,这次南征不会涉及梁公之地,其次是齐王殿下要提醒梁公,梁公大祸即将来临!”

    岑文本大吃一惊,“此话怎讲?”

    御书房内,萧铣蓦地转身,目光凌厉地注视着岑文本,“他说唐军即将发动对我梁朝的战争吗?”

    “回禀陛下,凌敬是这样说,还说情报可靠。”

    萧铣负手慢慢走到窗前,忧虑地望着西方,自从唐军被迫从南阳撤军后,他就很担心唐军会从巴蜀出兵,张铉提醒正好说中了他的担忧,难道唐军真要对自己发动战争吗?

    岑文本低声问道:“齐王在信中难道没有说这件事吗?”

    “他在信中没有提到此事。”

    萧铣回头注视着岑文本,“相国觉得唐军会出兵进攻我们吗?”

    岑文本犹豫一下道:“这件事微臣考虑过,唐军东进有四条路,北线并州非但没有成功,还丢掉了上党和长平二郡,而中线是洛阳,如果张铉不支持王世充,那么唐军一定会攻打洛阳,但王世充已和张铉结盟,两家互相呼应,所以无论洛阳还是南阳,这两条线唐军都不会轻易出兵,剩下第四条线就是我们,眼看张铉已夺取江淮,又即将发动江南战役,唐军再不动手,南方就没有了,所以微臣也觉得唐军出兵攻打我们可能很大。”

    萧铣长长叹息一声,“所以张铉说不会进攻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和唐军鏖战,替他削弱唐军,他就是这个意思,朕心里清楚得很。”

    “但张铉并不承认我们梁国,凌敬只称陛下为梁公,我们是不是先让他们承认梁国?”

    萧铣摇摇头,“时间上恐怕来不及了,而且这种事是小节,不要太计较名义上的东西,朕只关心唐军攻来时,他会不会支持我们。”

    “请陛下放心,微臣认为张铉一定会在背后支持我们,这一点毋容置疑。”

    “光说没有,张铉在等我们用实际行动表态。”

    萧铣低低叹息一声,他拾起桌上的信对岑文本道:“张铉在信中给朕说了一件事,江夏郡五龙山有一座铁矿是渤海会的产业,唐军就是想从这座铁矿获取生铁,张铉希望朕毁了这座铁矿,朕觉得这就是张铉的试探,如果朕用霹雳手段灭了这座铁矿,那么双方就能合作下去,否则,他就会认为朕将联手林士弘,对抗他的南征。”

    “那陛下的态度呢?”

    萧铣毫不犹豫道:“朕明天就派兵彻底摧毁这座铁矿!”

    (未完待续。)

第822章 国之宝鼎

    江夏郡也是隋朝重要的铜铁矿产地,也就是后世著名的矿区大冶,这一带的铁矿埋藏浅,易开采,最初是官方专营,杨广登基后铜铁需求量大增,律令又有放松,允许私人向官方交钱后参与矿产开采,但所采粗铜和生铁必须卖给官方,为此,各地矿山派出了矿监。

    政令宣布后,无论是历阳郡的矿山还是江夏郡的矿山,豪门士族开始纷纷进入参与开采,渤海会也在江夏郡购买了一座矿山,主要出产生铁,开始几年还是比较严格地按照规定卖给官府,但随着吏治衰败,矿监和矿主勾结,大量生铁开始流入民间,谋取更大的利益。

    渤海会购买矿山的动机本身就不纯,它们利用监管松弛的机会,矿山低价收购官府矿山,开始迅速扩大,成为江夏郡第一大铁矿和炼铁坊,他们将生铁大规模输往河北,有力促进了三万渤海军的诞生。

    如今,渤海会已经烟消云散,作为渤海会残余势力,高慧掌握着渤海会的大部分资产,这座江夏郡第一大铁矿作为她手中最大的产业,成了她和唐朝讨价还价的本钱。

    两天后,一支万余人的军队杀到了五龙山,为首将领正是萧铣手下心腹大将雷世猛,萧铣登基后封雷世猛为秦王、龙武大将军,统帅两万精兵。

    五龙山一带矿山众多,大大小小二十几座矿山,但带有冶炼工场的矿山只有一座,便是渤海会的白水矿山,也是五龙山乃至江夏郡最大的矿山,矿山占据了一条最大的矿脉,当军队抵达矿山时,三千多名矿工正在山上叮叮当当的开采矿石,山脚下几座大石屋内袅袅冒着白烟,那里便是生铁冶炼工场,紧靠着汉江的一条支流白水,大量生铁和粗铜从那里上船,可以通过汉水直接运到上洛郡。

    萧铣之所以决定铲除这座矿石,并不仅仅是给张铉的投名状,同时他也害怕李唐势力通过这座矿山先一步进入荆州,如果矿山中藏有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他根本就无法察觉。

    一万军队杀到了矿山,矿山大管事急忙迎了上来,躬身施礼道:“请问各位军爷有什么事?”

    雷世猛见他居然不认识自己,心中更加恼火,冷冷道:“搜查逃兵,命令所有的矿工集合!”

    大管事连忙摸出一锭十两黄金塞给雷世猛,“这是一点小意思,军爷去喝杯水酒!”

    雷世猛勃然大怒,一巴掌将大管事打翻在地,拔出刀指着他怒喝道:“再敢给老子放个屁,老子一刀宰了你!”

    大管事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喊道:“快让矿工集合!”

    不多时,数千名矿工被集中起来,雷世猛一挥手,上万士兵将他们团团包围,矿工们开始惊慌失措起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雷世猛站在高处喊道:“你们不要害怕,我们在追查逃兵,所有人一个一个过关!”

    矿工们情绪稍定,开始议论纷纷,雷世猛低声对副将李武臻道:“这些矿工若是本地人则放走解散,若是关陇人则一概抓捕,另外,冶铁工匠则留下来,好生安抚。”

    “矿工都要解散吗?”

    “正是!明确告诉他们,矿山将被摧毁,如果再敢来矿山干活,格杀勿论!”

    “卑职明白,这就去安排!”

    李武臻随即带着五千士兵将数千矿工带到数里外的空旷处进行甄别,雷世猛就是等他把人带走,防止数千矿工被管事们要挟作乱,引发军队不必要的伤亡。

    等矿工走远,雷世猛用战刀一指十几名管事,“给我抓起来砍了!”

    士兵们如狼似虎扑上去,将十几名管事扑倒,管事们吓得魂不附体,大喊饶命,雷世猛走上前,蹲在他们面前阴****:“实话告诉你们,你们效忠渤海会,所以该死!”

    管事们顿时一个个脸色惨白,雷世猛一挥手,“拖下去宰了!”

    士兵们将抓羊一样将十几名管事拎了下去,“饶命啊!饶命!”

    声音渐渐远去,片刻便消失无声了,不多时,士兵上前禀报:“启禀大将军,全部斩杀了!”

    “好!给我摧毁矿山,摧毁冶炼场,所有财物和生铁粗铜全部充公!”

    一个时辰后,白水矿山便被军队摧毁殆尽,军队立标,矿脉严禁开采,违者格杀无论,矿工也全部被解散,数百名冶炼工匠则带回江陵,几十万斤准备运往长安的生铁和粗铜则成为了梁军的战利品。

    就在梁军摧毁冶炼石屋的同时,在对面山的一间木屋里,两名唐军管事目睹了梁军施暴的一幕,他们二人是李建成派来接交生铁,因为不和渤海会人住在一起而幸免于难,面对浓烟滚滚的矿场,两人立刻向长安方向发去了一封鸽信

    武德殿,数十名重臣齐聚一堂,众人神情专注,听太子李建成介绍生铁进展情况。

    “这一个月我们从寺院、道观以及民间征集生铁,一共得生铁两百四十万斤,铜料八十万斤,基本上可以满足十三万新军的武器装备需求,现在军器监和将作监正在昼夜打造兵器,而铜料准备用来铸造新钱,用开元通宝来取代前朝的五铢钱。”

    “请问太子殿下,矿山进展如何?”礼部尚书唐俭问道。

    “位于眉山郡平羌县的铁矿山我们已经找到,不过矿脉位于岩石下层,不易开采,每年最多产生铁百万斤,远远无法满足军队和民生需要,现在已经责令当地官府恢复开采,并在成都建立冶炼工场,最多三个月后我们就能冶炼出自己的生铁。”

    “可有伴生铜矿?”

    李建成摇摇头,“基本上没有。”

    众人沉默了,从民间征集生铁、铜料,那不过是在吃前朝的老本,尤其不能长久,最多一两次,否则很容易会激起民变。

    这时,李渊缓缓道:“朕之所以决定再一次召开专门针对铜铁的朝会,是因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没有铜铁,无以成帝国,我们如果没有稳定大量的铜铁供应,我们就打造不出兵器,铸造不出铜钱,我们的王朝就无法持久,所以这个问题尽管我们已经讨论了两次,但如果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那么危机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