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526章

江山战图-第526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叔达笑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有时间,只要我们想造船,现在就可以着手,两三年后,我们也会有几百艘货船,如果我们不做,那我们永远没有时间,至于船匠,关陇或许没有,但巴蜀有,岷江上就曾有十二家船场,虽然船场已经大多关闭,但人还在,只要我们高价招募,相信船匠一定会蜂拥而至,不过”

    说到这里,陈叔达停一下,他目光望向李渊,言外之意是就征求天子的意见,自己是不是可以再说下去。

    李渊连忙道:“陈相国请继续说。”

    大殿里十分安静,所有大臣都在聚精会神地听陈叔达的分析,陈叔达笑了笑又继续道:“不过正如独孤尚书所言,我们现在确实急需船只,微臣有一个临时方案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胡人的办法,用大型皮筏子来运输货物,一艘大型皮筏就相当于一艘千石货船,因为我们都是顺水而下,大型皮筏完全可以满足使用。”

    大殿内顿时一片议论声,陈叔达的这个方案并不新鲜,之前就有人提出用羊皮筏子运粮,但遭到了朝臣的普遍反对,堂堂****居然用胡人的办法运输,传出去会让人笑话,而且当时军队也征集到不少船只,所以这个皮筏方案就被否决了。

    却没有想到今天陈相国再一次提出这个方案,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唐军的运输大船被隋军烧掉了,用胡人的运输工具总比前线断粮要好,这一点大家并不迂腐,只是皮筏能否适用,却让众人有些疑惑。(未完待续。)

第850章 心如毒蝎

    这时,兵部侍郎赵慈景道:“陈相国的皮筏方案兵部可以考虑,但峡道一带的长江水流湍急,暗礁众多,皮筏子很容易被暗礁撕裂,恐怕不太适合长江上航运。”

    陈叔达笑道:“赵侍郎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峡道一带的长江虽然水流湍急,礁石众多,但基本上都是明礁,没有暗礁,对于江面上航行的木船却影响很大,容易触礁撞碎,但另一方面,长年的水流冲刷使礁石变得十分圆润,没有锋利锐角,不用担心皮筏被撕裂,况且皮筏本身弹力很好,如果我们再加牛皮覆盖,完全不用担心触礁撞沉,我认为可以适用于长江。”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也不好再反驳了,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天子李渊,李渊沉吟片刻道:“远水难解近渴,蜀中的民船已征用殆尽,关中的小船也送不去巴蜀,但前方确实需要运输粮食,朕觉得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这件事就由兵部来执行,要抓紧时间!”

    赵慈景连忙躬身施礼,“微臣遵旨!”

    李渊回到御书房,不多时,太子李建成也跟了进来,“父皇找儿臣有事吗?”

    “你先坐下!”

    父子二人坐下,李渊喝了口茶,对李建成道:“你对东征目前的局势怎么看?”

    李建成沉默片刻道:“儿臣认为控制住荆州和江夏郡是关键,萧铣是否剿灭其实并不重要,留下他反而使我们和隋军之间多了一道缓冲。”

    “你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攻灭萧铣已经不太现实了吗?”

    “有一点这方面的原因,但儿臣还是觉得江夏郡的矿山更重要。”

    李渊点了点头,”这件事朕会责令你二弟去妥善处理,今天朕找你来,是另外有一件重要之事。”

    “请父皇训示!”

    李渊对长子谦虚的态度很满意,便笑道:“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样说吧!朕想让你去太原。”

    “儿臣遵旨!”

    李渊有点奇怪地看了看长子,他知道长子一定误会,以为自己是让他太原犒军,李渊摇摇头,“你没有明白朕的意思,朕是让你去对付刘武周,把你四弟换回来。”

    李建成一下子愣住了,原来是让自己去打刘武周,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李渊叹口气道:“刘武周把我们拖得太久,最近朕看到几本御史台的上奏,当然说得很含蓄,说元吉在太原所为不符合他的身份,什么叫不符合他的身份,一定是他在太原胡作非为,如果是胡作非为倒也简单了,朕怀疑刘武周迟迟灭不掉并不是他有多强大,而是因为你四弟不得力。”

    李建成默默无语,其实他也有点怀疑刘武周迟迟灭不了是四弟在故意放纵,为了不调回长安,去年父亲想让孝恭取代四弟,结果四弟暗中指使并州士族联名上书,要求他留下,父皇还似乎被说服了,取消了调令,李建成知道父皇也不糊涂,只是父皇已经有出巴蜀东征之意,所以才暂时放弃了调动。

    但为什么现在父皇却想到把自己调去并州呢?

    李渊仿佛明白李建成的不解,缓缓道:“如果张铉要攻打萧铣是另一回事,如果他不打萧铣,那南方的战事就会渐渐平息,朕担心并州那边就会有争端了,虽然不会立刻就发生,但须未雨绸缪,我们必须解决刘武周了,不能再拖下去。”

    李渊负手走到窗前,怔怔地望着远处的天空,良久,他的声音变得十分悠远,又有一丝说不出的怨恨。

    “当初,窦威和独孤顺告诉我,天下虽然群雄并起,但不会有什么大的威胁,唐朝会很顺利兼并各路诸侯,最终统一天下,就算张铉也会归顺大唐,成为朕的臣下,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离谱,张铉已成为我们最大的威胁,鹿死谁手尚为未可知,不知朕还能不能见到天下统一的那一天。”

    说到这,李渊长长叹了口气,目光中充满了惆怅

    鄱阳湖以西,豫章郡和九江郡的交界处,这里有一条狭窄的官道,从南向北,又呈九十度向西转弯,官道通往百里外的建昌县,但就在转弯处,又有一条支道,一直延伸到两里外的鄱阳湖边,那里是一座天然的码头,千石大船也能在那里直接靠岸。

    很多在鄱阳湖打渔的渔民就是从这处天然码头上岸,然后走支道回家,但这条支道却不是渔民所修,而是林士弘所筑,为了便于他从鄱阳湖中上岸。

    这天下午,几艘大船停泊在湖畔,三十几名亲兵护卫着林士弘快步走上了岸,另外两艘马船上牵下来数十匹战马。

    林士弘表情极为难看,似乎胸中的怒气即将爆发,导致他情绪不稳的原因并不是彭泽失守,而是他得到消息,他的三子和二女婿在军中意外身亡,原因是被隋军刺客所害,林士弘一听便炸了,简直是胡说八道,哪里军中主将被刺杀的道理,那些亲兵护卫都是吃干饭的吗?要杀也是杀他林士弘才对。

    二人绝对不是隋军所刺杀,而且林士弘越来越怀疑他们是被四子所害,理由很简单,四子林正彪为了夺取军权,越想这个可能性越大,越想林士弘心中的愤怒就难以抑制,他一定要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如果真是四子所为,那就休怪他不念父子之情。

    林士弘翻身上马,在三十名亲卫骑兵的护卫下,向西面建昌县方向疾奔而去。

    这一带由于是两郡交界处,人口稀少,地处偏僻,一路向西基本上看不到村落,只有靠近鄱阳湖边有座小渔村。

    战马疾奔,卷起滚滚黄尘,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起伏的丘陵,林士弘咬紧嘴唇打马飞奔,他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建昌县大营。

    奔出三十里后,他们进入一条谷道,两边是陡峭的山峦,灌木丛生,怪石嶙峋,再向上则是大片原始森林。

    谷道长约三里,当他们奔出一里后,却不得不停住战马,前方一棵倒伏的大树拦住了去路。

    大树长约五六丈,树径两个人还抱不拢,林士弘不由抬头看了看山上,这棵大树应该是从山上滚下来,就在这时,林士弘忽然发现数十步外的灌木丛中有人影晃动。

    林士弘顿时惊得头皮发炸,“不好,有埋伏!”他大喊一声,调转马头便逃。

    但已经来不及,只听一声梆子响,两边灌木丛内出现了至少两千名弓弩手,他们乱箭齐发,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林士弘和他的护卫,可怜一代枭雄竟死在乱箭之下,林士弘身中数百箭,被射得像刺猬一般,他所有亲兵连同战马都全部被乱箭射死。

    箭矢停止了,左边大石旁出现了将军吕飞的身影,而吕平则从右边大树背后走出,吕飞喝令左右,“去看看!”

    一名士兵飞奔下山,片刻禀报道:“启禀将军,全部死了。”

    兄弟二人交换一个眼色,他们完成了齐王交给他们的任务,吕平当即派两名心腹将林士弘的人头送去彭泽县。(未完待续。)

第851章 老将建议

    “二弟,你说林正彪会不会杀我们灭口?”在返回的路上,吕飞忧心忡忡问道。

    吕平笑了笑,“一般人会这么做,但林正彪或许是例外。”

    “为什么?”

    吕飞不解地问道:“这种豺狼之人连自己父兄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不敢做,为什么会对我们网开一面?”

    “很简单,也现在还不是杀我们的时候,此人虽然心狠手毒,野心勃勃,但同样头脑也比较简单,他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除了我们能帮他,还有谁能指点他。”

    停一下,吕平又笑道:“我也并不是说他不想杀我们,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他不需要我们了,他自然会动手。”

    吕飞点点头,“你说得对,此人寡恩薄情,疑心极重,也没有什么心腹,但凡他有信得过之人,弑父这种机密之事也不会让我们去做了。”

    夜晚,吕氏兄弟返回了建昌县,两人还是决定留一手,提防林正彪狗急跳墙,吕飞先一步带着士兵回了他们的营房。

    林正彪的三万军队没有携带营帐,他们将建昌县一半的居民赶出了家门,军队则进占民居为营房,林正彪的军衙为县衙,此时林正彪正焦急地在县衙大堂内来回踱步,不时向外面望去。

    他很担心吕氏兄弟伏击失败,一旦父亲进了军营,这支军队他就控制不住了,那时他林正彪也必死无疑。

    就在这时,有士兵禀报:“大将军,吕二将军回来了。”

    林正彪精神一振,连忙道:“快快让他进来!”

    片刻,吕平快步走进大堂,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公子!”

    “怎么样?”林正彪期待地问道。

    吕平笑着点点头,“公子放心,已经得手了。”

    林正彪顿时如释重负,连连拍着额头在大堂里打圈,这下子他不用担心父亲来杀他了,略略回神,他又问道:“后事处理得怎么样?”

    “所有人都葬在一座山谷内,我也不知道那座山谷叫什么名字,反正留了记号,将来可以找到尸骨。”

    林正彪除掉了父兄,没有了心头之患,但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又迷茫起来,在座位上坐了片刻,他又问道:“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首先是要封锁消息,暂时不能把大王去世的消息传出去,不过这个消息也瞒不了多久——”

    “难道你们的人会泄露出去?”林正彪的眼睛里顿时迸射出一道凌厉的杀机。

    “不是这个意思。”

    吕平看到了林正彪眼中的杀机,连忙解释道:“我是说大王失踪,其他各路军队很快就会知道,二公子会最先知晓。”

    林正彪眼中的凶光稍微缓和一点,又道:“接着刚才的话题说。”

    “公子当务之急是控制住这支军队,必须把自己人换到关键位子上,如果有必要,公子还得再杀一批将领,比如杨羚、王行善以及张绿威等人,他们可是三公子和赵大将军的心腹,要防止他们带领军队去投奔大公子。”

    “那该怎么办?”

    吕平取出一只皮袋递给林正彪,“这是大王的印鉴,我们可以假借大王之令发布任命书,任命公子为军中主帅,然后公子可以直接免去那几人之职,让自己人接掌军权。”

    林正彪没想到吕飞拿到了父亲的印鉴,他不由大喜过望,他父亲不识字,所有的命令都是幕僚所写,父亲亲自压印,所以只要有印鉴在手,他便可以发出父亲的命令了。

    半个时辰后,林正彪再次召集各军大将,出示了他父亲发来的楚王令,楚王令中任命他为军中主帅,统帅三万大军,负责防御豫章郡。

    林正彪同时强行罢免了九名大将的军职,将他们隔离审查,又任命吕氏兄弟和其他四名部将为裨将,各统领五千军队。

    当天晚上,林正彪秘密处决了九名被免职审查的大将,天刚亮,他便率领大军离开了建昌县,转道南下豫章郡

    张铉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彭泽县,就在大军刚刚进驻大营,吕氏兄弟派来报信的心腹也赶到了隋军大营。

    大帐内,有士兵将两名报信兵带了进来,两名报信兵跪下行礼,“参见齐王殿下!”

    “吕将军让你们带来了什么?”张铉问道。

    “回禀殿下,我们带来了林士弘的首级。”

    说到这,旁边亲卫将一只铜盘端了上来,上面是一个布包,张铉顿时大喜,“打开看看!”

    亲兵将布包解开,里面霍然是一颗首级,两边亲兵都忍不住一阵惊呼,张铉当即令道:“去请老将军来见我!”

    亲兵飞奔而去,只片刻,来护儿大步走了进来,躬身行一礼,“参见大帅!”

    “老将军请免礼。”

    张铉指着铜盘笑道:“请老将军看看这颗首级。”

    来护儿走上前,仔细看了一下铜盘里的人头,吃惊道:“这是林士弘的首级啊!”

    “老将军能确定?”

    “当然确定,当初他两次来我府中请我出山,我认识他,尤其额头这颗三角形的大黑痣就是他特有的标志。”

    来护儿愈加惊讶,“大帅,林士弘的首级怎么会在这里?他不是”

    来护儿有点糊涂了,他们这次大军杀到就是来剿灭林士弘,怎么林士弘已经被杀了?

    张铉笑了笑,便简单将吕氏兄弟的情况告诉来护儿,来护儿这才恍然,他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言了。

    这时,张铉又问送信兵道:“两位吕将军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为首送信兵行一礼,“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