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626章

江山战图-第626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至大帐前禀报:“启禀将军,朝廷紧急鹰信送到!”

    段德操一怔,立刻喝令道:“把鹰信给我!”

    士兵上前,将一管鹰信呈给了段德操,段德操这才发现信筒居然是金黄色,他大吃一惊,这是圣上的手谕啊!

    他连忙拆开信筒,取出一张细绢,上面只写了一行字,下面还盖有天子印章,果然是天子手谕,只见上面写着:

    ‘敕令庆州总管段德操将军,即刻率军救援儒林,保住库存铜铁,击败敌军,不得有误,钦此!’

    段德操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时,旁边副将梁礼低声问道:“将军,该怎么办?”

    段德操低低叹了口气道:“圣旨已下,我还能怎么样,必须出兵!”

    他随即对报信兵道:“你速去禀报郗将军,我亲率大军将很快杀至,让他坚守城池,不得大意!”

    报信兵喜极而泣,连连磕头,告辞去了,段德操又对梁礼道:“隋军围而不攻儒林县,很明显是围城打援,就等我们去救援,这将是一场硬战,必须格外谨慎,我率一万三千军先行,你率五千军在后面押送粮草,但一定要当心隋军偷袭,尤其在过横山之时要格外小心。”

    梁礼点点头,“请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会谨慎从事。”

    段德操又令士兵带上五天的干粮,这才率领一万三千士兵向儒林县奔去。

    岩绿县和儒林县之间隔着一座长数百里的大山,这一段叫做横山,山上便是巍巍长城,奢延水从大山中穿流而过,唐军就沿着奢延水北岸行军。

    就在段德操出兵半天后,副将梁礼也率五千军押送着辎重粮草队向东进发,战争不仅需要粮食,还需要兵器补给,比如箭矢以及刀矛补充等等,要用充足的物资才能保证军队作战获胜,作为身经百战的大将,段德操极为清楚这一点。

    梁礼押送着近千辆大车沿着奢延水北岸缓缓而行,他们十分谨慎,不断派斥候去前方巡视,防止前方有埋伏。

    奢延水也就是无定河,发源于朔方郡南面的崇山峻岭之中,流向东北方向的岩绿县,穿过横山后又转向东南,最后从雕阴郡南部注入黄河。

    尽管梁礼十分谨慎小心,但他们并没有遇到任何异常,穿越大山河谷也没有遭遇到隋军伏击,使所有人松了口气。

    出了山口后地势便逐渐平坦,走了十几里后,便是柔缓的高山草甸,穿过大片树林,北方一座横亘的大山就是赤铁山了,再走五十里便可以抵达儒林县。

    由于天气十分炎热,后勤队伍行军速度不快,中午时分,军队在河边休息,千辆大车在外围围成了一个圆圈,士兵们则躺在圆圈中的草地上休息。

    这时,梁礼隐隐听见了雷声,不由抬头向天空望去,天空一片碧蓝,烈日炎炎,耀眼的阳光照射得眼睛都睁不开,哪里有半点下雨的迹象,梁礼心中十分诧异,这是哪里来的雷声?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骑兵疾奔而来,大喊道:“隋军骑兵杀来了!骑兵杀来了!”

    吓得唐军士兵纷纷起身,梁礼大喊道:“立刻列阵!”

    但已经来不及了,两里外的树林内冲出无数骑兵,俨如山洪爆发一般向他们铺天盖地杀来。

    这支骑兵足足有七千人,由虎贲郎将罗成率领,实际上,南下雕阴郡的隋军共有三万人,其中两万步兵、一万骑兵,骑兵中三千人由孙长乐率领,作为前锋南下。

    而另外七千人则是奇兵,从西面穿过赤铁山山谷,埋伏在森林内,罗成的任务是进攻段德操的后军,摧毁唐军的后勤辎重。

    此时,七千隋军骑兵如脱弦之箭,以掩耳不及迅雷的速度向南面的五千唐军杀去,瞬间便冲到了三百步外,战马不停,继续向前疾冲。

    由于隋军骑兵来得太快,五千唐军根本来不及完成整队,梁礼见形势危急,也顾不上整队了,大喊道:“放箭!”

    一部分唐军张弓搭箭向洪流一般冲来的唐军骑兵射去,箭如疾雨,近两千支箭矢从空中射下,隋军骑兵纷纷举盾相迎,但还是有不少骑兵被箭矢射中,翻滚倒地。

    “将军!来不及了。”一名校尉对梁礼大喊。

    梁礼心中快要绝望了,骑兵前锋距离他们已不足百步,滔天的杀气迎面扑来,大地在震动,狂暴的马蹄卷起的黄尘几乎要让他们窒息了。

    “杀上去!长矛顶上去。”

    梁礼喊声刚落,只听轰一声巨响,东面几辆大车被隋军骑兵撞飞起来,紧接着北面的大车也被撞翻了,强大的隋军骑兵终于杀进了唐军之中,无数唐军士兵呐喊,举矛冲了上去,两支军队在奢延水北岸展开了激战。

    这是一场军力不对称的战争,七千骑兵对阵五千步兵,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将唐军阵脚扯乱,使唐军士兵无法结阵,只能单兵和骑兵对战,步兵远不是骑兵对手,不多时,唐军士兵便被杀得节节后退,败相已现,眼看唐军士兵即将崩溃。(未完待续。)

第1018章 围城打援(下)

    就在这时,远方忽然传来了低沉的号角声,‘呜——’。

    熟悉的号角声令梁礼惊喜万分,这是他们主力杀回来了,他大喊道:“顶住!我们援军来了。”

    援军到来使唐军士气大振,士兵纷纷反攻,即将溃败的阵型又渐渐恢复了,竟然顶住了隋军骑兵强大的攻势。

    这时,唐军主力一万三千人在主将段德操的率领下从东面掩杀而来。

    由于北面是森林,南面是大河,骑兵的很多战术都施展不开,反而有利于步兵的集团进攻,前面唐军长矛士兵已经结成阵型,而后面的唐军主力来势凶猛,隋军骑兵竟形成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罗成见形势不妙,立刻喝令道:“北撤!”

    “呜!呜!”

    隋军骑兵撤军的鹿角号声吹响,七千士兵死伤五百余人,其余大军跟随主将向森林奔去,很快便消失在森林之中。

    唐军没有追赶,而是迅速合兵一处,这时,段德操催马上前问道:“梁将军,损失多大?”

    梁礼叹口气道:“估计伤亡近两千人,隋军骑兵进攻太犀利,若不是将军及时杀回来,恐怕我们要全军覆灭了。”

    段德操冷哼一声道:“我就知道隋军围城打援必有后手,毁粮草,断后路,这是他们的一贯手法,这次也一定如此,果然被我料中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是撤军回去?还是”

    段德操有点犹豫了,虽然圣上令他务必保住儒林县仓库和矿山,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次和隋军作战,他绝对没有胜机,对方不仅有两万步兵,还有一万骑兵,从今天的骑兵看得出,都是精锐之兵。

    张铉只是想将损失降到最低才偷袭自己的后队,可一旦他决定正面作战,自己也一样会全军溃败。

    犹豫良久,段德操终于下定决心道:“先回朔方郡再说,圣上那边我来解释!”

    他下达了命令,军队迅速调头,向朔方郡方向撤退

    张铉的大军在唐军西撤一个时辰后抵达了战场,这时隋军骑兵已经重新返回,罗成并没有去追赶西撤的唐军,他的任务没有成功,但他不能擅自去追赶西撤的唐军,这是北隋军的一个原则,允许在一个任务范围内持续行动,但绝不能擅自去执行另一个任务。

    简单的说,如果梁礼的后勤军队被迫西撤,罗成确实可以率军继续追赶,追杀到底,这就是在一个任务范围内,可段德操的主力返回,和后勤军队合兵一处西撤,后勤军就消失了,罗成的任务也随之结束,如果再去追赶就属于擅自执行另一个任务。

    罗成已渐渐走向成熟,他深知军规严厉,兵败不是问题,如果擅自行动而导致兵败,那问题就严重了。

    骑兵们正在忙碌地清理战场,这时,隋军主力到来,罗成心中惭愧,连忙来到主帅张铉面前,单膝跪下行礼道:“卑职没有完成任务,导致敌军后勤军队逃脱,请大帅责罚!”

    张铉点点头问道:“伤亡情况如何?”

    “回禀大帅,我军阵亡三百八十四人,伤两百七十人,敌军尸体和伤兵都已被搬走,准确数字不知,但推断应该在两千人左右。”

    张铉这才缓缓道:“骑兵和步兵的伤亡比例一般在一比三左右,你的军队伤亡属于正常,这次袭击没有成功责任不在你,唐军主力及时西撤才是关键,所以我不会处罚你,请起吧!”

    “多谢大帅宽恕!”

    罗成行一礼站起身,他又翻身上马,对张铉抱拳道:“唐军虽然西撤,但他们同样没有完成任务,请大帅准许卑职夺取儒林县,全歼城内敌军!”

    张铉微微笑道:“这次战役既然是我主导,那么战争胜负就不仅仅局限在战场上,这个段德操颇有谋略,但他又岂能是我的对手,不用着急,我的软刀子已经刺出!”

    这些天,隋军对儒林县围而不攻,县城内已是一片风声鹤唳,所有店铺都已关门歇业,家家关门闭户,士兵惴惴不安,也没有人去修葺城墙,谁都知道城墙只是一个摆设,隋军攻下城池易如反掌,修葺城墙没有半点意义。

    主将郗士陵更是不见人影,他心里清楚,一旦隋军破城,他将是第一个死,反正死活也是这几天,所以他整天躲在家中和小妾饮酒作乐,能享受一日算一日。

    上午,郗士陵刚喝了两杯酒,这时,一名亲兵在门外道:“将军,外面有隋军使者求见,说是你的旧人。”

    是不是旧人郗士陵不关心,但‘隋军使者’四个字却让他心中一跳,使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线希望,郗士陵连忙问道:“人在哪里?”

    “就在门外!”

    郗士陵顾不得喝酒,慌忙起身,小妾连忙给他穿上衣服,郗士陵吩咐士兵道:“请他到客房稍等,我马上就来。”

    士兵快步去了,郗士陵穿上衣服,还没有整理好便匆匆赶了过去。

    客房里,一名年轻男子坐在榻上,腰挺得笔直,目光冷静,这时,郗士陵匆匆走了进来,年轻人起身行一礼笑道:“郗将军,别来无恙?”

    “你是”

    郗士陵只觉得他很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名字,“我记得你,却想不起名字。”

    “在下姓徐,将军还记得吗?”

    “你是徐春!”

    郗士陵顿时想起来了,这个人是他当年在弘农郡时的部将,自己投降李神通后,他也离开了,没想到他居然投奔了北隋。

    年轻人笑着点点头,“将军还记得我。”

    郗士陵连忙拉他坐下,问道:“你现在在隋军做什么?”

    “在北隋最初担任旅帅,高句丽战役后被提升为校尉,后来又屡屡立功,年初积功升为鹰击郎将。”

    “不错!不错!我一直听人说,隋军最难突破的是校尉,你竟然突破了,成为中级将领,可喜可贺!”

    “多谢将军夸赞,这次我是奉大帅之令,也就是齐王殿下之令,前来见将军。”

    郗士陵心中怦怦跳了起来,张铉居然有话给自己,会是什么?

    他咽了口唾沫问道:“齐王殿下说什么?”

    “齐王殿下可以答应不杀你,放你一条生路,而且还可以保你后半生的富贵。”

    “条件是什么?”郗士陵当然知道张铉不会无缘无故放过自己,必然是有条件。

    “条件很简单,希望你上书天子,弹劾段德操敷衍圣意,在雕阴郡露一下面就撤兵回去了,而且要暗示天子,段德操有拥兵自立之心。”

    郗士陵低头不语,他当然知道对方的用意,也知道自己上书天子的后果,段德操要么被罢免,要么被逼着继续西进。

    徐春又道:“我并没有说假话,段德操军队确实来了,但出了横山不久便退回去了,他根本没有救援儒林县之心。”

    郗士陵默默点头,“我知道他又撤军了。”

    “那将军还有什么疑惑。”

    徐春取出一支金令箭,放在桌上,“这是齐王殿下的金令箭,表示他的承诺有效,将军还不放心吗?”

    郗士陵叹了口气道:“那我的结局如何?”

    “儒林县我们一定会攻下,将军有两条路,一是撤军到黄河西岸的延福县,战争结束后,我们放你返回唐朝,二是收拾自己的财物离去,我们赏你一千两黄金,你可以去河北找一个县买地当财主,享受后半生的富贵,但我家大帅有言在先,将军不准碰仓库中的任何物质,否则他所有承诺都作废。”

    郗士陵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现在就写鹰信给天子,不过两个抉择让我考虑一下再告诉你们。”

    徐春将金令箭留给了郗士陵,告辞离去了,郗士陵长吁短叹,其实他想选第二个,反正李渊不待见自己,这样官做得也没有意思,还不如去享受荣华富贵

    (未完待续。)

第1019章 反间之计

    张铉是以上位者的心态来平度李渊的心思,他知道李渊忌讳什么?在乎什么?

    一句放弃救援,足以让担忧库存铜铁命运的李渊气得怒发冲冠,而一句轻描淡写的拥兵自立也会让疑心极重的李渊心生杀机。

    武德殿内,几名相国聚集在天子的御书房内,紧急商议北方出现的危机,就在几天前,南方的唐军全线推进,占领原本属于萧铣的全部地盘,从长江边的巴陵郡到最南面的交趾郡,开疆数千里,使唐朝的疆域面积赫然扩大了一倍,李渊第一次尝到了帝国滋味的甘甜,再让他按照原先的约定将大部分疆土交给北隋,他是万万办不到了。

    他宁可撕毁协议,背负无信之名,也绝不肯将到手的疆土再交出去了。

    北方出现的危机和南方无关,绝不能用南方的让步换取北方的安宁,这是李渊定下的原则,不容讨论,这一点一开始李渊便对众人明确说清楚了,所以御书房里十分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北方出现的危机就是因为谈判破裂和圣上背信弃义,要想让北隋军队退出雕阴郡,那只有恢复谈判以及把长沙等五郡以及广南道土地交给北隋,否则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