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639章

江山战图-第639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小事李元吉相信自己能摆平,但屈突盖不给自己面子,偏偏要和自己作对,这却让李元吉恼火万分,无论如何,他绝不会放过屈突盖或者是他的兄长屈突通。

    李元吉昨晚和罗玉敏商量了应对之策,罗玉敏给他制定了一个方案,使他有了应答之策。

    不多时,李元吉来到御书房,在门口等了片刻,一名宦官上前笑道:“殿下,圣上宣进!”

    李元吉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进了御书房,只见父皇正阴沉着脸翻看什么,他心中略略有点紧张,上前跪下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哗啦!’一声,李渊将一本弹劾奏卷扔到他面前,冷冷道:“纵奴杀人,火烧西市,看你做得好事!”

    李元吉低下头,咬紧牙关道:“父皇为何要听屈突盖一面之辞?”

    “哼!朕就知道你要狡辩,好吧!你说,朕给你机会为自己辩护。”

    “启禀父皇,儿臣没有纵奴,他们不是奴,而是情报署的武士,他们只是去执行儿臣下达的任务,其次他们压根就没有火烧西市,所有店铺都好好的,儿臣不明白,屈突盖为何要诬陷儿臣?”

    这就是李元吉的对策,把打砸黄氏布帛店说成公事,他又继续道:“我们得到情报,黄家暗中支持北隋,我们怀疑黄家布帛店是北隋的一个情报点,所以孩儿派人去突袭布帛店,搜查北隋探子,结果遭到对方激烈反抗,双方在激战中伤了人,他们死了三人,孩儿的手下也伤了五人,为什么只说我们杀人,却丝毫不提对方的行凶?”

    李元吉虽然说得句句在理,但李渊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尽管他比较偏袒李元吉,但他更相信屈突盖,事情绝不会是儿子所言,因怀疑对方通敌而搜捕杀人。

    李渊冷笑一声道:“朕和黄家打了多年的交代,倒不知道他们会暗中支持北隋,黄家是什么人朕比你清楚,如果你们真是执法搜查,屈突盖会插手吗?你可是堂堂的亲王,他敢诬陷你,告你的黑状?”

    “父皇,儿臣”

    “好了!”

    不等李元吉说下去,李渊便一挥手打断了李元吉的话头,李元吉不敢再说,慢慢低下了头。

    李渊负手在书房里走了几步,回头瞪着儿子道:“朕心里很清楚,无非是黄家过去得罪了你,你在伺机报复罢了,这件事朕不想追究了,但今天朕的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再有人弹劾你纵奴行凶,那朕就会剥夺你一切权力,听到没有!”

    李元吉低头答应,“儿臣记住了!”

    “还有,你纵奴杀了三人,必须要有人出来顶罪,就当是你管束不严,朕要你亲自将杀人者绳之以法,送到官衙治罪,明白吗?”

    李元吉心中虽然万般不情愿,但最后他只得咬牙道:“儿臣谨遵父皇之令!”

    李渊摆了摆手,“去吧!朕吩咐的事情,今天必须全部做完,不许拖到明天!”

    李元吉感受到了父皇的怒火和不满,这个时候他倒不好提屈突通需要监军一事,他便将这份仇恨压在心中,等待机会再雷霆一击,他就不信自己的权力会击不垮屈突盖?

    只要扳倒了屈突通,那屈突盖也休想独善其身。

    李元吉答应了父亲的一切要求,含恨退了下去。(未完待续。)

第1040章 推波助澜

    当天上午,三名黑衣武士被认定为杀人主犯而被楚王府中人送到长安府衙治罪,但送去的并不是活人,而是三具尸体。

    府衙外的台阶上,楚王府管家指着担架上的三具尸体冷冷道:“这三人便是杀人凶手,他们已经畏罪自杀,一命抵一命,至于赔偿店铺以及赔礼道歉,我们会和黄家私下商议解决,楚王殿下希望此案就此了结。”

    屈突盖阴沉着脸望着担架上的三具尸体,虽然这三人穿着黑衣武士的装束,但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显然是用大狱中的死囚来冒充,屈突盖紧咬牙齿问道:“当时现场还有一名白衣文士,现场武士称为他为罗先生,此人才是指挥武士杀人的主犯,楚王殿下为何要包庇他?”

    “我不明白屈突府君在说什么,我们府中没有什么姓罗的白衣文士,倒是楚王殿下常穿白袍,如果屈突府君在暗示我们楚王殿下是凶手,那尽管去向天子告状,让刑部来抓捕楚王殿下,我们奉陪到底!”

    说完,管家一挥手,“我们走!”

    十几名骑兵武士一起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呼啸而去,丢下了三具无名无姓无身份的黑衣尸体,屈突盖望着一群人奔远,恨得眼中喷火,这就是肆无忌惮地权贵,视人命为草芥。

    “府君,我们该怎么办?”府丞在一旁低声问道。

    屈突盖重重哼了一声道:“此案暂时不消,派人去打听那名姓罗的白衣文士究竟是何人,我一定要将他缉捕归案!”

    楚王府内,管家向李元吉汇报了他送三具尸体去府衙的详细经过,当说到屈突盖要追查姓罗的白衣文士时,李元吉的脸色变得铁青,慢慢捏紧了拳头,屈突盖不仅不给自己面子,在父皇面前告自己状,还给脸不要脸,一定要和自己作对到底,很好,他倒要看看是谁哭到最后。

    李元吉回头看了一眼罗玉敏,只见罗玉敏脸色有点苍白,他便安慰道:“先生不必担心,这件事我妥当处理,绝不会让先生受到半点委屈。”

    罗玉敏恨声道:“屈突盖明知是殿下的命令,却坚持要找卑职的麻烦,很明显就是在针对殿下,此人胆大妄为,说得出就做得出,如果我们不尽快将他扳倒,不知他还会做出什么对殿下名声不利之事。”

    “那先生有什么高见?”

    “卑职建议立刻派八面来风楼的监察官赶赴江夏,寻找屈突通的把柄,为派监军创造条件,卑职也一同前往,一是为监察官出谋划策,其次也是暂时躲避屈突盖的搜查,不知殿下认为如何?”

    李元吉刚接手监军大权时就想向荆北屈突通军队派出监军,但他兄长李世民坚决反对,并担保屈突通不会做出逾规之事,天子李渊也是看在李世民出面担保的份上才没有答应李元吉向江夏派出监军的请求。

    这件事也一直让李元吉耿耿于怀,现在加上对屈突盖的仇恨,李元吉已经不是想派出监军那么简单,而是决心扳倒屈突兄弟,报这次被屈突盖羞辱之仇。

    李元吉便点了点头,取出自己的金牌递给罗玉敏,“所有监察事宜由你全权负责!”

    “卑职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罗玉敏接过金牌,回自己房中收拾物品,他写了一张纸条,藏于蜡丸中,找来自己的心腹将蜡丸递给他道:“速去青云酒肆,将此蜡丸交给掌柜,当心不要让人看见。”

    心腹接过蜡丸匆匆去了,罗玉敏这才带着两名手下和监察官一起乘坐马车离开了楚王府,在十几名骑兵武士的护卫下向襄阳而去

    中都齐王府官房内,张铉正在忙碌地批阅堆积在桌案上的奏卷,新年伊始,各郡太守的述职报告已经陆续送达中都,中都各部各寺监以及紫微阁都开始忙碌起来,述职报告不是一只卷轴那么简单,还有太守下面各曹的详细报告,民生、政务、治安、农业、教育等等事务都需要汇报,中都御史台和巡风使还会派人去各郡暗中核对情况。

    这是每年年初中都朝廷所面临的一件大事,作为最高权力者,张铉也必须审阅各郡太守的报告,以便及时掌握各郡的重要动向。

    但张铉更关心备战的情况,这次备战实际从去年便开始了,一直在秘密进行中,包括物质运送,军粮囤积,兵力调动,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以各种借口进行调动,经过数月的准备,战备已渐渐完成。

    但出征的时机还没有到,张铉还在等长安的消息。

    这时,房玄龄出现在门口,笑道:“殿下,长安有消息来了。”

    张铉大喜,连忙道:“军师快快请进!”

    房玄龄快步走进房间,将一封快信交给张铉,“这是长安情报署刚送来的情报,请殿下过目!”

    张铉接过快信,匆匆看了一遍,沉思片刻问道:“这个罗玉敏可靠吗?”

    “绝对可靠,他的妻儿目前就住在安阳县,是我们去年拉拢的内应。”

    张铉点点头,“既然李元吉已经派人去了襄阳,那我们在襄阳应该配合他了。”

    “微臣明白,襄阳那边已经安排好,微臣相信李元吉派去的人不会白走一趟。”

    这时,房玄龄忽然又想起一事,连忙道:“殿下,蕲春郡那边传来消息,杜伏威和百余名手下出现在矿工之中。”

    蕲春郡那边有一座中型铜矿,拥有数千矿工,由郡府负责管理,这个消息令张铉一愣,杜伏威怎么会在蕲春郡?

    早就几年前,便由房玄龄负责,北隋军在江淮各地的矿山中安插进了大量耳目,就是为了应对有一天杜伏威的返回,杜伏威对唐朝唯一的作用就是扰乱江淮,为唐朝向东进攻做好铺垫。

    张铉原以为杜伏威会在历阳郡铁矿起事,却没想到杜伏威竟然去了蕲春郡,心中一转念,张铉忽然醒悟,难道这和蕲春郡太守郑善果有关吗?

    房玄龄点点头道:“微臣也认为,一定和郑善果有关系,有郑善果的暗中支持,杜伏威更容易成功。”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冷笑道:“唐朝想在江淮重新扰起大乱,但他们的目标绝不是江淮。”

    “殿下说得对,杜伏威重新起兵造反只是为了牵制我们,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北方或者豫章、鄱阳等郡。”

    张铉负手沉思片刻道:“江淮与河套相距甚远,影响不到河套地区,长平、上党二郡倒有可能,但我的直觉是豫章郡和鄱阳郡,一旦江淮大乱,我们必然会将江南的军队调至江淮平乱,这便造成了江南各郡的空虚,而唐朝大军正屯兵于江陵,各种战略物资齐备,可以随时向东发动进攻,我想唐军的目标必然是豫章郡。”

    说到这,张铉冷笑一声道:“真是有意思了,我在谋荆州,对方却在谋我江南,那么就看谁能将这幕戏唱得更精彩吧!”

    “殿下的意思是”房玄龄小心翼翼问道。

    张铉斩钉截铁道:“我的意思很简单,就让杜伏威在蕲春郡造反,这样便给我们在蕲春郡集结军队的机会,但前提是杜伏威的造反一定要在我们的控制之下,绝不能让事态扩大。”

    “请殿下放心,内卫已经有准备了,绝不会让杜伏威得逞。”

    张铉又嘱咐道:“另外襄阳郡那边也要安排好,此事环环相扣,一环都不能出错。”(未完待续。)

第1041章 欲加之罪

    在唐军刚进荆州之初,襄阳城是唐军的军政重地,但随着军队主力已转移到江夏郡,襄阳城的驻军只剩下一万人,由荆州副总管兼襄阳郡太守武士彟统领,他们防御的目标却是北部的王世充。

    这天上午,李元吉派出的军队监察使赵行本以及幕僚罗玉敏抵达了襄阳城,一行人是装扮成商人走南襄道抵达襄阳,当他们进了襄阳城,一股喧嚣热闹的气氛扑面而来。

    “先生觉得我们此行会有收获吗?”赵行本有点担心地问道。

    赵行本来自于长安监军署,这是一个由楚王李元吉控制的小官署,主要掌握对军队的监察权,权力极大,最初是由天子李渊直管,后来李渊将监军署交给了儿子李元吉,不过李渊还是留了一手,李元吉派驻监军必须要得到天子李渊的批准方可执行。

    监军署分为监察和监军两个司,两者职责不同,赵行本便属于监察司,他的具体官职是六品侍御史,按照惯例,侍御史便已经拥有了监军权,不过这一次他并不是来行使监军职权,而是奉命来寻找屈突通的把柄。

    罗玉敏也穿了一身商人的黑袍,他淡淡笑道:“谁会没有把柄,只要认真查找都能找到,而且我们出发之前已经密令洛阳情报署先一步南下调查了,相信他们已经有了线索。”

    “原来如此,那我们现在去哪里?”

    “赵御史随我来就是了。”

    罗玉敏显然早已准备,他带着赵行本和十几名侍卫来到城门附近的一家客栈前,他抬头看了看大门,上面牌子上写着‘三川客栈’四个大字。

    “就是这里了!”

    罗玉敏笑着走进了大门,客栈掌柜连忙迎了出来,“欢迎来小店入住!”

    “我们是从从长安过来,杨清在这里吗?”

    掌柜立刻变了脸色,恭恭敬敬道:“杨使君在,先生请随我来。”

    罗玉敏这才低声对赵行本道:“这里是洛阳情报署设在襄阳的一个分支点,里面的掌柜和伙计都是八面来风楼的人。”

    赵行本这才恍然,他让手下跟伙计先去休息,自己则和罗玉敏跟随掌柜来到后院的一间屋子里。

    屋子里只有一名中年男子,此人叫做杨清,是唐朝在洛阳的情报头子,他笑着迎了出来,深施一礼道:“先生一路辛苦了。”

    “哪里!哪里!辛苦杨使君了。”

    罗玉敏将杨清介绍给了赵行本,三人寒暄几句,这才进屋坐下,这时,掌柜给他们送来了热茶,罗玉敏喝了一口茶问道:“杨默认分卷'1'使君应该比我们早到三天,有没有什么线索?”

    杨清点点头,“有一点线索,其实也不算是我查到,很多都是大家知道的事情,只是平时不留意,如果真的留意,就会发现有些地方很不妥了。”

    “能否具体说说!”

    “目前我发现三个问题,第一是屈突通的亲卫人数远远超编,他竟然有一千亲卫,远远超过百人的定例,其次是很多襄阳人家供有屈突通的生牌,生牌上竟然称他为天下明公,着实让人吃惊。”

    罗玉敏和赵行本对望一样,两天都面露骇色,竟然被称为天下明公,那天子算什么?

    “那还有什么?”赵行本追问道。

    “还有就是江夏新修的城墙超过了三丈三,为三丈五,这也是由屈突通主持修建。”

    各地城墙不能超越京城,这是隋朝以来的惯例,从前是不能超过洛阳城墙的高度,唐朝建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