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747章

江山战图-第747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文重一怔,但还是摇了摇头,“在大散关他杀不了我,我并不怕他,他向圣上报告,我就向大将军揭发,看圣上相信他还是相信大将军。”

    “将军真是煳涂啊!只要换的人还是李神通的人,李神通会为了你而得罪天子的心腹宦官吗?”

    周文重一下子愣住了,他有点踌躇起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李神通替他说话,可魏征一句话便将他的希望给无情地浇灭了,李神通确实不会为了自己而得罪天子的心腹宦官,那自己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马忠尖细的声音,“我的东西忘在将军这里了,我来取一下。”

    周文重急忙给魏征使眼色,让他赶紧去里屋,但魏征却后退两步,藏身在门后,从腰间拔出了匕首,他知道这个马忠已经心生怀疑了,哪有中午喝了茶亲兵不收走的道理?出去走两边他便醒悟过来。

    脚步响起,监军马忠再次闯了进来,一进门便对周文重干笑道:“周将军,我的玉佩刚才可能掉在你这里了,我来找找。”

    “我这里没有什么玉佩!”

    “那不一定,说不定掉在地上了。”

    他弯腰向桌下看,但目光却向里屋瞟去,就在这时,魏征一步上前,锋利的匕首从背后刺进了马忠的后背,马忠惨叫一声,身体向后剧烈弯曲,正好看见魏征,他的眼睛顿时瞪大了,“原来是你!”

    “正是我!”

    魏征拔出匕首又一刀刺进他后背,这一刀刺穿了心脏,马忠当场毙命。

    周文重以为魏征会从背后熘走,想到魏征竟然杀了马忠,他被惊得目瞪口呆,发应过来时马忠已经倒地而亡。

    周文重拔出剑大喝一声,“你不准动!”

    这时,五六名亲兵听到动静跑了进来,却发现马监军倒在血泊之中,他们大惊失色,将魏征团团包围。

    魏征丢下匕首淡淡道:“马忠已死,不管将军是否把我交出去,天子都不会饶过将军,如果将军还愿意听我说一句话,那么将军还有最后一个机会。”

    周文重脸色阴晴不定,他想起母亲多年前病重无治,多亏魏征妙手回春,将母亲从鬼门关拉回来,就凭这份救母之恩,他也不能将魏征交出来,可是。。。。。马监军死了,自己又怎么向天子交代?

    周文重心中乱成一团,他却听得了魏征最后一句话,‘将军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他迟疑一下问道:“什么机会?”

    魏征一指里屋,“我们进去说!”

    周文重点点头,吩咐亲兵将马忠的尸体就地挖坑掩埋,他跟魏征进了里屋。(未完待续。。)

第1225章 紧急军令

    房间里,魏征取出了一面银牌放在桌上,“将军见过这个吗?”

    周文重拾起银牌,只见上面写着‘大周国使’,他愣住了,魏征几时变成了周王朝使者?

    这面银牌其实是个信物,表示周王朝使者的身份,而并没有什么具体权力,一般金牌是由天子才能发出,各大将军因为作战需要,也会在战时有权颁发使者银牌,魏征的这面使者银牌就是李靖颁发,交给刘兰成使用,证明他是李靖派出的周军使者。

    魏征又道:“将军还不知道吧!河湟五郡、陇西郡和天水郡都已投降了周军,周军五万大军由刘兰成率领已进入天水郡,距离大散关不足百里,明后天将军就会得到消息了。”

    周文重彻底震惊了,周军已兵临城下,他居然一无所知,现在不是在停战吗?

    魏征又取出两封信递给他,“这是陇西许太守和天水张太守写给将军的信,将军看一看便知道我的话是真是假了。”

    周文重慢慢坐了下来,颤抖着手打开信,匆匆将两封信看了一遍,他不得不相信魏征的话了,他抱着头低声道:“可神通将军待我不薄,我怎么背叛他?”

    魏征冷笑一声,“李神通因为是皇族,他没有选择,如果他不姓李,他早就投降了周军了,周将军,大唐只剩下一个关中了,天下统一的日子已经不远,恕我直言,今天是将军最后一次立功机会,献了大散关,将军便有了功劳,还能保住官职爵位,若错过这次机会,将军只能成为战俘,荣华富贵转眼成空,将军拿什么留给自己的子孙?”

    周文重最终被说动了,他想到马忠已死,就算他不投降,李渊也不会饶恕自己,他心一横,站起身道:“感谢先生给我这次机会,我愿意献大散关投降周军,但我有一个条件!”

    “将军请说!”

    “我的士兵很多都分到了土地,希望我们投降后,周军不要剥夺他们的土地,我就这个要求,只要刘将军肯答应,我愿意献关!”

    魏征点点头,“应该问题不大,我去和刘将军说说,请他给将军一个书面承诺。”

    。。。。。。。。。

    魏征还是说慢了周军骑兵的进度,当天晚上刘兰成的两万骑兵便抵达了大散关,大军在大散关外二十里外休息,魏征在军中找到了主将刘兰成。

    听完周文重的条件,刘兰成点点头道:“天子已有旨意,无论唐军士兵是投降还是战俘,只要拥有良田低于百亩,朝廷都不会剥夺,会继续让他们拥有,其实用不着我承诺。”

    魏征笑着劝道:“可他们并不知道天子的旨意,将军还是写一份书面承诺吧!也免得对方觉得太容易,又换别的条件。”

    ”承诺书我可以写,我不知道周文重是不是真心投降?”

    “监军马忠已经被我杀死了,他不肯投降,李渊会饶过他吗?将军请放心,他只有这条路了。”

    “好吧!我就相信他。”

    刘兰成随即写了一封保证书,派士兵去将这封信射进城内,同时在信上约好了开城投降时间,送信士兵拿上信便催马疾奔而去。

    。。。。。。。。。

    三更时分,大散关城头上点燃了三支火把,随即城门缓缓开启,刘兰成就在山脚下,他当即对偏将洪文涛令道:“你可率一千骑兵进关,控制住城门,若一切顺利,点火把示意!”

    “卑职遵令!”

    洪文涛立刻率领一千骑兵向山上冲去,骑兵风驰电掣,很快,大队骑兵便冲进城门,刘兰成紧紧注视着城门,他经验丰富,周文重并不是无路可走,如果他安下陷阱,把自己杀得惨败,他就非但无罪,反而立下大功,所以刘兰成很谨慎,绝不会全线压上。

    只片刻,城门处燃起了火把,刘兰成点点头,看来没有问题,他随即喝令道:“大军进城!”

    两万大军开始列队向大散关缓缓驶去。

    。。。。。。

    就在刘兰成率骑兵千里奔袭大散关后不久,周王朝部署在陇右的十万大军也开始发动了,周军兵分两路,李靖亲率五万大军从会宁郡的凉川县沿着黄河南下,直扑金城郡,另一支五万骑兵则由裴行俨统帅,从灵武郡的鸣沙县沿着高平川水南下,杀向平凉郡北部的萧关。

    沿途李世民修建的烽燧纷纷点燃了烽火,向数百里外的唐军陇右大营送去了大军压境的信号。

    李世民的陇右行辕大营位于安定郡的安定县,这里群山环绕,北方多险关要隘,南面和关中也被重重大山阻隔,只有泾水一条道通往长安,但向东可以很便利地前往北地郡和弘化郡,李世民选择驻兵在这里,正好位于陇右和关中的交界处,无论去陇右还是回关中,都可以随时启程。

    在停战的大半年时间内,李世民虽然几次上书父皇,希望父皇能拨付足够的钱粮给他,使他能够继续招兵买马,但李渊开出的条件却简单,要求他回长安述职。

    李世民知道,只要他回了长安,他的军权就没有了,他最终没有答应父皇的要求,始终不肯前往长安,那么相应的,李渊也不肯给他拨付足够的钱粮,缺粮也就成了李世民最大的苦恼。

    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得派侯君集率两万军去河湟屯田养马,秋收后,他的粮食和战马不足的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解决了。

    在派侯君集去河湟屯田的同时,李世民也积极练兵,努力将安定大营内的三万军队打造成百炼精钢之军。

    这天上午,一连串的紧急军情向李世民的大营纷至沓来,河湟告急、金城告急,萧关告急,大散关陷落,烽火的浓烟直冲天际,一连串的紧急情报惊得李世民目瞪口呆,他急忙召集属下商议突来的各种紧急军情。

    “很明显,这是周军一次蓄谋已久的进攻。”

    张公瑾地图前对众人道:“从周军的进军路线可以看出,周军骑兵没有从会宁郡直接南下陇西郡,而是绕了一个大弯,从河西进入河湟,再从河湟东进陇西郡,这样做最大的用意就是躲过我们的耳目,要知道从会宁郡直接南下,会立刻被我们发现,他们突袭大散关的图谋就很难实现了。”

    “军师不用再说周军的进军路线了,说说我们现在面临的局势。”李世民焦虑地提醒张公瑾道。

    张公瑾点点头,用木杆指着北面道:“现在李靖的五万大军沿着黄河南下,很明显是冲金城郡而去,一旦拿下金城郡,河湟唐军东撤之路就被切断了,而周军为了牵制我们,不让我们出兵西去救援金城郡,所以五万骑兵便出现北面的萧关,殿下,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去救萧关,还是去救金城郡。”

    李世民沉思片刻,便问长孙无忌道:“无忌的态度呢?”

    长孙无忌缓缓道:“我们兵力太分散,容易被敌军各个击破,卑职建议放弃河湟和金城郡,集中兵力守住安定、平凉、弘化和北地四郡,至于大散关,让李神通去处理吧!”

    张公瑾接口道:“殿下,长孙长史看得很透彻,金城郡的一万军根本抵抗不住李靖五万大军的进攻,最多三天就会崩溃,一旦金城郡失守,侯君集的河湟之军就将面临三面近十万大军的包围和堵截,河湟唐军无路可退,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灭,我们时间不多了,殿下再不下令,金城郡和河湟之军都要完了。”

    李世民知道,只要自己下令,他们就放弃了河湟五郡和金城、陇西、天水三郡,八个郡的土地啊!就这么被周军一刀切走了。

    秦琼和伍云召也急道:“我们军队已经不多了,形势危急,殿下快下令吧!”

    李世民只得点点头令道:“传我的命令,金城郡之军顶住周军两天,令侯君集火速东撤,两天内务必撤回金城郡,一旦河湟军队撤出,大军便立刻退回平凉郡。”

    李世民同时又下令,令伍长孙顺德率一万军队火速北上,支援萧关抵御周军进攻。(未完待续。。)

第1226章 机会乍现

    长安,武德殿,盛怒之下的李渊正在对李神通大发雷霆,“朕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才争取到一年停战,就指望你们训练精兵,振奋士气,现在可好,一战不打,五千军队直接投降了,大散关丢了,关中的西大门直接打开,你说现在怎么办?”

    李神通低着满脸羞愧,其实他心中也十分冤枉,丢失大散关并非士兵不精,也并非士气不振,而是主将出了问题,主将出问题监军也有责任,监军可不是自己派的,但他不敢说这话,大散关丢失,形势十分严峻,现在他不敢推卸自己的责任。

    “陛下,大散关虽然失守,但周军并没有杀进关中,说明他们的战略目标不是关中,应该还是陇右和河湟,我们还有机会,微臣愿意亲自率大军去夺回大散关。”

    李渊也知道此时杀了李神通也没有用,关键还是要夺回大散关,他怒气稍稍平息,沉思片刻问道:“你准备出多少军队去大散关?”

    “陛下,目前整个关中有十万军队,除了长安的四万军外,再就是潼关和蒲津关的两万军队,这六万军铁打不动,剩下的四万军队全部出动,微臣准备兵分两路,一路三万人负责夺回大散关,另一路一万军驻守扶风郡为后援,不惜一切夺回蒲津关。”

    “这是你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蒲津关。”

    “微臣保证!”

    就在这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启禀陛下,秦王殿下八百里加急快报!”

    李渊一怔,立刻令道:“速传进来!”

    李神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心中忐忑不安,也不敢离去,只片刻,一名送信校尉被领了进来,他高高举起快报,跪下磕头,“拜见陛下!”

    李渊从他手中接过快报,让宦官带他在一旁等候,他打开快报匆匆看了一遍,不由大惊失色,手中快报落在地上,李神通吓得连忙拾起快报,“陛下,发生了什么事?”

    李渊颤抖着声音道:“周军十五万大军进攻陇右,河湟以及陇西等郡已不保。”

    李神通心里明白,他连忙安慰道:“陛下,这应该和大散关失守是同一件事,假如陇西和天水两郡不丢,大散关也不会丢。”

    李渊克制住心中的焦虑,又急问送信士兵,“现在秦王军队如何?”

    尽管李渊对次子割据陇右自立十分不满,但毕竟是他的军队,在十五万周军大举强攻面前,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他心中充满了对陇右命运的担心。

    送信士兵上前道:“启禀陛下,卑职离开之时,听说河湟唐军已经撤到了金城郡,这次秦王殿下的撤军令十分及时,应该能顺利撤出。”

    李渊微微松了口气,郡县丢了还能再夺回来,可军队被歼灭,那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他又拾起快报,他还有最后几句话没有看,最后几句话竟然是次子向自己恳请钱粮支援,‘粮草不足,军心动摇,无法组织民力助军,急望父皇发粮。’

    如果是平时,李渊不会理睬他的钱粮请求,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李渊也不得不让步了,他当即下达旨意:“传朕旨意,火速向安定郡拨粮二十万石,钱五十万贯。”

    李渊又对李神通道:“记住你的承诺,无论如何,给朕夺回大散关。”

    “微臣遵旨!”

    李神通行一礼便匆匆退下去了,李渊负手走了几步,他又道:“速传楚王来见朕!”

    。。。。。。。

    李元吉匆匆向御书房而来,正好在台阶前遇到了忧心忡忡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