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血染山河 >

第155章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155章

小说: 抗战之血染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去,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我留个念想还不行吗。”

    “哈哈哈,你那是蛤蟆想吃天鹅肉。”弟兄们哄笑了起来。

    这些死里逃生的弟兄睡过一觉之后又重新变得精神抖擞起来,仿佛不曾经历过那枪林弹雨的血战。

    这些百战老兵们恢复得很快,战场上的事情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打了这些年的仗,他们早就不在乎那些了,能够活下来比什么都强。

    南京战役才初次加入战场的学生兵王子坤独自靠着墙坐着,听着老兵们天南海北的说笑着,始终一言不发,心中依然悲痛。

    与他一同参加部队的整个班的同学这一场仗打下来只活下来了十多个,战争的残酷正折磨着这位一心报国的年轻学生。

    杨凌一切收拾妥当,让秦寿用他们营积攒下来的钱去街上购买了大米和一些猪肉回来,为弟兄们做一顿好饭。

    游击营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仗打了不少,缴获倒也颇丰,这些换的钱全丢给财迷秦寿保管,成为了营里的小金库,毕竟仅靠着上边发的那点东西,指不定早就饿死了。

    杨凌差人上街打探戍卫司令长官部的消息,虽然知道这南京战败,这戍卫司令部肯定得撤销并入第三战区。

    杨凌他们游击营直属于戍卫司令长官部,现在又是被打残的,划入第三战区十有**会被其它的部队吞并,一旦再次拉上战场很有可能就是战场上的炮灰。

    当炮灰这不是杨凌想看到的,所以得提前想办法为游击营的未来谋一条出路,争取能够靠上大一点的靠山。

    撤到滁州的司令长官们已经先后离开了,杨凌他们只是找到了滁州城的溃兵临时收容负责人。

    这溃兵收容负责人倒也不是别人,而是杨凌的老熟人刘明,两人如此场景下相见,让人唏嘘不已。

    “能够活着回来就好。”刘明看到杨凌安然无恙,也是很高兴。

    杨凌也对刘明的帮助表示了感谢:“还得感谢刘老哥你让焦超明特意传达命令,不然我们也不能活着过江。”

    刘明听到杨凌提起这事就不断的叹息:“撤退的太匆忙,许多部队和机关都被堵在了南京城内,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唉,这是我们司令部的失职啊……”

    “以鬼子的凶残,恐怕他们凶多吉少。”杨凌也好不隐晦的说了实话。

    “唉,这当真成了民族的罪人了。”

    “此事责任不在刘老哥,你也尽力了。”

    两人相对叹息着,对南京一战最后的败退唏嘘不已,不过事情已经发生,再多的叹息也是无用。

    “你们部队过来了多少人?”

    “老兄弟还剩下一百多,沿途又收拢了一些其他部队的弟兄,现在还有两百多人,只是目前没有去处。”

第三百二十六章 74军

    参谋刘明听了杨凌说游击营南京一战打得惨烈,能够活着突围出来的弟兄只剩下百余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惋惜不已。

    “真是可惜这些老兵了……”

    这些都是从淞沪战场上那枪林弹雨之中滚过来的老兵,现在损失这么多,这么能够不让人心痛呢。

    “这些弟兄们为国而战,牺牲的光荣,没有给咱们中国人丢脸,杨兄弟你也别太难过,这战争还未结束,你还需振作起来,党国需要你这样打过仗的军官,活着的弟兄们也需要你继续指挥,你还需担起这份责任呀。”

    参谋刘明担心杨凌因为南京战役的失败而心灰意冷,开口好言对他宽慰了一番。

    杨凌心中对那些逃跑的长官们虽心中万分的痛恨,但是也知道这笔血账需要算在小鬼子的头上,倘若他们没有发动侵略战争,这一切惨剧都将可以避免的。

    杨凌虽想拯救南京军民免于日军屠戮,但是他位卑言轻,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终究不能力挽狂澜,对此他心怀愧疚。

    “刘老哥放心,我自当振作,为弟兄们报仇,为死难的百姓复仇,让日寇血债血偿,直至将日寇赶出中国的土地!”

    杨凌的话掷地有声,让参谋刘明打消了疑虑,他最为担心的是杨凌因为连续的败仗而一蹶不振,那可就真的痛惜一员战将了。

    从上海到南京短短四个月的时候,几十万国民革命军的精锐损失殆尽,那些敢打敢拼的军官大多阵亡,在这艰难时刻,最为需要的就是杨凌这样敢于同日军血战的军官了。

    同日寇血拼本不是杨凌的本意,但是他也清楚,倘若没有他们这些部队在前方浴血奋战,拖住日军的进攻步伐,那么沿海一带的大量的工厂,学校,百姓和机关就无法安全转移到后方。

    倘若这些落入敌手,那么仅仅依靠大西南那贫瘠的教学资源和薄弱的工业能力,这场战争是打不下去的,虽这两场战役打得惨烈,但是也给长期作战奠定了基础,避免了迅速的亡国,成为亡国奴。

    想到刚过去的两场惨烈的战役,那么多的弟兄血染沙场,最后尸骨无存,刘明和杨凌相对无言叹息着,长久的沉默。

    但是杨凌也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刘明帮忙,避免自己已经打残的游击营划入第三战区后被其余的部队吞并送去当炮灰。

    杨凌试探性地问:“刘老哥,我们游击营隶属于戍卫司令长官部直辖,现在南京打败了,我们也没个落脚的地方,不知道对我们可有安排?”

    刘明端起茶杯泯了一口茶,望着杨凌叹气说:“杨兄弟,我也不瞒你,这南京打败了,南京戍卫司令长官部恐怕也要被撤销,前几日刘长官离开的时候说,南京突围出来的部队大多要划入第三战区的。”

    “那我们游击营呢?”

    “你们游击营现在加上收拢的散兵也才两百多人,收容结束后应该也会缩编整补到第三战区损失较大的部队之中,不过你不用担心,你在南京表现不俗,大家都看在眼里,至少你的营长是跑不了的。”

    杨凌心中苦笑,他现在最为担心的不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营长位置,而是为手底下的那帮弟兄考虑。

    这些弟兄都是刀山火海一起闯过来的,在战场上是能够彼此挡子弹的兄弟,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

    他不能扔下他们不管,他们这些整补到其余部队的散兵,一旦打起仗来,十有**会被拿去当炮灰,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我们具体整补到那支部队定了吗?”杨凌问。

    “这倒没有,”刘明顿了顿说:“杨兄弟,你们可有想去的部队?”

    “第88师,第87还有第36师这几场仗打下来损失很大,你们如果想去的话,我这就可以给你们批条子将你们补充过去。”

    第87,88师这些以前都是德械精锐,每一名士兵都是从全国各部队之中精挑细选的,但是从上海到南京打下来整补了五六轮,真正的老兵都打光了,现在只剩下空架子了。

    刘明虽是好意,可以通过关系将他们整补进入这顶着精锐名头的部队之中,但是杨凌却是摇了摇头。

    这些德械师精锐已经只剩下空架子,老兵精锐早就拼光了,并且等到明年中国和德国断交之后,苏械,美械装备将会替代德械大量装备部队,这德械部队也将成为过眼黄花,不再受到重视。

    “杨兄弟,怎么?不满意?”刘明看到杨凌摇头,顿时皱起了眉头:“可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的警卫部队已经满编,你们要想补充过去恐怕有些困难,要不这样,我去找刘长官说说……”

    看到刘明为难的样子,杨凌急忙开口解释:“刘老哥,你误会了,德械师那可是精锐,我们这帮弟兄都是野惯了,你看能不能将我们补充到第74军去?”

    “第74军?”

    刘明皱起眉头想了想,这是九月份才新组建的部队,虽然上海和南京都打得不错,但是比起大名鼎鼎的德械精锐可还差的远呢。

    “杨兄弟,这74军刚成立不久,你确定要去?你可得考虑清楚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想换去德械师的话,我可以帮得上忙,一旦确定下来去了74军再想换回来,我可无能为力了。”

    杨凌笑了笑说:“就去第74军。”

    “真是搞不懂你。”刘明无奈的摇摇头:“那我这就给你写条子。”

    现在参谋刘明是滁州留守的收容散兵负责人,这些收容起来的散兵都是由他负责送去各部队,有他帮忙,杨凌也省了不少事情。

    第74军虽然在九月份才组建,但是在上海的罗店和南京都打出了血性,全军两万一千多人,虽然打得只剩下只有七千多残兵,但是歼灭的日军也有数千人。

    现在这74军在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之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杨凌知道,将来那可是抗战之中的王牌主力。

    只要抱上了这条大腿,那么以后的兵源武器都是优先补充的,后勤更是不需担心。

    待在这么一支强有力的部队之中,打起鬼子来才没有后顾之忧,当然杨凌这些小九九,刘明现在是无法理解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 北上蚌埠

    参谋刘明仔细的替杨凌写了条子,然后盖了红戳,递到杨凌的手中,杨凌急忙折好踹进了口袋。

    “杨兄弟,现在后悔可还来得及,再过几日我就得去第三战区司令部报到,你再找我我可无能为力了。”

    参谋刘明对于杨凌执意要去第74军依然满头疑惑,放着好好的德械精锐师不去,非得去一个新成立的部队,他还真搞不懂杨凌的想法。

    杨凌自然不会再更改,为了表示对刘明的感谢,邀请他去喝两盅叙叙旧。

    刘明打笑说:“我这里还有一大堆事呢,喝酒的先记在账上,等我忙完这一阵子,非得喝穷你不可。”

    “那我可不干。”杨凌也笑了起来。

    杨凌和刘明都是从上海一起死里逃生出来的,虽现在在不同的单位,但是这份情意却不会因为时间空间而改变。

    两人互相调侃一番后,刘明的收起了自己的笑容:“这小鬼子亡我之心不死,这以后恐怕还有得仗打,战场兵危凶险,现在你也是堂堂的大营长了,打起仗来不要老冲在前边,要多保重才是。”

    “你也保重。”刘明的这番话也算是好意的提醒了,杨凌自然铭记在心里。

    刘明负责滁州收容溃兵,杨凌办完了事情,自然也不好再多打搅,很快就告辞。

    “记得你欠我一顿酒。”刘明站在门口大声提醒。

    杨凌也笑着回答:“到时候请你喝正宗的山东烧刀子。”

    “一言为定!”

    两人挥手告别,殊不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一旦分开,再见也不知道在何年何月。

    杨凌穿过难民和溃兵拥挤的街道,很快就回到了他们落脚的大院子。

    有了刘明的批条,杨凌他们也有了去处,不过这第74军已经撤到了北边的安徽蚌埠集结收容,他得赶紧带弟兄们追上去,万一错过了时间,谁知道他们又撤那里去了。

    况且这滁州城距离南京太近了,以日军的攻击速度,不消几日就能够打过来,这里也不是久待之地。

    杨凌回到院子之后立即将几位连长叫过来开了一个短暂的小会议,说明了他们即将要的去处。

    “营长,你说去哪我就去哪,我没啥意见。”刘一刀是杨凌的坚定支持者,杨凌刚说完,他就表了态。

    王胡子犹豫了半晌说:“去哪都是打鬼子,我所谓。”

    老烟枪他们也都纷纷开口,现在这兵荒马乱的,都不清楚该往那里去,现在杨凌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也都没有拒绝。

    “行,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还是那句话,有我杨凌一口吃的,绝对有你们一口吃的,你们选择跟着我杨凌,那是信任我,我绝对不会亏待了你们。”

    杨凌这话说得真切,让老烟枪他们都是心中觉得踏实,跟着这样的长官是他们的幸运。

    虽然决定要北上蚌埠去追74军,但是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谁都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事情,杨凌得做万全的准备。

    “秦寿,咱们还有多少钱?”杨凌将目光投向了掌管游击营小金库的秦寿。

    秦寿肉疼的回答说:“突围时只带出来四百零五块银元,其他的全丢南京了。”

    在下关那命都难保的残酷突围战斗之中,秦寿还惦记着银元,并且带了这么多出来,杨凌暗叹,也真是难为他了。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去街上将这些银元留一百备用,其余的全换成腊肉,白糖,馒头和大米,凡是能吃的都给我买,除此之外,买一些药品和纱布,以备不时之需。”

    “营长,咱们买一些就够吃就行了了,买那么多不浪费了吗?”秦寿疑惑不解。

    “咱们这北上蚌埠,路上什么情况咱们不知道,现在能多做一些准备就先准备着,不至于路上饿肚子。”

    杨凌明白人是铁饭是钢的道理,离开了这滁州可就没地儿补给了,这年月里的乡下可不富裕,他们这两百号弟兄人吃马嚼的可不能马虎。

    秦寿得到了杨凌的命令上街采购去了,虽然滁州涌进了大量的难民和溃兵,战争已经逼近这里,但是商贩可不少,除了价格比平日里贵几倍外,别说吃的,弹药都能够买到,并且要多少有多少。

    老烟枪被杨凌派去滁州车站打听军列的消息,要是能够乘车去蚌埠,那可比走路强得多。

    随着杨凌的一声令下,两百多弟兄都忙碌了起来,收拾东西准备北上蚌埠去新的部队报到。

    杨凌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去第74军,同他们一起突围出来的营长赵文斌也跑来向杨凌告别,他也要回自己的东北军122师。

    赵文斌的营在江阴的时候就打没了一半,南京的时候另一半也拼光了,现在变成了光杆司令,虽然脸上没有表露出来,但是杨凌知道他心里不好受。

    “真不和我们一起走?”赵文斌和他的弟兄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并不缺乏勇气,只是上边的长官太无能,导致他们损失惨重,杨凌同情他,想挽留下来。

    但是赵文斌却执拗地摇头:“东北军是我的根,我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