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血染山河 >

第349章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349章

小说: 抗战之血染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击队的官兵们见识了铁匠他们的厉害,也是打心眼里佩服。

    虽然以前他们跟着张烈臣在固守清河镇也算是打退了伪军和鬼子的几次进攻,但是每一次都是伤亡很大,还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呢。

    得到游击队弟兄夸奖的铁匠他们也是心里骄傲,嘴上却是漫不经心的道:“这算什么,几个伪军而已,想当初我们在万家岭和鬼子第106师团打的时候,那可是一万装备精良的鬼子,还不是被我们砍瓜切菜般的收拾了……”

    铁匠一边假装掏着烟,一边故意说得轻松,那一副历经血战后的淡定从容,让这些游击队的官兵们心中更加的敬佩了,敢情这些实力强劲的弟兄都是在正面战场和鬼子血战过的。

    “来来来,长官抽烟。”

    游击支队的官兵们急忙递上烟,点上火,看到这些周围投过来的敬佩目光,让铁匠他们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长官,那你讲讲你们在万家岭打仗的事情呗?”

    游击队的官兵没有参加过那种杀得天昏地暗的血战,自然也被勾起了兴趣,想听听铁匠他们这么杀鬼子的。

    看到聚集过来的弟兄,铁匠深吸一口烟,叹了一口气缓缓道:“那是血仗啊,我们几个军的部队把鬼子围的铁桶一样,那嚣张的松浦老鬼子硬是不投降,不投降咋办?那就只能打!往死里打……”

    当铁匠他们三五成群的在庄子里晒谷场上休整喝水讲故事的时候,杨凌他们也没有闲着。

    在刘家的院子里,火把照得一片透亮,一大帮被缴械的家丁护院和刘良的姨太太挤成一团哭哭啼啼的,满脸的慌乱,而四周都是凶神恶煞持枪的弟兄。

    杨凌他们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刘良的儿子的尸体,游击支队的官兵们很快就明白过来,敢情是刘家为伪军通风报信的。

    倘若不是杨凌他们及时的到来,恐怕他们早已经喝醉被收拾了,想到这里就怒不可及。

    可是当他们打了胜仗回到庄子里的时候,这刘良看到形势不妙已经脚底抹油溜掉了。

    虽然刘良溜掉了,但是这些姨太太和家丁护院却不知道情况,直到被驱赶到了院子里,这才明白怎么回事。

    “长官,饶命啊,真不关我们的事儿啊,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那个天杀的,这么能干这么缺德的事情啊……”

    面对四周持枪杀气腾腾的弟兄们,这些刘家老小也是哭嚎一片,纷纷告饶,弄得原本就心中满是怒火的副支队长张烈臣心烦意乱。

    “都他娘的给老子闭嘴!”

    张烈臣的腿被包裹的和粽子一样,想到差点阴沟里翻船被刘良出卖,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吓得哭哭啼啼的刘家众人顿时静若寒碜。

    “老实交代,那刘良到底藏在哪里了!佛否则今天你们一个都别想有好下场!全以通敌罪名拉出去毙了!”

    张烈臣声厉惧色,当真是吓得这些刘家人各个面色泛白。

    可是审问来审问去,他们这些人哪里知道刘良去哪了,让张烈臣也是气恼不已。

    “妈的!真是便宜这个老东西了,下次让我逮到他,非要剥了他的皮不可!”

    杨凌倒也没有那么生气,毕竟人都是有趋利避害共性的,眼看着重庆方面已经被鬼子打到西南了,他们这些本就没啥国家概念的土财主看到现在鬼子势大,当墙头草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迟早会抓住他的。”杨凌则是好言安慰张烈臣。

    “就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恶气!”张烈臣说着对游击队的弟兄恶狠狠的吩咐道:“他们刘家通敌卖国,这些人也不是好东西,都拉出去毙了!”

    听到张烈臣的话,那些刘家的人更是面如死灰,得令的游击队官兵都是纷纷上前,准备执行命令。

    “慢!”杨凌看到,急忙阻止:“张副队长,虽说他们是刘家的人,但是我们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也通敌,要是就这么枪毙了,岂不是让我们游击队背上滥杀无辜的骂名?”

    “那这么办?总不能就这么便宜他们吧?”张烈臣还是气鼓鼓的。

    “那刘良才是罪魁祸首,他们就放了吧,不过这刘家通敌,所有的资产田地充公……”

    现在第三游击支队原本的驻地清河镇落在了鬼子手里,什么都没带出来,连明天吃饭都是问题,抄刘家的这些东西,正好以资军用。

    张烈臣虽然心里还是生气,但是杨凌发话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依了杨凌,毕竟杨凌现在才是第三游击支队的长官。

    “多谢长官,多谢长官……”

    死里逃生的刘家人虽然家产没了,但是毕竟也算是捡回一条命,很快就被被赶出了刘家大院。

    在这乱世中,一旦选择了错误的道路,那是要付出代价的,杨凌也算是做的仁至义尽了。

    “杨长官,张癞子被你们击溃了,我看咱们不如顺势收复清河镇吧,那里工事战壕齐全……”

    现在看到杨凌他们打了胜仗,张烈臣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想重新回到清河镇去,毕竟守着一个镇子,总比待在在这穷乡僻壤的乡下强。

    杨凌却是摇摇头:“我们一旦重新夺回了清河镇,鬼子势必会派出更多的部队来围剿我们,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肯定难以抵抗就,我想意思是就留在乡下打游击。”

    看到杨凌不愿意打回去,张烈臣也是急眼了:“杨长官,那清河镇本就是我第三游击支队的驻地,岂能让给鬼子,再说了,丢了镇子,也不好向上边交代,况且没有了清河镇这个根据地,我们如何牵制鬼子,如何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看到急眼的张烈臣,杨凌也是苦笑着摇头,感情吃了这么大的败仗,还不吸取教训呢。

    杨凌也没责怪他,毕竟打习惯了正规作战,不懂得打游击战也是正常。

    “这广大的乡村地区鬼子控制力量薄弱,咱们打游击,就是要依托这广袤的乡村地区和鬼子伪军周旋,而不是守着某一处据点,镇子死拼硬打……这个你的明白?”

第七百三十一章 苦难百姓

    沦陷区内的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不仅仅缺衣少食,还要遭受鬼子伪军的欺凌,甚至屠戮。

    但是相对于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生活,他们宁愿死在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也不愿意暴尸异乡荒郊野岭。

    前几个月敌后战区的于学忠司令指挥的第51军,第57军和大量的游击纵队和鬼子三个精锐师团在这一片土地血战。

    而这在方圆几百里的淮河地区这鱼米之乡,历经战火,饱受战争的摧残,已经被炮火打成了一片废墟,无数的村庄在熊熊的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滞留在敌后作战的中**队遭遇到了重创,敌后战区的控制区极大的缩小,许多地方再次被鬼子控制。

    为了达到震慑的效果,小鬼子抓铺了许多在战事期间帮助中**队挖战壕,抬担架的百姓,屠戮焚毁了许多的村庄,方圆数百里在鬼子的血腥控制下,变得死气沉沉。

    中**队打了败仗还可以撤退,但是那些家和田地在这里的百姓却走不了,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很重。

    大多庄稼数人一辈子都是都在土地里刨食,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打了败仗的军队向北撤走了,到了百里外,而滞留在这一地区的百姓却遭了殃,在鬼子的欺凌下,抓捕杀害了许多人,几乎是每村都有人披麻戴孝。

    在鬼子兵的刺刀下,许多百姓不得不帮着鬼子做事,但是一旦游击队打回来,那些帮着鬼子做事的人就会被以汉奸的名义抓起来,杀鸡儆猴,又是一次杀戮。

    所以生活在沦陷区内的百姓很苦,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面对各方势力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形式,大多数人也逐渐学会了当墙头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为了活下去,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老婆子,把咱们家的那两只鸭抓出来,这部队打了胜仗,咱们也不能不表示啊。”

    已经深夜了,小王庄内依然人声鼎沸,打了胜仗的官兵们正在庄子内治伤做饭,一片热闹。

    但是大门紧闭的百姓们,却是愁眉苦脸,半点都高兴不起来,部队打了胜仗,他们这些穷苦的百姓就要拿出一些东西劳军,否则要是不爱国。

    “当家的,咱们家就剩下两只鸭了,要是拿去给那些当兵的吃了,那以后下蛋的都没有了,那以后……”瘦骨嶙峋的妇人有些不情愿。

    同样身躯干瘦的男人叹了一口气责备道:“你这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两只鸭重要还是命重要?你看那刘家的人都被驱赶出来了,恐怕他们这一次也要处理一批汉奸呢。”

    听到干瘦男人的话,那妇人也是身子一颤,担忧地低声说:“那上次鬼子过来,咱们可是也送出去两只鸭,你也说送鸭报平安……那可是资敌啊,会不会当汉奸给……”

    “那是鬼子强行抢去的,我们可没有资敌,你不要乱说话,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干瘦男人急忙打断了妇人的话。

    妇人看到自家男人那紧张的样子,也是明白了什么意思,开口道:“我知道了,那我这就去把咱们家剩下的两只鸭抓出来,你等会给他们送过去。”

    干瘦的男人看着家徒四壁的家,叹息的摆摆手:“去吧。”

    很快,两只大肥鸭就被从鸭笼里抓了出来,捆绑住了双脚。

    “你就在家好好待着,我去去就回。”

    男人抓起两只肥鸭,打开了门栓,沿着坑坑洼洼的村路向中央的晒谷场走。

    而在晒谷场上,穿着斑驳不同军服的游击队和杨凌带过来的弟兄都待在这里休整呢,缴获的武器更是堆得小山一样高。

    “老王,你也过去啊。”

    干瘦的男人拎着两只挣扎的肥鸭刚走出没两步,吱嘎一声,对门的大门也打开了。

    自己的邻居也拎着半袋的稻米出了门,看到干瘦男人手里拎着的肥鸭,也是一愣,旋即点点头。

    “走吧,咱们一块过去。”干瘦男人叹息一声,招呼自己的邻居一起走。

    很快,各家各户都有人出来,要么拿了一些粮食,要么拎着鸡鸭,鱼干等东西,都是沉默的走向晒谷场。

    “老乡,你们这是干什么?”

    在晒谷场外站岗的哨兵是杨凌从第74军带过来的弟兄,看到这么一大帮百姓拎着这些鸡鸭鱼肉,扛着粮食过来,也是一愣,不解的问。

    “老总啊,你们不是打了胜仗了吗,我们虽然是平头老百姓,但是也对小鬼子痛恨啊,你们为我们中国人出了恶气,我们拿点东西犒劳老总们,东西不好,别嫌弃,请收下吧。”

    “对,对,我们拿一些东西犒劳老总们,老总们打鬼子辛苦了。”

    这些手里拿着五花八门东西的百姓都是纷纷的挤出僵硬的笑容附和着。

    “打鬼子本就是我们分内之事,你们太客气了。”

    看到这些热情拿着东西过来慰问的百姓,执勤的哨兵也是不好意思的急忙说。

    “老总,那我们也不好过去打扰了,就把东西放在这里了。”领头的老者说着招呼身后的百姓们道:“大家伙都把东西放下,咱们回去吧。”

    这些村民也都熟门熟路的将手里拎着的粮食,鸡鸭都通通的放下了,然后不等哨兵反应过来,就纷纷告辞离开了。

    “怎么回事?”看到这边闹哄哄的,王胡子带着两个弟兄走了过来。

    “报告长官,这些老乡说是为了劳军,给我们送了一些吃的,他们放下东西就走了。”哨兵急忙挺身敬礼,然后指着一大堆东西说。

    看到这些捆绑起来的鸡鸭和一袋袋的粮食,王胡子咧嘴笑了起来:“谁他娘的说敌后的百姓不爱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叫全民抗战。”

    “都别看着呢,都搬到院子里去,既然是老乡们犒劳我们的,那咱们也不能枉费了人家的一片好意,咱们收下。”

    王胡子倒是没有多想,看到这么多的东西,顿时对小王庄的百姓好感增强了不少,招呼着弟兄们搬东西。

    弟兄们也是兴高采烈的纷纷的动手,将百姓送过来的东西往刘家大院里搬,一时间鸡鸭扑腾,好不热闹。

    杨凌听到外边闹哄哄的动静,也是走到门口往外看,看到王胡子正指挥着弟兄们往院子里拎鸡鸭,扛粮食呢,也是疑惑不解。

    “胡子,你们在哪弄的这些东西?”杨凌开口问。

    “团座,村里的老乡送的,说是犒劳我们打了胜仗”王胡子笑吟吟的回答。

    杨凌也是没有想到敌后的百姓对他们的部队这么爱戴,心里还想着以后要多打胜仗,不能让他们再被鬼子欺负了。

    “既然是好意,那就收下吧,记得明天去登门道谢。”杨凌吩咐。

    “是!”

    “道什么谢啊,不去追究他们通敌就算好的了。”听到杨凌的话,屋子里的张烈臣也是开了口。

    张烈臣阴阳怪气的说:“杨长官,你别看他们热情的给我们送,鬼子来了,指不定比现在还送的多呢。”

第七百三十二章 百姓支持

    张烈臣倒也说得是实话,鬼子伪军一旦进了村,那可是鸡飞狗跳的一片闹腾。

    要是百姓不主动的拿出一些东西出来集中起来给他们,让他们满意,否则等他们砸开了门进了屋,那指不定连根毛都剩不下。

    百姓们生活在沦陷区本就是缺衣少食的,不仅仅要交租子,还得时不时的拿出东西犒劳来村子的各支打着不同旗号的部队。

    在这样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别说爱国了,恐怕不痛恨来村子里的部队就谢天谢地了。

    杨凌原本以为是这些百姓真心的犒劳他们呢,敢情其中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人家其实是不情愿的,只不过迫于无奈而已。

    以后自己的游击第三支队在这一地区活动,还得依靠这些百姓提供情报,帮着打鬼子呢。

    倘若现在收了这些东西,岂不是和那些雁过拔毛的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