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血染山河 >

第418章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418章

小说: 抗战之血染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安第八旅正在向灌南县方向运动。”

    “铜山方面已经破袭津浦铁路长达八十余里。”

    “临沂,泰安方面部队攻击受挫。”

    “游击五纵队失去联系。”

    “保安第十一旅损失过半,已经撤出战斗。”

    “忠义救**第三纵队攻入阜宁。”

    。。。。。。

    作战参谋干事们也顶着疲惫的面容,在作战室中央的沙盘上不断的根据最新的军情进行推演和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各战区都接到重庆方面的冬季攻势作战命令,苏鲁战区各部队都在出击,虽然山区内依然安静,但是外边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身为战区司令的于学忠将军也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瞪着布满血色的双眼不断的批阅各地的电报,给予回复,掌控着全局。

    “游击军李指挥那边有没有消息?”

    虽然整个鲁南,苏北,苏中和苏南都打成了一一锅粥,各部队有捷报也有受挫的,但是大多数都是掌控中。

    而唯有游击军方面至今没有消息,引起了于学忠司令的注意,不得不主动的问起。

    参谋长王静轩很快从堆积如山的电文中找出了一份电文道:“司令,李长江司令上午的时候发过来了一封电报,说是部队损失过大,请求后撤休整再战。”

    “狗屁!这才打了几天?这就是撑不住了?!”一向脾气很好的于学忠司令气的面色铁青,他的怒容让参谋长王静轩也是微微的叹气。

    那些实力孱弱的地方游击队都能光复城镇,打得鬼子和伪军落荒而逃,取得了不少的战果,而拥有十三个团武器装备精良的游击军竟然没有丝毫的进展,这让他很不满。

    “听说李总指挥最近私下里和鬼子眉来眼去的,我看要不要将他先调回来审查?”政治主任周复在一旁小声的开口。

    “有没有证据?”听到游击军指挥李长江竟然和鬼子有勾搭,于学忠司令当即脸就沉了下来。

    政治主任周复摇了摇头:“我们的人目前还没拿到证据。”

    听到这话,于学忠司令的脸色总算是缓和了下来,没有证据那就说明是猜测,身为战区总司令,他可不信什么谣言。

    “这说不定是鬼子刻意放出来的假消息,想离间我们的,让我们互相的猜忌,削弱我们的战斗力。”于学忠司令背着双手来回的踱步,像是喃喃自语。

    “司令,可是无风不起浪,现在形势严峻,我们还是要多做一手准备才是。”参谋长王静轩也是满脸的担忧。

    “嗯,可以派人暗中调查,但是万不可让其他人知道,毕竟李总指挥也是高级军官,我们一切要事实说话,证据说话,被中了小鬼子的离间计。”

    于学忠司令还是很晋升的,虽然他也知道无风不起浪,但是好歹人家也有着少将军衔,算是高级将领了。

    “捷报!淮阴被我们军光复!”

    正在此刻,一名通讯干事手里拿着一份电文闯进了屋子,顾不得满屋子的高级军官,大声嚷嚷了起来。

    捷报的消息让忙碌的作战室内爆发出了一阵欢呼,作战参谋也急忙在作战沙盘上寻找淮阴的位置。

    “我看看”

    参谋长王静轩也是满脸的喜色,迈步上前将电报抢到了自己手里,低头看了起来。

    “是那一支部队光复的淮阴,我要给他们请功。”看到参谋长王静轩古怪的脸色,于学忠司令忍不住开口询问。

    “司令,有古怪啊。”参谋长王静轩说着将电文递给了于学忠司令:“淮阴附近是第九游击纵队的游击区,可是这份电文的署名却是其下属的游击第三支队。”

    “嗯?”于学忠司令也接过电文看了起来,也是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地方。

    “速去复电询问情况。”于学忠司令也没多想,直接吩咐通讯干事。

    通讯干事回答道:“长官,这是一份明码电报,是从淮阴附近发出的,我们刚才已经换了几个频道联系,都没有任何的反应,估计他们不知道我们的通讯频道。”

    “迅速联系淮阴附近的电台,让他们迅速的去确认淮阴的情况。”

    “是!”

    当战区司令部收到杨凌他们发出的光复淮阴的明码电报后,鬼子华北司令官杉山元和华中司令官俊六也接到了淮阴失陷的明码电文。

    不过现在各地区诸如南昌,九江等大城市在中**队狂风骤雨般的攻击下摇摇欲坠,苏北地区一个小小的县城的丢失,还真引不起他们的注意。

    因为淮阴所在的苏北地区地处鬼子华中和华北两大集团的结合部,双方都觉得对方会派人去夺回来,但是其实谁都没有派人去。

    这就让杨凌他们躲过了一劫,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这是杨凌所没有预料到的。

第八百七十章 南线战事

    冬季攻势如火如荼的进行,冒着冰冷刺骨的寒风,英勇的中国官兵们前赴后继的向鬼子的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嘭嘭嘭!”

    在高邮的战场上,迫击炮弹不断的落在冲锋的人群里,掀起了一团团的血肉焦土,但是鬼子依然难以阻止中国官兵的冲锋势头。

    “杀!”

    身先士卒的基层军官们几乎都被硝烟熏成焦黑一片,连续几天的战斗已经让他们变得蓬头垢面,但是依然难以掩饰他们浑身散发的凌厉杀气。

    “腾腾腾腾”

    鬼子的轻重武器都开火了,密集的弹雨将战场笼罩,爆炸的硝烟,燃烧的滚滚浓烟遮蔽了战场,子弹在横飞肆虐,将一个个扑上去的身躯打得血泉飞溅。

    整片战场上都响起了军官们嘶哑的吼声,第一波冲锋的中国官兵在鬼子九二式重机枪和掷弹筒,迫击炮,山炮的联合绞杀下全部倒下了。

    那些中弹重伤的官兵还捂着自己的伤口,拖着枪,攥着手榴弹在向鬼子阵地方向爬着,他们的身后留下一道道血槽。

    “呼叫炮火!”

    第一路游击少将司令马玉仁将军看到冲上去的两百多人眨眼间就被屠戮一空,这个削瘦刚硬的军人眼眶泪光闪动。

    “咻咻咻。。。。。。”

    一枚枚炮弹从身后的简易炮兵阵地掠过游击队弟兄们的头顶,带着清晰可见的弹痕,砸向了前方几百米外的鬼子阵地。

    “轰隆轰隆隆!”

    炮击炮弹虽然不像是重炮那般威力奇大无比,但是面对炮兵们的急速射,在滚滚的黑烟中,鬼子堑壕外的沙袋,机枪,躯体还是不断被炸飞,在强横的力道中被撕碎。

    凄厉的哀嚎从前方的滚滚浓烟中传了过来,硝烟遮蔽的天空下起了黑灰,就像是下了一场雪。

    第二波游击部队的敢死队已经趁着炮击迅速的扑到了一线的战壕里,他们将自己的身躯紧贴在战壕壁上,等待着出击的命令,粗重的喘息声响成了一片。

    马玉仁将军率领的部队已经在高邮外围和小鬼子和伪军厮杀了好几天了,双方在阵地上反复的争夺,杀得是血流成河。

    整个战壕已经是一片焦黑,残缺的肢体和内脏随意的散落在,破碎的枪支沾染着暗红色的血迹静静的躺在那里。

    虽然他们是游击部队,但是这一次是全线的反攻,不仅仅是高邮,附近的盐城,宝应,以及南线苏南地区都在打仗。

    并且在正面战场上,刚完成整训的中国官兵也在向小鬼子发起凶猛的攻势,所以他们游击队也集结起来了,再次打攻坚战,他们也要光复城市,消灭日寇。

    炮弹不断的砸落在鬼子的阵地方向,一团团爆炸的火光在昏黑的天空下腾起,不时有飞溅的骨头渣子和碎肉落在地上们的头上。

    弟兄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已经浑身破烂脏污,满是暗红色的血渍,这一趟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未知数呢。

    “这下够鬼子喝一壶的。”

    有弟兄将脑袋小心翼翼的探出战壕,观察着几百米外被炮火覆盖的鬼子,那边已经一片昏黑,爆炸的闪光不时的闪现,就像是狰狞的雷暴。

    也有刚补充上来的新兵紧攥着手里破烂的步枪,已经没子弹了,唯有挂在前边那开了豁口的刺刀还泛着寒芒。

    “小鬼,来,喝一口。”

    看到和步枪差不多高的稚嫩新兵,有老兵将最后一根烟点燃深吸一口,解下腰间的水壶递了过去。

    看到满脸善意的老兵,稚嫩的新兵哆哆嗦嗦的接过水壶,仰头猛灌了一口,喝的太急,呛得直咳嗽,满脸涨成了酱色。

    “这不是水。。。。。。”稚嫩的新兵边咳嗽边说。

    “哈哈哈,我又没说是水,这可是上好的烧刀子,喝了打鬼子可以刀枪不入。”老兵得意的笑着,说着给自己灌了一口。

    战壕里排成一溜儿准备冲锋的弟兄们看到老兵戏弄新兵,泥土硝烟混合的脸上绽放着笑容,他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当初刚当兵的情景。

    “弟兄们!我们可是第一路游击军!第89军的弟兄已经攻下了好几个县了,咱们也不能让人给比了下去不是!小鬼子就是王八养的,咱们冲上去,砸碎他们的王八壳,让国人看看,咱们游击军也不孬!”

    带队冲锋的一个上尉连长的脑袋上裹着渗血的纱布,但是却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都把力气给老子使出来,要是冲上去消灭了鬼子,咱们回头一起喝酒吃肉,要是冲不上去咱们都死了,到了地底下,咱们还并肩作战打鬼子!”

    连长说得慷慨激昂,弟兄们的身体里的鲜血也在沸腾。

    “上刺刀!准备冲锋!”

    连长说完后,望着昏黑的天空,估摸着炮弹差不多了,冷声下令。

    正在这时,天空传来了刺耳的轰鸣声,六架鬼子飞机冲出了云层,直奔他们身后的炮兵阵地而去。

    “轰隆隆!”

    游击军的炮兵阵地传来了轰隆隆的爆炸声音,鬼子的飞机正在来回的俯冲扫射。

    “上!”

    带队冲锋的连长看了一眼身后浓烟滚滚的炮兵阵地,单手撑着布满血迹的战壕,翻身跃了出去。

    鬼子的飞机已经来助战了,对付完炮兵就该来对付他们了,所以他们要想活命,就得贴上去和鬼子绞杀在一起,否则就等着鬼子飞机肆虐吧。

    一片刺刀从战壕里翻涌了出去,快速的过坑坑洼洼,布满弹坑和尸体的缓冲地点,朝着鬼子的阵地扑了过去。

    没有山呼海啸的喊杀声,只有一片向前的刺刀和矫健的身躯,透过弥漫的硝烟,他们已经看到在战壕里乱跑乱喊的鬼子兵了。

    鬼子兵打了好几天也精疲力尽的,面对一轮炮轰死伤不少。

    许多掩体和沙包都被掀飞了,还没来得及救治伤员,重新恢复阵地,游击队的敢死队就扑上来了。

    “第一小队,挡住他们!”

    看到杀气腾腾扑过来的游击队官兵,鬼子的大尉也是额头直冒冷汗。

    必须在他们重新恢复防线前,挡住游击队官兵的冲锋,不然让他们突进来,这块这地就完蛋了。

    “杀死改改!”得到命令的鬼子小队长噌的拔出了自己的军刀,狠狠的向前一引。

    几十个灰头土脸的鬼子兵脑袋还在炮击的轰鸣中嗡嗡响,但是看到他们的长官冲出去了,也都端着刺刀怪叫着迎上了冲锋的游击队官兵。

第八百七十一章 惨战

    在昏黑残破的战场上,冲锋的浪潮和鬼子的迎战部队迎头撞上。

    “豁!豁!。。。。。。”

    刺刀穿透**发出沉闷的声音,前排的弟兄和鬼子都卯足了力气撞向对方,刺刀几乎是同时贯穿对方的身躯。

    小鬼子的营养良好,长得是强悍粗壮,在这种近距离的冲撞中,他们良好的爆发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冲在前边的那些瘦骨嶙峋的中国官兵在刺刀捅进鬼子的身躯同时,也被巨大的蛮力撞得仰翻,血泉喷涌。

    但是小鬼子也不好受,他们几乎还没拔出刺刀,就有一个个不要命的游击队官兵飞身将他们扑倒,紧接着冰冷的利刃就抹向了他们的脖子。

    虽然马玉仁将军麾下的都是游击队官兵,但是实力并不弱,相当一部分兵力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

    他们既有在淞沪战场上打散撤到江苏的部队,也有从徐州战场上撤下来的散兵,后被收拢到了游击队。

    在这一支游击队里,不仅仅有来自江浙一点的本地官兵,更有许多来自西南地区的官兵。

    游击队里混杂着桂军,滇军,川军的散兵,他们许多都是在战斗中和主力失散的。

    在这个交通落后,通讯落后的年代,他们散落在江浙一带,距离家乡隔着几千里地,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们就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好在有游击队将他们收拢了下来,让他们总算是能够得到一些补给和弹药,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战斗。

    他们无法回家,也无法脱掉军装当老百姓,因为离开了游击队,他们那浓重方言和当地百姓交流困难,连吃的都找不到。

    他们是一群在异乡战斗的官兵,一群找不到来路和没有未来的官兵,而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打败鬼子。

    只有打败了鬼子,他们才能够找到自己的部队,证明自己的身份,从而回到阔别许久的家乡,而这条路注定是无比艰难的,许多人直到阵亡,也没有能够回到自己那遥远的家乡。

    “杀!”

    这些说着不同方言的游击队敢死队战斗力惊人,他们仅仅一个照面就将一个小队的鬼子正面杀得七零八落。

    迎面的十多个鬼子更是被他们捅成了血筛子,他们踩着鬼子的尸体在向前冲。

    在昏黑的战场上,刺刀和大刀碰撞发出了铿锵金鸣声,嘶吼和呐喊中血泉喷涌,就连空气中都沾染了一片血色。

    “哒哒哒。。。。。。”

    鬼子的轻机枪在侧翼扫射着,不断将杀出战团的游击队官兵射杀,但是依然不能阻止游击队官兵向前突击。

    五六个鬼子被刺刀捅翻摔进了战壕,紧跟着就有杀红眼的游击队官兵跳进战壕狠狠的补上几刀。

    “司令,他们突进去了!”

    望远镜里一片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