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225章

1640四海扬帆-第225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门城楼上,杜永和敬了张月满满一大碗酒。

    “博兴伯,必须把这浮桥烧了,否则我等只能坐困围城。”

    张月喝干酒,将酒碗重重摔在地上,砸碎。

    “守在桥头的是尚可喜老贼下属左翼都统许尔显,永和公请在城中安坐,待我取许尔显的人头回来下酒。”

    张月说完匆匆下城。

    明军已组织好反冲锋的部队,广州明军装备冠于全军,出击士兵人人有甲。

    为增加反击突然性,明军未从城门出击。鞑靼人修筑浮桥期间,明军一直在策划这次反击,他们在城墙上掏出数个供出击的洞穴。杜永和想给尚可喜最沉重的一击,洞穴挖开后,明军一直静静等到鞑靼人将浮桥全部修筑完毕。

    明军推倒遮盖出兵洞的城砖,向桥头突袭。

    鞑靼人在桥头筑有一座半月堡,以掩护浮桥的守军。

    许尔显修筑浮桥时枕戈待旦,等待明军出击。可明军未动,这会浮桥和半月堡都修好,许尔显以为城中军队无人,其实有些大意。

    明军冒着炮火蜂拥而上,张月一击即成。

    尚藩前身是东江镇驻广鹿岛的水师,海上都能搞定,珠江自然也不是问题。许尔显脱掉盔甲,虽然有些狼狈,还是顺利游泳脱身了。

    张月焚毁浮桥,缴获300艘船和数百具铠甲、兵仗、枪炮。

    尚耿两军为修建这座浮桥投入了太多资源、精力和期望,数月心血一日尽毁,士气大沮。

    耿继茂怒了,点兵攻城。

    数千绿营兵抬着梯子从城北接近广州城墙。这一带全是水道田,重型攻城器械根本无法通过。绿营兵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向前跋涉。

    城上20多门红夷大炮依次打响,等到绿营兵进入佛朗机射程,城头的炮口焰亮成一条线,硝烟弥漫了广州城墙。

    虽然泥泞减弱了炮弹的威力,可架不住人家炮多,大小炮上百门发射的炮弹这般砸过来,打个毛啊。

    绿营兵扔下梯子,转身就跑。

    耿继茂看得面红耳赤,“增兵,再增兵。广州是本藩未来基业所在,夺不下广州,我等无面目见朝廷。”

    尚可喜看着已经混乱的晚辈,以手加额。耿继茂以一个区区精奇尼哈番(子爵)代领藩下部队,他恨不得一天打下广州,向北京报捷,好将功赎罪,让多尔衮给他继承王爵。耿继茂生长在东江,随父历尽坎坷,骁勇善战生性嗜杀,耿军所过之处,尽皆糜烂。

    尚可喜没耿继茂的需求,乐得看耿藩出死力打广州城。

    尚耿两藩不在八旗编制内,组织结构类似小八旗,核心武力是那十几个佐领的藩下兵丁。归属藩王指挥的左右翼绿营重要性略低,配属作战的江西、江南绿营就更是炮灰了。

    北京方面也许是刻意安排的,配属给两藩王作战的绿营广德总兵郭虎和赣州副将高进库与广州城内的明军是熟人。郭虎、高进库、李成栋曾是高杰余部,当年一并在瓜洲附近投降。昔日的同僚袍泽如今阵营两分,得殊死一搏了。

    惨烈的攻城战进行了三天,尚可喜终于看不下去,以主帅的身份制止耿藩。

    “贤侄啊,广州的南蛮子炮太多了,我们用人堆不是办法。”

    “老王爷有何章程?”

    “我们总共只有27门炮,太少了不堪用,我已派季奕声在丛化加紧铸炮。等这批大炮铸好了,我们再打广州。现在不如深挖长壕,三面围起来罢了。”

    鞑靼人将重炮全配给八旗,绿营只有一些小炮、轻炮、烂炮。

    得益于广州发达的兵器制造业,尽管佛山被焚毁,尚可喜仍旧在各地搜罗到一批铁匠,于丛化现地铸炮。

    按欧洲人的《实用炮学手册》,攻城炮是所有重炮中技术含量最低的品种。攻城炮很重,军队缺乏机动手段,在长期围城战中,很多军队倾向于现地铸炮。反正是一次性大炮,用铁铸就好了。不用在乎机动性,身管壁可以尽可能造厚。

    耿继茂本来也打不动了,尚可喜开口,耿藩正好就坡下驴,停止攻城。

    广州城内的明军欢声雷动,

    杜永和十分高兴,“来人,取几个女子,配给红毛夷和望加锡炮手为妻。”

    广州明军火力强劲,一方面是守军的炮确实多,另一方面则是炮队中有2个荷兰炮手和数位望加锡炮手。无论中外,女人白皙柔软的身体是战斗后对士兵最好的奖赏。

    ……

    三水县,一座小小的南方县城。西江与北江在此汇聚,在战争年代成为广东核心战略要地。西江上浩浩荡荡,明军战船千艘,布满江面。

    永历朝廷调集所有机动部队给广州解围,来自不同派系的军队云集肇庆,不可避免出现内战。李元胤与忠贞营刘国昌大战一场,将刘国昌远远赶到北面的连州、英德山区。

    李元胤、董方策、马宝、罗成耀,四个被杜永和排除在广州之外的成栋部将拼命攻打三水县,只要闯过三水县,明军就能顺流而下,直扑尚、耿二藩围城军的后背,在更大的战线反过来包围鞑靼人。

    火器战争时代,防御总是比进攻更处于优势的战术地位。

    鞑靼人入关后,迅速抛弃他们所谓的清弓重箭,虽然军中还有一些冷兵器投射武器,但毫无疑问,其军队在战斗中是火器化的。福建鞑靼人与郑成功交战,金砺的八旗兵直接架起数千铳炮与郑藩对轰,战斗中几乎看不见弓箭。尚耿二藩当然也不例外,三水县鞑靼守军有数千人,铳炮众多,明军根本打不动。

    一阵密集的硝烟散去,至三水城墙的冲击路段上,明军倒下数百具尸体。攻城部队向战船溃退。

    李元胤暴躁地对亲兵下令,“逃将处死,逃兵抽杀,再派兵打。”

    安定伯马宝劝李元胤:“提督,这城太难打了。陈邦傅的军队出工不出力,派不上大用场。我们把兵全送在三水恐也无济于事。”

    “那你说怎么办?广州必须救,否则我等要死无葬生之地。”

    马宝暗叹一声,他原是顺军老营副营总,李自成部下勇将。山海关之战中炮负伤被俘,吴三桂对马宝颇有些欣赏,马宝自那时起与吴三桂建立了联系。李成栋从松江南征闽粤,北京把马宝和山海关俘虏的一些顺军将士加强给成栋部。大家都是陕西老乡,马宝很快融入成栋的部队。马宝战斗力挺强,反正后与杜永和等人一并受封伯爵。

    “提督,我军人多,鞑子兵少。我看全军顿兵三水城下师老兵疲也非上策。北江上的清远堪称重镇,我等不如分兵往攻,顺便也能收取粤北钱粮。”

    马宝提起钱粮,李元胤悚然而惊。

    李部四镇兵很依赖广州补给钱粮军火,鞑子围住广州,这条补充的路就断了。肇庆、梧州二府无力支撑三水前线的大军。马宝提出北攻清远,既能扩展饷源,更能重新控制北江,切断尚可喜耿继茂与江西后方的联系。

    马宝算是李成栋同辈分的将领,论作战经验和过往战绩,远强于李元胤。

    李元胤听罢马宝建议,只能无奈同意。明军当即分兵,马宝、郭登第二部沿北江上溯,向清远攻击前进。

    李元胤忧心忡忡地看着远去的马宝部。他的敌人不止眼前的鞑靼人,行在暗流涌动,来自背后的明枪暗箭也不少。退到梧州的永历朝廷果然开始对东勋反攻倒算,广西军阀与朝廷中的盟友掀起诏狱,逮拿李元胤在朝中的盟友金堡等人,酷刑相加,要屈打成招。

    tmd前线打得昏天黑地,朝廷居然还在内斗,还要处决前线大将在朝中的盟友,这真是作大死。

    内忧外患,李元胤心力交瘁,这个年轻的将军感觉一切正在失去控制。

    几天后,红旗水师营地。

    海盗头子梁标相、刘龙胜、徐国隆聚在梁标相座船上秘议。

    “兄弟们,连马宝都跑了,李元胤不可能攻下三水。大明朝没戏了,平南王爷许了我水师总兵,我们兄弟大干一场的时候到了。”

    刘龙胜压抑不住脸上兴奋之意,“大哥,我们动手吧,在新朝博一个封妻荫子,公侯万代。”

    徐国隆却有一丝忧虑,“李元胤的战船挡在前面,我们起事后去哪?”

    “走潭江,我们经高明县从顺德进伶仃洋,再奔广州。”

    梁标相规划好退路,当夜,红旗水师125艘战船突然倒戈,火焚李元胤辎重船队,杀元胤守船旗鼓参将任捷。

    解围军全局崩坏,李元胤被迫退兵肇庆。在肇庆换马,留下部将整顿残兵,李元胤向行在梧州狂奔。

    行在梧州有消息传来,朝廷征召高一功的忠贞营入卫,试图以忠贞营与广东明军抗衡。金堡是个硬汉,酷刑加身却至今未认罪。李元胤不能坐视朝廷处死他的盟友,他要去营救金堡等人。

    注:很多章没引注了,实是标注太花时间。本章所述浮桥之战出自1655年《荷使初访中国记》,荷兰人立场中立,记述准确性应当颇高。当然荷兰人认不得张月和许尔显,一并参考了钱海岳《南明史》张月本传。

第19章 高一功、李来亨

    顺德县,黄圃巡检司城所在的沙洲。

    一艘八桨快船飞一般驶入水寨。

    “张总镇,大澳主。红旗水贼的船沿江下来了。”

    张鹏飞:“梁标相这狗贼有多少人船?”

    “船只二百余,人数看不清楚。”

    汪汇之哈哈大笑,“管他多少人。现在刮的是南风,我军逆流顺风,敌军逆风顺流。敌军略有优势,可狗贼背主降虏,兵无斗志将无战心,恍若丧家之犬。梁贼只知逃窜,去找他们的鞑子爹,我们半路邀击,此战必胜。敢反抗的,我把他们全送进水里喂王八。”

    张鹏飞:“大澳主熟悉水情地理,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打?”

    汪汇之也不谦让,“老办法,你的蜈蚣船横流,我的小船依洲。四面出击,烧死他们。”

    张鹏飞有四艘葡萄牙式的galliot船,广东人习惯称之为蜈蚣船。这种半加列桨帆船双桅单甲板,船头有2门4磅加农炮,两舷各8门1磅佛朗机。在珠江上,galliot船已是一等大舰。

    战斗没有悬念。

    出自辽海水师的张鹏飞部在江面结硬阵,战旗迎风飘荡,舢板配合大舰守得密不透风。

    汪汇之的舢板从两岸河汊水道中冲出,除去桨帆战舰,明军还有上百门佛朗机,火力占压倒性优势。

    汪汇之率10艘舢板围住梁标相的座船,先用霰弹子铳将甲板打成血胡同,再接舷跳帮。手持大刀的肉搏队冲进官厅,剁下梁标相的人头。

    红旗海盗的战船一艘接一艘被焚毁,后队的人见势不妙,扔掉大船,驾舢板四散而逃。

    汪汇之提着梁标相、刘龙胜、徐国隆三颗人头登上galliot船香山号,鲜血在甲板上留了一地。

    “张总镇,我们该怎么处置这3颗狗头?”

    “挂在香山城头,我们用叛将的人头祭奠文丞相的在天之灵。”

    受守序影响,海南明军近来愈发重视对南宋忠臣良将的宣传。

    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文武重臣自然是重点,如襄阳投降时数百位集体面向临安自杀的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军官等基层官兵的事迹更是如铺天盖地般的宣传轰炸。这个国家不能只靠英雄来拯救,难以计数的基层官兵更是民族的脊梁。

    ……

    南宁,忠贞营帅府。

    刘国昌脱离后,忠贞营现有三大部,高一功、李来亨、党守素。

    原本堵胤锡在镇峡关逃出曹志建的狼穴,也到了南宁府。忠贞营多北兵,南下广西水土不服,士卒、战马多有病死者。

    永历调忠贞营出援肇庆,李过、高一功无力凑出能战之兵。堵胤锡给永历的上疏写着,无马无船,惟有一命。他带着几百亲兵上路,于行军途中病死。

    堵胤锡之死,南明朝廷失去对忠贞营唯一的文官制约,出援之事只能不了了之。

    不久后兴国公李过也病死在南宁。李过是忠贞营主帅,他死后高一功顺位接管忠贞营全军,李来亨则统领原李过本部。

    病亡率高企与营养不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区区一座南宁府难以供养忠贞营数万人马。在郁林州、钦州等地,忠贞营与粤西部队曾发生几次小规模交火。

    守序想要的只有人,保留北流江河谷是为确保自贺州南下的移民船团安全,他干脆主动将郁林州西面不临江的兴业县让给忠贞营。以此为条件,换取忠贞营对钦、廉和北流江河谷地区的克制。

    忠贞营三大将齐聚帅府,讨论目前的军政局势下,本军该何去何从。

    党守素道:“袁宗第等人遣使送来密信,约我军北上,他们在夔门扫榻相迎,为我们准备好了驻地。”

    李来亨:“这是条出路,南宁野无所掠,我等数万人困守在此,士卒多有病死逃亡,这就是个死地。”

    高一功冷哼一声,“南宁是死地,夔门就不是死地了吗。川东茫茫群山,又能养起多少兵?何况此去夔门数千里,鞑子占了湖广大路,我们只能走湘西和贵州的大山。山中土司态度甚是难测,营中数万男女,不知几人能平安走到夔门。不到最后时刻,北上夔门再也休提。”

    高一功说的是实情,李来亨、党守素同声叹气,暂时只能静观其变。

    党守素:“南宁地方太小,我们得想办法再夺一些地盘。陈邦傅约我等入朝结驾,杀金堡,夺李元胤之兵。”

    高一功厌恶地道:“虽然我等以前是巨寇,却是磊落行志,怎么能做这样猪狗不如的事。”

    党守素:“那该怎么办?”

    高一功想了想,对李元胤道:“陈邦傅约我们做坏事,我们也不用对他客气。你明天带兵去浔州府,夺一夺他的兵仗钱粮,给他个警告。”

    “是,高叔。”

    党守素:“朝廷使者快到了,我们该怎么接待?”

    堵胤锡病死,忠贞营需要直接与朝廷交往了。

    高一功:“既为人臣,我当亲迎。”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继承自成相当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