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250章

1640四海扬帆-第250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章抬头是醒目的god gold glory,西班牙在亚洲殖民地的3g原则。

    菲律宾有70万天主教徒,这些改宗的土著是西班牙在亚洲的基本盘。

    天主教徒分属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奥古斯丁会、耶稣会、奥古斯丁住院会,各修会均有成熟的教团组织。

    天主教陛下腓力二世在菲律宾给个修会分配了教区,这些修会都有自己的地盘。

    教会是菲律宾最大的地主,在马尼拉附近的四个省,教会占有接近一半的田庄,耕作的农民实际都是教会的农奴。而耶稣会由于背后的军事修会背景,甚至有一定武装动员潜力。

    在各大修会之上,有马尼拉大主教,理论上所有修会都要服从大主教管理,但实际上,大主教确定能管到的,只有其出身的修会,其他修会是否服从大主教,要看主教的政治地位、在马德里甚至梵蒂冈的政治资源,甚至是看心情。

    大家上头都有人,很多修会完全不理睬非本会出身的大主教。

    这些修会或单独,或联合成立了9大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用募集来的资金发放贷款。

    海贸是资金密集行业,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菲贸易对金融依赖性很强。

    修会通过金融工具,控制了菲律宾最重要的经济命脉。在这些“慈善”机构里,势力最大的是第一同情兄弟会(the first brotherhoodmercy),在第一同情兄弟会面前,西班牙国王的命令往往就跟废纸差不多一个档次。

    马尼拉大主教属下,有一个隶属于新西班牙神圣质询法庭的特派专员。那是个异端审判庭,包括菲律宾都督在内,所有西班牙官员都受到异端审判庭的监督。

    西班牙征服菲律宾早期,连续几任都督是军事强人,教会在与他们斗争的过程中处于下风。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教会控制了经济,控制了教育,控制了信仰。

    都督有枪,大主教有异端裁判所和绝罚令。斗到现在,毫无疑问,教会是菲律宾最强大的政治势力,教会决定的事情,都督无力反对。

    守序不了解教会,但他了解修士。正如被起义的华人水手砍头的菲律宾都督达斯纳哈里斯所说,教会从头至尾,从大主教到最低级的僧侣,全都是精明的商人,不亚于最世俗、最熟练的商人。

    台北曾是多明我会的教区,10年前联邦攻占台北府,守序并未驱离多明我会的修士。

    教会的利益与西班牙王室明显存在差异,他们第一目标是为神收集更多信徒,第二目标是黄金,有时这两个目标的顺序也会颠倒,更多时候则是因果关系。更多信徒,同时意味着更多黄金。

    几大修会中,耶稣会控制了澳门,明里暗里排斥其他修会的教士,自1562年开始,耶稣会就进入中国传教。通过澳门这个窗口,耶稣会成为中国大陆传教业绩第一的修会。

    中国有近亿人口,随着澳门在政治立场上转而支持鞑靼人,耶稣会大举进入北京鞑靼人宫廷,这让其他修会都很眼红。

    多明我会把台北划入传教区,目的不是小小的台湾岛,他们更主要是想通过台北进入中国大陆传教。

    多明我会在1631年进入中国,比耶稣会晚太多,传教步履维艰。

    方济各会虽然早在1294年就在北京设立了修会教堂,但那是蒙元时期的事,早已时过境迁,蒙元挂了方济各会在中国第一次传教也随之销声匿迹。第二次随大航海的葡萄牙人进入中国,又被耶稣会阴了一把。直到最近,方济各会才随多明我会重新进入中国传教。

    目前多明我会在中国传教负责人是黎玉范(juan bautista morales),人在福建,正向浙江扩展势力。

    方济各会在中国的负责人士利安当(antoniosanta maria),人在山东,正在山东扩展势力。

    耶稣会在中国礼仪问题上的妥协,让多明我会、方济各会极其不爽,两大修会正在联手收拾耶稣会。

    在这个过程中,多明我会得到新西班牙总督区主教帕拉福克斯的支持,势力不可小觑。

    多明我会修士黎玉范去罗马教廷告御状,逗留马六甲期间倒霉地被荷兰人包围在城内,差点死了。历时3年的艰辛,最终通过阿拉伯半岛的陆路回到罗马。黎玉范从教廷带回教宗1645年教谕,批判耶稣会的异端行为。

    多明我会、方济各会挑起来的事,奥古斯丁会在中国暂无传教,当然遵守教宗谕示,就耶稣会在那里抵制。

    耶稣会进入中国较早,对北京鞑靼人宫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闽南郑成功的军队也有很多耶稣会信徒,他们甚至能影响郑成功的黑人亲兵队。在中国传教的问题上,目前即便多明我会与方济各会联手暂时都难以奈何耶稣会。

    守序在官邸接见了两大修会的代表。

    多明我会圣玫瑰省教士利胜(victorio riccio)和一个华人助手。

    方济各会修士,利安当的助手,博纳文图拉()。

    守序与利胜握手,“欢迎,利胜先生,你什么时候去中国找你的老师?”

    利胜微微鞠躬,“很快了,阁下,我与博纳文图拉一起走,到时还需要台北的帮忙。”

    守序一笑,“小事情,我会与台北打招呼。”

    “十分感谢。”

    “客气,到时请代我向黎玉范神父问好。”

    利胜出自意大利佛罗伦萨望族,受黎玉范感召来中国传教。菲律宾都督堂。迭戈。法哈多对几大修会把菲律宾当成进入中国的踏鞋垫很有意见,多明我会给他面子,利胜暂时留在菲律宾多明我会帮忙。

    “这位是?”利胜的华人助手看着很年轻,肯定不到30岁。

    “我的助手,你自我介绍一下。”

    “阁下,我是罗文藻,福安县人。”

    “罗兄弟刚从马尼拉圣多玛斯学院毕业,主修神学和哲学。”

    守序伸出右手,“福安人?我与你家乡的阁老刘中藻有一面之缘。刘中藻老先生在家乡殉国,我至今思之仍颇为遗憾。”

    刘中藻是隆武朝的大学士,守序打福州时,他曾率义军助战。后来鞑靼闽浙总督陈锦带浙江绿营围攻福安县,刘中藻不敌,自尽殉国。

    罗文藻在身前划了个十字。福安的遭遇就像其他反抗的州县,陈锦在福安屠城,数千军民被杀。

    “三位,坐吧。”

    多明我会与联邦接触最早,有一定关系基础,因此,两大天主修会此行以利胜为主。

    利胜首先道:“我们会督感谢您释放恰维斯将军和100名受伤道战俘。”

    守序在释放俘虏时,一并释放了多明我会在舰队中的神父。多明我会因为这项功绩,近来在菲律宾很有面子。”

    守序摆摆手,“我与贵会会督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小事情,感谢就见外了。”

    博纳文图拉有些眼红,“我们会督希望贵国也能释放其他战俘,方济各会愿意在其中斡旋。”

    守序现在手上有1000多菲律宾战俘,其中200多欧洲人,剩下是混血儿或是土著。

    “你们手上也有我们人,交换战俘,一人对一人,这没问题。”

    “很公平,方济各会期待与阁下做更深入的交流。”

    “剩下的战俘,我们留待后面慢慢谈。”

    利胜道:“是,阁下,我们此来主要是与您一起敲定传教事务。”

    守序点点头:“虽然在与贵会会督的信中已经阐述过多次,但在此我重申一下立场。由于一些原因,请原谅,我不能放开后江、本土和古晋的自由传教权。”

    守序没有正式信教,但联邦军中新教势力很强,天主教小范围传播军队懒得干涉,但如果正式给天主教传教权,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利胜连忙道:“我们理解您的决定。”

    守序笑了笑,“各位知道我在宗教方面的态度,人民有信仰自由的权力。虽然我不能给予正式的授权,但各位如果进入华人自治区传教,只要服从我们的法律并保持克制,我也不会干涉。”

    “我代表本会会督对阁下的合作表示感谢,多明我会一定会照阁下的意思处理传教事务。”

    博纳文图拉连忙道:“方济各会也会照办。”

    守序笑了笑,“很好。那么,我们开始谈下一个问题,海南及两广我方控制区内的传教事务,两位知道,由于有一些澳门的移民,耶稣会在海南岛琼海市已经捷足先登了。当然,海南岛的人口现在有一百多万,耶稣会目前的几千信徒是微不足道的。”

    利胜于博纳文图拉对视一眼,“我们的态度很明确,阁下。耶稣会是异端,他们在玷污上帝的信仰,海南岛的教区绝不能再交给他们。这群该死的异端会把主的羔羊带入歧途。”

    守序摆摆手,“两位,贵教内部的问题不是我所关心的。你们知道海南的情况特殊,地位与本土、后江、婆罗洲有所区别……”

    守序在暗示着什么。

    利胜坐直了,“阁下的意思是海南未来有可能开放正式的传教权。”

    守序端起茶杯,“未来总是有无尽的可能,利胜先生。”

    利胜点点头,“恰维斯将军转述了您的立场,未来取决于上帝,也取决于我们共同的抉择。”

第21章 禁海令下的共同立场

    博纳文图拉有些蒙,方济各会又落后一步,多明我会一定与陈守序有过更深入的探讨。

    利胜拍了拍博纳文图拉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会督让我向您询问,贵国怎么看待鞑靼人最近公布的禁海令。”

    守序略略思索,“我对鞑靼人学明朝,重申禁海令一点也不奇怪。控制中国的朝廷在北方,无论明朝还是鞑靼人,他们对海洋都非常谨慎。虽然海贸能带去滚滚的白银,但对中国来说,其根本始终是土地和耕作。尤其在北方,那里的上层阶级无法理解海洋的魅力。”

    “鞑靼人禁海令实质作用暂时令人怀疑,我们依然能收到足够的中国货物。”

    “的确,目前的禁海令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我可以保证,鞑靼人的行政效率远超明朝,他们的禁海令会越来越严。”

    因为守序,沿海明军实力比历史上强得多,鞑靼人禁海的原因可不止是郑成功了。

    利胜知道,作为海上反抗势力的靠山,面前的南洋联邦总督对鞑靼人的禁海令有更深入的理解。

    “阁下,我们能看到,从中国运到马尼拉的丝绸价格正在上涨,尊贵的新西班牙副王殿下对此深表关切。”

    “多出来的这部分钱,是走私的成本,或是鞑靼权贵的垄断收入。”

    “菲律宾暂时还能承受,但涨价到什么时候才是头?”

    “利胜先生。在经济中的投机,依赖于趋势。目前的趋势是价格在上涨,我们无法判断什么时候涨到头。如果一直涨下去,马尼拉大船帆总有承受不了的那天。”

    “总督先生,我出身意大利商人世家,相信我,多明我会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所以会督要求我与您充分交换意见,在南洋地区,没有人比您更理解中国的政策。”

    “那我就直说了。明朝禁海是松软无力的,因为海贸在中国的利益攸关方,南方上层阶级在北京朝廷中有很强的势力,而北京离不开南方贵族的合作。但鞑靼人是个殖民政权,他们有自己民族的官员,至不济他们还能用北方士绅填补官僚体系中的下层空缺。中国南方贵族在北京的势力,目前仍是不值一提,所以中国本土海贸集团的利益在朝廷中无人关心。”

    知府是大部分汉人进士在鞑靼朝廷中仕途的终点,尚书侍郎凤毛麟角。

    鞑靼上层几乎全被旗人把持,即便是下级官员,北方人势力也远远强过南方士绅,而除了山东、天津地区,北方多数士绅对海贸毫无兴趣,对南方人民生死毫不关心。所以在禁海效果不佳后,又有异常残酷的迁界令出台。

    “上帝啊,”三位天主教修士听闻,都在胸前划着十字,欧洲传教士忠实记录了很多屠城暴行,写进档案送到马尼拉,送到果阿,送到马德里。

    守序:“诸位知道中国沿海的海上城堡线在军事上让鞑靼人无可奈何,他们为此投入了海量的金钱人力来对抗,但是效果并不好。”

    利胜点点头:“总督阁下,靼人海军战斗力并不强,既然他们不能在战场上获得胜利,从逻辑上推测,经济是可行的手段。如果鞑靼人进一步加强禁海措施,这将损害贵我两国共同的利益。”

    博纳文图拉:“贵国在中国的渠道很广,总督先生一定有办法扭转贸易下滑的趋势。”

    “我们正在研究方案,坦白说,目前可行的手段只有走私。”

    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种地当然有不菲的收入,但他们更喜欢的是把丝绸瓷器运到新西班牙带来的现金。

    墨西哥城的新西班牙副王是中菲贸易最终受益人,历任副王为此不惜与马德里印地院为敌。

    西班牙人与荷兰议和,联合东印度公司不再封锁中菲航线,西班牙人高高兴兴地从美洲运来白银,准备大干一场。

    教会、菲律宾官僚在其中投资甚多,可西班牙人却发现中国戎克船比被荷兰人封锁的时候还少,马尼拉要从该死的葡萄牙澳门奸商那里买货,而葡萄牙人的价格是以前的双倍。而尚可喜、郑成功控制下的中国船价格也好不到哪去,反倒是联邦走私来的丝绸价格更低。

    禁海令影响深远。

    在原历史位面,荷兰路子野,实力强,与日本关系好,又一度是郑成功最大的贸易伙伴,受迁界禁海令冲击不大。

    葡萄牙人在澳门,他们有走香山的陆地、内河贸易,又有尚可喜照顾,澳门划在迁界范围之外。迁界禁海不但对澳门没影响,反而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垄断性质,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姚启圣那个老王八蛋从澳门生意中捞了几十万两银子,当然康熙把他养肥后又宰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走澳门的门路吃到一点剩饭。郑成功与荷兰翻脸后,英国东印度公司立即成为郑藩的盟友,英国在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