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1640四海扬帆 >

第60章

1640四海扬帆-第60章

小说: 1640四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的巡逻船。

    除了钱和物质,最大的收获当属战俘。金城允许战俘赎身,但城内的所有财产都是战利品,他们可以从海外调钱。

    金城属于联盟的战利品,依据战斗中的贡献大小,人人都会有合适的位置和收益。但舰队从美洲带来的白银,只能属于原有的人员。在金城,南洋银行是个私有银行,股权结构完整继承了原本舰队的模式。南洋银行与金城政府有一些人员上的交叉任职,但没有法律上的隶属关系。

    南洋银行成立的当天,原舰队评议会和股东大会宣布取消。风帆战舰上的环境和工作强度,超过30岁的普通水手就不适合继续服役了。为此,舰队退役了一批老人。岸上现在也很缺人手。陈守序给他们在海军基地各单位和金城政府安排了一些更舒适的岗位。

    虽然元老们出身自海盗,也许在最初也不乏追求民主的斗士。可当他们变成统治阶级后,多数人的意志却毫不犹豫地完全复制了他们在被统治时经历过的那一切。蓄奴不可避免,建立家族并联姻,这一切都在金城快速发生着。甚至就在金城改名的第二个月,元老院下属就成立了一个纹章院,用纹章谱系来区分征服者中的新贵族们。

    也许在未来,这些体制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桎梏,可在当下确实起到了对社会组成人员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面对这种形势,陈守序只是在元老院里重申了他对奴隶的观点,金城没有美洲黑奴或者土耳其那种完全人身依附的奴隶。所有的奴隶都是人,奴隶与主人之间是契约关系。主人不得随意处死奴隶,契约满后,奴隶有权恢复自由,契约期内也有权给自己赎身。这并不是什么先进的不得了的思想,宋朝时,宋真宗就说过“今之僮使,本佣雇良民。”宋真宗对奴隶的这种思想,贯穿了整个北宋始终。北宋有许多判例都彻底抛弃了照抄唐律的《宋刑统》,奴婢贱人,不再是律同畜产。只是宋朝这种人文主义倾向和启蒙被后来的金国入侵而打断,南宋有一定继承,更多却是倒退。到了元朝,则是大踏步倒退。

    这并非仅是人文关怀,从经济上来说,人力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不可轻弃。

    陈守序当然也知道他在元老院说的这一切,落实到基层恐怕所剩无几。但作为开国元首,他要给后世留下一个口子。

    金城元老院从成立肇始,就让陈守序感到这是个在行动上金钱至上,倾向于保护现有制度和传统、赞同统治阶级和私有财产权的保守机构。

    只是与欧洲的同类机构比起来,由于海盗的出身和海盗所代表的对船长等海上特权阶级的反抗精神传承,让他们在感情上还是会偏向一些底层人士。但这改变不了金钱主导的大势。没有大工业化从经济层面对社会微观结构的彻底改造,没有思想上的启蒙运动,没有美国独立宣言,没有法国大革命的洗礼,多数曾经的斗士如今也只能学习他们的欧洲模版。

    金城的最高管理机构是一个委员会。陈守序以金城共和国执政的职务成为委员会的召集人。除了陈守序之外,还有财政部、国防部、贸易与船运部、内政部四个部门的部门长和金城市长、一位**官。

    舰队会打仗的人不少,可懂得如何建设一个国家的人却很少。因此那些原本在欧洲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成了香饽饽。比如马尔蒙就辞去了舰长的职务,转任内政部部长。在人手不够时,交叉兼职成了不可避免的情况。陈守序和马尔蒙现在依然是舰队的正,副提督,只是不再专任某艘战舰的舰长。

    财政部长是原来舰队的理事长德瑞普。他之所以能担任这个职位,是因为他资历够老,能服众。在他手下,还有一批来自各地的会计负责具体工作。

    国防部长是原先的军需长考克林,没有军令权,只是负责人员铨叙、基地和后勤建设等工作。

    贸易与船运部给了林同文,金城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商船队。现有的商船全部属于各家私营公司,只是注册在金城的商船有义务在海军征调时提供便利。贸易与船运部的作用是监管、引导这些贸易公司。

    市长暂时空缺,金城尚处于军管状态。市长一职,陈守序的想法是不着急选定。等未来金城成立了城市评议会,到时再决定市长由谁来干。

    法官一职,由于亚兰比罗伯茨是原舰队高级管理人员中唯一拥有律师执照的人,因此也当仁不让地落到他头上。现在欧洲的国王们很喜欢任命那些拥有律师执照的贵族去担任殖民地总督,因此也让考律师执照成为一种时髦。只是在新大陆,具备这种教育背景的人很少。

    征服者们对很多工作都选择了他们最熟悉的模式。

    如土地分配,元老院就完全照搬了西班牙在美洲的委托监护制。元老院把从战俘手中夺取的大片土地委托给有功者,作为其征服功绩的酬谢,使之代行治理土地。在这种制度之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元老院。监护主并不享有所有权,只对受委托监护范围内的土地和农奴有“监护”、利用和管辖之权。委托监护权可继承。河道和公路作为重要的物流渠道,则不纳入分封,属于国有资产。

    作为与权力相对应的义务,委托监护主们有责任在元老院召唤时,自备武装加入军队。不过在当下,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大多数委托监护主本身就在军队任职。

    北大年的国土并不小,不过多数地区都是人迹罕至的森林。各位委托监护主只是在地图上划了几个圈留待以后开发,现在还没有人当真前去自己的封地。

    立法的问题也很麻烦,目前暂时还是各家管好原本各家的人员。如何在不同民族间,将他们的习惯法融合,将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陈守序的建议是初期少立条文,等判例多了后再说。对于涉及不同群体的案件,目前只能参照巴达维亚荷兰人的方式,靠联合陪审团来解决。

    各部门现在只是搭起了框架,对于具体的任务边界并没有详细的章程。陈守序从没想过他能一个人掌握全局。共和国是团队所有人的,不是他一个人的。总之,权力和任务都下发给了各部门,各自想办法吧。所有人都在紧张地忙碌中。草创期,什么都很缺乏,就是不缺热情。所有的工作都在吵架中向前推进。

    相对于理论上的国土,征服者们的人数太少了。为了节约军事资源,金城在南北两个方向都在原本北大年王国的基础上向后收缩了。吉兰丹城和靠近宋卡的居民区都暂时被放弃。现有的人员都聚集在金城周围。

    北大年的女王和她的丈夫在城墙完全失守前逃出了王宫,现在应该在柔佛苏丹的宫廷里。陈守序知道他的军队目前还是一次性军队,最有力的一击已经用完了,如今并没有扩张能力。也很难同时面对南北两个方向的敌国。既然柔佛的敌对状态在短期内无法解除,那么暹罗就是必须安定的一方。

    在金城建国后不久,使者就赶去了阿瑜陀耶,用金银花、战俘和王宫中缴获的艺术品,换取了帕拉萨东王的承认。金城如今可以用白银向暹罗换取需要的物资,但在暹罗需要时,要提供军事上的帮助。

    除了某些措辞上的义务,总体来看,与暹罗达成的是比较好的条约。暹罗王获得了白银,金城得到物资和人力。比如大米,原本北大年就只能自给一半的大米,不足的部分只能进口。

    不光主动向暹罗购买物资,金城也很欢迎各地商人过来交易。为此,金城将税率降低到整个半岛最低的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金城的收益将不会来自税收,而是自身从事的贸易。

    外交上,除了暹罗和柔佛,女王当政,处于收缩状态的亚齐对金城并没有任何表示。金城与亚齐也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陈守序对元老院说,我们没有精力去处理与那些小国的关系。只能抓住大国外交作为重点,对金城来说,就是三个国家,暹罗、广南和巴达维亚。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要服从于诸大国的关系。

第5章 梅登的巴达维亚游记

    “我引吭高歌;

    歌颂一位富商及他的财富;

    他的货物和金银财宝数不胜数;

    在因陀罗补罗他有无与伦比的财富;

    他拥有1000名奴隶,有老有少;

    他们来自爪哇和别处;

    他的职位高比彭加瓦;

    他正房偏房,妻妾无数。”

    sya’ir。bidasari

    荷兰人带来了东南亚贸易的繁荣时代。在17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和日本人运来亚洲过去难以想象的白银。而且此时欧洲人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控制全部的贸易,这让本地的商人和中国人迅速发家致富。

    巴达维亚,就是这个贸易时代亚洲的中心。梅登长出一口气,踏上了荷兰人的土地。

    荷兰人限制冒险号的船员上岸,只有售卖和采购物资的人员在得到批准后能在码头附近活动。梅登只好一个人进了巴达维亚城,找了一处旅馆住下。

    总座安东尼。范。迪门很忙,暂时没空接见一个新起势力的使者。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梅登并不着急,他打算好好体会一下荷兰在亚洲的这座都城。

    荷兰人集中在巴达维亚堡,那里有整个东印度最高管理机构。

    巴达维亚城却是华人的。巴达维亚城有四座城门,分别是乌德勒支门、德尔夫特门、鹿特丹门和新门。城门外是景色宜人的种植园。在巴达维亚周围,几乎看不到稻田,种植的全部是经济作物。华人在巴达维亚繁衍生育,散居各处,他们在此勤奋地经商和贸易,获得了令所有人羡慕的成功。

    巴达维亚在安东尼。范。迪门任上,进入了全盛期。城墙内外,大约有3万各族人民。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大城市的人口都远远超过巴达维亚城。便是邻近的万丹城,人口也早就突破了10万,马打兰的都城人口更多,超过20万。

    虽然人数不多,城中的居民却让梅登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活力,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人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荷兰人是赢家,这些跟着荷兰人的异族在荷兰人的扩张中收获看来也不少。

    漫步在巴达维亚城中,杉树、椰子树和香蕉树在道路两侧排列成行,郁郁葱葱,给城市的居民提供了纳凉的树荫。

    雅加达河在巴达维亚城大部分街道穿流而过,颇有环绕全城之感,河附近集中了巴达维亚城大半的景点。雅加达河两岸有许多设计周详、布置雅洁的果园和游乐场,果园与游乐场都有平整的条石建成的围墙。

    这些富饶而美丽的果园大多属于华人,他们在这里精耕细作。在这些水果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山竹、椰子和香蕉。

    除了雅加达河,荷兰人还新修了几条运河。

    比较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敢下河游泳。巴达维亚毕竟是座刚刚建立不久的城市,城市周围的河道上有许多鳄鱼出没。鳄鱼几乎成了巴达维亚城的一座标签动物。梅登晚上散步时,多次注意到鳄鱼听到人声就窜出树丛跃入河中。

    梅登仔细观摩过一次村民对鳄鱼的围捕行动。梅登在美洲也见过当地的印第安人捕捉美洲鳄,用渔网捕捉鳄鱼是极为危险的事,他曾见过一个捉到鳄鱼的印第安人被鳄鱼咬掉双腿,死的十分凄惨。

    在巴达维亚,村民用的是另外的方法。他们在一条长绳上系住一只布满倒刺的双口铁钩,然后用细绳仔细地裹住钩端,据村民解释,这样包裹的铁钩受力便会松散挂住鳄鱼的身体。村民用一只狗作为诱饵,将铁钩捆在狗的肚子下面,再将狗放在木板上投入河中,然后将绳子系在树干上。狗吓坏了,在河中狂吠乱叫,一条大鳄鱼迅速游近,一口把狗吞下。鲜血迅速涌上河面,但铁钩大约也钩住了鳄鱼的喉咙。这条鳄鱼太大了,村民无法抓住鳄鱼。他们找附近的荷兰士兵借来重型火绳枪。

    梅登吃惊地看着荷兰士兵无所谓地将武器借给这些土著,在美洲他从未见过这种现象。村民用重型火绳枪连续击中挣扎中的鳄鱼,成功将其打残。鳄鱼的生命力实在太强了,最后还是拖上岸后,几个壮年用大木棒砸烂了鳄鱼的头部才将其打死。

    经过一场精彩的搏斗,村民成功捕获了一条7米长的大鳄鱼。剖开鳄鱼的肚子,村民在它肚子里发现山羊和一个孩子的头颅。上帝啊,这真是一场悲剧。村民抬起鳄鱼的尸体,走向巴达维亚堡。拿回武器的荷兰士兵向梅登解释,总座阁下给村民开了击杀鳄鱼的赏格,村民们这是抬去领赏了。

    除了鳄鱼,巴达维亚城外几里远就有众多老虎出没。梅登在与陈守序聊天中,听他提到过这种爪哇虎。这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动物。金城周围也有不少老虎,据陈守序说那叫印支虎,与他家乡的中国虎基本是同一种类,体型比爪哇虎大了一圈。略小于孟加拉和鞑靼人那里的老虎。老虎是亚洲野兽之王,某种意义上,也是亚洲的象征。在巴城的商铺里,经常能看到华人售卖的老虎饰品。

    巴达维亚西面运河的河道上,有一座颇为壮观的中国式拱桥。即便在中国本土,这座拱桥都堪称精美的杰作。桥有21孔,通向远方的旷野。旷野的南方,荷兰人另外修建了三座小型棱堡,以防御自内陆入侵的敌人。

    荷兰人把那片旷野叫做“加尔格菲加德”。在荷兰语中的意思是处决犯人的刑场,广场上竖立着一座绞刑架,一辆分尸的刑车和一根鞭柱。荷兰人在他们的东印度殖民实行了数种野蛮的刑罚,这些刑罚在欧洲是不被接受的,也是联合东印度公司长期被本土喷的槽点之一。刑场另一端的尽头还有一座小桥,桥边始终有一名站岗的士兵,这座小桥通往城内的主要街道“主人街”。

    巴达维亚街道上店铺林立,这里有来自整个亚洲的商品。让梅登略感好奇的是一种来自中国的铁锅。这个时代的整个东南亚都缺乏铁器,每艘抵达巴达维亚的中国商船都会携带几百口铁锅售卖。这种家庭必需品是销售情况最好的商品之一。

    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