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将门 >

第506章

大宋将门-第506章

小说: 大宋将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把脸一沉,“哼,你啊,都占了那么大的便宜,还不知足吗?”

    “儿臣当然不知足了!”

    赵曙急了,争辩道:“父皇,那帮大臣,动不动就拿出几十万贯,甚至上百万贯……他们哪来这么多钱?还不是民脂民膏,贪墨所得。儿臣就不信,谁能靠俸禄,攒下这么大的家业?”

    赵曙越说越气,“这些臣子,仗着免税的特权,兼并土地,贩运货物,他们只要拿出一个名号,当做干股,就有人给他们送钱,比朝廷还好赚!结果这帮人还不肯罢休,哪有好处就往哪里跑,贪得无厌,卑鄙无耻!明明是他们没有投资的眼光,听风就是雨,自己胡乱抛售,赔钱了也是活该!愿赌服输吗!莫非他们连赌徒都不如吗?”

    赵曙当然一肚子气,他刚刚算计好了,要怎么花钱,结果老爹就变卦了,还要返还给那些人,这不是坑儿子吗?

    想要钱啊,没门!

    让他们来吧,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把我这个太子如何!

    赵曙义愤填膺,气冲斗牛。

    哪知道老爹赵祯,突然哈哈大笑。

    “皇儿,你方才说的那些,可有证据?”

    “证据……难道这不是人人皆知吗?”

    “哈哈哈,你啊,还是太嫩了。”赵祯把眼皮一垂,老气横秋道:“父皇乏了,要先眯一会儿,你去窗前好好想想吧。”

    赵曙一头雾水,什么证据,父皇要什么证据……证据,证据……他念叨了半天,还是没有头绪。

    想求教父皇,赵祯却已经打起了呼噜。

    正在这时候,有小太监进来报信。

    “殿下,政事堂那边送来了名单,您要不要过目。”

    “名单?给我看看吧!”

    赵曙接过来,扫了一眼,足足113位官员,最少的投资三五万,最多的居然有150万贯,平均下来,也有三五十万贯!

    如果再加上债券的部分,这帮人砸进去700万贯以上,有钱,真是有钱啊!

    赵曙突然看到了每一个人名后面,都有签字画押,血红的大印……啊!他突然张大了嘴巴,低呼出来我的天啊,这不就是证据吗!

    父皇啊,你也太厉害啊!

第771章 厉害了,太子

    赵曙看到了这份名单,那是心花怒放,崇拜的五体投地。

    姜是老的辣,父皇这块老姜,也实在是太辣了!

    赵祯一直装傻充愣,再和政事堂诸公谈判的时候,还故意要占便宜,让人们误以为他想要各让一步,息事宁人。

    但是别忘了,赵祯在刚刚得到股市消息的时候,是何等愤怒!

    他很清楚,这帮人的身价财富,几乎都是在他当皇帝的四十几年积累下来的,讽刺,真是讽刺,他身为天子,仁慈宽宏,结果居然给下一代留下了一大堆的贪官污吏,不收拾这帮人,赵祯情何以堪!

    故此,他故意示弱,故意诱敌深入。

    不出所料,这一份清单到手了,有了这玩意,就等于握着供状,握着封神榜,想让谁死谁就别想逃!

    可笑百官,还以为能拿回损失呢,哪知道连老命都要赔进去了!

    赵祯微微含笑,“皇儿,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赵曙兴奋一挥拳,“儿臣明白,儿臣全都明白了!”

    “那好,就让他们进来吧!”

    赵曙立刻跑去传旨,不多时,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还有十几位官吏代表,都来到了寝宫,见礼之后,分列两旁。

    赵祯让人给包拯搬了墩子,然后就说道:“朕刚刚问过了,太子也向朕说了,他的确参与了股市买卖,众卿损失了这么多,他愿意赔偿大家。”

    赵祯说完,冲着赵曙招手,“皇儿,你和众卿说说吧。”

    “遵旨!”

    赵曙从旁边转过身,来到包拯面前,先是拱手,包拯欠了欠身,脸上有些尴尬。说实话,他们这叫逼宫,尤其是太子还没成年,又是半君,他们这么干,和欺负小孩子有什么区别?

    老包很不好意思,只能说道:“殿下仁德宽厚,爱惜百官,体察疾苦,诸位同僚,你们也该深体殿下用心,好好办差,效忠大宋。不要总是盯着财货往来,好好的朝廷命官,变成了一个满口铜臭的商人,还不羞愧吗?”

    百官直竖竖站着,他们心里还不高兴呢!

    丫的只答应赔偿原价,现在股票都涨了三倍,我们少得了那么多钱,全都塞进了太子的腰包,这小子简直贪得无厌,和他那个该死的师父一个德行。

    咱们走着瞧,别以为你是太子,我们就没办法了,只要机会到了,连皇帝也不怕!

    他们都憋着一肚子怨气,等着这一次结束,他们就找机会,给太子难看!

    赵曙微微一笑,“包相公,老百姓常说,亲兄弟,明算账。孤可以退还获利,但是有几样事情,孤必须说清楚。”

    包拯颔首,“殿下请讲。”

    “嗯,包相公,这第一点,我让皇家书局出面,购买股票和债券,是因为见到股市崩盘,担心西域开发的大计受阻,故此才挺身护盘,同我一起出手的还有西凉王世子,以及大相国寺的佛印大师……我们买股票,并非贪图利益,因为当时道路断绝,甘州之战情况如何,我们也不清楚……不过,和诸位大人不同,我愿意相信师父,愿意相信西凉王,不惜赌上血本,是为了国家大事,为了师徒之情。至于有些人污蔑,说什么事先释放流言,打压股市,这顶帽子,孤绝不会认……孤也希望包相公能够下令彻查,把真正散播流言之人揪出来,倘若和孤有关系,孤愿意向父皇请罪,罢免太子也好,发配西域也好,孤愿意一力承担。”

    赵曙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他真的不知道一样。

    在场这帮人也不傻,他们还当是赵曙害怕担罪名。

    毕竟退了钱,就代表他做错了,等于是承认流言是他放出去的,那样一来,对太子的声望是个不小打击。

    做出这个澄清,很有必要。

    包拯道:“殿下,老臣一定会下令刑部和御史台彻查,这些年来,朝野之间,各种流言蜚语,到处都是,已经严重扰乱朝局,必须要好好整治了!”

    赵曙笑着点头,“包相公此言,孤很欣慰。这第二件事,孤想请教在场的诸公……除去散播流言这条不实罪名之外,孤买卖股票债券,可有什么不法之处吗?”

    啊!

    大家以为赵曙要还钱了呢!

    怎么又扯到了不法啊?

    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帮人还没想明白,司马光就站了出来,“启奏殿下,目前朝廷并无规范股票和债市的规定,以往官方债券,有衙门委托皇家银行承销,至于民间债券和股票,则是由民间负责……臣曾经提议,要制定相应规矩,只是户部那边,认为不好随便限制,就迟迟没有拿出方略。”

    赵曙含笑道:“司马相公,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认为孤并没有干犯大宋刑统?”

    百官都是人精,听到了这里,哪里不明白,赵曙这是要脱罪啊!

    吕诲身为言官,又是这一次的挑头之人,他哪里能赵曙逃了,他急忙站出来,硬着头皮道:“殿下,殿下身为一国储君,万众瞩目,四方仰德。身为天下之表率,理当正道直行。商贾买卖,那是微末之业,君子务本,朝廷重农。臣窃以为殿下买卖股票债券,已经是不恰当之举,臣,臣斗胆恳请殿下,能够改弦更张!”

    他说完之后,刑部,御史台,户部,又陆续站出几个人。

    大意都是类似的,你不承认散播流言,我们也不敢给太子随便扣帽子。但是你抄底股市,把大家的钱都给抢走了,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你要是没错,那谁给我们钱啊?

    这帮官吏,异口同声,说认为太子参与商业,本身就是错的。

    更有人说商业买卖,重在公平,太子是半君,参与进来,谁敢让太子赔钱,故此只能牺牲无辜,让其他人受损。

    言外之意,他们就是受害者,获得补偿,是理所当然。

    面对百官的教诲,赵曙呵呵冷笑。

    文人无耻,可见一斑!

    他充满讥诮,不屑道:“诸位大人的教训,孤听得一清二楚,也都明白了诸位的苦心,孤买卖股票所得,于理不当,于法不合,于情也说不通……故此,孤需要把这些钱归还诸公,你们可是这个意思?”

    吕诲等人互相看了看,一起点头,“殿下睿智。”

    “哈哈哈!”

    赵曙突然放声大笑,笑得大家汗毛都立了起来。

    “诸位臣工,既然情理法不通,就要归还,孤认下了,也一定归还!可是……孤想请教,你们这些钱,究竟是哪里来的!”

    突然赵曙把清单高高举起,他猛地伸出手指,指着吕诲,怒道:“吕大人,这上面有你们家的30万贯,能不能请你拿出证据,告诉孤,你们家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如果每一贯都是干干净净,无可挑剔,孤不但全数归还,还按照你当时买下的股份归还,也就是说,你能拿到价值90万贯的股票;呵呵,如果你要讲不清楚……你可要知道,朝廷对待贪官污吏,是绝不会容情的!”

    轰!

    一声炸雷,在所有人耳边响起。

    轰隆隆,惊天动地。

    可把人们都炸懵了,吓傻了!

    要说这一堆人里,最不意外的就是司马光,他管着钱,又是王宁安的留在京城的代言人、如果萧观音和狗牙儿真的有危险,司马光早就出手了。

    王宁安把苏轼派回来,就是告诉所有人,谁都不要动,只管看热闹就是。皇帝肯定有办法解决。

    当赵祯一口气答应要归还所得的时候,司马光就留着心了。

    他在政事堂的几年里,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管好庞大的帝国,最根本的就是一个字:钱!

    其实很多人看待历史,都会下意识地翻一个错误,认为任何盛世,就是明君贤臣,任何衰败,就是皇帝昏庸,大臣无能……而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

    那些开创盛世的君臣,未必多完美,而那些亡国君臣,也不一定都是混蛋,之所以会天差地别,是因为治国的难度,完全不一样。

    比如汉武帝,他手里攥着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巨额财政盈余,十足土豪,豪气冲天!做起事情,大刀阔斧,游刃有余,自然显得雄才大略,举世无双。

    要是混到了崇祯那个德行,手里没钱,欠了一大堆债,还把唯一能到处抢钱,填补国用的阉党给砍了,无论怎么勤奋,哪怕浑身上下都是补丁,也无法挽回颓势,毕竟不给钱,是做不了事情的……

    赵祯当了四十年的皇帝,岂能不懂钱的作用!

    大几百万贯的钱,能说退就退吗?

    皇帝天生就是最大的流氓,谁信了谁就是傻瓜!

    当然了,司马光不会提醒这些人的,你们死不死,跟老子没关系,我就是看戏的。

    果然,当赵曙突然发飙,把矛头对准吕诲,可把在在场的人都吓坏了。

    天啊,不但要不回钱,还要把命搭进去啊!

    吕诲也不是等闲,他知道要是被扣上了贪官污吏的帽子,这辈子可就完蛋了!

    吕诲顿时满腔悲愤,怒道:“殿下,臣家中世代为官,承蒙国恩厚赐,有些积蓄,也并不稀奇!臣,臣买股票,也是为了帮着朝廷开发西域,臣之苦心,天日可鉴啊!”

    “是吗?”

    赵曙一点也不信,“包相公,您身为首相,一年的俸禄有多少?”

    “殿下……老臣一年俸禄,加上赏赐,近5000贯。”包拯声音不大,可大家都听得清楚。

    赵曙点头,突然转向吕诲,声色俱厉道:“这么说,30万贯,要当六十年的宰相,还要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哦,对了,吕大人,你拿出来的是现金,我朝俸禄,现金往往只有两成,换句话说,需要当300年宰相,吕大人,你们家从唐朝时起,就贵为宰相吗?”

第772章 规范金融市场

    吕诲被问得哑口无言,他们家的确是官宦之家,从五代开始,就做官,一直传到了吕端,达到了顶峰,接下来虽然衰败了很多,但是底蕴犹存,族中当官的还不在少数。

    只是家大业大,开销也大。

    朝廷的俸禄有多少?

    以包拯为例,当初他在开封府的时候,一年算下来,也不过3000贯,而起其中实物占了一大半。

    包拯拿着这些钱,还惶恐不安,他把每年的所得,拿出大半,资助家乡的穷学生。

    自己在京城过得紧紧巴巴,舍不得用蜡烛,晚上点菜籽油灯,弄得一身菜油味,还被同僚耻笑。

    如今坐上了首相宝座,俸禄也达到了5000贯,可身为首相,迎来送往,来家里谈事拜访,总要准备一些茶水点心,京城物价高,请家丁丫鬟花钱也多,一年到头,剩不了多少。

    任何一个当官的都心里清楚,没有几个真正靠着俸禄过日子的。

    更何况一下子拿出几十万贯,这是挣俸禄的人干得出来的吗?

    吕诲虽然狡辩,说这是世代积攒下来的,但也只能哄骗小孩子,问题是赵曙并非小孩子了。

    “吕大人,孤也不想诬陷你,要不这样,请审计司进入你的家中,如果你不放心,让刑部,御史台也派人过去,仔细清查,如果真是俸禄所得,光明正大,孤情愿意给你赔礼道歉,可如果不是……查出任何一笔钱来路不明,或者是贪贿行为,或者是躲避税收,或者是鱼肉百姓……也请吕大人能知所进退!”

    赵曙说完,把目光转向了其他人。

    “你们也是一样!”

    赵曙冷笑道:“你们不是说孤挣的钱不合理,不合法吗?那你们的钱,一定是光明正大了?有谁经得起彻查,孤立刻返还,如果没有!你们的钱也是不义之财!就算让孤返还,也该返还户部,诸位以为呢?”

    还说什么啊?

    这帮人肠子悔青了。

    刚刚就不该一时脑袋发热,光想着退还财富,就傻乎乎把名字写上去了。

    这回好了,钱数是你们自己承认的,等于把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