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173章

大宋王侯-第173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尘心中已经大体猜到展熊武心中的顾忌,想起展熊武不顾自己的生死,此次对玉道香所表现出善始善终的忠诚。叶尘心中有了决断,说道:“展兄若是不嫌弃,等我回到开封禀报过天子之后,在华夏卫府增没一副司使,展兄在我华夏卫府屈尊担任二把手。”

    展熊武心中一震,他可是知道华夏卫府二把手代表着什么,那可是从三品的官职,真可谓是一步登天。其实叶尘心中也有些打鼓,赵匡胤当日给他说过四品之下可由他全权任命,但若增没四品之上官职,必须要禀报天子,由天子召见问话之后,才能做出决定。展熊武身份特殊,赵匡胤未必就能够同意。

    展熊武沉思半响之后,长长吐出一口气,说道:“多谢侯爷厚爱。不过,在下突然想起先父,刚才又听侯爷不久要带兵攻打南汉,在下想要从军。”

    叶尘等人不由一怔,大感意外。叶尘禁不住问道:“展兄父亲是………”

    展熊武说道:“在下不瞒侯爷,在下本来是将门世家,父亲曾经是后晋大将展天虎,在下如侯爷这般年龄时也在父亲军中担任偏将。从小父亲也对在下教授过行军打仗的兵法军事,只是后来后晋被灭,父亲死在战场,在下侥幸活了下来,后来被圣堂九长老相救,将在下带到圣堂,并送到江淮用了十多年时间,成立了江淮帮。而在下深知九长老虽然不怎么理会圣堂中的事情,但对于玉小姐及老堂主一直忠贞无二,在下又身受九长老大恩,所以不管是去年在江淮从上官冰云手中救侯爷,还是后面任何一件事情,在下都听玉小姐的。但实际上,在下真正喜欢的还是带兵打仗,征战沙场。如今大宋已经有了我华夏正统的气象,我展熊武身为华夏儿郎,自当报国,靠自己的本事搏一个大好前程。”

    展熊武一席话不但解释了自己为何想从军,顺便也极为光明磊落的解释了为何不顾自己生命安危,一直听命于玉道香,甘于给玉道香当属下的原因。

    叶尘没有犹豫多长时间,便说道:“好!此事回到开封之后,便由在我安排。定会让展兄满意。”

    ………

    ………

    叶尘没有在关中继续停留,查出来长安的圣堂据点,也没有轻举妄动。便带人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开封。

    他此次西北一行,总体来说,收获颇大,先是破了军饷丢失案件,追回了八十万军饷,又救出了玉道香,并且两件事情过程中对玉枫的势力都进行了不小的重创。

    另外,他从玉老魔手中也拿回了自己的狙击枪、望远镜。从前世带来的匕首、钻戒等物,则一直被玉道香毫不客气的带在身上。

    当初为了防止被别人发现狙击枪的秘密,叶尘曾经在永乐镇外一处私密之处藏了自己仅余的三颗子弹。他在路上便派了一组华夏卫去找寻去了。

    ………

    ………

    华夏卫府自成立至今三个多月,首次出手,便是丢失八十万贯军饷及一千护饷禁军失踪的大案大事,不但破了案,追回了军饷,还斩杀了近千贼人,甚至还有一些俘虏。赵匡胤对此非常满意,要知道这可是以前的武德司从未有过的收获。

    叶尘今日刚回到开封,没有进城回这有,而是先去了城外的华夏卫府衙门。他先是召集部司使以上人员对此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讨论总结,然后正在签署内务司报上来的军功奖励名单时,有人通报,说天子驾到。

    赵匡胤也不是专程来华夏卫府的,他今日是先去了城外各禁军大营转了一圈,看了一下军队士气及征伐南汉的各项准备情况。在回城时听说叶尘回来了,便临时决定来华夏卫府看看。

    叶尘匆匆来到府衙大院门口时,赵匡胤已经到来,叶尘带众属下见过礼,众人接受了天子的高度赞扬和褒奖之后,赵匡胤让其他人都散去,叶尘陪着他开始在各处视察。

    赵匡胤今天表现的对华夏卫府的一切都极为感兴趣,一边走,一边向叶尘仔细询问,其中涉及到官制结构,各司职责划分,训练内容等等。

    最基本的东西问过之后,赵匡胤点了点头,他身为开国大帝,自然见识不凡,对叶尘编制机构和各种职责划分,及训练内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

    就在叶尘正有些洋洋得意时,赵匡胤突然说道:“听说你的内务司在各地成立了不少车马行、开了不少酒楼、客栈、青楼、赌场什么的,赚了不少钱吧!”

    叶尘先是一怔,心想这华夏卫府内果然还被天子揉了沙子,不过他也没想过将这些事情瞒着赵匡胤,赵匡胤派来的人显然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表面上的一些东西,一些内在的机密事情还是不知道的。比如华夏卫府一年到底能够赚多少钱,外围势力到底有多少人,等等!

    叶尘心中念头转动,面上不露丝毫,嘴中说道:“陛下明鉴,的确有此事,只不过车马行是用来传递和打探消息之用,而各地的酒楼、客栈、青楼、赌场则是我华夏卫府在各地的据点,平时除了打探消息,及时传递重要情报之外,主要任务还是为了彻查圣堂在各地的隐秘势力,同时还可监视地方一些豪强及江湖帮派。”

    赵匡胤意味深长的一笑,说道:“你说的这些朕都能想得到,这样做很不错,只是没想到你拥有如此大的手笔,且如此短时间内便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进展。嗯………没少赚钱吧!朕可是听说单是车马行一个月便净赚三十万贯。更不用说其它的生意。”

    叶尘总算明白了天子说这些话的目的,不过三十万贯………哼哼!还好他长了一个心眼,特意交待贾宪在账目上将所有盈利折半。垄断了全国各州所在车马行,一个月赚的可不止三十万贯,而是六十万贯。当然,这种事情只要叶尘及内务司三四人知道就行了,绝对是不能告诉任何人的,即使是天子都不行。

    叶尘说道:“回禀陛下,是赚了一些钱,但我华夏卫府前期投入多,陛下又不给臣钱,臣可是将自己的家底都拿了出来公用,并且和罗家、曹家等好几家借了不少钱,这几天正准备给人家还的。另外,华夏卫府做的事情都离不开钱,特别是打探消息,监视一些势力,暗查圣堂各地隐密势力,都需要大量外围人手,这些人手朝廷可都没有发俸禄,要想让他们做事,还是离不开钱,所以赚的钱虽然不少,但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啊!”

    ps:两更早早送上,跪求月票,求捧场,求红票,求纵横网站的订阅————————————

第二百四十五章 叶尘点将

    (非常感谢‘妖孽街’、‘书友8728712’、‘孤勇英雄’、‘kadwindy’、‘书友22860147’等热心读者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为感谢以上诸位的支持,今天我会努力更上三更。)

    赵匡胤微微一笑,说道:“好了,你也不要和朕哭穷。本来对南汉动兵是要等到下半年的,但朕已经等不及了,还有一个多月,朕的大军便要征伐南汉,每一次打仗,所耗费粮草、兵器、器具、军饷都数额巨大,所以国库所需就有些紧张。朕记得之前你还欠朕十万贯钱,朕听说罗公明、曹彬他们都拿出一些钱在你这里,搞什么入股,回头按照入股有分成。这十万贯钱也算是入股,朕也不贪心,以后你华夏卫府的盈利收入,一半入朕的内库。”

    叶尘当即便哭丧着脸喊道:“陛下,这一半也太多了。下面人一边为朝廷效命,一边赚银子也不容易。您看要不四分之一的盈利怎么样?”

    赵匡胤一声冷哼,说道:“叶尘!这满朝文武、勋贵敢和朕讨价还价,也就你了。此事朕已定下,就一半了,再说朕若不是看在你此次你华夏卫府西北一行做得很好的份上,最多给你留三分之一就不错了。更何况这些钱朕又不是拿去用在后宫上,这些钱朕是要充当军费的。”

    叶尘知道此事他没有拒绝的余地,只能恭敬称是,又说道:“臣待会就将三个月盈利的一半交给内库。”

    赵匡胤从叶尘处弄到了钱,不由心情大好,哈哈一笑,说道:“嗯!此次伐南汉朕打算出动十万大军,由潘美、赵赞和你各带一路大军,分三路攻伐南汉。不过,朕虽然答应让你带一路大军,但你毕竟首次独领大军,所以其他两路大军都是各自四万人马,你只有两万人马。”

    “嗯………看在你给朕挣了不少钱的份上,你还可以向朕提两个要求。”赵匡胤紧接着说道。

    两万人马对叶尘来说刚好,再多的人,他也是心理没底。毕竟他虽然心中很清除南汉朝廷早已腐烂透顶,近日得到的情报南汉部队军官吃空饷,喝兵血成风,虽然还有些会练兵、会打仗的名将,但也改变不了整体局势,从战力和士气上来说,能有大宋禁军一半就不错了。

    不过,南汉毕竟是守的一方,按照南汉如今的情况来看,敢出城打野战的可能太小,此次攻伐南汉多半都是一方攻城,一方守城的把戏。而在攻守城之战中,守城的一方自然大占便宜,所以这场仗还是不好打。更何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之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看不起对手本来就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叶尘深知这一点,所以早已下定决心,此次伐汉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看轻对手。务必做足各种准备,事事尽力而为。

    赵匡胤的大方是叶尘用钱换来的,叶尘自然不会客气,这些天虽然忙着西北的事情,但华夏卫府情报司早已在两个月前,便派出数百人前往南汉打探地形、汉军部署、带兵大将性格为人等等各种情报信息。这几天已经有不少情报先后传递到了他的手中,叶尘看过之中,心中已经大体有了一些想法。这个时候刚好可以提出。

    “多谢陛下厚爱,臣正好有一些事情想求得陛下的恩准。”叶尘恭敬向赵匡胤说道。

    赵匡胤好奇道:“什么事情,先说来听听。”

    叶尘说道:“领兵主将,臣想亲点五人,由他们统帅一万京师禁军。并尽快让四人上任,兵马到位,他们四人趁此时间熟悉磨合。”

    赵匡胤略一犹豫之后,问道:“叶尘!你不妨先说说这四人都为何人?”

    叶尘说道:“其中一人乃御前步军指挥使罗耀顺,及其麾下两千五百人马。”

    赵匡胤点了点头,示意叶尘继续说下去。

    叶尘又说道:“第二个人是左厢军军指挥使曹玮,及其麾下两千五百人马。”

    赵匡胤说道:“这两个人朕准许了,麾下人马也一并让他们带上。除这两人之外,还有三人又是谁?”

    叶尘说道:“第三人乃禁军左厢军下面的一名营指挥使,名叫王超。此人乃是朕生死兄弟,曾经在晋阳时救过臣一命。”

    赵匡胤还是首次听到此事,说道:“既然王超救过你,这本身便是大功一件,传朕旨意,升王超为军都虞候,统领四个指挥,两千人马,所需人马由枢密院调配。”

    叶尘大喜,心中对赵匡胤甚为感激,能够如此轻松让王超升一级,却是极不容易。当即便向赵匡胤躬身一拜,极为感激的说道:“多谢陛下。”

    赵匡胤一看叶尘发自内心的欣喜,眼睛眯了眯,心中暗自将王超这个名字记了下来。

    叶尘继续说道:“第四人是郑州刺史杨业功长子杨延平。”

    因为叶尘的出现,本来在赵光义当皇帝时才攻破晋阳,收服的北汉,在去年赵匡胤北伐时已经提前攻破和收服,而本来在赵光义手中投诚,且投诚后兢兢业业为大宋守北疆,对战契丹的杨继业,如今提前了四五年被叶尘救下,强行被赵匡胤收服,带回了开封。但却没有了原本历史上的兢兢业业,赵匡胤虽然也封了很不错的官职,但杨继业誓死不愿为官,宁愿住在朝廷给的房子自过自己的平凡日子。

    叶尘当初既然救下了杨继业,又心中很清楚杨家将的能力,怎么会放任不管。这近一年来,逢年过节都是要去杨府上拜会一趟的,而杨家上下也因为叶尘救了杨继业的缘故,对叶尘甚为礼遇,叶尘与杨家大郎、二郎这两个已经成年的衙内也是吃喝了几次酒,关系虽然没有与王超、罗耀顺、曹玮这般亲密,但平日间也是以兄弟相称的。

    此次伐南汉,叶尘自然不会放过杨家人。过年的时候,杨家几个小子来叶府见识迷宫时,叶尘曾经便在私下鼓动征询过杨家大郎杨延平的意见,当时杨延平甚是激动,他老子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对征战沙场死了心,但小一辈则个个都快憋出病来,早就想加入大宋军中,展翅高飞,拼打出一番功名出来。叶尘当时提出时,杨延平还认为叶尘是有意帮他,对叶尘也是甚为感激,并拜托叶尘伐南汉时一定要带上他,即使身为叶尘亲兵都行。

    叶尘可是知道杨延平的厉害,在原本历史上乃北宋殿前大将,战功显著,官拜保驾大将军,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早年跟随杨业为北汉建功立业,不管是和契丹人打,还是原来和宋军打,都是赢多输少。

    在原本历史中,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3年),北宋与契丹开启战端,仗打到中途,契丹讨不了好处,甚至辽兵节节败退。辽国萧太后为鼓励士气,亲临幽州前线,与宋军对峙。萧太后见宋军作战勇猛,辽兵屡次攻打北宋都为其所败。于是萧太后想出“以退为进”的计策,借口谈判,请宋朝君臣赴金沙滩商议,想诱出宋帝,布下天罗地网,准备一举擒下宋帝。

    大宋这边杨继业识破诡计,因长子杨延平长得与皇帝相象,便向赵光义建议由杨延平穿上皇袍,假装皇帝与辽国萧太后谈判。赵光义同意由杨延平代替自己,率军远赴金沙滩。而萧太后也命天庆王代替自己,率领辽国精兵赴金沙滩,积极备战。

    以此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金沙滩杨家覆灭大战。

    在原本历史上,这一战宋军全军覆没,杨继业不想被捕受辱,一头撞死在李陵墓前。大郎杨延平被辽兵乱枪挑死。其他兄弟七人也因为各种原因死在此战中,真正活下来的实际上只有杨六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