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400章

大宋王侯-第400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道防风墙,以确保整个部落都安全过冬。

    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才发现驻牧之地有什么缺陷,或者过冬的准备有什么不足,从而被迫迁徙到其它地方的,因为寒冬时期迁徙,整个过程会把部落中许多老人、孩子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送冻死。

    然而,眼前这个部落偏偏是在寒冬腊月迁徙,而且今天的天气这么糟糕他们都不肯寻个背风之地稍歇,就更加可疑了。

    这些天眼看形势不对,一些寻常的党项中小部落已经纷纷宣布臣服于夏州李光睿,但也有一些原本亲近臣服米擒氏和拓跋氏的部落跟随这两个大部落进行迁徙,这样的部落李光睿向来不会心软,若是不投降臣服于他,只要碰到,战士便全部杀死,其他的老人、女人、小孩及部落里面的一切物资都抢到手。

    那名头领亲自将消息送到李光睿那里,李光睿听说是一个三千多人的部落冒雪迁徙,不由心中大动,马上决定予以歼灭,一方面因为他们的给养越来越少了,都快坚持不下去了,另一方面这个时候迁徙的部落即使不是拓跋氏和米擒氏的人,那与这两个部落也很有可能大有关系。

    为了避免这个三千多人的部落利用草原地域广阔、风雪又大,视野不清的险恶环境突围逃走,李光睿又派人迅速通知左右巡弋的另外两支人马在外围两边进行包围,而他自己也不等他们赶到,便在押后半个时辰之后,果断带领五千精锐骑兵发动了进攻。

    今天第二更送上,我会争取第三更,求捧场,求月票,求年终盘点投票本书————————

第五百三十七章 拓跋氏的下落

    一个三千人的部落能够抽调出来的战士是有限的,比起李光睿亲带领五千精骑要差很多,而且他们护拥着整个部落的老弱妇孺和财产,队形非常分散,当夏州军纷纷掀掉白色的罩衣,向他们发动迅猛攻击的时候,这个党项部落措手不及,立即被夏州军切割成了三块,并团团包围起来,已经彻底失去突围的机会,意味着没有一人能够逃得出去。

    年过半百的李光睿威风不减当年,手执斩马。刀冲在前面,他的身先士卒感染了麾下战士,那些骁勇善战的夏州将士一个个嗷嗷叫着扑了上去。战斗结束的很快,这个部落的兵力本就有限,看起来又根本没有想到夏州军来得这么快,而且在这样的风雪之中也不驻营休息,甫一交战便形成了全面溃败的局面。

    雪辗如泥,血水洒落在白雪之中纷外刺眼。死尸处处,牛羊四散,战斗基本进入收尾队段,一部分夏州士兵将最后十几名不愿意投降的部落战士围杀砍死,大部分士兵已经开始兴高采烈地聚拢牛羊和妇孺等战利品时,李光睿命人把一些衣着打扮明显是在部落中拥有较高身份的人提到面前,充满期待的准备开始审问。

    这一询问,李光睿大喜,他这几天分兵之后,也撞到过一些亲近米擒氏和拓跋氏的部落,不臣服的便顺手歼灭,只是都不是米擒氏和拓跋氏本部族人部落,根本就不知道米擒氏和拓跋氏最终藏身之处。可这一次却大大不同。经过审询得知,这支部落竟是拓跋氏本部的一部分,他们的族长是拓跋氏大长老,不过在几天前已经死了,现在带领这个部落的是拓跋氏大长老的孙子拓跋格鲁。

    拓跋格鲁被带到了李光睿的面前,神色惨淡,见了李光睿一言不发,任他如何询问就是咬紧牙关不肯开口,左右夏州将士看了将他摁倒在地就要用刑。

    “且慢!”

    李光睿制止了手下的士兵,从腰间解下皮口袋,拔下木塞儿狠狠喝了一口,又把它递给拓跋格鲁。

    “好酒!”

    拓跋格鲁嗅了嗅味道,赞了一声,毫不客气地仰起头,将那烈酒咕咚咚地喝得涓滴不剩。

    李光睿只是笑吟吟地看着,等他把酒喝完,才捋着胡须道:“拓跋格鲁,你们拓跋氏和我们夏州李氏都是党项人,有着共同的祖先,我夏州其实也并无意征讨其他部落、欺凌弱小。只是我党项各个部落一直各自为战,内斗不休,而且守着横山脚下这荒凉之地不思进取。而宋国这两年北灭北汉,南灭南汉,轻取吴越,南唐也只是迟早的事情,等宋国一统中原和南方之后,势必会对西北用兵,到那个时候便是我党项人的末日。”

    说到这里,李光睿发现拓跋格鲁神色略有松动,他心中一喜,继续说道:“而为了避免我党项人不被宋国所灭,唯有团结一心,合并一部,然后建国,再经过励精图治之后,才能与宋国抗衡。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我党项人活下去,而且还能够从汉人手中抢到更好的底盘,至少也要让所有党项人走出横山,拥有夏州那样好地方落足建城。其它七氏族长头领为了一己之私,不想失去权力,最终使我党项人被汉人所灭,他们就是我们党项人的千古罪人。你是拓跋氏嫡系族人,这一点应当心知肚明。我夏州拥有十万精兵,非你拓跋氏可以抗拒,如果你能助我找到拓跋氏藏身之处,拓跋真厉被我所杀之后,拓跋氏臣服于我夏州,拓跋氏近十万百姓可以因此少受兵灾之祸,这是你的功德。并且我立你为拓跋氏新的族长。这几年凡归顺我夏州的部落酋领都获得了怎样的优容你是清楚的,我相信你也相信我说的话。”

    拓跋格鲁听了默然不语,李光睿只是逼视着他,并不说话。过了半晌,拓跋格鲁长叹一声道:“夏州李族主的威名,我们横山党项各个部落无人不知。罢了,天意如此,李族主所言的确有理,我党项各族若是再不团结一心,再不建国自强,终会被汉人所灭。我便招了吧,只是…………还望李族主能遵守承诺,善待我的拓跋氏族人!”

    李光睿按捺住心中的狂喜,慷慨地道:“你尽管说,我言出必鉴!”

    “好!好好!”

    拓跋格鲁惨然一笑,这才说道:“其实我拓跋格鲁与拓跋真厉已经拥有不共戴天之仇…………”

    李光睿目光一闪,问道:“此话怎讲?”

    拓跋格鲁道:“实不相瞒,我拓跋氏族长拓跋真厉与长老会…………并不团结。李族主兵发横州对我们党项七氏予以征讨后,对于是打,还是迁徙,拓跋真厉与长老会也起了极大的冲突…………”

    自拓跋真厉成为拓跋氏族长之后,李光睿的探马斥候也掌握了一些相关消息,与拓跋格鲁此时所说一一对印,后者这番话李光睿是相信的。拓跋真厉刚刚登上族长宝座的时候,就数次和元老会发生过冲突。

    只是因为拓跋氏长老会把持着拓跋氏部落最大的势力,挟控拓跋真厉的情况他也清楚,与这拓跋格鲁比较“含蓄”的解释,倒是不谋而合,从而也加深了他对拓跋格鲁刚才所说之言。

    拓跋格鲁道:“李族主率师大军直扑横山七氏部落的消息传来之后,族长和长老会狠狠地吵了一架,最后不欢而散。依长老会的意思,是利用地利与李族主先打一仗再说,而族长却想举族迁徙,以避将军锋芒。双方僵持不下,错过了应对李族主的最佳战机,不过后来来了一位汉人使者,与元老会和族长密谈之后,族长和元老会才仓促之下来不及部署,便想迁往贺兰山之中暂时躲避李族主。”

    李光睿听着,心想:“亏得我全力行军,否则容他从容部置,集合拓跋氏精锐在贺兰山利用地形负隅死战,倒也是个麻烦。此外那汉人使者多半就是那幕后黑手派去的人。”

    拓跋格鲁苦笑道:“可是,拓跋真厉和长老会…………唉!后来双方虽然都是迁徙到贺兰山躲避的意思,可是往贺兰山中哪儿躲,两方的意思却又不一样。长老会要北迁直接穿过贺兰山,到极北之地,他们认为环境苦寒,夏州军不耐其苦,早晚不战而退。而拓跋真厉却觉得极北之地的寒冷,我们的族人一样难以忍受,到时候大批牧人和牛羊冻死,必定元气大伤,只要进了贺兰山找一处避风之地,暂时躲避就行。”

    李光睿忖道:“这倒合乎拓跋真厉和拓跋氏长老会那些老不死的性格。”

    李光睿忍不住问道:“结果如何?”

    拓跋格鲁道:“结果…………拓跋真厉突然安排心腹杀了一半长老,我爷爷也被其害死,拓跋氏以血腥强压手段带领拓跋氏大半部落潜往贺兰山西口峡谷去了,我因为爷爷被拓跋真厉害死,带着一部分自己部落族人与拓跋真厉分开,本想寻找一处隐秘之地躲避,只盼李族主被这寒冷天气耗得精疲力竭,不战而退!不料反碰上了你们。”

    李光睿听了心中不无得意,若非他执意分兵扩大搜索范围,遇不上拓跋格鲁,一时不会还想不到拓跋真厉会带部落前往贺兰山中。若是那样,岂不是要坐视拓跋氏逃走了?

    想到这里,拓跋真厉马上进一步追问道:“拓跋真厉带着部落真的前往在贺兰山西口峡谷”

    拓跋格鲁点头道:“千正万确,若是有假,李族长到时候一刀将我砍了就是。”

    李光睿见此,心中最后怀疑渐去,心中大喜,又急忙道:“拓跋真厉现在多少兵马?”

    拓跋格鲁道:“拓跋真厉本部精骑仅七千人,其中护送家室及辎重的三千人,仅余精骑四千人,另外还有六千奉命在横山草原上吸引你们注意力,带着你们绕圈圈,给部落迁徙打掩护!”

    李光睿闻言精神大振,到目前为止,拓跋格鲁所言所语,都是实事,最后说道:“你可愿为我大军引路?你放心,刚才我所说都绝对算数!”

    拓跋格鲁闻言,左思右想一阵,把脚一跺,说道:“罢了,愿听李族主吩咐!”

    李光睿立即道:“拓跋真厉带着部落前往贺兰山西口峡谷,张宇、王栋志,速速集结所部人马,随我疾趋贺兰山西口峡谷,只消拓跋真厉一举受擒,拓跋氏部落臣服于我,那米擒氏不足为虑,要知道拓跋氏在横山中心部落中威望地位一直是最为特殊的一个,拓跋氏臣服于我,整个衡山便大局已定了!”

    张宇一听心中感觉有些不妥,一阵犹豫之后,最终还是咬牙说道:“族主,暗中那伙人一直没有弄清楚,为保险起见,依末将看,不如分遣斥候,先往窥探动静,咱们立即叫后续人马加紧赶路,待各路兵马齐集,且又探明拓跋格鲁所言虚实,再进兵不迟!”

    今日第三更终于写完了,累死我了,从今天现在开始家中没有老人替我们两口子看娃了,娃下午一直哭恼着,我一边写小说,媳妇一直喊着让我过去帮着哄一会,我那个烦啊——————只求兄弟们能够以捧场和月票给我些许鼓励和安抚,九孔感激不尽——————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中了埋伏

    (非常感谢‘ccp’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李光睿训斥道:“糊涂!刚刚拓跋格鲁所招,难道你们没有听清?拓跋真厉本就盼着耗得我军精疲力竭、不战而退。我们进入横山草原已近一个月,时间一长,夏州那边宋国西北边军和府州、麟州很有可能会有所图谋,所以我们留在横州的时间不多了。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我们反而畏首畏尾,坐失良机?听我号令,疾驰贺兰山西口峡谷,生擒拓跋真厉,违我军令者,斩!”

    张宇无奈,只得和诸将集结本部人马,与李光睿合兵一处,又使人回报报李光牧、刘永源,叫他们火速赶来接应,而李光睿由拓跋格鲁引路,疾驰贺兰山西口峡谷去了。

    李光睿此人用兵,本就喜欢行险,年轻时便是如此,否则几年前也不会果断与圣堂合作,不但与党项七氏做对,而且更是改变以往党项人游牧习惯,在夏州建城。几年过去,他现在依旧如此。

    此外,拓跋格鲁的家眷、族人都在他的手里,他料这拓跋格鲁也不敢欺骗他,再就是他深入横山草原,在这风雪交加的大雪原里已经艰苦跋涉近一个月了,大事还未尽全功。但是这些天他一直对夏州感觉有些不安,早就心浮气躁了,这种状态下自然更加相信拓跋格鲁所言。

    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只是连李光睿自己也并不觉察罢了。李光睿觉得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只是依据拓跋氏的情况,与拓跋格鲁的供词相印证所得出的客观结果,孰不知从他得知拓跋真厉带着拓跋氏部落正在贺兰山西口峡谷,他迅速出兵就已成了必然!

    这样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你叫李光睿等,李光睿如何等得。若是就因这一耽搁,叫拓跋真厉发现夏州军已到,立即穿过贺兰山前往更北之地逃之夭夭,那才是悔之晚矣。

    在李光睿的坚持下,三路夏州军重新集结一处,除去战死和留下看守战俘的少量士兵,三万左右骑兵,冒着风雪匆匆疾驰而去了。按照拓跋格鲁的供词,拓跋真厉的护卫兵马尚有六千人,他本来人数占优,再加上对方是在逃,而他是在追,这军心士气大不相同,此外他是出其不意,突出奇兵,以他多年与党项七氏作战的经验,党项七氏一旦打了胜仗,个个如狼似虎,只要稍露败绩,便立即一团散沙,故此不足为惧。

    果不其然,当李光睿的骑兵突然出现在贺兰山西口峡谷时,正扎营在那里的拓跋氏部落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根本没想到夏州军会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夏州军冒着这样的大雪还在行军。幸好拓跋氏安排哨骑远离营地十里,提早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拓跋氏不知他们人数多寡,立即弃营而逃。李光睿都看见拓跋真厉的大旗了,可惜一路追杀下去,还是没有追上,李光睿被他的猎物撩拨的心火越来越旺,只是紧追不舍,可是夏州军近四万大军,这么多人马,除了李光睿带领五千精骑一身轻之外,其他骑兵人吃马喂的又必须得携带一定的辎重,速度根本跟不上,结果到最后只有李光睿带领五千精骑在前面跟着,其余大军被越拉越远了。

    一连几天下来,李光睿蹑着拓跋真厉带领的拓跋氏,每天都能够追上一些,然后小有斩获,然而始终抓不到那狡诈如狐的拓跋真厉和其带领的拓跋氏主力,这一天追至一片连绵起伏的坡地,王栋志察看周围环境,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