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725章

大宋王侯-第725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冰云也笑了:“吹牛能吹得让人相信,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只可惜你这次的牛皮吹得实在太大了一点。”段思岳说道:“我们教主会被你装在一口箱子里?哈哈,这种事有谁会相信?”

    上官冰云叹了口气:“我也知道这种事绝对没有人会相信。但实事上的确如此。你若不信,那么你就不妨出个价钱把这口箱子买下来。”

    段思岳深吸一口气,死死的盯着上官兵云手中的箱子,盯着上官冰云那如狡狐般的笑眼,沉声说道:“你要我出多少?”

    “你带我去找到水儿姑娘,我便将箱子交给你。”上官冰云说道。

    “水儿在崔熙手中,但我还真知道她在何处。”段思岳说道。

    上官冰云心中大喜,说道:“我可以发下毒誓,你带我见到水儿,我便一定将楼炎明交给你。”

    上官冰云话音未落,转身看了一眼窗户,段思岳却已经如箭一般射向窗户,外面传出一声惊呼,紧接着便是一阵打斗声。十数息之后,段思岳手中提着那名魔奴姑娘的头颅走了进来,扔到上官冰云脚下,说道:“我们现在就走。”

    ………

    ………

    祥符国立国以来第二个正旦大朝会在万众期待之下终于到来。

    天还未亮,夏京城道路上,全都是向着皇宫而去的队伍。

    巡城的队伍也为数不少,但是昨晚上除夕夜,闹腾的肯定没有睡好,早上又一大早起来,都没有什么精神,到处都是缩着脖子的,咚咚跺着脚的。

    皇城前大街,上朝的官员慢慢多了起来,其中有不少相熟的,互相之间贺着新年。

    叶尘虽然不是很重视虚礼,但处于这个时代,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是改变不了的。比如不同品级地位,能带在身边的护卫数目是有规定的,韩熙载、马文韬、杨继业、李君浩四人是祥符国朝廷官位最高四人,可以带五十到一百人的护卫。所以凡是看着五十以上的人数规模,地位不高的官员便赶紧避让到路旁,让这四位大佬先走一步。

    皇宫正门外,胡三光算是来得早了。作为陛下最为心腹的开国功勋,又执掌安全部这一密探组织,继承了原来华夏卫府大半力量,手中执掌探子和高手不可谓不多。他身边从不缺人奉承。与李君浩一脸生人勿近不同,胡三光则要圆滑的多,此时与几名上来讨好的官员说着闲话,胡三光看见唐兴武的队伍到来,原本悠然自得的眼睛微微一眯,只是瞬息之后就又恢复如常。

    天定二年这整整一年,唐兴武身为他安全部所属情报部的情报分析部司使,在安全部虽然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但还不算安全部的大佬,可是胡三光早在数日前便从军枢部那边得到消息,唐兴武在今年一年所得的军功,特别是在西征河西走廊时期的军功竟然只仅次于杨继业和黄东秋,算下来和他胡三光这一年来立下的功劳相比也是不遑多让。这让胡三光心中颇不是滋味,若不是安全部所属三大司的巨头————情报司使冯志远、保密司使孟一仁和行动司使郑豹都还活着,并且一直做得还不错。那唐兴武升官即使是他胡三光恐怕都阻止不了。

    随着正旦大朝会一年一度封赏功臣这件大事的到来,最近中书省,特别是军枢部中核算功劳的一些结果早已传了出来。这其中脱颖而出的几匹黑马,几个新贵便广为瞩目,极为耀眼。

    比如韩涛和高武阳,这二人在年初之时还只是一名大都校旅长,如今韩涛已经是白虎军团军团长,且带领大军坐镇洮州和河湟地区,中将军勋;而高武阳贵为特种大队副大队长少将军勋。这两人可谓是祥符国高级将领中提升最快之人。

    除这两位高级将领之外,还有四人因数次立下大功,提升之快也是让满朝文武,甚至因为《祥符快报》和《夏京新闻》的专题报到,被祥符国乃至整个天下为之瞩目,家喻户晓。

    这四人便是钟三河、石狼、常破刀、唐兴武。四人在年初的时候也只是少都校的连长或者副营长,如今前三位都已经是大都校的旅长,提升之快可谓是一点都不比韩涛和高武阳慢多少。特别是钟三河和石狼这一年来,数次立下大功,即使是杨继业和左右二相,乃至叶尘都为之动容。而唐兴武因为是安全部的人,一是没有继续上升的位置,二是胡三光也有意无意的打压,军勋和官位虽然没有提升,但传言此次加封爵位绝对不会低,更有传言陛下有意让唐兴武成为胡三光的接班人。

    除这六人之外,文武百官中还涌现出了不少厉害能干人物,比如负责武器装备生产基地武器装备研究司的刘东明,给祥符国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说核算出的功劳一点都不比钟三河四人差多少。还比如户部侍郎兼专门负责钱庄事宜的祥符钱庄大掌柜钱恒铎,一年以来盈利八百多万两银子。此外,还有最近一直负责农部所有事宜的农部侍郎田九米,全国新开垦的农田多达五百多万亩,巨型风力水车和水渠全部修建到位,让祥符国来年粮食增收预计将会增加两倍之多,等等!这些人在所属岗位职责上做得很好,一年以来做出了极大的功绩,给祥符国的整体建设起了不小的作用。

    宫门之前,也是交际的场所,只要不大声喧哗,监察院的御史也不会不知趣的出来说事。韩涛、钟三河、常破刀、石狼因为领兵在外,无法参加大朝会,但是在京中的高武阳和唐兴武、刘东明、钱恒铎、田米九等几名新贵却成了除向位大佬之外的新的焦点,恭喜、搭讪、恭维声不断。这些人中唐兴武和钱恒铎始终满脸笑意,礼节、说话都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而刘东明和田米九这两个出身卑贱的新贵却是显得有些木讷,暗中被不少人羡慕的同时,也是嫉妒暗讽不已。

    其实除了这些人外,这一年来还有两人所立功劳不比任何人小,这两人便是寇准和张泊。前者因为私自坑杀两千叛兵,后者却是稀里糊涂的被崔熙给牵连。所以,这次封赏没有这二人的份。

    韩熙载和马文韬虽然一边和身边官员说着话,但也一直注意着身边每个人的神色变化,自始至终都是一脸的高深莫测。只有李君浩身边除了自己的属下官员之外,空无一人,一手执掌祥符国司法和执法大权的监察院院长李君浩因为他立国这两年来的铁面无私,甚至不近人情,如今俨然成为了祥符国文武百官中最为特殊、最为另类的存在,成为了真正的孤臣。甚至因为监察院御史数次弹劾胡三光的一些不法之事,如今李君浩与原本的好友胡三光的关系也产生裂缝。

    众臣说了一阵话,原本在天顶的天狼星渐渐西斜,宫中钟鼓忽而齐鸣,皇宫的侧门吱呀呀的打开了,还在说着话的一众朝臣,也收起了寒暄,渐渐汇入皇城之中。

    祥符国正旦大朝会早在天定一年正旦之日时便已经定下了规程,算起来其实和宋国大同小异。皇帝上香为苍生向上天祈祷后,车架至政务殿,在政务殿接受文武百官拜年,然后便宴会赏赐。不过,相比宋国,祥符国最大的不同便是一年一度的对达到封爵资格的有功之臣的赐封或者加封爵位,这也是所有人最为期待之事。

    众人站定,净鞭鸣响,就在殿堂边缘,乐工们开始吹笙敲钟,奏着赞美圣君贤臣的韶乐,阁门吏则合着乐声高声唱着班次。韩熙载、马文韬和扬继业、李君浩手持笏板,领着众臣依唱名、按班次陆续进入殿中,在政务殿中站定。

    净鞭再次响过,殿后有了动静。先是两名起居舍人走出来,他们是记录天子言行的侍从官,一东一西站到了殿内两角。继而是一班手持扇、剑等礼器的礼官。等礼官站好位置,圣乐曲调突然猛然高起,迎接皇帝陛下出场。

    叶尘从殿后徐步走出,身穿赭黄袍,头戴平脚幞头,为天子常朝之服。穿在叶尘身上,说不出的伟岸神圣,仿若真正的天之子。叶尘站在宝坐之前,目光如电,扫过群臣,心中感慨万千,神态威压无比。

    今晚上三更,诸位看客不要错过——————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又一年大朝会和封赏

    皇帝就坐,群臣三呼万岁,叶尘接受大家的跪拜,宣称平身免礼,大家跪坐在案几之后,坐姿保持端正,低头垂目作肃穆状。

    左相马文韬依然主持整套仪式。和宋国每年这个时候由礼官出来念诵早已准备好的歌颂皇帝和一年朝廷所为的贺词不同,而是直接以赞乐、赞舞开始,重点却是韩熙载和扬继业分别代表政事堂和军枢部总结了一年以来各自所做的所有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大体介绍了来年主要计划任务。这一点自然是叶尘的意思,和后世政府工作报告其实类似。

    一切都是按照相关章程规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祥符国文武官员早已经适应了叶尘的习惯,平时奏折和说事都很少说一些晦涩难懂的废话,简洁明了,所以此时韩熙载和扬继业的总结报告同样很简练务实,让人一听便明白是什么意思,绝对不会云里雾里。

    叶尘坐在御座上,听得津津有味,心中感慨万千,同时也对来年雄心勃勃,如今河西和河湟都已经拿下,国境面积已经不比大辽和大宋小多少,人口也有了八百多万,比刚开始立国之时国土疆域和人口,以及兵力都提升了一倍不止。如今祥符国终于有了逐鹿天下的实力。

    而随着在天子宝座时间越长,治下疆土人口及军力的快速提升,叶尘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曾经对于征战天下会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的顾虑也已经不存在,在他如今看来,当今天下形势和春秋战国七国称雄及东汉末三国鼎立的情况从根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要想彻底结束这种战乱,以短痛终结长痛,那必须统一天下,将他祥符国的仁政和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推行至整个天下,让所有华夏数千万百姓乃至各个异族百姓都能够过上从未有过的好日子。

    若之前叶尘曾经还有所犹豫的话,那么如今的叶尘统一天下的心思已经异常坚决。

    总结报告之后,因为叶尘的坚持,正旦大朝会上的一整套流程相比宋国要简单很多,直接展开今天重头戏————封赏功臣。

    祥符国采用的爵位和宋国一样,爵位由高至低,依次为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而鉴于来日方长,避免后面无封可赏的情况出现。去年大封赏,爵位最高也只是杨继业、韩熙载、马文韬、李君浩、胡三光、白沧海这六人封侯。

    而因为皇帝陛下重实干和功劳,所以此次加封和赐封爵位的结果其实随着前些天中书省和军枢部功劳的核算结果的出来,并没有多少悬念。

    杨继业、韩熙载、马文韬、李君浩四人由开国县侯加封为开国县公,食邑均由原来五百户提升为一千户。

    张大为、邓崇轩、徐铉、贾宪、曾尚飞、喻文由开国县伯加封为开国县侯,食邑由三百户提升为五百户。

    王超、刘金元、杜千秋、黄东秋、杨延庆由开国县子加封为开国县伯,食邑由两百户提升为三百户。

    农部侍郎田九米,唐兴武、钟三河、韩涛、高武阳由开国县男加封两级为开国县伯,食邑三百户。

    石狼、刘东明、钱恒铎三人原本没有爵位,此次直接越过县男,赐封为开国县子,食邑两百户

    另外常破刀等一批军中立下大功军官及一些政绩突出,且之前没有爵位的文官,这一次被赐封为开国县男,食邑一百户。

    而之前已经有爵位,但这一年来,功绩不突出,或者因为没有参加战争的文武官员爵位没有变。比如胡三光,折御勋、李光顺、拓跋格鲁、展熊武、黑月、曾尚飞等人。

    封赏功臣之后,便是天子赐宴,基本上也没得吃,群臣奉酒为天子祝寿。总计大约四个时辰的样子,今年的例行公事终于宣告结束。只不过几家欢喜几家嫉妒,有人回家庆祝,有人回家摔杯子,一脸不服和嫉妒。胡三光便是那个一脸不服和嫉妒的人中官位最高的一个。

    ……

    ……

    同一天时间,远在中原的开封城中,大宋同样组织大朝会,赵德昭也进行了封赏,李明轩被封为镇国公,李继勋由陇西郡公加封为陇国公,吕馀庆也由崇文侯加封为崇文公,宋卫府总司使张东赐封为中卫侯,皇城禁军厢都指挥使汪海江赐封为忠义侯。

    另外,也是在这一天,宋帝赵德昭废除皇后卢氏,立思贵妃,也就是李明轩侄女李思烟为皇后。这件事情拖到现在才进行,却是叶尘让胡三光安排人在宋国散布李明轩和李思烟是圣堂之人的消息,吕馀庆和李继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数次进宫劝谏赵德昭,但赵德昭早已被李思烟迷得神魂颠倒,再加上他对圣堂根本就远没有李继勋和吕馀庆这些知道当年之事的老人那般忌惮,反而心中有借圣堂之力为已用的想法,所以根本就没有将这二人的劝谏放在心上。之所以拖到这个时候,纯粹是为了照顾李继勋和吕馀庆二人的感受。

    此外,也是在正旦之日,赵德昭不顾李继勋和吕馀庆的劝阻,下令将赵普九族之内一千多人全部处死。并且赵德昭听了李明轩的意见,下令让宋卫府张东派人将江南大营统帅孙美石和大宋水师统帅文占辉在长江以北的所有亲人族人秘密控制了起来,同时派出使臣对二人封官加爵,妄图威逼和利诱同时进行,让二人就范。

    …………

    …………

    汉、隋、唐时期是郡望身份制的社会,郡望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个姓氏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宗族。所以称之为七宗五姓或五姓七家。

    其中尤其以崔氏和李氏势力和底蕴最为强大。崔姓在历史上源于姜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