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753章

大宋王侯-第753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海涛笑了笑,又仔细的看了看地图上那快要连成一条链的基地,将毒鲨所说的势力大体位置标了出来,然后收起了地图,说道:“我们要在毒鲨岛修建基地,囤积大量的辎重武器,毒鲨岛虽然不缺木料大方,但还有一些东西需要从外面运进来,给你两天时间,两天之后,我会派船将你们岛上妇孺送到金元岛,到时候顺便会有人过来整编你们,然后送一些材料辎重武器过来,负责修建基地。当然,还有你成为我金元岛水师的军官任命书。”齐海涛拍拍毒鲨的肩膀。

    “多谢将军!”嘴里面这样说,但毒鲨的脸色有些难看,在他看来将妇孺接到金元岛,不就是要以他们的妻儿老小为人质。

    毒鲨的神色变化没能逃过齐海涛的眼睛,他冷哼一声说道:“毒鲨,将你们妻儿老小送到金元岛,虽然有以他们为人质的意思,但是对你们来说却是好事,一是我们金元岛远比你这毒鲨岛要安全,至少他们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二是按照我们金元岛的规矩,他们今后便是军属,去了金元岛便会划定地方,分发土地给他们,也不用发愁生计。此外,我们金元岛开办有学校,只要是我金元岛百姓的小孩都可以去上学。”齐海涛说到最后已经有些不耐烦。

    毒鲨心中有些半信半疑,沉默了一瞬,说道:“我明白了,将军放心,我会让他们收拾东西,两天后去金元岛。”

    看着毒鲨离去的背影,旁边副旅长刘志伟有些迟疑地问道:“旅长,这些海盗可靠吗?”

    “可靠不可靠,用了才知道。”齐海涛道:“不要小看海盗,这些人中不乏英勇善战之辈,特别是精通水战,将他们弄进来强化训练三个月之后,便是水师老兵,比招募的那些没有见过血的新兵要强得多。更何况,这毒鲨和他的手下妻儿老小放在金元岛,他们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暂时压下?”

    “旅长深谋远虑,属下佩服。”刘志伟说道。

    齐海涛有些感慨的说道:“你弄错了,沿着大陆海岸线,建立岛链军事基地是寇大人和刘将军定下的战略。”

    刘志伟压低声音说道:“听说最近大陆上宋国已经三分天下,陛下在西北是不是已经准备征战天下,到时候我们水师从海上登陆,四面开花,与陛下大军呼应,岂不是事半功倍。”

    齐海涛笑了笑,没有话语。

    这大半年以来,金元州税收半年时间已经多达三百万两银子,刘金元麾下水师也已经增加至五万人,并且在寇准制定的‘岛链基地’大战略下,刘金元派遣水师在这半年时间中从南海开始至东海,沿着原宋国沿海至海上两百里左右范围内剿灭、收服数十股大大小小的海盗,并以这些海盗所占领的岛屿直至北边祥符国另一个州——倭州这一条海岛链为基础,修建了大量的水师补给基地。做好了随时以水上进军如今宋国、吴越国、吴国乃至辽国的准备。

    ………

    ………

    “李兄,小弟刚才听说洮州要举办吐蕃人的沐佛节。”岷州西城城关路一个姓马的小商贩对旁边另一个姓李的商贩说道。

    “没错,现在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姓李的商贩随口说道。

    “李兄,听说吐蕃人的这个沐佛节好像很热闹啊!坐个马车从我们岷州出发,到洮州也就两天的路程,要不要我们去看看。”马姓商贩说道。

    “要去你去,我还忙着赚钱娶媳妇呢?”姓李的商贩说道。

    “娶个屁的媳妇,就岷州这媳妇你能娶得起吗?彩礼先不说,还要有个带院子的房子,你有这钱?我告诉你,我可听说了,吐蕃女子不但豪爽,又勤快能干,只要看上了你,就立马跟着你走,什么彩礼房子一概不要。所以,像你我这种光棍汉,不妨去碰碰运气,说不定就能不花一分钱的讨房媳妇回来。”马姓商贩双眼发光的说道。

    “你以为这些事情我没有听说过,可是我听说洮州张大人定下规矩,洮州的沐佛节是吐蕃人的节日,不是吐蕃本族人,进去那是要付银子的,这进门钱如今可是涨到了一两银子,小弟我运气不好,手里的一点银子前几天跟人赌钱输个精光,想进去也没门了。”李姓商贩有些郁闷的说道。

    “我倒是有个办法,你要不要听一下。”马姓商贩左右看了两眼,压低声音说道。

    李姓商贩精神一振,说道:“什么办法,说出来听听。”

    马姓商贩说道:“城东的河西商会知道不,听说他们花钱和洮州张大人要了一个什么广告位,这几天风大,要雇人进去扶着广告位板子,负责这件事的掌柜是我姐夫,我给他说一下,我们也不要工钱,免费给他扶广告板子,你看怎么样。你若是愿意,我现在就去给他说,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想去的人多的是。”

    李姓商贩闻言,不由大喜,说道:“去啊!怎么不去。马老哥,如果小弟真领回一个媳妇,这一辈子都对你感激不尽。”

    这样的场景或者类信的场景在洮州乃至洮州周边各州、县这些天时常发生。

    不得不说,叶尘当初力排众议将张泊放在洮州知府这个位置的确是极为正确的选择。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洮州的生财之道

    (非常感谢‘漢平hank’、‘yongth’、‘嘴角的温柔o’、‘秋剑’、‘dennissee’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大半年过去,洮州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州城已经建成,下属三个县城已经开始动工,吐蕃族近二十多万百姓改土归流已经基本完成,一切都步入正规,吐蕃百姓已经初步认同了官府的存在和习惯了官府的治理。

    此外,这大半年张泊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来的不光是能官、勤官,同时还是一个敛财的好手。就拿这一次沐佛节来说,叶尘的旨意中只是稍加点拨,他便举一反三,在沐佛节还没有开始之前,他便赚了不少银子充进了洮州府库。

    吐蕃族那些大贵族拿出的银子,足以举办沐佛节。而张泊是将洮州境内二十多万吐蕃人按照地域不同,以洮州城外为主会场,另外又分设了七个沐佛节欢庆分会场所。而每个会场四周都用板子围了起来,每个板子上面都被他明码标价成广告位,允许各个商会、商家将他们的店铺名字、地址等信息写在上面。当然,这每个广告位置都是要交钱的,而且位置越好,这广告费要价就越高。

    与此同时,张泊暗中找了不少人手在洮州境内,乃至附近兰州、岷州、熙州宣扬沐佛节的热闹,什么猎羊大赛,吐蕃歌舞等等。总之,如何吸引人,他派出的人便如何的四处的宣传。结果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在洮州举办的吐蕃沐佛节便成了祥符国在南部各州百姓的热点,引起了无数人的兴趣。

    ………

    ………

    叶尘结束了兰州城的巡视,他的仪仗队伍走过街道,隔着马车窗看着街道两边一幅太平景象,和跪在两边朝圣一般的百姓,想起这些天巡视所见所闻,叶尘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没过多久,车队已出了城,向着洮州方向,沿着新修没多久的官道,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前行。这几天,这条通往洮州的官道人满为患,颇有车水马龙的气象。这些人都是准备去参加洮州吐蕃人沐佛节的兰州百姓,其中也有一些大商户赶着马车,带着自己的货物和招牌抢在沐佛节开始之前去布置。

    叶尘没有享受天子的特权,一路之上没有让任何车辆行人让路,而是跟着人流就这样前行。官道两边不时会看见身着衙门公服的差役,路中巡逻,预防有什么争端或事故出现,看到人流虽众,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叶尘不由赞道:“张泊办事果然滴水不漏。”

    傍晚时分,刚刚修建没多久的洮州高大城墙渐渐出现在天地尽头,将河湟吐蕃王国拿下之后,叶尘将六十多万吐蕃人一分为三,分别迁徙至洮州、凉州和清河州。其中洮州人数最多,有近三十万人。再加上洮州的战略位置也最为重要。所以,白虎军团军团部便在洮州,除一万白虎军团精兵之外,另有刚组建没多久的一个旅的城防军。

    因为大半人是吐蕃人,所以洮州城相比其他城市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寻常百姓除了主屋之外,还建起了一排排的附属房屋,用来喂养牲畜。使得整个洮州,从人口和占地面积来说,虽然已经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但在那牛吼马嘶鸡鸣狗叫之声中,乡野特色十足。

    ……

    ……

    洮州知州张泊和白虎军团长韩涛等当地文武官员,还有在十数日前便已经从夏京赶来的郢成蔺逋叱、折日石姆等一行人在城门前相迎。

    明天就是沐佛节,整个洮州已提前热闹了起来,大量的人流涌进了洮州城,城里的客栈早已人满为患,还好张泊早有准备,安排了大量的百姓家里作为临时客栈,对外来人开放收费住宿。这样一来,不但使外来人口不致于露宿街头,同时也让洮州本地吐蕃人赚了一些额外银子,此外还避免了吐蕃人不会对外族百姓前来参加他们的沐佛节而生出反感。

    门前见过礼之后,叶尘一行被迎进城中,来到了临时行辕。

    一路上叶尘毫不吝啬的对张泊这大年前的在洮州做出的成绩进行了肯定和表扬,最后提到了此次沐佛节所作所为。

    但出乎叶尘的预料,张泊一张口依然是在哭穷:“陛下,此次沐佛节预计能够赚足足三十万两银子,但是,洮州城内城外的路面需要铺设,十多所小学、中学要修建,这些事情做完,便已经没有多少结余。而这一冬天开垦出的五十多万亩田地,用于浇灌的水渠和风力水车还有一些没有修建好,同样需要大笔的银钱,而朝廷给臣的银子根本不够用。”

    叶尘知道张泊是想要银子,所有只是点了点头,没有答复。虽然祥符国这两年来,商税迅速增加,再加朝廷控制的一些水泥、红砖、柴火、牙粉牙刷、玻璃等等各个工坊的盈利一直以两位数增加,此外还有倭国黄金白银的收入和祥符钱庄的巨大盈利,使得祥符国朝廷的各类收入已经超过了北方大国辽国,与宋国没有分裂之前相比也已经相差不大。

    但是,祥符国的各种开支却是所有国家中最大的,兵力增加且军饷比其他国家要高,再加上每个将士都配备了精良的装备,使得军费始终是大头。而各州发展迅速的同时用银子的地方也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说实话,若非叶尘当年弄的善人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不少豪商、财阀、粮绅抢着掏钱修路、建学校等事,省下了祥符国朝廷和官府很多的开支,祥符国的银子就更不够用了。户部尚书贾宪虽然极善于理财,但是依然感觉钱财远远不够用。

    叶尘想起了被他极为看好的棉花,说道:“朕问你,你们洮州此次棉花种植推广是什么情况?”

    张泊连忙说道:“陛下!在臣带人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已经有大半吐蕃人这些天在田中种植了棉花,但洮州的汉人愿意种植棉花的不足百分之一。”

    对于推广种植棉花,若非是叶尘在祥符国朝廷中有着绝对权威,在民间百姓中拥有极高信誉或者说威信,还真没有多少人会种这种从未种过的植物。但即使朝廷大力宣传,甚至施行了减免税收等很多的优惠补助政策,真正的愿意种植棉花的汉农依然很少,反而是河西走廊和河湟一带的回鹘人和吐蕃人在朝廷官府的威逼利诱之下,在这些天开春之际,开始轰轰烈烈的种植起棉花起来。

    在原本历史上,明清时代的棉布几乎已经彻底取代了自汉时至宋元一千多年时间惯常所见的丝麻,成为当时民间最常用的织物。既然历史早已验证,叶尘推广棉花种植却是极为自信的。但自信归自信,叶尘总不可能说自己是从一千年后来到这个时代,所以当大部分汉农不愿意种植棉花时,叶尘虽然有些感慨,但在韩熙载、马文韬等人的劝谏之下,并没有再强行推广。

    实事上,棉花这种作物非常适合给吐蕃和回鹘这种对农活并不是很精通的民族种植,因为种棉花比种桑种粮要简单得多,桑树要能大量取叶,少说也要三五年,种粮食对田力土壤和水分要求很高。而棉花便没有那么苛刻的条件,打理起来也简单,并且只要栽培得好,却是当年就能收获。并且比起丝绸麻布,下一步将棉花加工制作成厚实的棉布之后,在这冬日时间较长,且极为寒冷的西北却是更有用处。而只要形成一定规模,种植的百姓和祥符国朝廷所获得的利益将是难以估计。

    叶尘点了点头,这个结果这些天各地州县都有汇报反应,洮州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好的有限,略一沉思,说道:“说说你们洮州和青州一带能够用来生钱办法。”

    张泊想了一下,说道:“当年,河湟一带的吐蕃人与汉人之间互市交易,除了牛羊皮毛和马匹之外,其实最让吐蕃人获利的却是青唐附近的那几口盐井。一天出产至少值十数匹马,一百两银子的收入,算起来一年也有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这是当时河湟吐蕃人立足的根本。当年李明轩还在秦州的时候,秦凤路的私盐有三成是从河湟的盐井中流出来的。不过,说起宋国私盐泛滥,却是宋国朝廷只想着多收盐税,太过贪婪,所以将盐价订立太高的缘故。据臣所知,上个月宋国盐价又涨了不少,平均一斤都已经三十七文,而且口味比起我们祥符国的盐差远了,又苦又涩。但是私盐一斤只卖十几文,并且河湟一带出产的私盐质量比宋国朝廷官盐好很多。”

    张泊叹了口气,说道:“所以,如今宋国突然全力打压我们河湟一带私盐进入宋国陇右的秦凤路,却是对我们损失不小。而如今洮州、青州刚刚组建,正是用钱的时候,且此事事关两州安宁,而朝廷虽然有钱,但臣知道陛下征战天下已经开始准备,军队需要大量的钱财,这个时候臣实在是不该和朝廷伸手要钱,但臣如今实在是想尽了办法,若是没有银子,修路和修建学校等事只能减缓速度了。”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猎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