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759章

大宋王侯-第759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仗,使得这三路官仓消耗一空,本来想着依靠这次秋收填补,谁知道这两路都出现了旱灾。

    正心情沉重的思忖着,李明轩脚步一停,已经到了崇政殿的殿门前,让阁门官入内禀报了,赵德昭立刻便召见。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准备迎接蝗灾吧

    李明轩进了崇政殿,不等其行礼,赵德昭便急声问道:“李爱卿,祈雨之事如何了?”

    李明轩摇了摇头,一脸担忧的说道:“陛下,吕馀庆大人代替陛下祈雨,至今雨水未至。以故制,当遣辅臣于东郊筑坛,再行祈雨……”

    “要不,朕还是亲自去祈雨吧!”赵德昭兴致勃勃的说道。

    三个月前,入春之时,中原雨水较少,田间小麦急需灌溉。当时,赵德昭突然一意孤行,想要改变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所以亲自祈雨,结果第二天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雨。赵德昭有了此番成功,也对自己信心大增,今次也想大展一番身手。

    但是,李明轩绝不相信那董仲舒整出用来忽悠皇帝的天人感应一说,更不会相信赵德昭是真命天子,若是叶尘………以其创造的奇迹,或许还有这个可能。

    而天子亲自祈雨,成功自然皆大欢喜,但若失败,对天子威信会是极大的打击,且直接会动摇天下万民之心,若是再被有心人利用,那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这些真实的想法,李明轩却是不能给赵德昭明说,不过赵德昭今天的反应早在李明轩预料之中,所以李明轩说什么话也已经想好:“伏旱虽重,幸而不在农时。若是秋来待耕时节还未有雨,那时陛下再祷于上天不迟。”

    李明轩如此回覆,赵德昭想了想也便做罢。夏天的田里虽然还有些作物,但毕竟不如作为主粮的小麦那般重要。现在去祈雨的确有些不合适,如果到了入秋后还是没有雨,再去不迟。

    此事放到一边,先等着下面宰辅们再次求雨的结果,赵德昭想起另外一件事情,略显振奋的说道:“听宋卫府张东汇报说,叶尘那狗贼巡视之中,两次受刺,有没有受伤?”

    李明轩说道:“据臣所知,叶尘都是有惊无险,未曾受伤。”

    赵德昭一脸遗憾和不甘,说道:“可惜了,那狗贼倒是命大。”

    李明轩又说道:“不过据可靠消息,祥符国安全部胡三光被刺身亡,算是断了叶尘一只手。”

    ……

    ……

    宋国秦凤路、永兴军路和河东三路大旱,祥符国与这三路相邻,岂能因为国界而有所幸免。府州、麟州、龙州、洪州、盐州、兰州这六州之地同样大旱。

    这六州之地中龙州、盐州距离夏京都不远,且是祥符国人口最为密集之地。虽然,祥符国不管是百姓家中存粮,还是官仓中的粮食都绝非宋国可比,但是上至叶尘、韩熙载、马文韬、贾宪,下至州、县官员这些天同样都忧心忡忡。只不过,在叶尘强行要求下,并没有做任何劳民伤财的祈雨之事,为此马文韬和韩熙载等人苦苦劝谏多次,但都被叶尘断然拒绝。

    六州大旱,以叶尘的性格自是要走出皇宫,离开夏京,去实地看一看。

    龙州紧挨着夏京,叶尘处理完今天主要政事,便带上连继城和韩熙载、马文韬,在五百名暗卫,两千名天卫军团骑兵护卫之下,来到了龙州。

    刚入龙州境内,还未进龙州城,路过一条名为小仓河的小河时,叶尘让停了下来,走到河边,放眼望去。

    小仓河,叶尘已经多次从这里经过,往常宽至少也要三四丈宽,水面最深之处也有五六尺。但如今只剩下一条小溪而已。

    叶尘眺望一会儿河景,就向干涸的河滩上走去,暗卫和天卫军团骑兵早已经散开,将附近警戒,马文韬、韩熙载、连继城、贾宪等人连忙跟着叶尘也下了河滩,叶尘下到河滩,向地面仔细看了几眼,突然说道:“将这里挖开。”

    众人愣了一下,连继城已经拿出一把匕首在河滩上挖了起来。

    刚刚挖开半寸深,叶尘挥手让连继城退开,亲自蹲下从连继城挖的小土坑中抓起一把还算湿润的泥土,在众人疑惑好奇的目光之下,叶尘神色凝重的用手指头搓了一下,四五个约一寸长的条状东西便显露在众人眼前。

    “陛下!这是何物?”韩熙载忍不住问着。

    马文韬神色沉重,说道:“这是蝗虫。”韩熙载出身世家,又是在江南,虽然听过,但何曾见过这等东西。而马文韬虽然同样出生书香门第,但是早些年在宋国州县为官的时候,极为亲民勤奋,遇上过蝗灾,所以见过此物。

    叶尘叹了口气,说道:“没错,是蝗虫,不过准确的说是蝗虫卵。”

    “蝗虫卵?”韩熙载和贾宪齐声惊道。

    叶尘指了指脚下的这一片河滩,干涸开裂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一些小洞,说道:“这些泥土下面,这些小洞里面,应该全是蝗虫卵。”

    韩熙载和贾宪的脸色瞬间变白,二人不似马文韬那般见识过此物,且知道一些原委,根本不知道蝗虫卵是个什么模样。韩熙载甚至在江南根本从未见过可以遮天蔽日的蝗虫,贾宪虽然家是中原一带,但同样不是很清楚。此时二人看着这片河滩上向两边延伸而去,数都数不清的小洞,想着一个洞里面若就是一枚卵,那………

    贾宪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这一条小河的两边河滩上便有如此多的蝗虫卵,那我祥符国遭灾的六个州里面有十数条小河,且一些湖边上,池塘边上,小溪边上,恐怕都会有这蝗虫卵。”

    叶尘摇了摇头,手指将土搓掉,扔了其他的,只是将一条虫卵捏在手中,神色凝重无比的说道:“这一个蝗虫卵中能孵出几十只蝗虫,单是我们眼前这条小仓河两边河滩,两个多月之后便会变成数以百万计的蝗虫。而六州之地怕是有亿万只蝗虫了,就算一些蝗虫在孵化过程中没有存活,但数量也极为恐怖。另外,大家不要忘记了宋国永兴军路、秦凤路和河东路的蝗虫只会更多,而且会飞到我们祥符国境内。”

    “一个蝗虫卵竟然能够孵化出几十只蝗虫………”这下子,不仅是韩熙载和贾宪,就连较为了解蝗虫的马文韬也是脸色发白。至于皇帝陛下所言真假,他们绝不会怀疑。

    叶尘随手将虫卵丢到地上,背手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说道:“水是蝗虫孵化过程中的克星,若是这里被水淹没,蝗虫自然孵化不出。相反,蝗虫孵化天气越是干燥,成活率便是越高。”

    马文韬抬头望着火辣辣的太阳,咬牙说道:“看着天气,哪有丝毫要下雨的迹象。”

    “做好防蝗灾的准备吧!”叶尘声音沉重,虽然祥符国因为开垦了大量田地,且因为水渠和风力水车等水利设施修建的好,特别是河套平原七县一州,六百多万亩地几乎全部是水田,再加上农事研究司选配种子相对宋国和辽来来说优良不少,所以粮食亩产较高,总体粮食不缺。但是今年六州,乃至更多地方的秋收就不要指望了。这种情况下,百姓余粮很快就会吃完,百姓无粮,官仓中的粮食自然是要拿出来救灾。

    “另外,安全部打探到宋国受灾三路长平仓内没有多少余粮,一旦灾荒开始,宋国朝廷若是不能及时将粮食运过来,必会有大量流民进入我祥符国。”叶尘顿了一下,又说道。

    韩熙载略一犹豫,说道:“陛下,我祥符国粮食虽然够用,但要留下以备大战时军队所用。若是宋国流民涌进来,会出大乱。臣以为应该派大军阻拦他们入我国境。”

    马文韬说道:“陛下,此举定会让宋国流民死伤无数,恐怕会有伤天和,且不利于有朝一日陛下征战天下时民心所向。但若任由宋国流民全部涌进来,我们恐怕难以承受,所以臣认为可接受一部分。”

    叶尘看了韩熙载和马文韬一眼,斩钉截铁的说道:“不管宋国来多少流民,我们都要接收,而且要竭尽全力让他们活下去。”

    韩熙载和马文韬、贾宪还想说什么,叶尘挥手打断他们,说道:“不要忘了,我们祥符国如今最缺的是什么?不是粮食,也不是金银,更不是军队,而是百姓。”

    韩熙载、马文韬、贾宪三人闻言,不由身体一震,是啊!如今祥符国国土面积甚至已经比如今的宋国、吴越国和吴国任何一个国家都大不少,但是人口数量比这些国家要少很多,甚至不足千万。

    特别是去年新近征服的河西走廊更是人烟稀少,河湟肥沃之地因为六十多万吐蕃人被迁徙至凉州、洮州和清河州,同样没有人烟,特别是汉人比例太小。

    为此早在年初时,朝中上下在政务殿中便多次进行过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若是再有五百万人口填充到这些地方,这些人不管是耕田、务工,还是经商,甚至消费,都会极大的提升祥符国的国力,这其中的关系自然不简单是创造很多的税收的问题。只要是稍有智慧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蝗虫可以吃

    而国力和人口的提升,便意味着祥符国可以养更多的军队,拥有更大的资本征战天下。而且河西走廊和河湟之地大量汉人的迁入,可以彻底解决这两地统治的隐患问题。此外,经过此事之后,叶尘必得天下民心,而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这些事情韩熙载、马文韬和贾宪本应该是明白的,只是这几天一心想着旱灾和蝗灾可能带来的后果,再加上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大量流民的危害实在太过凶险,所以让他们却是将这件事情给忽略了。此时被叶尘一点醒,却是犹如醍醐灌顶,发现这或许是解决祥符国最大问题的契机。当然,若是宋国自己不堪,或许这还是征战天下的契机。

    “中书省尽快做好方案,做好迁徙大量流民到河西走廊、河湟地区、清河州以河套平原的准备。朕还是那句话,不管宋国来多少流民,我们都全部接收,而且还要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叶尘最后再次说道。

    韩熙载、马文韬和贾宪肃然称是。

    ………

    ………

    自古以来,农民都是这个世界最勤劳的一类人,即使今年干旱,数月不见雨水,但是他们在只要是能耕种的土地里都种了庄稼。只是今年龙州等六州的庄稼实在是让农民忧愁无比。龙州的麦子比中原开封麦子要晚熟近一个月,眼下也已经到了成熟的时候。

    去年在风力水车将河中的水抽出,然后经过整齐的水渠浇灌至田中之后,那麦苗有齐膝盖高,正在吐苞的油菜也必然是生机勃勃。然而,今年的麦苗高度不足往年一半,且高矮不一,大小不同,麦穗大多数都是空的。实事上,这还是祥符国水利设施齐全,前些个月能够将河中的水抽到田中浇灌,否则所有的庄稼早就在一两个月前就枯死了。

    “陛下,去年龙州每亩水田麦子亩产是三百斤。今年恐怕连五十斤都没有。要是再有蝗灾来临,秋收的庄稼肯定是来不及收,多半是全部喂了蝗虫,颗粒无收。”龙州城外,官路边的田间地头,马文韬看着眼前干枯低矮的麦田,一脸沉重的对叶尘说道。

    叶尘知道蝗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是多么的可怕,后世非洲蝗灾的视频,让全世界每个人看了都会手脚冰凉,叶尘在后世看这段视频的时候同样如此。

    这六州百姓十中之九是农民,而农民所有的出产都在田里面,只是今年的庄稼显然是指望不上了,但农民其实还可以弄一些副业的。

    叶尘略一沉思,说道:“传朕旨意,将蝗灾很可能会出现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百姓,告诉他们田里面的庄稼是指望不上了,让他们买一些猪、鸡、鹅、鸭、羊等畜生进行大量养殖,再发出通告,凡是这六州百姓养殖畜生的肉或者蛋,当地军队全部收购,充当战士的伙食。”

    韩熙载、马文韬和贾宪,以及闻讯匆匆赶来的龙州知府张志文瞬间便明白了叶尘的意思,赶紧恭敬称是。

    随着叶尘一道旨意,龙州等六州轰轰烈烈的养殖业在州、县官府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下开始推广起来。

    自此之后,这六州乡间村里,大小老少的百姓全部忙忙碌碌,刚从学校放学回来的娃娃手里拿着一块馍馍,背着一壶水,一边往嘴里面塞,一边就被父母从家里撵出来,牵着猪,赶着羊,或者吆着鸡鸭鹅,满世界的找吃的,就连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拄着拐杖,从家里跑出来,到处挖一些新鲜的嫩草用来喂畜生。

    叶尘此举,其实是一举三得,既解决了六州农民这一年生计问题,又让蝗虫即使孵化出土也找不到多少吃的,蝗虫幼虫时期还没有能力长途迁徙的时候便活活饿死。此外,在蝗虫还没有长出翅膀时,鸡鸭鹅却是其天敌,田间地头中自会将其吃掉不少。

    ……

    ……

    祥符学院规定七日制中的星期六,是祥符学院学生最喜欢的日子,因为今天所有人都不用上课,可以去踢蹴鞠,可以静静的一个人看书,当然也可以结伴出学校去吃喝玩乐。

    不过今天这个周六却是有些不一样,下午一起床,近千名学生便汇聚祥符学院中间那座特意留下来的小山附近广场上。

    没有什么大事,大家都是来看热闹的。

    昨日祥符学院高年级两个风云人物,夏京四大公子中的韩子修和马梦如今天要进行一场试验。

    试验内容是:大小一样,但是重量不一样的两个铁球从同等高处落下,是否会同时落地。马梦如不知从什么地方得出结论,一口咬定说是同时落地。而韩子修认为马梦如所言荒谬之极?一个十斤重的铁球怎么可能和一个一斤重的铁球同时落地?如果是这样,重量还有用吗?

    马梦如提出三百两银子的赌注,韩子修要提高赌注,马梦如不肯,这让韩子修更加确信马梦如信心不足。三百两银子韩子修没有放在眼中,所以他提出了另外一项特殊的赌注———输的人写一张大字报贴在学院大门口,承认自己不如对方。

    马梦如和韩子修谁是夏京四大公子之首,一直有争论,这个赌注看似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