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84章

大宋王侯-第84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尘见此微微一笑,说道:“不要担心,首先不可能是天一道的贼人发现了我们的踪迹,否则当时孙家小姐和丫鬟小墨就不是寻常女子了,而是两位天一道的顶尖高手才是。另外,这也可能是一个巧合,是有人提前发现了囤积粮食的事情,并且想将这一切公布于世。但这人又不想自己的身份被人知道,或许是担忧王、黄二家和他们背后主导之人的报复,所以才又放火,又引孙家四口来此。想借他们的口将这一切说出去。”

    李君浩和许方义显然对此也有所猜测,对叶尘的推测并不显意外,只是神色如常的点了点头。

    “爵爷!那此事接下来如何处理?”李君浩问出了当务之急。

    叶尘神色一肃,目光扫过众护卫,对护卫头子李忠说道:“挑选两个骑术最好的,拿着我的腰牌,骑着快马前往楚州,去找开封府王鑫和胡正一两位大人,将这里一切告诉他们,就说是我送给他们的大礼。”

    李忠答应一声,简单的和众护卫商量了一会,两名护卫上前,向叶尘见礼,叶尘肃然说道:“此行地目的是否明白?”

    二人一看叶尘神色表情,互视一眼,当即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中礼,异口同声说道:“爵爷放心,属下拼死都会将消息送到。”

    叶尘脸上流露出满意之色,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态度,从腰上解下自己的腰牌,交给二人,说道:“很好,带上四匹最好的马,路上换骑,速去速回。”

    二人接过腰牌,转身快步离去。

    叶尘想悄悄将抓住的几名重要证人,以及这里的物证交给开封府的王鑫和胡正一,在这之前,他可不想惊动黄、王两家,以及泗州官府。泗州知府窦士海在任多年,这些粮绅能够囤积如此多的粮食,若是没有泗州知府的参与,叶尘绝对不相信。

    不过,为了防止窦士海和黄、王两家狗急跳墙,做出杀人灭口之事。此事还是要尽量做到隐蔽,还好普照王寺中午那场很可疑的大火,将所有香客都赶走了,叶尘一行之前救下孙雪莹和小墨的一幕并没有被旁人看到。

    另外,叶尘隐隐感觉,在人家地头上,是瞒不了多长时间的。

    但好在这普照王寺本身就极为靠近泗州与楚州交界处,距离泗州城四十多里,距离楚州城也就百里左右。一来一回,不计马力,以最快速度疾驰,中间不耽误时间,半天时间,王鑫和胡正便会带人赶来。

    这样想着,许方义突然抬手指着下面的小湖另一边水道入口,说道:“爵爷!有船来了。”

    叶尘转身看去,看见一条小船从山下小湖另一边水道入口驶了进来,向这边的简易码头行来。

    “爵爷!之前已经问过那管家和大掌柜,每日会有人送一次吃食,时间就是这会。”李君浩说道。

    叶尘右手一挥,众人赶紧随叶尘退到了小院里面,以免让下面来人看见。

    叶尘站在破下面看不见的死角位置,看着小湖上的小船,突然想起一事,眉头一皱,说道:“是送饭的人送上来,还是上面的人下去取?”

    李君浩说道:“这一点已经问过了,是下面的人将吃食送上来。”

    叶尘神色一松,说道:“这船上看起来,至少有两个人,李兄、许老!你们二将衣服和他们的人换了,待会将送饭之人控制之后,你们跟着送饭之人下去,将船上其他人也抓上来。”

    李君浩和许方义点头称是。

    可是接下来一幕,让叶尘等人脸色一变。

    那小湖中小船停在简易码头之后,出来一个人站在船头顺着羊肠小道抬头看了一眼,然后不知喊了一句什么,船工便快速的调转船头,离开码头,以比来时还要快的速度出了小湖,顺着水道消失了。

    李君浩脸色难看,说道:“我被这两个老贼给骗了,应该是上面的人下去取吃食。唉!之前应该派人埋伏在简易码头附近才对。”

    叶尘叹了口气,说道:“那码头附近百步之内,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我们很难藏人。这种大家族的管家和大掌柜一个个都是老狐狸,他们所说的话,的确不应该轻信的。”

    “将那两个老贼和三个打手关到地窖中去。我们的人潜藏起来,提高警惕,派出警戒,老许你和十娃,再叫上几个人,去将和尚给我们准备的素斋搬到这里来。另外,你拿些钱,去寺里面去走走,和那些和尚多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最好能找到引孙家四人到这里来的那个和尚。”叶尘说道。

    ………………

    ………………

    泗州最大的粮绅王洪涛,世居泗州,十余代下来,王家子弟遍及江淮,各行各业、官府地方,势力盘根错结,根基深厚。再加上王洪涛的女儿又嫁给了泗州知府窦士海的儿子,两家成了亲家,联手之下,在泗州只手遮天。

    王洪涛昨晚上接到了窦士海派人递来的口信,说是钦差副使,祥符伯叶尘到了泗州,让他行事小心一点,并且将叶尘一行人马数量告诉了他。王洪涛做事谨慎,一大早便派人盯着前往普照王寺必经之路,没有得到与叶尘一行相符合的人马前往普照王寺,但却是说普照王寺今天走水了,将香客都赶了出来。

    王洪涛先是松了口气,但紧接着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事有蹊跷。便给中午竤吃食的人交代要机灵一点,若有不对赶紧回来报信。

    结果,没过多久,送吃食的心腹一脸惊慌的跑了回来,还真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王洪涛叫来负责盯哨前往普照王寺路上的人,进一步仔细询问,得知有十五名骑士护着两辆马车前往普照王寺消息之后,脸色一变,匆匆忙忙出了府,去找窦士海。

    ps:两大更熬夜送上,只求捧场和各种票票————————

第一百零七章 魏王的想法

    泗州水坝连着半个月加紧急修,已经完成了大半,再有五六天便可以完成使用。窦士海对此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据他所知,附近几个州的水坝进度远没有泗州这边的快。而且泗州城的水坝相对来说更大、更长。

    “唉!自己辛苦一下,终日亲自监工,只要将水坝修好了,保证南来五六个州的粮食顺利运送到开封,也是大功一件,应该可以抵消泗州粮食没有收够的过失了。”窦士海站在水坝旁边临时搭建的凉棚中,喃喃自语。这十多天下来,他可是瘦了、黑了,对于知府大老爷来说,真的是难能可贵。

    就在这时,他看见一辆马车从泗州城方向,匆匆忙忙的向他所在疾驰赶来,走得近了,他便认出这辆马车是亲家王洪涛的马车。

    “亲家公!什么事这么急?”王洪涛一下车,小步急走到凉棚中,窦士海便起身问道。

    王洪涛阴沉着脸,没有说话,而是向两边看了几眼,窦士海见此,便对守在两边的几名府吏说道:“你们几个去水坝那里去看着点。”

    待几名府吏走了之后,王洪涛便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窦士海闻言,不由脸色变得异常难看,神色变幻不定,皱眉沉思。

    “亲家公!你确定是祥符伯的人?”半响之后,窦士海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恢复平静,沉声问道。

    “大人!虽然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我们泗州附近寻常时候能够纵马的武士是极为少见的,更不用说十五名,虽然人数与你所说对不上,可是有这个能力和动机打我们主意的,也就祥符伯了。”王洪涛眯着眼说道。

    “我听吴冈说,那叶尘是想在附近游山玩水,只是………是叶尘在普照王寺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了囤积粮食的地方,还是那祥符伯提前得到消息,直接奔着普照王寺而去………这一点很重要。若只是巧合被祥符伯碰上,我大可现在出面,一句话应该就能将此事接手过来,由我亲自审案。可若不是巧合,是叶尘提前得到了消息,那此事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窦士海目光闪动,沉声说道。

    王洪涛闻言,脸色一变,说道:“大人的意思是说那祥符伯是冲着我们囤积粮食之事而来。”

    窦士海眉头一皱,说道:“亲家公!你慌什么,这只是一个可能,并且从我得到的消息,以及昨日发生在城内那起针对祥符伯的刺杀事件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不过,真实情况如何,此事还要去见了那叶尘再说。”

    ………

    ………

    楚州城,王鑫和胡正一没有住在客栈,当然也不会搬到府衙后院知府府邸中和魏王赵德昭住在一起。而是住进了驿站。

    此时,王鑫和胡正一正坐在驿站中特意被他们隔离出来的一座院子中,脸色阴沉的看着手中刚刚严刑逼供出来的供纸,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小鱼供出来的事情都指向楚州大粮绅黄东明,可是这些人只是知道黄东明囤积粮食,根本不知道黄东明的粮食藏在那里,更不知道黄东明是否与楚州知府郑成效有勾结。”王鑫有些丧气的说道。

    “可惜这黄东明身上竟然还有一个从九品的酒税使的官身,否则将其抓过来,拷问一番,定能够让其说出一切。”胡正一一脸的不甘。

    “时间不多了,魏王殿下已经派人催问过好几次。”王鑫眉头紧皱,心中恼恨不已。

    “要不我们直接偷偷将那黄东明粮铺的大掌柜抓过来。”胡正一说道。

    “哼!现在已经迟了,你忘了昨天烤问黄东明粮铺的前台掌柜,那老头说过,黄东明手下两个大掌柜和大管家,在我们来楚州前一天,都突然请假去外地省亲去了。”王鑫头疼的说道。

    “唉!实在不行,只能担点风险,将那黄东明给抓来,就算事后因此事被弹劾罢官,但只要扳倒了楚州知府郑成效,并通过他牵扯到赵相公,府尹大人那里很快就会让我们官复原职,且定会更胜过往。另外,也好给魏王殿下这里有个交待。”胡正一咬牙说道。

    王鑫目光闪动,脸色变幻不定,显然正在衡量得失,做出决定。

    便在这时,有随从来报,说祥符伯两名护卫带着祥符伯的腰牌来求见。二人互视一眼,脸有疑惑,但还是让人进来。

    听了叶尘派来护卫所说之后,王鑫和胡正一当即便跳了起来,欣喜若狂,犹如打了鸡血一样,稍一商量,二人便兵分两路,王鑫去见魏王赵德昭。胡正一带人急赶泗州普照王寺。

    ………

    ………

    楚州知府府邸中,魏王赵德昭见了王鑫,不等后者开口,便率先发问:“王大人!可有查出当地粮绅囤积粮食,以谋私利的证据。”赵德昭语气有些不善,七天前,他答应替王鑫和胡正一二人顶着政事堂的责令,让二人可以严刑逼供,可是如今近七天过去,依然没有进展,这怎能不让他心生不满。

    王鑫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些日子在赵德昭面前姿态放得很底,言行举止甚为恭敬。就算如今事情有了进展,但那也是叶尘的功劳,不过不管是谁找到了证据,最终主持审查案件,完成那杀一儆百之事的,终是他们开封府。赵匡胤让开封府派人,并指明是推官,便是赋予了其查办筹集运送粮食中不法之事的权力。否则,赵德昭也没那么大的胆子放权给王鑫和胡正一,让二人严刑逼供,并且还将随自己而来的三百禁军侍卫中的一百人派给了胡正一和王鑫,用于方便查案办事。

    当然,至于王鑫和胡正一秉持着赵光义的私心,想趁机将赵普一系的地方知府拿下一个,甚至趁机将赵普拉下水的谋划,时至今日赵德昭心中也已经明白。但为了自己第一次差遣负责的筹集粮食大事能够顺利完成,赵德昭也不得不装作看不见。不过,在心底深处,赵德昭自然还是更加亲近提议给他封王的赵普,对于与他有着更深一层终极矛盾的赵光义,不管怎么说,他永远不可能会和其走到一起去。

    王鑫立即把叶尘在泗州的发现说了出来。

    赵德昭听了虽然大感意外,但还是极为欣喜,且心中忍不住感慨最终还是叶尘办成了此事。

    便在这时,赵德昭的侍从进来说皇甫同和李佑二人求见。这二人刚才收到密报,说王鑫一脸振奋之色的来找魏王,猜想王鑫找到了一些证据,心中担忧,便主动来看看。

    赵德昭不方便将赵普的人堵在门外,以免让赵普误以为他和开封府的人走得太近,所以不顾王鑫的不满,还是让二人进来。

    在皇甫同和李佑询问下,王鑫自然冷脸相顾,不会吭声。可是赵德昭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思,却是将事情又简单说了一遍。

    王鑫自然很不满,但面对魏王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脸色有些难看。不过,事已至此,两边早已撕破了脸皮,有赵德昭一心要杀一儆百,从而震慑各州县官、商,以顺利完成筹集粮食之事。王鑫也不怕皇甫同和李佑还能够改变赵德昭的心意。

    另外,远在一百里外的泗州,胡正一已经去了,皇甫同和李佑就算想通风报信给窦士海,却也来不及了。或许赵德昭也是想到这一点,所以才说了出来。

    王鑫暗自一思索,便已经明白赵德昭的心意,这位魏王殿下是想给赵普示好。无非就是说,该通的消息也给你们通了,该给的方便也给了,若赵普的人再被拉下水,那就不是我的事了。

    皇甫同和李佑二人脸色略显僵硬的恭喜过魏王之后,互视一眼,皇甫同向魏王拱手赞道:“祥符伯干的好呀,如今这些罪证只要查实,不怕泗州囤积粮食的粮绅不乖乖就范,依在下看来,此事可以交给泗州知府窦士海,由其主持,全力侦破此案。”

    王鑫豁然变色,双眼如刀一般,盯着皇甫同,寒声说道:“皇甫先生,你别忘了,此次南下,陛下钦差行文中写的很清楚,有关筹集粮食中的不法案件,都可由我和胡正一具体查办。”

    李佑冷笑道:“我等自开封来,若无本地主官协从,如何办案?”

    他们是赵普的心腹谋士,很清楚窦士海乃是赵普大力举荐的官员,若是窦士海倒了,赵光义定会安排人借此参劾赵普,所以他们必须要尽力维护窦士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