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359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359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老爷子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德国在波兰设置的工厂里最高级的弹药加工厂负责人,也是德国国内数一数二的犹太人资本家。因为投靠阿卡多时间比较早,所以被派到波兰境内负责高级工业的开拓和发展。依靠与党卫军的良好关系,还有浓厚的官方背景,他在波兰境内控制了上游高端工业产品的生产,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他在波兰境内还有一个“耶稣”的外号,这是因为他麾下的工厂是整个波兰境内死亡率最低的。知道行情的波兰人都喜欢千方百计的到他的工厂里工作,运气好甚至可以混到第三帝国的平民户籍,彻底摆脱沦陷区身份。

    他的工厂有波兰的军工企业,有民用汽车的外壳加工,还有一些化学品的制造。在最核心的部分,甚至涉及到一些化工产品的改良和实验,这些都由波兰地区的人来完成,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殖民地生产模式了。

    因为笼络了大批的科学家还有工程师等高技术人才,工厂生产的也是德国工业环节中比较高端的产品,所以“耶稣”的工厂里除了严格实行记名生产制度和集中管理制度之外,其他的管理和德国境内的工厂差不多,因此也是波兰境内管理比较宽松的“集中营”。

    当然了,他负责的地区也属于德国波兰友好合作的典范实验区,受到党卫军的保护和严格控制,这也是德国针对波兰领土的同化政策的一部分。这里的福利比较其他波兰地区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耶稣”管理的集中营里面甚至有市场和星期天。

    德国占领区的产业结构在施佩尔的安排下正在缓慢的转型和发展,原本有工业基础的法兰西地区开始负责生产成品的民用汽车还有军用的摩托以及火炮。德军的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以及150毫米口径的拖拽式榴弹炮都已经在法国完成成品,而原本在法国境内生产的齿轮履带等消耗备品,以及子弹等军火物资,开始大规模在波兰生产。

    “小伙子,你很合作,所以被分配到我这里来,很快你就会知道你的合作态度到底为你带来了什么。”看着年轻苏联人的“耶稣”老爷子背着手笑着说道,他身后的翻译差不多同时开始翻译老爷子的话。

    “你……您要我做些什么?”年轻的苏联红军士兵有些紧张的看着面目慈祥的老爷子,战战兢兢的开口问道。

    “运煤,力工。”老爷子听到翻译的话之后,笑着回答道:“都是一些体力活,不过待遇不错,每天只工作13个小时。”

    不远的地方,一个站在高台上的德**官正在用俄语大声的询问一群一群涌出车厢的苏联士兵:“谁会写字?谁会德语?有人在工厂里工作过么?”

    很快遗憾的统计结果就出来了,显然对于苏联来说,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是急缺的人才,所以俘虏里在工厂里工作过的人非常稀少,只有1个人曾经干过几天的纺织工。会德语的人也凤毛麟角,这一整批的俘虏大约有4000人,会德语的人不超过15个,于是这些人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

    “你们十个!到第一区去!动作快点!”对那些会说德国话的苏联人,德国的军官用德语略微的测试了一下,就给出了分配的结果:“剩下的3个,你,你还有你,去第二区,不要磨蹭!快!剩下的你们两个,去第三区!找各自的负责人!”

    在波兰境内,集中营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a类集中营的营房一般都是波兰原来的军营,一部分是新盖的营区,条件相对来说很好,而且有医护所和市场,类似一个封闭的小镇,只不过每一个这样的小镇,都要不停的生产某种产品,比如说工兵铁锹,比如说坦克的履带。

    而b类的集中营条件就要差一些,里面绝大部分的战俘人员也都是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苦力,他们负责耕种还有运煤等体力工作,包括矿山挖掘还有修路,虽然工作条件艰苦而且管理更加严格,但是好歹还算是勉强可以生活。

    至于c类的集中营,那就是地狱一般的存在了,阿卡多分化管理的终端,压榨最狠厉的部分,就是指这类集中营了。这里的人一般都从事条件最恶劣的工作,比如说破坏性开采的一些金属矿藏资源等等——很多时候他们被克扣口粮,衣不遮体,比起另一个时空的集中营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阿卡多想出的一种新式的压榨殖民模式,说白了也就是拉拢一部分人,中立一部分人,压榨一部分人。用区别对待来分化占领区,瓦解对方的反抗基础,消弭大部分人的抵抗意志。并且能够最大限度也最有效率的利用起占领区的原始工业体系来,为德国扩大工业生产规模,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不由得这些生产厂商们不赶来亲自分配这些战俘,因为在波兰这种集中营体制下,战俘数量就代表着生产力,而生产力最终能够转化为产品,产品能够换取大量的“米福券”,而这些“米福券”在未来能够换取的东西就太让人兴奋了……

    上一次,手握大把“米福券”眼看就要破产的大军火商和大财阀们在最后关头迎来了华丽的转折,白岚花集团被拆分并且补偿给了这些走投无路的大资本家——这些人获得的利益让人疯狂,所以当政府偿还完债务并且又一次推出了新一批“米福券”的时候,这些大财阀们毫不犹豫的继续投入到了这场获利丰厚的预生产之中。

    德国的政府依靠这么一个过渡,竟然又拉开了新一轮的扩军备战序幕,他们不用一分钱,就把一个又一个订单发给了生产厂家,而那些生产厂家,就疯狂的开工建造各种军事装备,为强化国防军的武器装备添砖加瓦。

    工业整合后的1个月内,德国的工厂向前线输送了大量的火炮还有坦克装甲车辆。甚至还在英国的两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地方,开始建造德国的航空母舰——算上德国本土船坞里的两艘,德国已经把未来的航母数量,一口气扩大到了9艘这个恐怖的数量。

    阿卡多和他的海军将领们非常自信的认为,这个舰队的数量完全可以完成大西洋壁垒的防御任务,只要这个舰队不被全部歼灭,那么登陆欧洲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计划。

    战俘一个接着一个走到附近的隔离区,有的被送上卡车,有的沿着铁丝网走进小站后面的b类集中营,有的则被党卫军士兵看押着,徒步走向远处的c类集中营,在那里,会有地狱一般的生活等着这些来自俄罗斯族的可怜人。

    德军对待苏联战俘也是有明显划分区别的,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大部分都被释放回家,即便是少数被留在集中营的人也被从优对待,至于俄罗斯人大多数都交给乌克兰人管理,既方便了监督管理,又进一步激化了这些人种之间的矛盾。

第568章 568山路

    幽静的山谷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微风中荡起波涛,看上去蔚为壮观。不过如此壮阔的自然景色,却伴随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血腥与黑暗。

    “预备!”一名党卫军军官高举起自己的胳膊,歇斯底里的喊出了口号。

    “哗啦!”一排德国党卫军的士兵拉开了枪栓,然后漠然的端起了手里的步枪。他们的对面,是面黄肌瘦,一脸惊恐的波兰劳工。

    他们大半年前就被押送着来到这里,奉命开始铺设一条进入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的铁路,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数以千计的人因为伙食克扣还有工作强度太大,倒在了铁路两旁的深沟里。现在这条铁路眼看着就全线通车了,不过看押他们的党卫军士兵却对手无寸铁的他们举起了屠刀。

    “放过我们吧!上帝啊!”一名老迈的波兰人哭喊着哀求对面的德国人放过自己,不过对面的人显然看惯了这种哀求,丝毫没有放下枪来的意思。

    更多人则是沉默,他们知道自己今天在劫难逃了,也知道对面的德国人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他们只是留恋着这个世界,贪婪的呼吸着周围新鲜的空气,似乎想把身边的一切都融入自己的灵魂里,一起带到天堂再继续享受。

    “开枪吧!你们这群恶魔!上帝不会放过你们的!”一个中年人大声的喊道。

    “如你所愿!”指挥枪决的军官笑着轻声说道,一边说,一边那只高高举起的胳膊也猛然挥下。

    “呯!呯!”枪声乱七八糟的响起,一排衣衫褴褛的平民就这么倒在了血泊中。

    “哗啦!”紧跟着又是一阵拉动枪栓的声音,枪再一次被举了起来。第二次开火,然后是第三次,一直到挤在一起的人群就这么变成了聚在一堆的尸首。这些人被送来这里的时候都被绳子绑在一起,连四散逃开或者冲过来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尸体旁边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是上一批被处决的人早就挖好的,随着一声命令,德国士兵开始七手八脚的把尸体推进深坑,有的伤者还跌落坑底的时候还发出哼声,不过很快一个端着冲锋枪的士兵就往坑底又补了整整一弹匣的子弹。

    山谷恢复了寂静,只剩下风吹树林的声音,还有铁锹铲起泥土填入大坑的哗啦声。而这个深坑不远的地方,是一条双向四轨道的铁路,完全的欧洲高级标准,看上去就造价不菲。

    这条铁路从奥地利的重要城市一直通向阿尔卑斯山脉的群山之中,很少有人知道这条铁路究竟通向何方,甚至绝大部分修建铁路的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终点。

    “我的元首,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奥地利的山区里会有大量的露天钨矿。不过这一次白岚花集团真的是捡到宝了,听说那里的钨矿石年产量可以超过10万吨,能够提炼的金属钨可以超过1000吨。”克虏伯感叹的说道:“也幸亏我豁出老脸从你那里弄来了3%的白岚花集团股份,要不然我真的要眼红死了。”

    “你?你一年生产后炮的收入还不够多?”阿卡多站在一群公司经理还有负责人面前,笑着看施佩尔张罗一会儿的白岚花集团稀有金属开采子公司正式营业仪式。

    “我又不是白痴,钨合金的研制和发展,在未来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白岚花集团在材料研究上的投入现在已经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了,德蒙上校那边的发动机技术,不也要求助于元首您的白岚花集团么?”克虏伯笑了笑,有些无奈的说道:“可是大炮不是每年的产量都有现在这么多的。”

    “你和那些犹太人啊,只想着怎么赚钱……我呢……我想着怎么赚更多的钱。”阿卡多笑着略微弯腰,把嘴贴近克虏伯的耳朵,悄声说道:“我预测过国际局势的走向,它们大部分都被证明是准确的……我还预测过战争的胜负,结果又被我猜对了……如果你记性够好的话,中东的油田就是我派人去找的,对么?”

    克虏伯一愣,然后猛然抬头盯住了阿卡多,脸上充满了震惊的表情,语音都有些哆嗦起来:“你……你有能力,有能力发现地下的矿藏?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所以,不要质疑我的决定,尤其是有可能大家一起发财的决定,这是我给你的建议,也是忠告——当然你要知道,发财的计划,往往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阿卡多一边对克虏伯说话,一边和施佩尔挥了挥手。

    德国工业部的部长,最进大德意志党内的红人,被无数商人誉为德国工业心脏的施佩尔看到阿卡多在向他招手,于是就告别了周围的客人,满面春风的走向了他的元首。

    “我的元首!”来到阿卡多的面前,施佩尔立正敬了一个德意志举手礼。如果说整个德国里他最崇拜的人,那就是现在面前的德国元首阿卡多了。别人还只是从一个侧面去了解这个高高在上的元首,而他可是亲身经历了一场从有变为无,又从无到有的伟大复兴过程。

    这个德国的元首曾经差不多是德国最有钱的男人,他手里掌握着白岚花集团这么一个跨领域跨行业的庞然大物,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都一点不为过。不过为了这个帝国可以继续运转下去,他竟然变卖了自己最值钱的产业,换取了一堆不值钱的破烂。

    当然帝国因此而继续繁荣昌盛下去,皆大欢喜的局面就是德国国内的反战呼声差不多一瞬间销声匿迹,整个德国空前支持大德意志党的战争,不少军工企业甚至已经自发开始执行战时动员生产条例。

    而阿卡多这个时候的身家差不多缩水了整整一半,而且手里捏着的企业多数都不是最赚钱的军工企业,民用的汽车工业还有纺织工业基本上也都被拱手让了出去。

    就在这么一个自我毁灭式的割肉过程中,阿卡多竟然在奥地利找到了钨矿石,在捷克斯洛伐克地区找到了铀矿石,又在波兰境内扩大了铜矿的开采规模——这一系列的能源领域入侵,直接让控制了鲁尔区的德国传统矿产大鳄们措手不及。等到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原本已经被切割碎了的白岚花集团,已经一跃成为稀有金属矿藏领域的超级巨头。

    随后根据新合金的研制和发展,白岚花在各个领域渗透并且扩大自己的影响。因为铝合金还有其他一些材料生产工艺的简化和规模扩大化,德国航空领域已经有了白岚花集团的一席之地,何况在喷气式引擎的研制还有发展方面,白岚花集团也一直占据着最尖端的位置。

    这一次钨矿石的开采,还有钨合金的研制成功,就是规模庞大的白岚花新材料领域的冰山一角。这种稀有金属的合金已经开始在德国穿甲弹领域里发挥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验表明,88毫米口径的德国坦克炮使用新式的脱壳穿甲弹,甚至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70毫米厚度的钢制装甲板。

    当然有关核能方面的发展,白岚花集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虽然之前有爱因斯坦博士的些许干扰,但是德国的技术储备还有研制方向都领先于世界,至少德国的核能专家们没有再往核聚变方面一路错下去,而是正确的选择了核裂变这个更加简单的研究方向。

    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技术领域上,阿卡多投入的精力还有资源其实更加巨大,那就是电子科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