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443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443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你这么说,我多少还是放心了一些。”罗斯福点了点头,然后示意他的管家推他的轮椅,艾森豪威尔跟在轮椅的后边,三个人就这么向着走廊尽头缓步走去。

    走到尽头的时候,罗斯福突然开口说道:“我们给苏联的军事援助翻了一倍,至少有300辆坦克还有200架飞机被送到了远东,希望这一次苏联人不要让我们失望,可以在东线给我们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情报部门显示,苏联内部,一个叫蜂箱或者叫蜂巢的一个德国情报组织一直在工作着,苏联人虽然几次想要消灭这个间谍网络,可是都没有成功。”艾森豪威尔无奈的说道:“斯大林接到我们的通知以后也重视起来了这个情报,他觉得苏联的冬季攻势已经被德国人知晓,所以他决定尽快发起攻击,打乱德国人的部署。”

    “这是好事,至少我们不能被德国人牵着鼻子走到最后!”罗斯福摸着轮椅的扶手,沉声说道:“再想办法给苏联人送去100辆坦克,100架战斗机,支持他们尽快在东线组织新的攻势。”

    “遵命!总统先生!”艾森豪威尔立正说道。

第703章 703蜂箱

    朱可夫接到斯大林突然命令全线发起总攻击的命令,已经过去一天了,但是除了频繁的调动自己的部队,让前线的苏联红军保持高度的战时状态,他至今还没有下达哪怕一个局部的攻击命令。

    如果看过朱可夫这个将领在诺门坎战役中的指挥表现,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冷酷的战术大师,他熟悉手中所有部队和所有的兵器,善于利用这些武器给自己的对手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而且他不在乎自己部队的损失,把伤亡看成是不可避免的代价,诺门坎战役苏联后期在胜利的情况下依旧损失巨大,和朱可夫本人不计代价实现战术目标的指挥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此时此刻虽然朱可夫得到了斯大林的严令之后,依旧没有改变自己原本的作战计划,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动计划是完美的,是值得去用无数人命去填满的。他之所以没有立刻执行进攻的命令,并非别的什么原因,只因为他还在等待,是因为他要等的结果还没有知晓。

    一名军官推开了朱可夫办公室的房门,带着一脸的尴尬站在了朱可夫的面前,接着就开口说起了朱可夫感兴趣的话题:“朱可夫将军,针对蜂箱的行动顺利完成了,我们抓获了20个人,不过这些人都不承认自己参与了泄密的事情。情报部门的几个同志分析了我们提交的行动报告,他们觉得我们被蜂箱耍了,这个组织依旧没有被我们破获。”

    昨天的行动几乎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朱可夫为此还调集了一些军队的基层官兵,直接由前线总司令部指挥了这次抓捕行动,所以说单纯就行动而言,已经是最保密的状态了。

    另外,这次行动之后朱可夫就下令监听那些蜂箱曾经使用过的频道,一直到现在为止,蜂箱都没有再继续发出任何无线电波,所以朱可夫觉得自己很可能把蜂箱拔除掉了,至少是大规模的破坏了这个德国的间谍网络。

    只有在干掉德国的间谍之后,朱可夫才有可能执行他的那个瞒天过海的进攻计划,不过现在看来,谍报战的结果依旧是无功而返了。这个蜂箱到底有多深入苏联内部,实在是让人摸不清看不明。可是这个蜂箱不除,他的计划能不能实现,就只有老天爷才能知晓了。

    “我们抓了400名可能透露我军机密的有关人员了,最高军衔的是一名上校,还有后勤部与地方政府的人。”朱可夫用一只手扶着自己的额头,有些疲惫的自言自语道:“而且发配到西伯利亚整整1100人,可是还没有阻止蜂箱的运作,这个蜂箱到底是那些人组成的?我真的很想知道。”

    ……

    “想知道蜂箱到底是哪些人组成的?”一名穿着工人服装的男人一边站在马路边点燃一支香烟,一边笑着问瓦尔希列夫斯基:“以你的权限,是不允许问这个问题的,事实上我也想知道蜂箱究竟有多少人,他们都是谁。不过知道这个机密的人在德国也不超过5个,显然,我不是那5个人其中的一个。”

    瓦尔希列夫斯基苦笑了一声,他为蜂箱这个谍报网工作了好多年,可是却依旧不知道这个蜂箱到底有多么大的规模,或者说这个蜂箱到底都有些什么人,他知道在后方的工厂里大概有10个左右的德国间谍,有3个苏联人还是他亲自发展的下线,不少人都对斯大林的恐怖统治心怀不满。

    朱可夫在前线的清洗根本不可能蔓延到车里雅宾斯克这种后方的生产工厂里来,这些工厂都是内部自查,由瓦尔希列夫斯基这类的厂长负责监督和执行。当然这种在后方的侦破远没有在前线军方内部的排查来的严格,以至于朱可夫确实破坏了几个德国人的小型间谍网络,却一直没有找到这个隐藏在大后方的真正蜂箱。

    “我们在军事系统里的眼线已经被朱可夫排除的差不多了。所以蜂箱决定,所有的谍报人员暂时隐匿起来,不再露面,为今后更重要的时刻保存自己的力量!”那联络的人吐了一口轻烟,对瓦尔希列夫斯基轻声话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丢掉了烟蒂,用脚踩灭之后,转身走向了远方的街道。瓦尔希列夫斯基也没有停留,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朱可夫高估的苏联内部德国潜伏人员的力量,其实在苏军内部德国只有非常稀少的情报人员潜伏,而且位置都并不重要,多数情况下德国的将领们都是依靠瓦尔希列夫斯基这个厂长提供的部分情报,来印证他们从侦察机上得到的判断而已。

    至于朱可夫的那个计划,德国高层并不知道,或者说德国高层还不能确认苏联的进攻计划,至于进攻的主要方向,兵力的配置,都只能靠侦查机来粗略的判断,并不能完全掌控。

    那名联络瓦尔希列夫斯基的工人走回到自己的家中,脱下了自己那陈旧的外套,挂在了门口的衣架上,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突然捂着脸冷笑了起来,他的笑声非常低沉,似乎在努力的憋着不让自己笑的太过放肆。

    他就这么笑了许久,最终还是停止了下来,他用双手在脸上抹了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表情,重新看了一下自己的房间。突然用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的小声音,嘀咕了几句。没有人能听见他的低语,那内容更是德国的最高机密之一,刚刚他嘀咕的,就是“蜂箱?谁说蜂箱是一个网络的?这世界只有元首知道这个秘密,蜂箱就是我,我就是蜂箱!”

    ……

    朱可夫觉得自己一时半刻估计是找不到那个叫蜂箱的情报组织了,他还知道如果自己再压抑着斯大林的进攻命令,那么来自莫斯科的压力就会先摧毁他这个前线指挥官了,所以他必须尽快让苏联的部队运动起来,展开斯大林,或者说整个苏联,也或者说是整个世界期盼已久的,东线大决战。

    这位苏联的将领拟定的战略计划其实并不复杂,只是用了一点儿简单的障眼法而已,不过他坚信这个计划可以让德国人措手不及,至少在战役初期会让苏联红军掌握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

    从他上任成为苏联前线指挥官的时候,他就在想尽办法的加强苏联红军在基辅的兵力,而且大肆宣传苏联红军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夺回工业重镇基辅。甚至连苏联的另外一位比较厉害的将领铁木辛哥也被调到了基辅外围,指挥那里的将近100万苏联红军部队。

    不过事实上他暗中整编自己手里的苏联红军,在明斯克外围组建了三个野战集团军,这些集团军都配备了机动能力较好的新式火炮,或者一些苏联仿制德国突击炮赶制的自行火炮。而且这三个野战集团军都编有大量的坦克,可以说是苏联最精锐的部队。

    朱可夫一边用兵力人数上的数据来欺骗德国的情报部门,一边用手中所有的办法来加强明斯克方向上的兵力,他的意图非常简单,那就是在战斗再一次大规模爆发的时候,他不会从基辅方向上突进德国布置好的陷阱,而是会在明斯克挥师南下,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来消灭乌克兰境内的全部德国主力部队。

    这个计划叫做“收割”,是希望可以一下子收割掉德国的一线主力部队,把丢失掉的领土全部夺回来的意思。不过朱可夫在研究了德**队的战斗力之后,把战略目标定在了合围基辅上,他知道自己最开始拟定的战略目标有些过于痴人说梦了,苏联根本没有合围两个以上德国集团军吃掉的能力。

    但是他觉得只要在德国人意想不到的地段发起攻击,那么冲过防线之后挺进基辅还是绝对可以办到的事情。而且一旦夺回基辅,那么第聂伯河的防线就能恢复,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至少苏联能够依靠河水的优势,来消耗德军有限的装甲部队。

    他甚至写信给斯大林,陈述了一旦出现变故,苏联红军死守莫斯科列宁格勒还有斯大林格勒等地区的可能性。一旦德**队在基辅与苏联消耗掉部分兵力,那么苏联又会出现一次危险的兵力真空时期,德国如果继续东进,那么苏联的首都有可能会沦为前线。

    这个计划得到了斯大林的批准,而且在极端的条件下,不惜以莫斯科为诱饵,但是自从他知道了苏联内部有一个非常隐秘的德国谍报组织叫蜂箱,并且自己的计划有可能泄露之后,他就没有办法确信自己的判断了。如果基辅是一个巨大的口袋,那么他的部队一头撞进去之后,德国人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很有可能莫斯科就会被德国占领,那个时候,他朱可夫就是全苏联的罪人——

    三更奉上,求月票和推荐票啦!各位帝国的士兵们!东线战场即将拉开序幕,敬请大家期待吧!

第704章 704上场

    繁忙的德国陆军东线E集团军的指挥部内,司令李斯特正在和自己的参谋人员在地图上勾画着什么,他的防线在整个苏德防线上处于白俄罗斯境内,距离明斯克的直线距离算是最近的。

    一名参谋人员把几张模糊的航空照片放在了桌面上,然后指着其中一张对李斯特将军介绍道:“将军,这是同一地方的两次航空照片的对比图,显然苏联人在这附近兴建了大量的伪装,至于他们想隐藏什么,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分析。”

    另一名伪装方面的军官皱着眉头指着放大过的局部照片,皱着眉头说道:“这种体积的伪装网,如果是我们在操作的话,估计应该是坦克或者是飞机这类的大装备,也可能是汽车或者榴弹炮。总之,如果不是欺骗伪装的话,这些扩大的地方都应该是大型设备。”

    虽然知道苏联人正在准备一场规模浩大的冬季攻势,但是德军并不知道苏联人的具体进攻方向,所以各个集团军都在努力的分析苏联人在他们防区进攻的可能性,毕竟这关系到第一阶段的防御作战顺利与否。

    而李斯特的防区内,苏联人的表现相对平静一些,但是德军掌握着东线的战场制空权,所以经常起飞的侦查飞机最终还是发现了一些可疑的地方。

    比如在一些森林的周围,不知不觉间竟然多了一些原本没有的植被区。显然这些都是苏联人设置的伪装物,至于里面究竟有什么,就不是德国人能够分辨清楚的了。有可能是坦克也有可能是步兵营房,甚至有可能什么都没有,完全只是一些迷惑对手的假伪装。

    “距离上我们的重炮无法打击到这个区域,如果动用轰炸机的话,风险就比较大了。”一名参谋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棘手,属于陆军空军两边出手都不太合适的范畴:“我们的大口径火炮并不多,而且射程有限,这些地方多数都在20公里纵深以外,动用火炮显然不太现实。空军回馈说无法确认那里的情况,怀疑有对方的地面防空火力。”

    在东线德国空军战斗机已经统治了天空,不过苏联人也并非完全坐以待毙,他们利用诱饵与预设高射炮阵地的方法,来引诱德国飞行员进行攻击,以此来伏击德军俯冲轰炸机还有小型轰炸机,达到反击的目的。

    所以即便德国空军在苏联上空来去自如,可是空军对起飞飞机轰炸还是持着谨慎的态度。况且仅仅依靠两张照片的对比来作为证据,要求空军起飞飞机轰炸一片毫无战略价值的树林,显然任何一个空军指挥官都要慎重的考虑一番。

    李斯特默不作声,事实上作为一名德国高级军事指挥官,那种深埋在骨子里的本能让他觉得这些对比照片上标记的目标透着一种诡异的危险,让他迟迟不能移开自己那审视的目光。他觉得这些异常绝对不那么简单,但是他缺乏支持自己观点的有效证据。

    整个苏德防线现在是一个S的形状,上半部分是苏联控制的大半个白俄罗斯,下半部分是德国切下来的大半个乌克兰,事实上德国的进攻计划正好是和苏联反了过来,德军的行动计划是合围明斯克附近的苏联部队,全歼这附近的苏联军队。

    这是双方占领区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因为拿过这张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地图,大部分将领第一个想法就是拉平这条扭曲成S型的防线——有可能是强迫症,但是更多的原因还是从侧面进攻总是要比正面上强攻更让人觉得轻松一些。

    和用刀去攻击一个人差不多的原理,如果你用刀劈中了一个人的肚子,可能只会留下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可是如果你劈中了他突出的地方,就有可能切断对方的一条手臂,就成果而言,还是劈断手臂的效果看起来更震撼一些。

    不过德军的最高统帅部拟定了一个反其道而行的整体计划,和苏联重点由北向南进攻不同,德军在整体的战略上采取了两翼齐头并进的战术,在北部,由伦德施泰特元帅率领的A集团军主攻,而在南部,由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的G集团军主攻,共同完成整个“新巴巴罗萨”进攻计划。

    但是在进攻开始之前,更多的还要看防线上包括克卢格、李斯特、莫德尔、魏克斯这4个集团军,还有曼斯泰因在最南端新成立的M集团军这5个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