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562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562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截装甲列车上面有豹式坦克的炮塔,两侧除了75毫米步兵炮之外,如同刺猬一样安插了十挺机枪,按照游击队的火力来计算,仅仅这两节列车,就够轻松干掉上千游击队的。

    后面的平板车厢上,停放满了虎王坦克,这些坦克有一部分是补充给502重型坦克歼击营的,有些是补充给国防军的第1装甲军第1装甲师的。

    因为大量采用更先进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虎王坦克的年产量迅速扩大,横向对比已经超过了虎式坦克。所以前不久虎式坦克的生产已经被压缩,德国坦克产能全面向更优秀的虎王坦克集中。这对于德军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这标志着虎王坦克会更快更多的装备前线部队。

    天空阴霾,下着毛毛细雨,雷恩因为军衔的关系,站着的位置是有顶棚的简易野战站台,那边负责加油的油罐车还有不少技术人员都在雨中站着,让整个小站看上去忙碌异常。

    随着列车的停稳,大家七手八脚的开始从列车车厢上扯下帆布,一辆接着一辆崭新的虎式坦克,就呈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这些坦克都已经涂装好了夏季迷彩涂装,和那些用掉了白漆的参与过冬季战争的车辆有着明显的区别。

    跟着列车一块儿到的,还有一些刚培训完毕的虎王坦克维修技工,当然也有不少随车到达的装甲部队补充新兵。这些人开始根据分配的表格,寻找自己所在的部队。加上吊车还有拖车把坦克一辆一辆卸下火车,场面更加嘈杂起来。

    “雷恩上尉。”一名负责站台接收物资的军官笑着站到了雷恩车组后面,打过招呼之后就挥舞了一下手里的记录本,开口问道:“全新的虎王坦克,相信你们也已经试驾过了。你军衔最大,你先挑一辆吧。”

    雷恩看了看那边正在被一辆接着一辆卸下火车的虎王坦克,在爱丽丝还有安德烈等人的目光中,伸出了自己的手臂,用食指随便指了指远处,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听说都是自动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那还有什么可挑的,都一样不是么。”

    “好的!雷恩上尉。我记住你要的那辆坦克了,我会让人帮你涂上你的坦克编号的。”那名军官顺着雷恩的手臂看了过去,然后点了点头,背着手就走向了那辆坦克的方向:“那辆坦克!对,就是那辆坦克!卸车的时候小心点儿!斯派洛中士,记号那辆坦克的生产编号,和别的坦克区分开,这辆坦克是雷恩上尉要的,部队编号113……别弄错了!”

第896章 897南辕

    苏联克林姆林宫内,朱可夫正在和一众苏联将领,劝说斯大林同意苏军南下决战的计划。他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被德军给骗了,被前些日子那次轰炸莫斯科的德军飞机给骗了。

    “十几天!我们浪费了十几天的时间,就为了一次连市中心都没有受到攻击的高空轰炸。”一名军官叹了一口气摇着脑袋惋惜道:“这也太胆小了不是么?我们伟大祖国的脸面都让我们丢光了。”

    大家都觉得他这只是典型的马后炮行为,所以也就没有人深究他的牢骚满腹,要知道别说是他这么一个小小的集团军统帅,就连斯大林还有朱可夫都不敢在十几天前,轻易断定德军的轰炸只是虚张声势。

    那个时候不管怎么说,首都莫斯科也遭到了德军轰炸机的大规模轰炸,这是不争的事实,容不得任何人质疑。很多人都估计德军进攻莫斯科的部队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行动,甚至有人断定德军马上就会向莫斯科方向展开进攻。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力主先防御莫斯科,再考虑其他的问题,因为谁也无法担当的起丢失国家首都这个责任。大家互相扯皮互相无视的结果,就是最后苏联红军南下的计划化成了泡影,仅此而已。

    至于说十几天后的现在,大家显然也都明白了,德军缺少油料的消息可能是真的,而那场规模空前的轰炸莫斯科的行动,说白了其实是德军掩盖其虚弱的一种手段而已。因为从那场轰炸一直到现在,就再也没有第二次空袭到来了。

    所以这个时候很多年轻一些的将领,开始质疑朱可夫或者说是斯大林的判断,他们不敢在会议上公然提出来,而是采取这种背后议论的方式,在自己的圈子里传播。这种事做的非常隐蔽,因为经过了大清洗之后,苏联对于非议国家领导人斯大林的容忍度,几乎是零。

    “你不要命了?说这么大声干什么?谁都知道斯大林那个家伙在军事指挥上简直就是个白痴,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另一个军官扭过头去,看了看周围的卫兵的位置,然偶悄声说道:“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天的大好机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朱可夫的位置上,当然不知道他要面临多大的压力,这种时候当然是“别人都是二百五,只有自己英明神武”。两个人的话音还没有落地,凄厉的警报声就在莫斯科的上空再一次的拉响了。

    是的,德国的空军又一次出动了,这一次又有那么多飞机出动,还伴随着二十架战斗机。依旧是没有冲入莫斯科的绝对防空圈,依旧是在外围丢下了一些炸弹,就草草的了事了,唯一的区别是,上一次是夜里,这一次是白天。

    “德军飞机?空袭?这怎么可能?不是说德军真的缺油么?到底怎么一回事儿啊?”刚才还大放厥词的青年军官声音都有些颤抖的问道,让他质疑别人的决定的时候,他可能挑出几十条毛病到处攻击,可是让他自己想个办法出来,那就是有点儿强人所难了。

    另一个军官这一次倒是没有说话,因为他已经被远处传来的爆炸声吓得说不出话来了。毕竟他只是一个后勤部门的军官,还不是管事儿的那种。

    两个人正在那里不知所措的时候,朱可夫正好带着自己的助手经过了这里,他看了看两个面如土色的军官,用缓慢的语气说道:“正好你们在这里,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要召开紧急会议,能参加的军官都要参加。”

    “是!”两个人赶忙立正站好,然后跟在朱可夫还有朱可夫的助手身后,低着头走向了克里姆林宫内的一间巨大的会议室。这里是斯大林经常召开作战会议的地方,宽敞明亮一点儿也不像苏联现在的战局。

    “斯大林同志,我个人怀疑德军确实是在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的战略轰炸机来干扰我军的判断。”会议很快就开始了,整个会议室内坐了不下二十个将领还有军官,他们有的是莫斯科警备司令部的,有的是苏联莫斯科战区后勤部的,前线将领相反却很少,因为他们都要在前线备战。

    朱可夫带头表达了他对德军抽风一样不规律的轰炸莫斯科这种行为的质疑,他觉得这是德军的一种干扰作战,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苏军主力南下。

    事实上如果只有莫斯科方向一个战场,那么他必然也是要做一尊石佛,不动如山到最后一秒钟的。可是架不住南部战区的罗科索夫斯基一天到晚几封电报的催促,请求朱可夫南下增援他。

    如果计算上南部战区的问题,那么朱可夫就不得不承认,南下决战是目前看来最好的选择了。可是他却不是斯大林,无法直接指挥部队快速的南下,争取更有利的决战机会。

    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更希望的是如同乌克兰争夺战的时候那样,指挥部队在前线冲杀,即便是失败了,也对得起自己的元帅的称号。可惜的是他现在却只能坐在莫斯科,等待着斯大林后知后觉。

    “德军的轰炸间隙并不短,我个人也觉得德军的战略轰炸并不能证明其油料充足。”一名主管后勤的将军想了想,开口对斯大林说道:“可是斯大林同志,我也无法承担让莫斯科陷入风险的责任……”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那个老话题,如果这个时候谁敢说南下决战是上策的,谁就要背负起莫斯科一旦被德军占领的后续责任。不管是斯大林还是今后苏联的继任者们,第一个就要拿这个人出来杀一儆百——分量小的还不行,无非是朱可夫或者是斯大林这个级别的才够。

    “德军轰炸机的规模……并不大。”朱可夫看着颇为纠结的斯大林,决定选择一个目前看来最可行的方案出来。他不想坐以待毙,因为刚刚传来的消息并不如何乐观,至少他觉得,苏联目前的处境并不妙。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丢掉了斯大林格勒……战争还能不能继续打下去?”斯大林闭上了眼睛,似乎是在下一个天大的决心一般,也似乎只是因为最近的劳累,闭目养神而已。他问的这个问题让会场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刚才还窃窃私语的反对南下的声音统统消失不见了。

    “斯大林同志,如果失去了巴库附近的油田产区,我们手里现有的储备只够我们发动一次进攻……如果我们的进攻失败了,那么‘伟大的卫国战争’就永远不可能胜利了。”朱可夫看着斯大林,最终开口回答道:“恕我直言,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放弃高加索……”

    “够了!我明白了。”斯大林伸出手来,阻止了朱可夫的话语。他是整个会议室内少数几个知道一些其他情况的人,在几个小时之前,一份更坏的电报传到了莫斯科,现在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这个危机,但是他个人心知肚明。

    所以他需要一场胜利,需要一场伟大的胜利来阻止前线的败退,这是他刚刚还坚定的想法。如果不是现在这场突如其来又恰到好处的轰炸,说不定斯大林已经下达命令,让苏军主力开始南下了。

    “那么。还是假设,如果我命令部队南下,会不会在南下的过程中,撞上德军的装甲部队?”斯大林睁开了眼睛,继续问朱可夫。这些天斯大林也没少研究那份苏军南下的作战计划,他知道这份计划拥有很高的可行性,至少比困守莫斯科等死,要强上太多太多。

    “斯大林同志,我们比预计南下的时间已经晚了正正半个月的时间,G集团军休整了差不多20天,刚刚才贴近库尔斯克地区……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即便是用原本规模的部队南下,也没有什么作用了。”朱可夫遗憾的对斯大林陈述道:“如果您问我该如何是好,那我会集结更多的部队向南移动,在库尔斯克地区与德军决战。”

    “那么,现在,你需要多少南下的部队呢?30个师?还是35个师?”斯大林听着朱可夫把自己的话说完,然后才开口问道:“怎样来阻止德军发挥其空中优势,怎样一举打垮德军的最精锐集团军,你有自己的想法么?”

    “首先,斯大林同志,任何作战都会有风险。”朱可夫回答道:“我会集中我手里的全部装甲力量,南下正面顶上正在缓慢北进的德军G集团军。挑选等待一个不好的天气决战,因为我们兵力上有优势,所以我有信心击溃这支德国部队。”

    他顿了顿,然后开口继续回答斯大林的问题:“我需要40个师,整整40个师的部队!如果战役进入僵持阶段,甚至要用上从远东抽调过来的那10个新的师作为预备队。”

第897章 898北辙

    “那么,去做吧!”斯大林看着朱可夫,点燃了自己手中的烟斗,然后叼在嘴上笑了笑说道:“我支持你!我以苏联领袖的名义支持你,去击退侵略者吧!朱可夫同志!”

    “嗡!”偌大的会议室内,一下子沸腾开来,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斯大林会下达如此坚定的南下命令,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十几天的时间里,让这位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产生了必须南下决战的想法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一份来自远东的军事情报,这份情报现在还属于绝对机密,因为一旦这个机密被公开,那么不少苏联内部的骑墙派,就会产生动摇了。因为这份情报非常简单,日军调集了华北还有山东等地区的10万精锐部队,开始沿着铁路线和公路线,秘密的北上了。

    说是秘密的北上,可是日军的行动难免被一些有心人发现,毕竟抽调整整10万大军,向特殊环境地区开进,那动静可以说是要多大有多大——中国那个时候铁路公路还不多,一点儿可以隐藏的条件都没有。

    为了维持当地的治安,日军还强行扩充了一部分中国占领区的伪军,征召了不少本土不适龄的青少年和中年人,在这些被抽调兵力的地区服役,以保证占领区的绝对安全。这些部队和被挪走的部队相比差了太多,一下子让这些地区的日本移民有了一丝日薄西山的感觉。

    德国在二战开始前,算上周边地区的日耳曼遗民,加上亲德地区的一些势力在内,勉勉强强凑出了1亿的人口,整合了占领区的工业资源,最终武装起来的部队在数量上也依旧是捉襟见肘。

    日本工业底子还不如德国,人口也不如德国多——但是以为日本的战略实在玩的太烂,所以日本的战线却要比德国拉得还长。这就让日本的兵力不足问题更加凸显,也更加致命起来。

    还是比较德国,虽然德国的兵力与占领区的庞大相比较起来并不多。可是大部分德军都拥有较高的军事素质,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比例位居世界第一,这就让德军至少在质量上可以弥补一部分数量上的不足。

    可是反观日本,其扩军的思路简直就和穷途末路的另一个时空中的希特勒纳粹德国如出一辙。随便给新招募的士兵训练几天,然后发上一支步枪,就拿来当做一名不兵来使用了,这就未免有些太过儿戏了。

    步兵师并非是单纯由步兵组成的作战部队,为了拥有对抗敌军大部分部队的能力,步兵师往往需要编入炮兵部队来提供火力支援,编入反坦克炮部队来提供反装甲能力,所以一个步兵师事实上也不是“纯”步兵师。

    而现在的日本,为了支援海军的生产,差不多压缩了能够压缩的一切产能。大炮这类奢侈品少之又少,基本上都供给了甲级师团和乙级师团了,后成立的师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火炮。

    105毫米口径的重炮(参考重型坦克的日本定义,不要大惊小怪)没有,只好用7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