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586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586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这些学生有的来自法国有的来自比利时,还有一些来自遥远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现在他们都是第三帝国的工人,要在今后的工业整合浪潮中,做第三帝国工业的脊梁。

    “乌克兰行省省会基辅那边的工厂我派人去了解过,你们最近需要4台大型的轧钢机。还有一些精细加工的机床设备。”那名工程师对着远道而来从乌克兰到这里取经的几个乌克兰工程师说道:“先做到量产合格的钢材和铁轨,融入帝国的工业体系之后,再谋求新的发展。”

    法国那边的问题比较严重,首先就是法国的火炮生产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生产线差不多已经投产了一个月了,可是依旧还是无法稳定生产。这主要是钢材配给出现了问题,毕竟很多事情都在根据战局临时调整。

    就在十几天前,德国一直没有经受巨大损失的装甲部队,开始出现井喷式的消耗。数百辆豹式坦克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被德国人的对手击毁,虎式坦克也从很少损毁变成了经常被干掉……刚刚量产的虎王坦克甚至都已经出现了十几辆被击毁的记录。

    如此巨大的损失,让前线的指挥官们开始关心起他们手里的坦克来。之前那种成天嚷嚷着要大口径火炮的声音越发的微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封催促后方提供大量坦克补充的“催稿信”。

    这种催促后方扩大生产坦克的需求有多急迫呢?急迫到了南部战区名义上的总指挥莫德尔将军亲自从前线赶回到了狼穴,面见了德国最高统帅部的幕僚还有总参谋部的勃劳希契元帅。

    正在前线艰苦奋战的古德里安开出了一个近似于笑话的价码来:他的部队需要补充200辆虎王坦克,最好再来100辆豹式和300辆的豹式突击炮。如果放在一年前,这些装备差不多就是一个装甲军的全部家当,现在只有一个第1装甲军编制的古德里安,竟然开口就想要另一个装甲军了……

    这个放在平日里,一定会被所有集团军司令官破口大骂“吃独食”的要求,却在这个时候没有掀起一丝波浪,因为谁都知道,古德里安要的一点儿也不多,相反已经是非常仗义的“良心要求”了。

    要知道这几百辆坦克可不会是一口气补充过去的,而是要训练车组人员,然后用铁路运输到靠近前线的地方。一次能补充个几十辆,就已经是兵员补充部门全心全意为您服务的结果了。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G集团军在前线的损失究竟有多么巨大。这支从入侵波兰开始就闻名世界的德军主力,终于在最考验他们的战场上,为德国打了最艰难最残酷的一次装甲会战。

    G集团军已经到了坦克不够突击炮来补,突击炮不够就用反坦克炮来补,反坦克炮不够就用防空的88毫米大炮来补的地步。而即便是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坦克,这支以一个字母“G”为自己标志的集团军,至今也没有一句后撤的要求。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一个事情是,就在一天之前,刚刚补充给G集团军的党卫军帝国师在他们奉命坚守的阵地上,打光了整整一半的建制,却依旧没有后退一步。师长阵亡了副师长指挥,副师长阵亡了团长指挥,最终整个师最高的长官剩下了个副团长,在无线电台里竟然喊的是“快送弹药来”,而不是“请求撤退”。

    所以原本建成的法国重炮工厂每天只能开工完成自身产能的百分之二十,原因是原本的钢材全部被坦克生产厂家征用了,他们要在短时间内赶工完成400辆虎王坦克的生产任务。

    苏联人在车里雅宾斯克的坦克工厂疯狂的量产T…34坦克和斯大林坦克的时候,德国人当然也没有为他们的战绩沾沾自喜,自动化生产线上,一辆接着一辆的虎王坦克正在走出车间,德国人正在用并不逊色的速度补充着他们在前线的坦克损失。

    为了加速虎王坦克的生产,3号坦克底盘开始只供应3号150毫米开放式自行榴弹炮生产;豹式坦克停产,底盘只供应豹式突击炮的生产;虎式坦克全面停产,节约的产能全面转向虎王。

    阿卡多在柏林的元首府邸办公室内,施佩尔正在向元首汇报他在未来三个月的工业整合计划:“我的元首,未来三个月内,虎王坦克的生产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值,我们将为前线补充500辆虎王坦克。”

    “我关心的不是3个月内补充了多少,我关心的是古德里安将军的G集团军,现在能够补充多少!”阿卡多叹息了一声说道:“即便是现在,拿着豹式坦克和苏联的T…34坦克拼消耗,也是我们更肉疼一些啊。”

    “所以我们未来会只量产虎王坦克,生产线,克虏伯副主席那边,已经正在准备了。”施佩尔自信满满的回答道:“工业整合的第二阶段,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

    加更!龙灵最近很努力的再加更了,求月票推荐票!求订阅支持啊!!!!

第935章 936不想离开的舞台

    屈希勒尔最近可以说是德国陆军压力第二大的将领了,除了正在和朱可夫火拼的古德里安之外,他肩膀上的担子可谓是最重的了。原本充裕的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时间表,因为朱可夫集群的南下,变得紧迫起来。

    于是他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展开进攻了,至少他要在古德里安的部队崩溃前,将N集团军的主力步兵抽调出来,支援自己北面的G集团军。

    好消息是,曼斯泰因将军在崇山峻岭中一路高歌凯旋,已经靠近了重镇格罗兹尼。M集团军当年攻打克里木半岛的重炮一大部分被曼斯泰因留给了N集团军,作为攻占斯大林格勒的筹码,压在了决定两国胜负的赌桌上。

    而这几天,屈希勒尔可没有闲着,他的集团军发了狂一般的展开了加速争夺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在斯大林格勒的中部火车站,德军与苏军疯狂的交战,双方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投入了4000人反复的争夺,最惨烈的时候,尸体竟然铺满了交战的双方阵地。

    德国士兵攻上站台的时候,这里的苏军士兵援军也正好赶来,双方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短短的两个小时的战斗里,德军就阵亡了整整1000名士兵。当然最后这个火车站终于被德国人占领,残垣断壁上到处都是子弹打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坑洼。

    原本用来囤积货物的地方,现在成了尸体堆积的场所,鲜血从站台上汇聚,然后顺着站台流淌,最后干涸在石头台阶上,看上去触目惊心。一群德国士兵和一大群乌克兰士兵拼命的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这是一个多月以来养成的习惯,每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要如此布置。

    傍晚的时候一切都划归宁静,然后就在不知道从何传来的一声呐喊,苏联红军的夜袭就好像上班那样准时的开始了。残酷的夜战煎熬着双方士兵那脆弱的意志,曳光弹在夜晚的映衬下,更加光亮耀眼。

    照明弹突兀的在天空中闪亮,附近立刻就被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然后密集的枪声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暴露在光芒之下的所有活动的物体,立刻就被这些横飞的子弹打成了筛子。

    苏军投入了更多的士兵,一群一群高喊着“乌拉”的苏联红军从四周的建筑物里冲出来,与人数上处于劣势的德军士兵纠缠在了一起。一声一声的惨叫传来,血腥残酷的肉搏战在战斗的最后还是照旧拉开了序幕,然后随着德军士兵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这里逐渐恢复了应有的平静。

    还没有等活下来的苏联人喘一口气休息一下,德军重炮的炮弹就划破天空飞了过来。报复永远都来得那么及时,及时到让人向跑都来不及做出一个跑的动作来。巨大的爆炸在夜空中回荡,炮弹爆炸的闪光伴随着四处飞溅的残肢断臂让夜晚的天空都透着一股浓浓的血红色。

    整个斯大林格勒的战斗持续了一整个夜晚,当地平线上太阳射出了它的第一缕光芒的时候,德军从一整晚的防御姿态中被解放开来,于是这些满身灰尘的掷弹兵们,端着他们的钢枪,在早饭前来了一场热身运动。

    楼房破坏者连发火箭筒就是这场热身运动的前奏,十几枚连续发射的铁拳火箭弹一口气把苏联人驻守的一栋建筑物给轰成了废墟,德军进攻部队在这一轮齐射之后,顺理成章的展开了他们的攻击。

    靠在街道两边的建筑物墙壁上,弯曲着自己的上身,拎着步枪手里攥着手榴弹的德国掷弹兵们,用细碎的步伐开始了他们的进攻,支援他们进攻的机枪分队已经爬上了远处的废墟顶部,熟练的撑开机枪的两脚架,将弹链压在机枪的枪身里。

    一名从废墟中挣扎着站起身来的苏联士兵,根本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站在哪里了,他一边咳嗽着拍打身上挂着的泥土还有灰尘,一边转动着身体希望可以看见一些熟悉的景象。

    就在几十秒前,他还在建筑物附近的一处掩体里,等待着德军士兵的进攻,结果随着无数声巨大的爆炸造成的震动,整栋建筑物都开始瓦解崩塌,他还没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作为他藏身的掩体就成了差点儿活埋了他的墓坑。

    “咳咳!咳咳咳!”他眯着眼睛,企图从漂浮起来的灰尘里找到曾经的战友还有熟悉的一切。可是命中注定他要失望了,除了一些被掩埋了大部分的家具之外,他只能在脚下的瓦砾里找到战友的胳膊或者露在外面的靴子或者步枪。

    硝烟逐渐散去,他终于看清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这名估计只有18岁的苏联士兵绝望的抬起自己的脑袋,看向了原本他需要开枪防御的方向。

    在那里,一名同样只有十**岁的德国掷弹兵直起了自己的身子,他端着手里的G43半自动步枪,冰冷的钢盔帽檐下面,是一双同样冰冷无情的眼睛。

    苏联的年轻士兵嘴角抽搐了一下,似乎是想挤出一个微笑来,可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因为他对面的人好像没有看他微笑的心情——那名同样年纪轻轻的德国掷弹兵扣下了手指压着的扳机,一发子弹就准确的打穿了这名苏联红军的脑袋。

    没有挣扎也没有踌躇,这名苏联士兵在脑袋炸开的同时就是利索的向后躺倒下去,然后摔在了崎岖不平的瓦砾废墟上,随着地势扭曲成了奇怪的形状。从这一刻起他和废墟没有任何区别了,等几个小时之后,他就会被周围坍塌崩落的砖瓦掩埋,或者盖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越来越靠近斯大林格勒的核心,德国人就找到了越来越多值得他们庆幸的东西。比如说第14步兵军的士兵在一个不知名的小街区的地下室内,发现了苏联人隐藏起来的20吨土豆以及其他粮食。因为这20吨意外之喜,前线的士兵们享受到了他们在前线上的第一顿加餐。

    作为斯大林格勒方面的攻击总指挥,屈希勒尔将军已经向阿卡多立下了军令状。这位将军发誓如果15天内拿不下这座已经被占领了一半儿的城市,他就辞去N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亲自拎一支毛瑟步枪进入斯大林格勒。

    可惜的是整整2天过去了,他的部队损失了2万人,却只打下了两个街区。战斗似乎根本看不到尽头,不过显然屈希勒尔没有放弃,他正在调兵遣将,努力的完成自己对元首或者说对整个帝国做出的誓言。

    当然,并不是发誓就能完成任务的,关羽在华容道前发过誓,可是最后他还是把自己的话当成了放屁。远的例子暂不去说,最近这方面的例子是发誓守住斯大林格勒的罗科索夫斯基,现在看来他的誓言并没有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在他那个破旧的昏暗的……地下室里,罗科索夫斯基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沮丧的表情。不要问为什么那么多可怜的坚守城市的人为什么都和地下室结下不解的情缘,另一个时空中的希特勒,这一个时空中的丘吉尔、赫鲁晓夫、罗科索夫斯基都在最后关头窝在地下室里并非是一种巧合。因为满是废墟的城市里,也很难找到比加固的地下室还安全的地方了。

    这位斯大林命令必须与斯大林格勒共存亡的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好饶舌),现在的心中一定满满都是期待着朱可夫能及时赶到的期盼吧。他现在手里的预备队可真的不多了,在消耗德军的同时,罗科索夫斯基也在成千上万的消耗着自己手里的部队。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气定神闲的与屈希勒尔比一下谁的耐心和预备队更雄厚,不过拼着拼着就丢了半个斯大林格勒,这就让他非常的不淡定了。于是双方投入兵力反复争夺,苏联的损失也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直线上升了。

    德国人的狙击手还有特种分队在城市巷战中可比苏联人想象的厉害的多,一支十几个人的小分队,往往可以收拾掉数百名苏联士兵而且可以做到几乎全身而退,为了干掉德军这样的特种分队里17个士兵,罗科索夫斯基搭上了整整900多条人命。

    现在,德军的前沿阵地真的距离他的指挥部就只有一公里多一些的距离了,这对于曾经也算是苏联军方里一号人物的罗科索夫斯基来说,真的有些伤离别的味道。

    他真的不想离开这个舞台,他想站在舞台中央诠释自己这个角色,无论重要还是边缘,他都要在这个重铸的世界秩序下有那么一个角色。

    “给朱可夫元帅再发一封电报吧,告诉他我会尽力坚守到最后一秒钟。”罗科索夫斯基看了一眼因为长久不见天日而面色同样不太好看的副官,开口说道。

第936章 937做些什么

    德国人正在斯大林格勒这座苏联的坚固堡垒里苦战,而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日本人也在和他们的对手苏联人进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搏杀。石原莞尔虽然被东条英机选来做了背黑锅的前线最高指挥官,不过这个家伙还真对得起自己的“石原之智”的名号,指挥日军部队取得了边境线上的一系列大捷。

    远道而来的第17师团被石原用来当做侧面的辅助进攻力量,配合所谓的日军装甲部队主力,掩护日本进攻集群的侧翼。这个布置算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至少苏联红军忙着吃掉这些日本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