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604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604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等雷恩回答,马库斯就抢着继续说道:“这是战争,雷恩。我们在这场战争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就和那些在楼下呻吟着死去的士兵没有什么区别。能在这么惨烈的战场上活下来,这已经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了,不是么?”

    “上面的褒奖命令已经下来了,加宝剑橡树叶的骑士铁十字勋章也已经颁发给我了。”马库斯扬起了下巴,显摆了一下他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的最高荣誉:“上面正在重组502装甲营,营长原本是你。”

    雷恩终于明白爱丽丝还有马库斯是怎么找到他所在的医院的了,如果重组502装甲营并且属意他作为营长的话,那没理由不发现他几天前提交的那份“退役申请报告”。

    “你……应该我已经提交了申请了。”雷恩看着马库斯说道。

    “当然,我知道你已经没有在一线部队作战的想法了。”马库斯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开口说道:“所以他们让我们来劝你,希望你返回后方之后,仍然以军方的身份来为第三帝国的特种部队训练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我们能从几十公里开外的野战医院赶到这里的原因,而我将取代你的位置,担任新的502装甲营的营长。”

    雷恩没有同意,但是也没有拒绝。过了半晌之后他问出了自己在意的问题,而并不是给出一个同意与否的答案:“爱丽丝还会在你的营么?帮我个忙让她不要再上前线,好么?”

    爱丽丝听到雷恩又提起自己,而且是关心着自己,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她不在乎什么战争,也不在乎经历的那些苦难,她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仅此而已。能听到自己心上人的一丝在意和挂念,已经是少女心中最大的安慰了。

    马库斯呵呵笑了起来:“事实上集团军里关于你们两个的事儿早就已经快写成小说刊印了。听说你因为积累的功绩这一次被破格晋升为中校,爱丽丝会以你的私人助理兼秘书的身份跟你一起回柏林去。至于安德烈……他是真的退役了,我也没办法帮他什么。G集团军后勤部给了他不少补贴,也许他已经在回自己家乡的火车上了。”

    对于苏联,对于莫斯科来说,一切似乎都已经完结了,谁都知道朱可夫的部队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他们陷入到了敌人的纠缠之中,根本没有能力返回莫斯科来保卫自己的首都,虽然莫斯科城市周围的防线经营了许久可以算是坚固,可是数万虽然英勇但是数量不多的主力部队和十万临时拼凑起来的炮灰根本无力阻止德军推进。更可怕的是这些部队没有外援,后继乏力,因此所有人脸上都挂着说不出的沮丧和迷茫。

    微风透过克林姆林宫内走廊里开着的窗子轻拂,散落在地上的文件随风飘荡,已经没有人拾起。空空荡荡的屋子里到处都弥漫着一股焚烧纸张还有胶片之后的焦糊的难闻味道,这个国家的各种文档,曾经费尽心机收集的情报和资料,各个地区的资料备份,甚至是沙皇俄国时期的一些宫廷记录还有皇室财产清单都被要求投进火盆焚毁。

    同时被要求毁坏的,还有整个莫斯科的所有生活系统,自来水厂和发电厂都是勉强维持,任何时候停止供水供电都没有人会奇怪。下水道和地铁都被改造成地下掩体,一些坚固的地下防空设施被加固和扩展,每条街道上都挖了无数的壕沟,到处都是铁丝网还有哨卡。所有平民都被要求每天缝制10个以上的布口袋,用来装上沙土瓦砾当做垒砌工事的沙包。

    城市中搜刮到的食品还有药品都被军队集中起来,50岁以下的老人被要求加入军队,所有的医生都被集中,甚至教堂里的神职人员都被统一编进了部队,做一些为伤兵死人祈祷的工作。妇女和孩子统统被登记,变成了斯大林还有他的将军们眼中的“预备队”。

    莫斯科城市里很多的部门都已经空无一人,婚姻登记还有社区服务等边缘职能机构一个月前就停止了运转。运送粮食和蔬菜的卡车经常遭到哄抢,一些暴力事件和抢劫案件也没有人过问——警察都被征召成了士兵,维持治安的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老爷爷,实在对不法之事缺乏震慑力。

    整个城市里似乎只有军队还在正常的运转,在斯大林全民皆兵这样疯狂的命令下,整个莫斯科已经成为了乱成一团的巨型堡垒,除了以自我毁灭这种形式来对抗德国部队进行垂死挣扎之外,已经丧失了其他的功能。

    几乎是没有后路的垂死挣扎,大家都知道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这是在玉石俱焚,因为就算这一战最终苏联侥幸获胜,官僚体系以及档案文件管理的崩坏也会让苏联失去驾驭地方的能力。换句话说,无论怎样,苏联这个庞然大物都在这场自我毁灭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和虽然战败但是后劲十足的德军比较起来,丧失了动员优势的苏联现在的压力更加庞大。双线开战让整个苏联的部队首尾不能相顾,国家动员能力已经损失得七七八八,再也不能用压倒性的国力来抵消掉前线那恐怖的损失。

    列宁格勒守军被迫全线后撤,芬兰还有德国的E集团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这座“用前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德军在城市里推倒列宁的雕像,到处悬挂上扎眼的德国万字国旗,新闻记者将这个胜利大书特书,恨不得以此来抵消别尔哥罗德被苏联夺回的尴尬。

    苏联似乎又一次被打了脸面,好不容易从别尔哥罗德州找回的场子在列宁格勒之战中丢了个精光。至于说为什么准备抵抗到死的列宁格勒最终会以不战而降的结局落幕,这就要从另一个作战计划说起了。

第964章 965莫斯科的变数

    在朱可夫和斯大林决定让苏军主力部队南下展开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斯大林就瞒着朱可夫拟定了另外一个作战计划。苏联的高官还有将领们和斯大林想的一样,那就是斯大林格勒是重中之重,但是莫斯科是根基也不能轻易舍弃。

    这个想法无可厚非,所以南下之战拉开序幕,斯大林倾尽全部家当要力挺朱可夫打一场命运之战。但是莫斯科空虚的防御无疑是所有人心头的阴霾,所以斯大林开始想办法增强中部地区的防御。

    就地动员老少妇女自然是必要的一环,可是谁都知道依靠这些虾兵蟹将是挡不住伦德施泰特这只孙猴子的。思来想去,既然南部的斯大林格勒不能轻易舍弃,中部的莫斯科又必须尽力保住,那只能舍弃另外一个方向了。

    所以斯大林决定放弃列宁格勒,放弃这个“用前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光棍精神,苏联北方集群3个集团军57万步兵卷起铺盖开始了自己南下驰援莫斯科的撤退之路。

    斯大林的想法很简单:北面的那些地方老子我不要了,莫斯科有了这几十万大军,就能在支撑一阵子!而突然南下的苏联北部集群,也确实让伦德施泰特还有克卢格两个德军指挥官感觉到压力山大,毕竟凭空多出来的步兵确实增加了莫斯科会战的变数。

    一旦放北方集群的50多万大军集结到莫斯科周边,那么很可能让莫斯科成为下一个斯大林格勒——德国可没有那么多的盟友资源再打一次大规模城市巷战了,现在斯大林格勒后遗症还在德国的占领区以及盟友那边沸腾呢。

    几十万年轻生命被德国人有意填了巷战大坑,闹出的影响可不会轻而易举的平息,要是再来一次,估计乌克兰白俄罗斯甚至是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地区,就都成了游击队温床了。任何一个所谓的聪明人的计划,都不是毫无破绽的,至少那种一石二鸟的计策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错,事实上后遗症并不少。

    德国是打着削弱占领区,并且可以减少自身损失攻占斯大林格勒这两个根本目的去准备的计划。动员了乌克兰等地区的青壮,有意识的去消耗这些地区的力量,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也完全符合德国的利益。不过细细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个看似一举多得的计划,无非是透支了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等地区仇俄的情绪,以及对第三帝国的好感罢了。人员兵力是依靠动摇地区情感换来的,这么一说也就说得通为什么德国正在拼了命的援建乌克兰了。

    整个东线的德军正在补充兵力,整训军队。接收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卡车等装备,为接下来的夏季攻势积蓄自己的力量。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第10天,G集团军就收到了71辆虎王坦克的补充。

    差不多两个装甲营的坦克让第1装甲军终于缓出了一口生机,原本已经几乎全灭的第1装甲师第1装甲团,终于在领了17辆坦克之后,略微恢复了一些建制。可惜的是装甲车还有反坦克炮的损失一时间难以得到弥补,毕竟瞬间产生的损失不可能立即被产能填满。

    同一时间内大约有4万名刚刚结束了训练的国防军士兵跳下了火车,加入到损失惨重的G集团军序列。古德里安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立即得到如此多的装备和人员,他还以为G集团军恢复到能战的状态,至少要半年的时间呢。

    对比此时此刻的苏军,就知道德国在用多么快的速度来补充自己前线部队的消耗了:同一时间内苏联一共向前线补充了17万名青壮士兵,但是只有可怜兮兮的144辆坦克。损失掉的数百架飞机即便算上美国的援助也只补充了400架,轰炸机更是只有微不足道的4架。

    但是这些补充是苏联全部的新增补充。分配到朱可夫南下集群的头上,他只得到了9000名士兵和40辆坦克,以及根本就不够用的40架各种型号的战斗机。这和古德里安的G集团军比较起来,待遇差别就显得天上地下了。

    而德国空军在损失了各种型号的飞机200多架之后,补充了最新型的Ta…152战斗机整整100架,补充了斯图卡2型飞机35架,DO…217中型多用途轰炸机15架,屠夫轰炸机23架——差不多把自己的损失全部都补上了。

    苏联特殊动员体制下,快速暴兵的阶段已经被德国撑过了,现在的苏联已经和德国没有什么区别,只能依靠缓慢的补充来给它的前线部队输血了。而在整个战场的态势影响下,苏联优先强化的地方,必然是莫斯科,而不是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的库尔斯克周边地区。

    所以朱可夫即便是哭爹喊娘,最终也只拿到了一个可怜的补给底线。他麾下的科涅夫指挥的苏联主力近卫第1装甲方面军损失了整整1万7000人,却只能得到1700人的补充。作战能力究竟下降了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夸张的是,苏联的几个方面军在进攻中损失了超过2000辆各种型号的坦克,大部分都是精锐的KV…1和T…34型,但是他们只领到了40辆新坦克,怎么分配简直就让人绝望。

    大批苏联的坦克部队编制不得不取消掉,独立的装甲旅和坦克团差不多一夜之间消失了个干干净净。乱七八糟的剩余坦克不分型号都被填补到了近卫第1和第3方面军,这才让这两个方面军有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莫斯科方向上的苏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除了正在向他们靠拢的50多万北部集群之外,还得到了10万新兵的补充。斯大林亲自下令调集了84辆坦克,组建了莫斯科方向上的“斯大林第1装甲师”。

    当然好消息并非没有,那就是远东的崔可夫指挥的远东方面军拖住了北上的日军。在崔可夫的指挥下苏联红军在海参崴附近打出了一波漂亮的坦克迂回战,用德国装甲部队在法国之战中的镰刀经典,直接教育了一下他们的“远东客人”。

    日军在远东地区使用了毒气之后,并没有取得他们幻想中的战绩,因为毕竟苏联和贫弱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至少苏联部队在步兵配发防毒面具这方面,做的其实还是很普及和到位的。

    正因为苏联部队在这方面做的比中**队好,士兵的素质和教育水平较高也让崔可夫的部队没有出现混乱崩溃的局面。结果日军虽然使用了大约500多发各种型号的毒气炮弹,却没有起到他们希望的作用。

    崔可夫的装甲集群在侧翼终于干掉了日本的所谓装甲部队,以日军从来没有见过的摧枯拉朽之气势,直接横扫了日军前突的2个师团,将日本陆军打得丢盔弃甲的时候,日本陆军这才终于看清了自己装甲部队与欧洲主流陆军之间的装备差距。

    石原莞尔精心策划的一场突击作战,最终演变成了类似岛屿争夺战的阵地消耗战,日军二十多个师团数十万大军在海参崴以南地区困守阵地,缺乏预备队的崔可夫一时半刻竟然也对其无可奈何。

    这一次不仅仅是石原莞尔,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所有日本高层都知道,依靠远东劫掠来反哺日本国内的作战计划,彻底的失败了。而这场战争带来的后果和浪费掉的物资还有兵力,就只能由日军自己来默默的“买单”了。

    澳大利亚的西北部,达尔文港口内困守的日军正在和美国优势兵力殊死搏斗。这些日军忍受着美国空军数百架飞机的不停轰炸,让美国人见识到了巷战的恐怖以及日本精锐步兵的恐怖战斗力。

    这些日军士兵枪法非常精准,而且有拼死的觉悟和勇气。不少日军士兵甚至用炸药包来对抗美国坦克,不顾牺牲疯狂的展开夜间的反扑和决死冲锋。这支最强的一战部队给美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用自己的坚韧让美国人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二十多万日本士兵在达尔文港内和美军争夺着每一间屋子和每一条街道,用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把达尔文变成了东方的斯大林格勒。美国损失了70辆坦克和1万多名士兵之后,依旧没有能够全面占领这座港口城市。

    美国战列舰日夜不停的炮击达尔文的景象,也被拍成了纪录片。不过日本海军浑水摸鱼,伊…19号潜艇用鱼雷在夜间趁机击沉了美国海军3艘巡洋舰,拉开了日本联合舰队雷击达尔文的序幕。

    在短短30天的交战时间内,日本海军以4艘驱逐舰和22艘潜艇的代价,击沉了美国海军40艘各型军舰和运输船,创造了“所罗门海战大捷”之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