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97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97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事情不会因为苏联的担心就不会发生。德国在战后崛起的速度让罗马尼亚人震惊,而它插手国外的决心也比罗马尼亚人的国王想象的更大。当罗马尼亚人迎来了德国人的特使默克尔的时候,很多政客心中或许已经做好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步的准备。

    结果还没有等默克尔展开对罗马尼亚的外交斡旋,却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投诚的国家:匈牙利。这个国家原本是被英国和法国支持的,不过却在个时候莫名其妙的站队到了德国这一边,不知道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过于异想天开,还是确实有着经天纬地的大智慧。

    默克尔的罗马尼亚之行不是一次毫无准备的突击,而是整个德国几十个机构苦心经营了两年的成果。他们在罗马尼亚帮助德国树立了一个话事人,这个人就是安东内斯库。

    在这位安东内斯库的帮助下,默克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了国王陛下,让这位昏聩的罗马尼亚君主做了一次彻头彻尾的骑墙派:将库存的石油的八成以中东石油的二倍价格卖给了英国人,而将剩下的两成还有未来两年的石油购买权暗中出售给了德国人。

    英国人为此付出了努力,忍气吞声的希望维持与罗马尼亚的盟友关系,为此不惜付出巨额的石油款项。不过显然他们失败了,在最后一刻才知道被罗马尼亚给出卖了。恼羞成怒的英国人拒绝支付货款,侵吞了罗马尼亚发往英国的第一批几万桶石油。德国人慷慨的为英国人垫付了这笔资金,让罗马尼亚国王喜出望外。

    德国人也没有闲着,他们扣下了正在基尔军港栖装的两艘英国定制战列舰,并且威胁英国政府必须做出合理解释来说明近期发生一系列针对德国的挑衅行为。

    最终英国人妥协了,捞到了中东石油好处的他们需要时间来消化取得的胜利果实,而他们也从德国染指罗马尼亚看出了德国东进的野心和动作,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退让。英国宣称绝不干涉罗马尼亚内政,并且对德国沉船事件表示歉意。

    德国也没有得寸进尺,立刻继续为英国打造两艘超级战列舰,克虏伯工厂加班加点的为这两艘战列舰制造16门381毫米口径大炮。不过就在距离基尔港内两艘英国定制战列舰船坞不远的地方,两艘齐柏林级航空母舰也已经进入到了组装船体的阶段,比起英国定制战列舰上冷冷清清的几个工人,那边的工地上完全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当然,这一次的交易给罗马尼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用2号坦克还有3号坦克的早期型号来支付了一笔石油款项,更多的石油款项则被罗马尼亚直接在德国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空超级战斗机me…109c型。算上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的38t坦克还有机枪步枪,罗马尼亚军队瞬间就完成了期待已久的现代化改造,国王陛下也更加信任起自己的新盟友来。

    即便是德国淘汰的很多装备:老旧的防毒面具、设计复杂的装甲车、y型战术背带。依旧是很多军队梦寐以求的升级换代产品,比如在遥远的远东,一支原厂的毛瑟步枪价格甚至可以在捷克买到一挺轻机枪。所以罗马尼亚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拿到的装备有什么不好。

    安东内斯库在1933年就已经担任了陆军大臣,虽然他被认为是一个亲英派,但他早就加入了亲德的铁卫军,而且随着德国的渗透和诱惑,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他看来,德国必将赢得未来的战争,而只有和德国站在一起,才能保护罗马尼亚。

    一时间由安东内斯库铁卫军成为了罗马尼亚唯一的合法政党,他一上台就与德国签订了条约,让德军以协助训练军队等理由进入该国,把罗马尼亚紧紧绑在了德国的战车上。

    不过就连阿卡多都哭笑不得的发现了一个事实:他的阵营里几乎所有的领导人都有一个怪癖诡异的自称——他自己是德国元首;友好的日本领导人自称天皇;墨索里尼喜欢叫自己领袖,弗朗哥自称将军,现在罗马尼亚的傀儡政权安东内斯库自封为“首领”……

    很快英国国内就得到了一份让人破口大骂的情报,德国把库存的一些军用物资运往了罗马尼亚。以便于联合作战互相帮助为理由,用m25式钢盔取代了罗马尼亚的头盔,并且用毛瑟98k还有各式各样的步兵装备把罗马尼亚军队武装成了十年前的德国国防军。

    比英国人还要郁闷的是远东的蒋介石集团,因为要大范围给罗马尼亚部队换装,导致了供给远东的德**火出现了断货现象。原本的一亿发子弹还有各种长枪短炮都不见了踪影,蒋介石的强军计划不得不再一次受到挫折。

    因为德国的武器禁运,得到了甜头的日本答应了德国人的请求,命令一直规模非常小的驱逐舰队南下台湾高雄,在那里举行了一次规模不大的炮术军演,让英国人的注意力被迫分散到了远东地区,勇敢号驱逐舰带着两艘驱逐舰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气势汹汹的直奔自己的香港而去了。

    有时候阿卡多真的觉得自己穿越的时候选择的简直就是地狱模式,人家日本趁乱在东三省打下了整整三个省的白山黑土,也不过就是列强喊了两声打而已,自己这边赶走了一个军控委员会,就惹来了这等泼天的麻烦。

    想想还是那些回去抗日的穿越者优惠多多啊,不是带着光脑就是拖着基地——大炮飞机要什么有什么,石油木材铝铁钼钛要什么金属有什么。自己这边每天几门大炮的攒家当,每天为了那么几吨石油橡胶操碎了心,人家泡妞谈情办报纸,分分钟就把失地夺回来了。还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当然话又说回来,就是给变成阿卡多?鲁道夫的古长歌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也不会选择投胎到日本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他不喜欢鞠躬;比如说他不喜欢切腹;比如说他不喜欢那句充满了负面情绪的八嘎——当然,如果可以让他把日本改名成中国的东海省这事另当别论。

    言归正传,当阿卡多得知了罗马尼亚最终成为了德国的附属盟国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在1936年就匆匆打响世界大战,他需要时间来让他的德国国防军更加强大,强大到不止是可以打出让人炫目的闪击战来,还经得起残酷的消耗战。

    值得欣慰的是,不管怎样,现在德国的海陆空三军发展都不会再被人限制,他要做的就是用自己前世的眼光,为疯狂发展的德国装备把关,让这些战争机器更加完美的运作起来。

第151章 151苏联

    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苏联首府莫斯科。

    斯大林最近的心情非常好,好到让他有些飘飘然起来,他铲除了那些足以威胁到自己的曾经的同志们。虽然苏联全国上下的肃反运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可是大方向上斯大林同志对于苏联人民的领导变得越发不可动摇了。

    这不正好是他想要的结果么?于是整个苏联的高层变为了斯大林的一言堂,他逐渐把那些胆敢质疑他的声音都送进了他亲自下令建造的集中营里。

    想起集中营来更是让斯大林自豪万分:30万不要一分钱的待罪劳工为他的苏联经济腾飞拼命工作,饿死还有冻死都不需要任何国家抚恤,这些行尸走肉一样的可怜人在德国和苏联之间铺设了足足2万公里长的铁路。而这份政绩却算在了把他们送进集中营的罪魁祸首斯大林头上。

    “虽然在西班牙问题上,我们与德国中断了一部分合作,不过两国之间还是有很多投资和往来的。”一名经济方面的负责人站起身来汇报苏联过去一年之间的经济成就:“我们有很多工厂正在建设和部署,基辅还有明斯克等地区都正在建设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基地。”

    另一名官员看见发言的同事坐下,立刻接着汇报道:“阿卡多的公司还有许多德国公司都在投资建设我们的公路和铁路体系,这让我们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我们运输物资调集军队更加的快捷和方便了。”

    确实,公路还有铁路系统的改进让苏联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运输的快捷化和简单化,苏联出口粮食木材矿石等物资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了,这让苏联的出口更加具有竞争力,一时间大量便宜的苏联粮食成了欧洲经济危机时期的救命稻草。

    而且便利的交通让以往闭塞的地区成了新的工业城市,因为物资的运输方便还有德国顾问团的往来偏好,苏联的重工业地区开始向着边境地区一路靠拢,尽管斯大林有意阻止这种行为,不过却收效甚微。

    “另外,我们在德国的投资也日益扩大,不少德国的军工企业都有我们的股份,可以这么说,很多我们的官员还有商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发了战争财,他们生产的子弹还有炮弹打垮了我们的军队。”一名将军非常不满的说道。

    “没错!我军在西班牙损失惨重,共产国际也在那里吃了大亏!德国人投入的武器虽然并不比我们先进多少,可是却弥补了国民军在这方面与我们的差距!”另一名将军同样非常不满的抱怨道。

    “德国人走的是精兵路线,他们的士兵没有我们多,所以可以精心训练,自然表现要比我们的军队好上一些,事实证明差距并不明显,德国人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厉害。”斯大林冷笑了一声安慰道。

    一份由苏联间谍从奥地利维也纳弄出来的情报显示,德军在西班牙阵亡了1471人,受伤5982人;而西班牙内战中苏联一共有3100人阵亡,719人受伤。这两个结果比起来,似乎并不让人难以接受。一时间这个德**力不过如此的想法充斥在苏联高层。

    当然苏联人也不是傻子,其实低下的将军和军官们都知道事实上苏联这一次可以算是损兵折将损失惨重了:根据可靠的前线士兵回忆,他们奉命夸大了战绩汇报,事实上德**队的损失小的可怜,而他们的阵亡数字却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比五年前同期生产的粮食数量增长了一倍,可是基层劳动者还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同志的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我们有半数的军队没有办法开足工资,大部分军队都没有足够的物资还有弹药。”负责物资统计的官员随后汇报道。

    另一名官员跟着补充:“今年我们统计过了,我们还有接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没有足够的口粮过冬,是不是把出口粮食的份额降低一些,也能让这些贫困人口有粮食过冬?”

    “农业上的事情不是什么问题,我们的粮食出口养活了半个欧洲!依靠这些出口物资,我们才能继续进行我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苏联就要成为整个世界都为之敬仰的国度了!只要我们自己再努一把力!”赫鲁晓夫眯起眼睛说道:“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同志万岁!”

    “没错!不能削减出口物资!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莫斯科级战列舰的第5艘今年下水,我军装备的t…26坦克战场表现不佳,需要设计和生产新型的坦克装备部队,这个时候削减出口,是得不偿失的!”斯大林摆了摆手否定了那名官员的提议。

    不只是这些,今年苏联用了大价钱从德国手中购买了100多艘潜水艇,苏联希望用这些潜水艇来保卫自己漫长的海岸线,并且能在必要的时候,进入欧洲海域给予英国等敌对势力的海军致命一击。

    这个庞大的购船计划开始的时候德国人并不答应,不过苏联提出了用500万桶石油分5年供给德国来偿还一部分购物款项的时候,德国人妥协了:他们愿意提供30艘大型的远洋潜水艇,还有110艘体型较小的近海潜水艇给苏联。这次购买计划,一下子让苏联海军的水下力量跃居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潜艇总吨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7万吨。

    是的,你没有看错,苏联自己就根据图纸建造了足足170艘微型潜艇,这些排水量500吨上下的小玩意让苏联培训出了自己的潜艇官兵,算上购买自德国的潜艇,苏联的潜水艇数量竟然达到了310艘——这个数量是德国潜艇的7倍还多。

    不过一个被人忽略,或者说还没有人知道的数据可以说明一切,苏联潜艇310艘共计27万吨,而此时此刻包括刚刚下水的一艘2000吨级别的潜艇,德国潜艇才共计只有70艘,却已经有11万吨的总吨位——平均每艘潜艇的排水量超过了1500吨,这些超越时代的潜艇全部装备了空气管与无线电系统,甚至有一部分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呐……

    虽然这些潜艇还暂时无法在水下猎杀对方潜艇,虽然这些潜艇的水下通信依旧不完善也不可靠,所谓的通信畅通只能在通气管深度下进行,可是这些潜艇在海军少将邓尼茨的指挥下完成了初步的狼群战术配合,他们唯一欠缺的,仅仅是一点点实战中的鲜血。

    让我们言归正传,把视线再拉回到苏联正在召开会议的屋子里面。这里将要决定的东西关系到整个苏联几年的未来走向。

    就在这时,一名将军无奈又小心翼翼的向斯大林说道:“最可怕的还是军官的损失,斯大林同志,我们损失了几乎全部的高级指挥官还有三分之一的中级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将军的案子让军心动摇,虽然我们极力控制,最终稳定住了局面,可是我个人认为不能依靠这样的军队打退入侵者。”

    “是的,我知道!所以我决定提拔一部分政治委员,任命他们去领导那些没有了主官的苏联红军!这样一来军队的忠诚度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而作战技能,只要加强他们的训练就可以了。”斯大林不以为意的回答道。虽然之前政委这个职位就存在于红军内部,可是这一次作为领导者出现,确实超过了之前的权限。

    这种提拔当然会拉拢这些受提拔的人,看起来这些被提拔的中层军队干部,一定会更加忠诚于斯大林个人,而这个办法也为部队提供了更多的升迁机会,就像阿卡多在德国国防军内部做的那样,斯大林会得到基层官兵们的支持和拥戴。

    但是,这不是用外行人去领导内行做事情么?这么做忠诚度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