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176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76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饶是如此,张彦还是有些入不敷出,兖州、青州还在建设,而去年新占领的豫州、雍州、淮南、河南等地,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建设,除此之外,军费的开支也颇为巨大。竟然占据了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张彦所统辖的范围内。共有十三支正规军队。每支军队一万人,就是十三万人,这十三万人的吃喝拉撒,都要他来管,除此之外,还有一支收编的黑山军。

    黑山军是张彦收编的,但从未正式编入自己的军队,只是做为外籍雇佣兵来使用。依然由张燕进行管辖,驻扎在河内郡的朝歌一带,这支军队的钱粮供应,有一部分是张彦出的,其作用是,让黑山军紧守各个山谷,防止袁绍的军队进入河内,必要时,还会从事一些破坏工作。

    黑山军的兵力有十几万人,但张彦每年只向张燕提供两万人的钱粮支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每年需要养十五万的兵马。

    在古代,种植粮食都是看天吃饭,粮食歉收是常见现象,这个时候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更没有杀菌剂,庄稼得了病,生了虫,都无法进行解决,土地也不够肥沃,营养跟不上,庄稼就不能茁壮成长。

    而张彦也不会制造农药、化肥和杀菌剂,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种植面积,广修水渠,增加劳动人口。

    所以,张彦根据需要,下令所统辖的范围内,鼓励百姓多生孩子,以增加人口。

    而修建水渠、开垦荒田的事情,则交由各县县令进行操办,由大司农陈群全权负责此事,争取在五年内,实现储粮满仓的现象。

    在张彦所占据的区域内,以雍州、河南的人口最少,长安、洛阳是大汉的都城,都曾经遭受了灭顶之灾,连年的战祸导致人口减少,百姓迁徙他地,要想长久的统治这里,必须增加人口。

    所以,张彦便下令免除雍州、河南境内三年赋税,只要来到这里的百姓,就地为民,由官府统一发放土地。

    一系列政策继续在势力范围内进行推行,在这个较为和平的时期,张彦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恢复民生。

    中原大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张彦也暂时止住了扩张的脚步,开始着力于稳定势力范围内治安,恢复民生的事情。除此之外,他还调动大军,赶赴雍州、河南,实行军屯,开阡陌,修水渠。

    相对张彦统辖内的太平景象,江东、河北却一直战火不断。

    占据豫章郡的孙策,经过一年的休整和招兵买马,实力大增,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霸占会稽郡的贼寇焦已,亲率精兵五千,以周瑜为军师,杀奔会稽郡。

    这场战斗不宣而战,焦已突然被孙策袭击,仓皇之间,无法进行防御,被孙策击败,被迫退出会稽郡的郡城山阴城,退往钱塘县。

    孙策占据会稽郡的郡城后,分兵而进,派遣诸将各自率领大军征讨郡中诸县,纷纷得胜而还。

    后来,焦已又聚集兵力妄图夺取会稽郡,被周瑜设计打败,就连焦已本人,也被孙策斩杀。

    而焦已的部众,都畏惧孙策,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孙策占据会稽郡后,听从周瑜的建议,派人送了一批金银珠宝给祖郎和严白虎,说是自己杀焦已,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焦已霸占了他堂兄的妻子,夺妻之恨,不能不报,还希望和祖郎、严白虎和平相处,不要因为焦已而伤了和气。

    祖郎、严白虎信以为真,果然没有出兵,但也意识到了孙策带来的威胁,纷纷派兵紧守各个地方,省的被孙策偷袭了。

    孙策占据会稽,又再次止步不前,而是收编降兵,训练军队,整顿会稽吏治,自有一派景象。

    而河北的袁绍,自从剿灭公孙瓒后,又收编了刘虞的旧部,势力大增,占据冀州、并州、幽州以及部分青州,帐下人才济济,粮秣充足,可谓是兵强马壮,已有三十万之众的袁绍,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然而,境内乌桓人却趁着袁绍消灭公孙瓒之际,驰入了幽州,烧杀抢掠,横行无忌。为此,袁绍便派遣大军驱逐乌桓人,一时间斩杀五六千骑,迫使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的乌桓人北迁。

    此时,乌桓大王蹋顿已经统一了乌桓各部落,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乌桓的部落首领前来诉苦,蹋顿为了给乌桓人报仇,便纠集乌桓十几万骑,兵犯幽州,要与袁绍决一死战。(未完待续。。)

256建安三年

    袁绍在冀州,收到密报,说乌桓大王蹋顿聚集了十几万骑兵,准备南下入侵幽州,给被袁军斩杀的数千乌桓骑兵报仇。

    消息传来,整个冀州都为之震动,乌桓人若果真驱兵十余万南下,那幽州将面临灭顶之灾,不光如此,就连袁绍的根基也会随之动摇。

    袁绍有雄兵三十万,多数都是步兵,骑兵不过三万余骑,要面对十余万乌桓人的大军,还都是骑兵,未免会感到有一些吃力。

    不过,正在春风得意的袁绍,丝毫没有畏惧,反而扬言要与乌桓人决一死战。

    幸亏被田丰劝住,然后献出妙计,派人送去大批金银珠宝,暂时化解了这场危机。

    蹋顿得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索性也不南下幽州了,毕竟要去抢掠,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乌桓人口本来就不多,万一在抢掠中损失了众多人口,那就得不偿失了。

    袁绍虎踞河北,实力雄厚,蹋顿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乌桓的部落首领的面子,不得不出兵。如今得到巨额的赔偿,蹋顿也心满意足,将其中一部分分给了三郡乌桓首领,权当那些战死的乌桓人是在抢掠中牺牲了。

    不过,在袁绍的内心里,却对乌桓人痛恨非常,他初得幽州,就面临如此考验,在权衡利弊之后,当即命令他的次子袁熙,率领五万雄兵,驻扎在蓟城,防备乌桓人。

    河北初定。并州、幽州都需要时间去进行恢复。尤其是幽州。更需要时间去经营,袁绍即便再怎么雄心壮志,再怎么想南渡黄河与张彦逐鹿中原,却也得放缓步伐,先稳定河北局势才行。

    于是,在田丰、沮授、审配等人的建议下,袁绍在河北境内进行了一系列稳定局势的措施。

    正所谓兵马未行,粮草先动。首先是要解决人的吃饭问题,冀州沃野千里,幽州、并州也有不少地方可以进行耕种的良田,一场屯田运动正式在河北的大地上拉开了帷幕。

    不过,袁绍所进行的屯田,大部分以军屯为主,毕竟他手握三十万雄兵,这些士兵都是青壮年,是很好的劳动力,如果不利用。那就浪费了。

    除了开辟军屯之外,还鼓励民屯。区别就是,军屯的粮食收入,全部上缴给军队,由军队自给自足,而民屯则以收取赋税为主。为了刺激民屯,田丰更是建议袁绍降低赋税,以吸引大批百姓在田间里进行劳动。

    冀州在经历过黄巾之乱后,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早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稳定,治安的稳定,自然会吸引来大批的百姓,所以,冀州的百姓尚有三十多万户,约有一百八十多万的百姓。

    除此之外,并州则有六十多万百姓,幽州也有八十多万百姓,再加上青州平原郡的二十多万百姓,袁绍的势力范围内,大约有三百多万人口,这么庞大的人口基础,都成为了袁绍的雄厚资本,有人、有地,就不会缺粮,只要大肆鼓励屯田,不出三年,河北便可粮秣满仓,钱币四溢。

    所以,袁绍也适时的停止了扩张的步伐,而是静下心来,潜心经营河北,以此为根基,准备休养个几年,然后再逐鹿中原。

    于是,一道屯田的命令,便由袁绍亲自下达到各个州郡,黄河以北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屯田的浪潮。

    河北的消息,迅速的传到了彭城,张彦得知袁绍致力于屯田,并没有什么南下的准备时,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只要袁绍安生了,张彦也就不必再担心了,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屯田了。

    张彦进行屯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初步见到了成效,也大肆开始实行军屯和民屯相间的屯田方式。

    不过,张彦所统辖的地区虽广,总人口却比河北的袁绍少几十万人,经过去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张彦所管辖的区域内,总人口只有两百六十多万人。

    虽然人口不及袁绍的多,但张彦却也不担心,因为他所管辖的地区内,水网密布,只要加以合理的利用,便可以引水入田,加以灌溉,从而有效的抵制干旱。

    随后的时间内,张彦只是大致上过问一些政事,他则把权力全部下放,让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全权负责。

    比如,张彦让大司农陈群全权负责屯田事宜,就给予陈群特别大的权力,只有如此,陈群才能放手去干,不受丝毫的影响。

    事实证明,陈群非常的称职,肩膀上挑着这么重的担子,愣是给扛了下来,经过两年的时间,修建水渠三百八十六条,足以灌溉十万顷良田。除此之外,还主持开垦了三十万亩荒田,成功的实行了军屯。

    这些功劳,都是陈群的,当秋收之时,粮仓第一次被堆满了。

    为此,张彦特意奏请天子刘协,敕封陈群为忠义伯,食邑千户。

    秋去夏来,转眼间又渡过了三个年头,时间一下子来到了建安三年的七月。

    自屯田以来,三年间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原有的粮仓已经不够储存了,也为了避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出现,免得粮食遭到破坏,张彦在所管辖的地方,分别设立了三个大仓。

    其中一个大仓设立在雍州的新丰县,成为关中军队和百姓的粮食保证,第二个大仓则设立在荥阳的敖仓。

    敖仓古来有之,是古代的一个重要粮仓,是秦朝设置的。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事频繁,位于附近的荥阳更是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敖山置仓积谷,以应对随时可能的战争。除此之外,敖仓还是古代漕运的中转站,将从黄河而来的山东漕粮转运长安、洛阳(水运而来的山东漕粮往往因为黄河中上游弱小的水运能力而滞留,在敖仓卸粮后,可存储,也可经陆路直到两京)。西汉时期,政府又对其重修,并设置敖仓官治理仓务,直属中央。当时的敖仓当关中与山东之冲,且储粮丰富,故战略价值极其重要。

    所以,张彦在此处设立敖仓,将粮食全部囤积在此地,用作辐射洛阳一带的战略要地。

    第三个粮仓,则设立在金陵郡的秣陵城,用作辐射江东,以应对战争时的需要。

    这三年的时间来,孙策在江东逐渐扩张地盘,在击败焦已后,又连败祖郎、严白虎,并且占据了丹阳郡、吴郡,更是收服了祖郎、严白虎的部众,势力大增。

    不过,看似孙策占据了江东,实则上却只有其形而已,毕竟江东的山越众多,加上孙策手段强硬,遭到了山越百姓的反感,山越造反不断,与孙策斗争不休,基本上形成了对峙阶段。

    河北的袁绍在这三年之中也颇为老实,潜心发展屯田事业,粮秣充足,兵强马壮,常常有南下之意。

    相较之下,荆州的刘表倒是和张彦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过,一则消息传来,倒让刘表和张彦的友好关系顿时跌入到了谷底!

    锦衣卫来报,刘表治下的江夏郡发生了叛乱,为首者是张武、陈孙,江夏太守黄祖率兵前去镇压,张武、陈孙率众与其激战月余,终于抵挡不住,只好沿着长江东下。

    黄祖派遣儿子黄射,率领甘宁、苏飞二将,前去追击张武、陈孙,两军在蕲春、下雉先后激烈的战斗,张武、陈孙接二连三的战败,便乘船带着千余残兵沿江东下,直接进入了张彦所统治的庐江郡的浔阳县。

    按理说,黄射应该停住脚步,不再追击才是,至少也要先通知浔阳守将,获得准许后,再去追击。

    但黄射却没有那么做,而是率众顺流之下,追着张武、陈孙等人到了在浔阳上了岸。

    守江的军队不明所以,忽然见到刘表大军到来,以为是黄射要攻击浔阳,遂与之交战,结果反被甘宁驱兵杀败,全营五百将士竟然全军覆没。

    陈武、陈孙见势不妙,情急之下,率众向驻守浔阳的守将投降,并说刘表大军入境。

    一时间,浔阳县令、浔阳县尉在一名校尉的带领下,聚集千余兵马,前去抵挡刘表大军。

    两军没有多说,随即展开了交战,黄射的部将甘宁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领数百精兵,杀的张彦军一败涂地,并且斩杀校尉一名,浔阳县令、浔阳县尉也尽皆死在了乱军之中。

    事情瞬间传开,庐江太守鲁肃以为刘表意图攻取庐江,当即修书两封,一封派人送到芍陂,请虎牙将军张辽率军前来抵挡,另一封则派人送往彭城,请张彦做出定夺。

    消息传来,张彦也十分气愤,但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当即命令张辽前去击退黄射军队,并派遣高顺率军去捉拿张武、陈孙,然后又派遣伏完为使者,前往荆州兴师问罪!

    命令下达之后,几个锦衣卫分别以最快的速度前去传递消息。

    与此同时,张辽已经率军一万抵达了庐江郡的郡城舒城,在和鲁肃简单的会晤之后,这才知道,黄射的大军由于没能抓到张武、陈孙,而被迫退兵回江夏了。

    张辽认为这是刘表故意找茬,必须给予反击才行,否则的话,死去的将士们如何能够瞑目。

    鲁肃也支持张辽的意见,便与张辽一道,前去浔阳,准备进攻江夏复仇。(未完待续。。)

257冲突升级

    张辽、鲁肃一起来到了浔阳,大军驻扎在浔阳的江岸边上,鲁肃则径直去浔阳县城安抚战死的将士家属。

    这边张辽刚刚在岸边扎下了营寨,那边便有人进来禀告道:“启禀将军,营寨外面来了一群人,为首的两个人自称是张武、陈孙,说是前来投靠将军,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将军商议!”

    张武、陈孙的名字,张辽已经不再陌生了,这次和刘表军的冲突,也是因为这两个人才引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