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55章

大明武夫-第1055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今天白天的时候春日晴朗,现在现在到了傍晚又凉风习习,天气着实不错,这里的厅堂有些气闷,不若我们到外面去谈谈吧?”一条兼遐反而不急不躁的样子,微笑地跟周璞提议,然后手指指了一下他,又指了一下二条康道。

    周璞很快就明白了过来,他们是不打算在这个地方谈,而是想要进行三个人的密谈。

    这样也好。他马上点了点头。

    “那就一切按左府大人的意思来办吧。”

    “请跟我来。”二条康道走到了周璞的旁边,“这寺庙虽然狭小,但是总还是有几处僻静的地方的。”

    接着,周璞跟着左右大臣两个人走出了厅堂,其他人则留在其中继续饮宴,还故意发出很大的嬉笑声,以便让他们可以更加自如地私下谈判。

    沿着被裹在树木当中的小径,他们走上了一段高墙,然后坐到了高墙上的几个石矮凳上面。

    此时天色已经即将入夜的时候,因此四处一片昏暗,只有太阳下山的地方还有几丝黄晕,算是给大地最后一点残光。

    站在这一段土堆起来的高墙之上,放眼眺望着远处京都内的点点灯火,二条康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骤然感到心潮澎湃。

    在两个月前,他就是在这里,同样是借着饮宴的机会将自己的计划说给了一条兼遐来听,那时候他虽然满心慷慨激昂,但是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仅仅在两个月之后,他的计划就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地步,而且已经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可见上天确实在庇佑自己这些人,先祖们的荣光一定可以在自己手中得到恢复。

    “刚才我来之前,天使已经跟右府他们商谈过了是吧?”就在这时,他旁边的一条兼遐已经和周璞攀谈了起来,“敢问天使,若我们真的带着两位陛下逃离京都,是否有办法派人来护送我们前去九州?”

    “若是你们在我们进兵之前逃离,在下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先行派人护送贵国君主离开。京都和九州关山隔绝,中间还有不少亲幕府的藩国存在,实在难以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先行派兵。”为了避免对方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周璞干脆颇为老实地回答,“所以只能请左府大人到时候审时度势,靠自己的力量来逃亡,如果能趁隙逃到九州是最好的,不能的话,就干脆隐匿到京都周边的农家当中,等到我朝大军北进之后再投入到我们当中。”

    “那看来也只能冒险了。”一条兼遐苦笑了起来,“总之,不管是逃亡九州还是躲藏起来,都必须试上一试,绝对不能让幕府的人挟持法皇和天皇陛下回到关东,那样的话会给大家平添无数麻烦。”

    顿了一顿之后他再说,“大人,等到我们逃出京都之后,我们就可以让陛下降下院宣,宣布德川家是朝敌,天下可以共击之。如果沿途各地的藩主谁要是反抗院宣,即可被视为朝敌,还请大汉不要手下留情,要痛加消灭之,以免留下后患。另外,德川家的谱代大名和亲藩大名也是从逆之人,请大汉一并予以消灭,最好连同他们的亲信武士一起斩尽杀绝。我等朝廷公卿可以出任地方官协助大汉军队征调钱粮,镇守地方。”

    尽管要求大汉对自己的子民痛下杀手看上去有些过分,但是就一条兼遐看来,这确实是必要之举。在过去朝廷之所以被架空,就是因为地方的统治权和财富都被武家所截留,朝廷的威权无法下达地方,更加没有财力物力可以调用,只能被各地的武家所欺凌。

    如果此战之后还是这个格局的话,那么很显然什么都不会改观,这么辛苦就完全白费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只能让朝廷直属的人来担任地方官,控制一片区域内的财权,而原本的地方势力最好要连根拔起,让他们再也无法给朝廷带来祸乱。

    “贵国朝廷已经几百年未接触过政事了,治政的人才肯定是十分缺乏的,这样会不会带来麻烦?”想了片刻之后,周璞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若是接手地方的人没有经验,不仅无法治理好地方,恐怕还会让地方秩序大乱,影响到战事。”

    这个反诘,让一条兼遐微微有些滞涩。

    虽然他很想反驳对方的话,但是他也知道,对方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公卿们已经远离政事太久了,就算真的得到了机会,暂时也不能真正理政,搞不好就会引来一片混乱。

    可是什么都不做也不行,日本并没有科举,现在也没有成型的教育体系,受过教育的只有公家和武家武士,以及少数一些藩士而已,如果公家不能治理地方的话,很有可能地方政权又会落到那些旧藩士手中。

    “那干脆大汉先派一些地方官员来作为牧民官吧,公家的年轻人就给这些官员做见习和观察使,学习一段时间的治政,然后再由他们接受,大人觉得如何?”思索了片刻之后,他再问周璞。

    在他看来这才是好办法,大汉派过来的地方官应该都具有地方治理经验,可以快速地给经过战火的地方恢复秩序和生产,而且他们和地方豪族并没有关系,所以不至于让大权旁落。更妙的是,这些地方官员不通日语,只能通过他们的副手——也就是公家的年轻人——来治理地方,这些人也可以就此学到真正的经验,然后很快就能够独当一面,接手地方的治理之权。

    一条兼遐的建议,让周璞小小地惊诧了一下。

    居然主动想要让我们派人来做地方官,这位左相还真是毫无顾忌啊。

    略微思索了一下以后,周璞觉得这样做并不妥当。日本各地早已经为豪族所割据,若真的派地方官协同公家的人一起治政,势必会阻塞豪族们对地方的影响力,那就激起各地豪族更为剧烈的反抗,白白给大汉军队自找麻烦。

    考虑到日本是有超过千万人口的国家,大汉并没有强行吞并其领土的想法,只是想要一个长崎港作为商港而已,之前也只有派驻驻军的计划,并没有直接派地方官统治的打算。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直接统治,那就要自己负担统治的成本,如果只是遥控的话,那就算再怎么压榨,反抗也会有合作者和傀儡来帮着分担。

    另外,大汉出兵并不是只为了扶助日本的朝廷,若是这么帮公家的话,那接下来就不好在各方势力当中居间平衡了,也违背了出兵的初衷。

    “左府大人所思所想,确实很有道理,不过弊国现在初立,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有治民理政之才的官员,实在不好再往外调。”带着这样的想法,周璞轻轻摇头表示婉拒,“况且,我朝出兵,是为了帮贵国讨逆,绝无借机来侵占贵国领土的意思,如果我们派地方官来贵国牧民,就会显得我朝用心不真诚了。”

    都已经要出兵侵略了,还说这样的漂亮话做什么!听到了他的话之后,左右大臣同时在心里大骂。但是他们又对周璞毫无办法,所以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向他分说。

    “大人有所不知,弊国朝廷被人架空了数百年,权威早已经所剩无几,若再无一番振作的话,恐怕就会有彻底衰微的危险。”一条兼遐按捺住心中的焦躁,“我曾听闻贵国古人说过,治重病需要猛药,要挽救深入到骨髓里面的病症,必须要行非常手段不可,还请大人体谅我们的难处。否则……若我们没有实力的话,恐怕战后也难以为继,更加不可能为贵国维护住日本的秩序了,那岂不是让贵国白白出兵一场?”

    这一番剖白,既十分哀恳,但是却又暗含着威胁,不卑不亢倒是让周璞犯了难。

    日本朝廷的合作,对他来说是还是有帮助的,如果一点退让都不肯做,寒了他们的心,那自己这一趟辛苦可不就白费了。

    “那……贵国朝廷最少要达成何种条件才能够满足呢?”他稍微放缓了语气。“我这边可以先记录一下,回去之后再征询国内。”

    眼见大汉的使者终于被挤得让步,一条兼遐和右大臣对视了一眼,都出现了喜色。

    “想要维持朝廷的地位,必须要有足够大的领地,最小最小也要占据近畿地区。”一条兼遐没有放过机会,马上侃侃而谈,“在战后,务必要让近畿地区的这些藩国都必须由弊国朝廷直领,关东地区也必须被打散拆分,绝不能再让关东出现一个可以威胁到朝廷的武家割据势力。”

    自从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开始,关东就一直成为武家们的兴盛之地,多少次造反作乱,也成为了朝廷眼中的日本祸乱之源,必须得到彻底的根治。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之前估算了一下,以朝廷目前的能力,想要一下子恢复全国直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干脆对关东分而治之,让他们谁也无力和朝廷对抗。

    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大汉一开始就不想实现战后日本朝廷一家独大的局面。因此他们的愿望注定无法实现了。

    “扶助贵国朝廷,是我们肯定要做的。”周璞展颜一笑,有意避开了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承诺,“扶起了贵国朝廷之后,贵国的内政,我们是不会干涉的,贵国朝廷想要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把这话理解成了周璞已经全部答应了他们的条件,所以各自都欢欣鼓舞。“多谢天使!”

    因为情况比预想当中还要顺利,所以他们两个都十分高兴,极力奉承周璞,把他当成恩人。

    “既然今天还有一件事,也请左府大人注意一下。”周璞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若是我国出兵打过来了,以后两国来往当中,贵国的君主就不能公开称皇了,还请换个称呼。”

    “换个称呼?”原本还欢天喜地的两个人,听到了这个要求之后,正如被迎头浇了一盆冰水一样,顿时都凝重了起来,“大人这是怎么说?”

    “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吧?”周璞从容地看着他们,“既然两位大人都精熟于我国的文化,那自然也会听过一句古话,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放眼天下,能称皇的人顶多只有一个。既然我们中原天子已经是皇帝了,贵国的国君如何又能够称皇?还是改掉为妙。”

第1603章 旁观者或许清

    “大人,这个要求实在太让人为难了。”一条兼遐的脸已经沉了下来,“天皇之称,我国已经用了千百年,实在无法贸然更换……”

    “尊古当然是好事,但是有时候大家也要顺应时势,不能泥古不化。”周璞却完全不为所动,依旧从容,“天皇之称谓,实在难以为我大汉所容,更加有触犯了我朝天子尊严之嫌。”

    “可是我们并未冒犯贵国天子的尊严啊?”二条康道马上抗辩,“我们之所以用天皇的称谓,正是因为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而贵国的《史记》里面有载,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想要为自己上一个尊号,丞相李斯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而始皇帝这个尊号还是不满意,所以自己给自己选定了皇帝的称号。由此可见,在贵国的历史上,皇帝的尊号是高过天皇的,我国国君使用天皇这个称号,已经是表达了对中原天子的尊重了。”

    尽管二条康道旁征博引,但是周璞依旧不为所动。

    “不管如何,有一个‘皇’字就是大大不妥,实在难以令我国朝廷接受。之前我私下里称过这些称谓,但是那只是个人沿用习惯性的说法而已,官方的场合下是实在不能使用的。贵国既然说过要仰赖天恩,并且以后要世世代代恭顺于我朝天子,那为何连一个犯忌的称谓都不肯改?”

    他突然纠结于称号问题,自然是别有用意。天皇的称号日本朝廷已经沿用了千年,并且已经被视作了朝廷的象征,如果他可以强迫对方改掉称谓的话,就能够体现出大汉对日本朝廷的压制力——另外,就算对方坚持不肯同意,他也可以用暂时放弃这个要求作为条件,来取得其他方面的让步。

    “我们世世代代都是如此称呼陛下的,若不称天皇,那又该如何称谓!”二条康道大声抗辩。“这个要求,恕我们实在难以从命。”

    “在天皇之前,不是已经有了名号了吗?”周璞反问,“在魏晋的时候,贵国的国君曾经派使者来到过中原,领受了当时的曹魏国君的御封,如今改回倭王的称号,岂不也是尊古?”

    他略带揶揄的的反诘,让二条康道越发感到难受了。“倭王这个名号,含有贬义,恕难领受!”

    “如果觉得倭王这个名号不肯领受的话,那可以再想想用别的名号,总之带着‘皇’字的称号,恕我们难以接受,”周璞的表情也变得严峻了起来,“若是贵国朝廷觉得这个要求实在太过于难以接受的话,那便不答应吧,反正我们也不想强人所难!”

    这毫无顾忌的威胁,让左右大臣两个人一时无语,他们两个再次对视了一下,一时间都难以下定决心。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他们事前没有准备,也不知道到底如何是好。

    可是大汉的使者已经在等结果了,看上去今天不给出一个满意答复的话,谈判未必能够再继续下去了。

    思索了片刻之后,一条兼遐决定再和二条康道商量一下。

    “还请大人稍等一下,兹事体大,我们需要统一一下意见。”也不管周璞如何回答,他招手就带着二条康道来到角落里面。

    “右府,这个要求你看应该怎么样?”他试探性地问了一下二条康道。

    “一切以大人马首是瞻。”二条康道却给了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回答。

    其实他的心里早就已经想着答应了,只是想要找二条康道来分担一下责任而已,没想到二条康道比他更加圆滑,一点都不想表露同意的意思。

    但是实际上这已经是默认了。

    一条兼遐等了许久,但是仍旧没有等到二条康道表达意见,他只好无奈地开口。

    “眼下实在是我们有求于人,些许虚名,我看就不要再纠结了吧,左右不过是一个皇字而已,改掉就改掉吧。我们想要别人帮这么大的忙,不付出一些代价来是不可能的,只要能够达到最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