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4章

大明武夫-第24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四强很难进,但进八强还是有不少人进过,他们都成了小团体里说一不二的头目,有一个因为摸牌子运气好,侥幸进入四强,现在在他们那边横着走了,大把的少年佩服。

    等点心拿完,少年们恢复成三三俩俩各自扎堆的状态。

    少年们也是有圈子的,赵进、陈昇、还有石满强、孙大雷一干人算是最核心的圈子,王兆靖虽然新来,却也自高身份,只和他们在一起呆着。

    昨天和王兆靖闲谈,知道了很多官场上的知识,赵进觉得收获很大,今天想着再聊聊,他刚想坐到石头上,却觉得大腿上一阵抽痛,顿时控制不住平衡,重重坐在石头上,屁股又是生疼。

    王兆靖击中他的力量并没有那么大,但赵进的加速冲击却让对方的攻击效果增强了许多,刚才和陈昇比斗,招呼大家吃点心,还没有注意到这伤势,现在反应过来了。

    坐在另一边的王兆靖好不了多少,脸色始终是白的,手捂在胸口那里一直没有放下,他和赵进对视一眼,都忍不住苦笑起来,赵进呲牙咧嘴的又站起来,开口说道:“王兄弟回去找人看看,我也回去看看,别拖累成旧伤,你们几个也一样。”

    王兆靖站了下居然没站起来,还是吉香上去搀扶,赵进这边也站不稳,石满强过来扶了一把才好。

    谁也没想到会疼成这个样子,大家也没心思闲谈,吉香送王兆靖,石满强和陈昇送赵进,,那对中年男女又来接了木淑兰离开,各自回家散了。

    来到练武的地方后,疼痛已经缓解不少,练武还是照常,可拿过木杆做了一次刺杀动作后,单腿蹬地发力,又是剧痛,赵振兴觉得不对,上前一问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别逞强,你们每天厮打比较,受伤就要快治。”赵振兴教训了句,就让赵进跟着他进屋,让赵进脱了裤子,看到伤处之后,赵振兴的眉头皱起来说道:“怎么打的这么狠。”

    赵进这才注意到,被击中的地方已经青紫一片,赵振兴说完后就后拿出药油来给他按摩。

    久病成医估计就是这种,赵振兴练武这么久,对外伤很了解,手里也备着些常见的药物。

    抹上药油,推拿按摩,青紫处的疼痛渐渐消失,赵振兴让赵进收拾好,站起来走了几步,完全正常,不过赵振兴皱眉说道:“要小心,没想到你们的厮打居然能打出这样的伤势,万一打错了地方很容易出事。”

    赵进连忙答应,跟着赵振兴走到院子里,他犹豫了下开口说道:“二叔,我们在那里整天打,我和陈昇还有几个人的力气都不小,下手也没分寸,的确容易出事,我想了个法子,能够护住身体,又能够放开手脚去打。”

    赵振兴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好奇的问道:“什么法子,难道你想弄身棉甲来,那东西耗费大,而且要专门的匠人打造。”

    “棉甲是什么?”赵进愣愣的问道,他的确不知道这个。

    棉甲是用棉花捶打成硬实的棉片,层层叠叠,里面还要夹上铁片,外面按照棉袄的样式缝制,这样的甲胄称之为棉甲,算是大明官兵的制式装备。

    赵振兴很耐心的解释了句,不过最后又补充道:“估计除了各位将主的亲兵家丁,其他人的棉甲就是纯粹的棉袄了,很多人甚至连这棉袄都是破的。”

    相处了这么多天,赵进能感觉出来,自己叔父对大明的武备很瞧不起,言语间带着不少怨气,但现在要说的话题不是这个,赵进开口说道:“二叔,你这有纸笔吗?”

    话一出口赵进立刻感觉不对,自己这些日子从没在人前写过东西,甚至很多人还以为他不认字,问这个话不是自找麻烦,一时没注意习惯性的说出来了。

    赵进连忙干笑着说道:“要纸笔干什么,我真是糊涂了,二叔,我想做这么一个东西。”

    当下蹲在地上,拿着一块石头画起来,边画边解释,赵振兴回头看了看店铺的后门,什么话都没说,不过很快就被赵进画的东西吸引住了。

    赵进想法很简单,他想做出一套护具来,用竹片编一套罩甲,然后在要害的地方垫上皮革和木板,其实就是一套开着窟窿的竹筐,然后在各个位置上贴上皮革和木板,护胸、护腿和护肩都要加垫,然后还有竹编的头盔,赵进打算弄个铁片作为面具。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赵振兴满脸惊愕的问道。

    “我就想着怎么方便护住身体,然后容易做,货场那边有个篾匠,我天天在那里走过去”赵进把自己的理由说出。

    那个篾匠的确有,这套理由也勉强说得通,不过赵进能想起来这个却是住院期间看到的一幅图,说是战士带着棒球护具进行刺杀训练,这套护具基本上将要害全部防护住,而且竹木比较容易取得,几个部分用绳子就可以绑在一起。

    赵振兴蹲在那里看着赵进画的护具,沉默了会才出声说道:“你这套东西,上阵厮杀可要比那劳什子棉甲好用多了,虽说也防不住刀砍枪刺,弓箭火铳。”

    听了这个赵进干笑着说道:“二叔开我玩笑,这不就是什么都防不住吗?”

    “沙场上真刀真枪拼死的也不少,也有人不小心被擦到割到有个伤口,然后整个人就废掉了,有了这套东西,最起码不用担心这个。”赵振兴随口解释说道。

    因为住院的时间不短,赵进对医疗方面的知识也有点,却立刻理解了赵振兴的话。

    在战场上的非致命伤,出现伤口得不到救治,往往会因为感染造成死亡,这个时代的消炎措施基本不存在,如果这套护具能应用在战场上,会大量减少这方面的死伤。

    “你画的倒真好……我总算想起来了,这套东西不就是倭寇身上穿着的甲胄,他们叫竹甲什么的,你爹和你讲的吗?”赵振兴几句话都没什么联系,赵进懵懂的摇摇头。

    赵振兴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站起笑着说道:“你腿上受伤,今天下午就不练了,我领你去做这套盔甲。”

    跟着赵振兴出门的时候,赵进想了想,决定把这护具相关的东西记录下来,应该会很有用。

    到了篾匠那边,赵进把要的东西描述了下,篾匠尽管惊讶,可因为是大人领着过来的,还是照做。

    而且这套护具不难,打出框架来,没必要用很精细的篾条编制,就用裁开的竹片穿插编制,棍棒戳不进去,打上去能被弹起来,这个效果就已经足够。

    篾匠这里的生意很冷清,这套护具要了一百五十文钱,赵振兴很干脆的答应下来,篾匠兴冲冲的就开始制作,赵进能感觉出来,这一百五十文钱的价钱高了。

    价钱合适,材料凑手,其实对篾匠来说,这套护具充其量就是一套复杂的竹筐,一个时辰没到把大概做出来了,还给赵进提了几个意见,比如说除了皮革之外,里面最好衬一层粗布,这样不会磨坏衣服。

    看这篾匠做的认真,索性一事不烦二主,赵振兴又加了五十文,让他把嵌在竹甲护具上的皮革和木板一块弄好。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路上所见

    天还没黑的时候,赵进穿着一身竹甲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这一身东西做出来之后很像一套真的盔甲,穿在身上显得威风凛凛,赵进好像又找回了小时穿军装带大檐帽的快乐。

    到家之后,何翠花直接评价为“乱花钱”“败家子”,赵振堂倒是很感兴趣,上前左右看了看,笑骂几句“振兴的银子都被你小子糟践了”。

    大家吃饭的时候,家养的那只猴子过来偷偷带上头盔,惹得全家大笑。

    晚上赵进照例躺在那里胡思乱想,尝试着回忆些有用的东西,不过脑海里都是那套护具,临睡前,赵进猛地清醒了下,他从这套水桶一样的护具上联想到了盔甲,并不是什么倭寇的竹甲,而是西方的板甲,由几块铁板组成的盔甲。

    还记得朋友所读的那套书里提过,这种盔甲因为水力机械的应用,得以大方面的制造,虽然工艺很简单,但防护很完备,弓箭无法射穿,矛刺刀砍都能挡下,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这种盔甲的战术,比如说伤害无甲部分,比如说用钝器砍砸,瑞士人的长戟上的尖角钉锤就是为了破甲存在。

    不过这种铠甲没办法防御火枪的射击,自然也不用说火炮

    如果去铁匠那边打造一件这样的铠甲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大明现在和西方已经有贸易了,不知道能不能从商人那里买到,明天一定要去记下来,这个用得着,想着这些,赵进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何翠花却做了好多的饭食出来,说自己今天要回娘家,先做出这些饭菜来,等中午让赵进父亲或者二叔来家里热热再吃。

    按说这回娘家一般都带着孩子,不过何翠花好像去办什么事,因为赵进恍惚记得每年都要有这么几次,赵振堂早就安排好了,门外马车早早来到,等着出发。

    说起自己母亲的娘家,赵进脑海中浮现一个身形胖大的老者,那是自己的外祖父何屠户,还有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那是自己舅舅,记得每次去都很快活,外祖父总拿出油渣来给他吃。

    尽管被二叔用药油按摩过,但昨天被王兆靖刺中的那处还是隐隐作痛,练武的时候几次动作偏了,赵振兴立刻知道怎么回事,又给赵进擦了药油,做了些放松的活动,上午的练武也就停下。

    既然不练武,赵振兴回屋休息收拾,赵进趁这个机会进入了店铺,到了柜台那里,把藏在角落的纸笔拿出,把昨天想到的记录下来。

    中午回去吃了午饭,何翠花回娘家,赵振堂索性和同僚吃酒去了,赵振兴将饭菜热了,又喂了外面那猴子,叔侄两个一起吃了午饭。赵进发现自家猴子对自己父亲和叔叔都老实的很,唯独和自己活泼。

    等陈昇过来找,赵进穿着那身竹甲护具,跟他们一起去了货场,赵振兴特意叮嘱他不要去比武,免得伤到。

    三个小伙伴在路上走得很慢,因为陈昇和陈宏兄弟两个对赵进这身竹甲无比喜欢,说是双眼放光口水长流都不过分,在赵家的时候还老实点,走出一条街道去就叫嚷着让赵进脱下来,他要穿着试试。

    可两个人体型相差太大,陈昇根本穿不进去,折腾了半天只好颓然放弃,陈宏兴致勃勃的上去穿,结果又过大,就好像罩着个竹筐一样。

    看着他们兄弟两个失望的样子,赵进笑着把怎么做,去那里做都告诉他们,兄弟两个顿时兴奋了很多,这也是赵进的周全考虑,自己先找那篾匠做过一次,有了规制套路,需要做的再去找就方便很多。

    正高兴谈论的时候,却听到前面一阵嘈杂吵闹,立刻看了过去。

    赵进家距离陈昇家不远,他们都住在徐州城北区域,这里是徐州城的富人居住的地方,这附近的商业也十分兴盛,赵进和陈昇兄弟现在所在的这条街两侧全是店铺门面,按说应该很热闹。

    只不过兴盛和热闹都是从前,赵进依稀记得从前这里人来人往,街两边的店铺都开门迎客,货物琳琅满目,从前几年,大概就是长辈们所说的开泇河以后,整个徐州都变得凋敝下去,这条街道也不能幸免,一家家店铺关门歇业,有的去了邳州那边的隅头镇。

    现在这条街道上也就有五分之一的铺面半死不活的开着,平时冷清之极,大人看着心里不舒服,孩童们却没什么感觉,反倒觉得人少,这里就成了他们自己的世界,可以大声谈笑玩耍,实际上,徐州城内处处是这样的地方。

    如此冷清安静的街道,突然出现嘈杂的声音,当然引人注意。

    “大师,大师,还请宽限几日。”中年人的声音很惶急,在那里连连恳求。

    “宽限个鸟,你他娘的到底还还是不还!”又听到一声中气十足的喝骂,店铺里有打砸的声音响起,好像有人去阻止,然后又挨了几下。

    赵进他们看到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人踉跄着出来,在店铺门槛那里绊了下,直接坐在了地上,接下来又看到一个伙计模样的在门口拼命的作揖,然后猛地身子一弯,摔了出来,在地上捂着肚子打滚,看起来应该是被踹出来的。

    紧跟着两个人跟了出来,看到这两人赵进和陈昇兄弟都愣了下,刚才听到里面“大师”“大师”的叫,心里觉得纳闷,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原来是两个僧人。

    印象里这和尚都是慈悲为怀的清净性子,可眼前这两位光头完全不同,十足凶蛮,都是满脸油光,脖子上都堆着横肉。

    一看到两个和尚跟着出来,那掌柜模样的中年人慌不迭的爬起来,跪着爬了几步,满脸凄惨的恳求说道:“如难大师,这店铺的银子都压在货上,徐州城现在这么冷清,实在没生意进项”

    “谁他娘的听你絮叨!”一个和尚上前又是一脚,把人直接踹倒,用脚踩着那商人胸口说道:“欠债还钱,连本带利,这个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就说你还不还吧!”

    “如宁大师,小的三日后还能收回一笔账,可贵寺中秋的时候加了利息,现在利滚利滚上来,小的实在还不起,能不能”

    话没说完,又被踢了个翻滚,那个如难和尚指着那掌柜怒骂说道:“为佛祖赚钱,你还想讨价还价!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赞赏

    “三天后贫僧过来拿钱,钱没有,拿你闺女抵账,你家闺女看起来就有佛缘,去云山寺修行几年你也不用还钱了。”如宁和尚嘿嘿笑着说道。

    “大师,万万”一听这话,那掌柜的一听立刻急了,刚要上去恳求,又挨了一脚,顿时蜷缩在那里动弹不得。

    赵进和陈昇兄弟两个看得目瞪口呆,泼皮无赖这么做很正常,没想到和尚也这个样子,而且赵进把这两个和尚和那城南铜头作比较,发现那铜头倒还显得善良和气了。

    那店铺里这才又跑出三个人来,其中一个是和木淑兰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哭啼啼的把外面的两人搀扶回店铺里。

    街道上也有其他开门的商铺,不过刚才街上闹事,有几个伙计出门看了眼就缩回去,街上两个行人也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