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59章

大明武夫-第25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赵进点点头;对这个数目有些失望;在徐珍珍面前;他的神色并不总是维持着淡然;徐珍珍立刻看出了这种变化;小心的问道:“夫君还有更多的人想要安置?”

    不问来源;只是询问要怎么处置;在这一刻;徐珍珍倒是把自己当成赵进的媳妇了。

    “还有十倍于此的人丁;不过这些人就算放在徐家做活;却要算作赵字营的丁口;随时要能够征发。”赵进把话提前说在前面。

    徐珍珍笑着点点头说道:“妾身省得这个道理;不过能有这么多人做一季;不用工钱酬劳;徐家好处也是多多;不对;夫君你这边好处也是多多;毕竟徐家家业也归夫君来管;更何况夫君这里即便用人也不会一下子全部抽空。”

    在这个时候;徐珍珍倒是显出了些俏皮摸样;但随即严肃些的说道:“不过也只能收下六千或者七千了;毕竟今年还有安置下来的其他流民。”

    “徐家自己的田地肯定供应不了这么多人的吃用;你们要从别处买粮吗?”赵进询问说道。

    “以往从各处田庄和官库里倒腾出粮食来;孔家那边也有不少;夫君;孔家庄被拿下之后;那里现在还算是无主之地;曲阜孔府担心镇不住场面;也懒得派人再来;徐家已经在那里安置了两千余人;但三省交际之地可以做的手脚太多;夫君这么多人丁;不如就安置在那边”徐珍珍说着说着就来了思路;兴奋的建议说道。

    赵进缓缓点头;沉声说道:“那边也该有大量的存粮;不过那边不能放下太多人;不然的话;也会出乱子。”

    这一对新婚夫妇丝毫没有新婚应有的气氛;一个好像仍在营中;一个好像正在主持家务;他们自己乐在其中;倒也不会有什么外人旁观觉得古怪。

    那边王兆靖回到家中后;立刻被仆人带到了书房;王友山正在那里等着;沿路走来;王兆靖已经能看到收拾好的箱笼行李;进屋后就开口询问说道:“父亲这就要启程了?”

    再向北走;运河就要封冻;只能乘坐车马北上;远比乘坐漕船辛苦;不过王友山的心情倒是不错;在那里笑着说道:“明年京察;已经有些人知道自己呆不下去了;索性提前辞官;已经有不少位置空了出来;那边让为父先过去;如果有合适的位置;就不必等到明年了。”

    “恭喜父亲”王兆靖连忙说道;王友山笑着摆摆手说道:“有什么可恭喜的;无非是有些正事做;不必整日在家悠闲山水。”

    说到这里;王友山停顿了下;又是说道:“也不必看着你们胡闹担惊受怕

    王兆靖脸上露出尴尬神情;突然想把今日里赵进的打算说给自己父亲听;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或者说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但这件事所代表着的意义很惊人;说明赵进的心志。

    兄弟、大义、安危;种种事情交织;自己要做决断拿主意实在是太难;不如让父亲代为定夺。

    可说了之后父亲会不会去报官;请官府处置这件事;应该不会报官;毕竟自家已经在其中牵扯太深;会不会带着自己去京师;这个最有可能;可自己舍不得这伙兄弟;在南京和同年彼此诗酒聚会;看似风雅;可每个人都是虚伪客套;当时觉得还好;事后却觉得厌恶;只有在赵字营;在伙伴兄弟之间;每个人都是敞开心扉。

    而且自己真要离开;会不会错过了什么;赵字营接下来所做的事情的确不和王法;细想有种种忌讳;可如今这个天下谁还顾得上这个;十余万流民汹涌而来;围城死战;凤阳府居然敢胆大包天驱使官军杀戮良民百姓;看着天下太平;暗地里那还有甚么规矩王法;赵字营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位置;这么一走;恐怕就彻底边缘了。

    王兆靖脑子里翻来覆去的纠结;自己已经是举人;将来考中进士自然是跃入龙门;以后前途无限;就算不中;在偏远州县已经可以去做个知县知州;在繁华之地也有官位;有自己父亲的照顾;想必还很优渥。

    纠结到这里;王兆靖突然觉得可笑;朝廷给的官职;牧民一方或专管一处;自己却和土豪团练的位置比较;而且还分不清优劣;还在难以取舍;这不是糊涂吗?

    王友山倒是没注意到自己儿子的纠结危难;他说完那句后在书案上翻检几下;拿出一个信封来;打开递给王兆靖。

    入神的王兆靖下意识的一惊;这才反应过来;王友山皱了皱眉说道:“你在发什么呆?”

    “孩儿刚才想到父亲北去;家里的银子一定要多带些;到那边毕竟还不是一切安定;还有些未知之数;需要自己做准备。”王兆靖立刻找了个理由。

    王友山也能听出王兆靖的言不由衷;但他也不细究;看着自家儿子接过信封后就笑着解释说道:“这封信你拿着;明年漕运通航;会有人来找你买竹子;你凑五百根给他就可以;会给你现银五千两。”

    一根毛竹卖到最贵也才二百文三百文;徐州附近已经是竹子产地;根本不值钱;怎么能卖的这么贵。

    不过王兆靖见过听过的事情不少;王友山对他也没什么隐瞒;吃惊之后立刻明白其中有什么关窍;再一看信封上的名号;又是大吃一惊;愕然问道:“这是李道甫;修吾先生;李三才的信?

    惊诧之中;王兆靖把对方的字、号和名全都说了出来;王友山笑着端茶抿了口;示意他看信。

    信上的内容倒是很简单;说自己辞官闲居;京师内还有一二故旧;请王友山多加照拂。

    请托照顾是官场上的常事;可王兆靖更觉得奇怪;且不说那李三才名满天下;在官场上一路顺风顺水;最后到了户部尚书的高位;在临入阁的时候才引退回乡;履历上也是一等一的清贵;地位远远高于王友山;地位高的求地位低的照拂;这实在是不合常理。

    更关键的是;李三才号称是东林魁首;那是清流中的清流;而王友山却沾着阉党的污名;双方在立场上乃是死敌;朝堂地方上都是互相攻讦不停;恨不得致对方于死地的;从这个角度看;更是古怪异常。

    看到自己儿子的惊骇表情;王友山笑了笑解释说道:“他在凤阳做了十三年的巡抚;江北各州府都是他的辖区;当时矿监税监被他赶走了不少;也给他博了好大的名声。”

    王兆靖听着点头;税监、矿监、织造;都是朝廷派出来收税的宦官;狐假虎威;敲骨吸髓的事情没少做;在民间的名声极坏;当时敢于和这些内官作对的文臣都会被时人称誉;认为是国家栋梁。

    即便王家被视为阉党;可天下思潮主流如此;连王兆靖都觉得这样的人物可敬。

    他的神情落在王友山眼中;王友山脸上的笑容变得玩味;又在那里说道:“矿监、税监走了;你知道方便了谁吗?”

    “难道就是这李三才?”话说到这里;王兆靖也反应过来意思了。

    王友山点点头;悠然说道:“他李家在漕运上生发的好大;没了税监;他家货物行走各处不需要缴税;没了矿监;他就可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货物通行各处;你好好想想;他做凤阳巡抚不过是十年前的事情;江北各处比从前比现在可有什么不同;好了些;坏了些?”

    “只怕还是坏了些。”王兆靖沉声说道。

    王友山又是微笑;淡然说道:“叫好的都是些什么人;你想必也能猜到了;无非是不想缴税;想要自肥的名流清望;咱们王家世代在徐州;对淮北江北的一切清楚的很;当年他李三才搏了大名;也得罪了不少人;这次为父回返京师;十有**还是做言官;为父又不是东林众人;他害怕一些旧事被掀出来;所以提前过来卖个好。”

    听完这些;王兆靖的表情颇有些古怪;所谓的正道清流居然也这么龌龊吗?和阉党相关相比;无非是一伙人捞了银子被骂;而他们捞了银子还要博个好名声;想想真是好笑。

    “这五千两只是第一笔;如果为父此去一切顺利;应当还有后续;都说李家是通州群商之首;积攒下几百万的身家;看这个手笔还真是不假。”王友山感叹说道。

    到这时;王兆靖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说道:“父亲此去京师;用钱的地方一定很多;孩儿在徐州这里用不到什么银子;即便用到;也不愁地方提取;这些父亲大人带走吧”

    王友山摇摇头说道:“你们用银子的地方多;留着吧;为父当年辞官;落在身上好大情分;这次回去;该是收债了”

    当时王友山急流勇退;给同党空出来了位置;这就是天大的人情;若是一直闲居在家;那是无话可说;可这次还能回去;而且同样有清要的位置等着;这些人情就会主动来还了。

    和别家不太一样;王友山一直对王兆靖讲述这些官场勾当;所以王兆靖完全能听懂。

    王兆靖这时却突然想到了别处;他郑重其事的躬身问道:“父亲;刚才父亲所说税监、矿监之事;是不是隐喻孩儿现在所做的;赵字营也是自成一体;若长久看来”

    说到这里;王友山脸上已经没有笑容;看着王兆靖叹了口气;有些惋惜的沉声说道:“当日我致仕回乡;那时心思不稳;想的事情未免太多;疑心未免太重;却让你养成了这个习惯;这是我的错。”

    “父亲”

    “你今年中举;已经可以出仕某地;算得上成年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看自己想;对错是一回事;利害是一回事;落在自己身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为父没什么说的;也不是做什么隐喻;你要如何;你自己做;自己选。”王友山说得也很郑重。

    话说至此;王兆靖也只有躬身施礼。

    这晚上;王兆靖失眠了;房中也不点灯;只是坐在床边发呆;李三才这等东林魁首;士林顶级的清望;却如此懂得生发聚敛;在这等时候居然不顾清浊大笔银子花下去;下面已经没什么王法;上面也是乱成一团的模样想到这里;王兆靖浑身一个激灵;从开始到现在;关于赵字营的事情;自己父亲从没有制止或者劝阻;没有一句话让自己退出或者划清界限;只有自己在不断的权衡利弊轻重;退出进去;难道

    不知道为何;想到这个纠结的地方;王兆靖反倒睡着了;这一夜睡的格外香甜。

    这次王友山的离开声势更大;徐州一地的官员士绅送到徐州和淮安府的交界处;官员不能离土;士绅们继续相送;淮安府的一于名望则是在邳州那边迎接;隆重热闹的恭送王友山回京赴任。

    而徐州的市井和江湖上;大家都知道赵字营下了悬赏;要有家人;熟悉凤阳和徐州道路;身手好的人物做事;做什么大家不知道;只知道去了的人都先把家里人搬到了邻近何家庄或者徐州城内的宅院里。

    大伙混江湖;除了有场面有地盘的头目这等;其他人过得也是苦日子;有钱的时候快活几天;没钱的时候也要勒紧裤带;而且是刀头上舔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交待在外面;家里人没个着落;稍微有个打算的;赚了钱也不敢花;只是交到家里存着;防着以后拿不动刀子的时候养老;所以这一行外面看着威风;家里却好像是穷户。

    这些搬到何家庄和徐州城内的江湖家属就不同了;各个穿着新衣服;每到吃饭的时候满嘴油光;显见荤腥是不少;全家人都是喜笑颜开的样子。

    大家也都能看得明白;知道这是得了赵字营的好处;赵进在徐州时间不长;有个口碑大家都认的;那就是绝不会过河拆桥;答应你的事情肯定就会办到;这应该是那些被招募的派出去做事;家人得到了上好的安置。

    人在刀尖上打滚舔血;脑袋别在裤腰上跟人拼命;图的是什么;还不是自己活得快活;家里人活得滋润;按照赵字营的口碑;估计这差事办成了;两样都不会缺少。

    头几天还好;等过后几天;连黄河北岸和邳州那边的江湖汉子都过来询问;看看到底是什么差事。

    但被招募过去的那些人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有消息说去往凤阳府的路上见到过人;不过这消息若隐若现的谁也说不准。

    另外一桩事就是;云山寺和徐州的士绅们要大做善事;准备徐州一州四县各处搭设粥棚;赈济流民;为徐州积攒些功德;这一年实在是闹了太多的刀兵凶事。

    这件事是好事;可听到的人都觉得奇怪;如今徐州境内那还有什么流民;该抓的被抓;该于活出力的都在忙碌;何家庄外的工地;黄河边的沟渠;都是他们在忙;至于其他人;那是有多远跑多远;谁还敢来徐州这样的大凶之地找死。

    疑问归疑问;上上下下对这个都是踊跃的很;连平素里那些一毛不拔的豪绅大户也都纷纷掏钱出粮;人力云山寺是不缺的;一时间徐州各处热火朝天。

    连带整日沉闷的童知州也高兴了些;这等地方上联合做的善事;不管传到何处;都算他地方官教化有方。

    徐珍珍嫁到赵家来;从徐家带来了上百仆役;这里面有二十几个年轻女孩子类似于管事的角色;平时传递消息整理账务都是一把好手;开始徐州上下还在传说;说徐大小姐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生怕不能取悦赵进;所以带来这些年轻貌美的女子通房侍寝;但过了几天谣言就散去;且不说这些女子住在临街的宅院;赵进整日里不着家;他要享受也得有这个功夫才行。

    不过在十月中的时候;在这些侍女丫鬟居住的宅院里来了四个女孩子;这四女真的可以说是年轻貌美;可看着又不像大户人家出来的;大家又开始有了老猜想;心想徐大小姐这是托人置办来的女孩子;可接下来谣言又散了;因为这几个女孩子大门不出;每天被几个健壮的婆娘死死看着。

    城内的事情大家都能盯着看着;何家庄那边已经完全成了清净地;虽说骡马市、各项集市和赵字营的营地毗邻;但之间有高墙相隔;也看不出看不到什么;所以不知道赵字营的营地里专门开辟出一个宅院;里面管着将近二十人;不时的有人放出;不时的有人回来。

第一卷 第三百九十二章 人为本

    十月二十一日这天;赵字营第二团的两个连;联庄联保几处的团练一百五十人;账房掌柜甚至还有江湖角色一共四十几人;在雷财的率领下前往孔家庄区域;招呼早就打了过去;以往孔九英的产业将由赵字营全部接受;在他们去之前;徐家已经组织了几百壮丁过去。

    万历四十四年;徐州冬天的第一场雪是在十月二十五下来的;雪花不大;可没个人都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凛冽寒意。

    这一天何家庄赵字营无比繁忙;因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