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388章

大明武夫-第388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子游一愣,随即哑然失笑道:“进爷若是这等人,清江浦各位又怎么会请进爷来开这个大市?”

    “你觉得建州女真将来会怎么样?辽镇那边能顶得住吗?”赵进看似无意的问道,在清江浦这边能有人对辽东和女真有了解,实在是难得,有些话他没办法和伙伴们谈论。

    赵进这边干脆利索的答应保护,又熟门熟路的谈论辽东和女真之事,让李子游感觉关系比刚才要亲近了不少,听到赵进询问,忍不住笑着回答说道:“辽镇那边外面看着光鲜,里面早就烂透了,怎么定得住那帮女真蛮子。”

    这倒是中肯的判断,赵进点点头,那李子游继续说道:“可那伙女真蛮子也是自取灭亡,咱们大明千千万万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地方,建州女真才多少人,才多大地方,能有几个府大就顶天了,占得了一时便宜,接下来就要吃大亏喽!”

    赵进一愣,随即摇头微笑,不知道辽镇和女真的人这么说,了解辽东和建州女真的人也这么说,看来普天下的人都是这么想,没人想到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这建州女真越猖狂,小号的生意就越好做,可也就是这段猖狂的工夫,在下也得抓紧。”李子游开口说道。

    闲聊几句,李子游去和别人攀谈,这等豪商也有自己的靠山和办法,之所以讨好赵进这边,主要是为了救急,所以也没必要太过讨好。

    李子游离开之后,赵进闭了一会眼睛,睁开后走到了刘勇的身边,开口低声说道:“刚才和我聊天那个商人名叫李子游,商号承北号,咱们要安排眼线在里面,能入股进去最好,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刘勇不动声色的看过去,微微点头。

    酒宴开始,各色珍馐美味摆上了桌面,在这样的场合,讲究用的是黄酒,因为酒劲不大,喝了也不会耽误正事。

    赵进和孙甲分了首席,在赵进右边这个位置,本来陈昇要坐,孙甲小声说了几句,陈昇才做到了右边第二的位置上。

    等大家开始敬酒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要留出一个空位了,每个上前敬酒的豪商都会在那个位置坐一会,和赵进低声交谈,留出这位置来果然方便。

    在赵进掌控清江浦江湖的时候,这些豪商眼里还没有赵进,觉得不过是草莽之辈,但由他主持修建大市,那就是和大家平起平坐的大佬了,唯一让大家觉得别扭的,就是赵进的年纪太小。

    请赵进以后多行方便,或者说说自己对大市的想法,还有修建大市,官方的红利该怎么分配,豪商和官员代表们谈的就是这个。

    不过更多的商人们却都是说,赵进这边如果方便,以后可以互相周转一下银钱,别的不说,赵字营这段时间购买补给,购买地皮,兴建宅院房屋,一笔笔银钱给出去,这充分证明了他们手里有多少现银,加上云山酒庄也在这边开业,商人们有心去了解,知道赵字营手里肯定积存了不少现银。

    在清江浦这边,巨量的物资进出,可银钱却是不足,说起来可笑,清江浦是大明商业中心之一,居然会有银钱不足的窘况,这倒也没什么稀奇,整个大明都是缺钱缺银,还有不少地方在以物易物,也就是嘉靖年开始兴盛的海贸带来了巨量的白银流入,开始缓解这个局面,可大明太大了,即便是白银大批进入,也只能说渐渐改善。

    对这个赵进都是满口答应,这等事无非是生意往来,做一笔赚一笔的,另外,淮安府衙和山阳县衙两处,都希望能折算红利支付给他们现银,而山阳守备那边则希望一起开设铺面经营生意,这种不同倒也正常,府衙县衙那些文官坐满一任两任就要离开,山阳守备则会长久呆下去。

    不管赵进这边,还是清江浦的方方面面,都对这次的酒宴极为满意,没什么比携手发财更让人亲近的事情了。

    第二天,宴会商议的事情就在清江浦流传开来,只要是生意人都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都能想到推测出这个大市就是个大的聚宝盆,大的金山,整个清江浦都跟着狂热躁动起来,谁都想在这里分润一二。

    时人最重乡土,可赵进一个外人来清江浦主持这么大的事情,却没有引起任何的反弹,最多不过是暗地里有人说酸话“如今徐州那伙穷汉在咱们清江浦生发了”。

    原因也很简单,主持户部分司的那位员外郎看得很明白“清江浦此处无主,淮安府、山阳县皆无法直管,户部分司又管不到民政,民间自行其是,江湖草莽横行霸道,看着兴旺,却处处杂乱,大伙都盼着个强人来管,徐州那赵进也算因时而起了”。

    这话算是点明了原因,不过更多人想不到这么深,只觉得赵进来管不是什么坏事,也正因为如此,来清江浦还不满半年,一来就大打出手,血流满地,而且还硬顶官府官军的赵字营,迅速的被本地百姓接受。

    现在已经没有人想赵字营的凶蛮了,而是关注云山商行、孙家商行的活动,那大市到底开在什么位置,将来规矩如何,自己能不能进去开店等等。

    有些事也瞒不住人,比如说赵进和清江浦一些最大的商人们,由本地官差护卫着,去运河边“闲逛”,差不多绕着某个区域走了一圈,世上不缺聪明人,立刻就有人推测,这帮大人物不会平白无故闲逛,这个区域肯定有讲究,搞不好就是大集市所在的区域,谁要能在里面买个店铺,肯定能发财。

    *******

    感谢“不动如山,用户快乐猪、用户simon3721、元亨利贞”几位新老朋友的打赏,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

第599章 人人皆知

    世上的确不缺聪明人,别人能想到的,赵进他们当然能想到,在他们去之前,不属于他们这些人的产业都已经被用各种方式买了过来,这其实花钱不多,因为其中不少都是那些豪商和附庸的产业,本就是半卖半送。

    赵进并不准备在这个集市里放太多自家的店铺,他选定的几个位置,都是大集市范围内的交通要点,赵字营真正下本钱的是在大市之外,云山行和孙家商行出面,买下来很多宅院。

    这些大集市外围的宅院,或者用作仓库,或者开设酒楼客栈,还有各种江湖生意,甚至还有两所武馆。

    赵字营光明正大的做这些,这些事想瞒也瞒不过周围,大集市建成,肯定会聚集大量的人流物流,那么周边的各项生意肯定会跟着兴旺,赵字营不过未雨绸缪,只是这一手,让清江浦的豪商们颇为惊叹,有人评价“赵进即便不去江湖上打拼,也可以在清江浦生发起好大局面”。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修建大市的程序在步步推进,可清江浦的气氛却跟着狂热起来了。

    消息逐渐扩散,整个南直隶都知道了清江浦要修建大集市的消息,赵进和清江浦的豪商们对这个还很是谨慎,没想着建起就会有金山银海,要慢慢坐起来,目前能保证的只是路子应该走对了,可这消息传出去却完全不同了,大家都说只要在那里有个铺面,年入千金不在话下,这还是清江浦本地的传言,等到了外面,那就越传越离谱。

    且不提外面这消息如何的匪夷所思,脑筋清醒的人大概琢磨下,就能判断出清江浦这集市的意义所在,知道这是个发财的大好机会。

    淮安府各处有人来了,凤阳府有人过来,扬州府那边也有人来,江南的南京和苏松常各府也有人来,他们都是带着白花花的银子,想要分一杯羹。

    原本已经准备把集市好处瓜分干净的清江浦豪商们,面对方方面面的关系交情,只能咬牙把自己的份额向外分,即便是赵字营这边也没办法免俗,松江余家直接找到了赵进这边,扬州那些盐商也是如此,比如说冯家

    除了这些看到商机的富豪之外,还有人想要用更直接的法子捞钱,江南各处,凡是富豪世家,身后大都站着朝廷大佬,这等人权势熏天,自然要赚个快钱,比如说,有人到了清江浦之后,不去参与什么清江大市,而是要自己兴建集市,直接就要在运河岸最好的地方圈出一块来。

    这时候就看出赵进主导的好处了,赵字营明明白白的放出话来,没有他们的允许,清江浦不能有别的集市,不然就有好看。

    有人不相信邪,可一打听,赵字营的刀兵先不必说了,没有赵字营的允许,连砖石货物都不可能运进运出,那就更谈不上其他,加上清江浦的豪商们也不是好相与的,这些人纷纷消了念头。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辽镇抚顺陷落,官兵大败,总兵以下百余将官战死的消息传到了清江浦,除了几位关心时政的读书人议论,根本没有人理会,什么辽镇,什么女真,千里之外的事情和这边有什么关系。

    ************

    “有生皆苦,这些年来,那一年没有旱灾、蝗灾和瘟疫,那一年不是遍地死人,现在这兵灾又来了,你们可知道,朝廷在辽东那边打了大败仗,被鞑子足足杀了十几万”

    夜中,山东济南府泰安州的某一处院落,身穿白袍、披散头发的中年人侃侃而谈,下面跪着听讲的百姓脸上都露出惶恐神色。

    “这就是大劫来临的兆头,到时候不光人间遍地凶灾,天上还要降下火雨,不行善积德,不烧香拜神的,就算从凶灾中逃过,也逃不过这烈火焚身”

    闻香教传教的伎俩也很简单,无非是世间多灾多难,只要你入教就可以躲避灾难,最起码死后可以去什么极乐世界,或者来世能托生到好人家。

    这一套在山东、河南和北直隶三处很好用,因为这些年来,百姓们的确是看到了很多灾荒,吃了很多苦,身边的人死了太多。

    闻香教也很懂得趁热打铁,每当有什么新的灾荒大难,他们就会及时的加入宣讲唱词之中,这样的消息亦真亦假,糊弄百姓的效果更好。

    辽镇大败的消息,除了辽镇相关和朝廷官员之外,全天下的百姓都不怎么在意,只有闻香教大肆宣扬起来了。

    在这件事上,不管是郓城总舵的闻香教主徐鸿儒,还是东昌府临清州的圣姑木淑兰,做出的反应都是一致的,都是在说兵灾将至,只有尽快入教寻求神灵保佑才是正途。

    东昌府那边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灾荒,靠着临清州几处繁华大城的支撑,年景还算过得去,木家这一系在东昌府这边一直是以慈悲示人,所以这一次也没有说得太过耸人听闻,仅仅是按照规矩来做。

    但徐鸿儒控制下的闻香教各处就不同了,几乎是把这场大败说成是亡国之兆,把女真人说成是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头的妖魔。

    “这真是天意,佛祖保佑,老母在上,这正是本教大兴的预兆啊!”在闻香教郓城总舵,教主徐鸿儒没了平时的镇定从容,在那里颇为激动的说道。

    不光是他如此,连带下面的头目们也都是这般反应,虽说只不过是个教门,可大家也是千人万人之上的大人物,这么多年下来,也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威风矜持,但此时却都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今年年景好,各处有不少人都不烧香了,那些大户也开始防着咱们,但世道不对,连个搞事的由头都没有,当真是弥勒在上,降下这么一桩福缘下来,大哥,不,教主说得对,这是本教的福缘,这也是教主你的洪福啊!”徐鸿举说得更是直接。

    徐鸿儒笑着点点头,打了个手势,堂中立刻安静,徐鸿儒扫视了一圈众人,朗声开口说道:“朝廷气数已尽,先是天灾,再是兵灾,这大明兵马,卫所军丁什么样子,大家也是看得到,怎么能抵挡住鞑子的攻打,到时候必然节节败退,到那时就是本教的大好机会,各位要好好准备,等那时到来。”

    众人都是郑重点头,徐鸿儒站起扬手说道:“到了那时,不光各位可以入人间仙界,更是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不要错过这么一桩大福缘。”

    大家脸上都露出喜悦神情,各个称颂不已,屋中气氛变得热烈无比,好像弥勒真的马上降临。

    等众人散去,屋中只剩下徐鸿儒和徐鸿举兄弟二人,老管家也得了授意离开,只剩下两人之后,徐鸿儒却没了方才的自信和从容,满脸都是疲惫,徐鸿举则是有些紧张,在那里肃然问道:“大哥,虽说没什么大灾荒,但好歹是有事情了,局面肯定会转过来。”

    徐鸿儒长叹了一口气,只是拿手揉自己的额角,闷声说道:“这点事算得了什么,京城被鞑子都围了不止一次,还不是二百年过来,辽东那千里万里的地方,什么都算不上,大明这么大,就算熬也能把那边熬死,你还真指望他们来祸乱天下?”

    “大哥,那刚才?”

    “无非是拿出来做个说辞,让他们也去和下面去讲,你以为候五他们几个不知道吗?”徐鸿儒没好气的回答。

    屋子里安静下来,徐鸿儒揉着额角的手停下,声音也变得森然:“真要逼到那个地步,咱们也只能提前发动了。”

    ************

    清江浦的七月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也是最繁华的时候,今年和往年不同,今年的清江浦比往年都要乱,各色货物堆积在码头上,劳力和马车在运河岸边往来奔走,掌柜管事们则是跺着脚骂娘。

    往年这时候忙归忙,却是忙中有序,今年却是乱成一锅粥了,因为运河最好的地段已经被圈起来,最宽敞的几条街道也已经被占用,清江大市已经开始营建了。

    “到底是军户子弟,做事干脆利索。”这是清江浦各处对赵进的评价,谁也没想到效率会这么高,现在清江浦大市已经大张旗鼓的开建了。

    掌握了大车帮,人力和运力就不需要发愁,有清江浦商界核心的配合,物资方面也不用担心,而且赵字营已经在清江浦打响了名号,没什么人敢来刁难或者阻碍,加上赵字营不仗势欺人,一切都是照价给付,所以做的顺利无比。

    该拆的拆,该留的留,大批工匠劳力在忙碌,大批的砖石木材和废料被运进运出,大市在建设,大市周围也在建设,清江浦最好的区域已经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