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423章

大明武夫-第423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时省钱,商人们都知道怎么选择,而且对于漕运这一派的势力来说,漕粮运输是真正的利益攸关,商货这个反倒次要,要知道,运河北段缺水,除了官船漕船之外,民船到了清江浦或者骆马湖隅头镇那边就不能继续北上了,这本来就是法理之中的。

    而且做成这船行之后,赵字营的车行也会多不少生意,沙船是海船,装卸只能在海港进行,到时候少不得要赵字营把货物从清江浦送到蛤蜊港,这生意可不算太小。

    看到赵进缓缓点头,余致远脸上笑意更浓,继续说道:“赵兄把蛤蜊港打了下来,就这么直接交给我家,让我家白白生发这么多,余某实在是觉得惭愧,而且那蛤蜊港赵兄还安排了人维持护卫,这更是恩德,这次来,是想和赵兄打个商量,以后这蛤蜊港的净利,咱们五五分成,徐州那边的各项生意,赵兄也可以放些去蛤蜊港,赵兄久在内陆,不知道这海上到底能生发到什么地步,去了就知道了。”

    蛤蜊港别看是个小港口,以往在那些海盗手中只做窝赃销赃,补给中转的窝点,可在余家手里就完全不同了,余家做海上生意这么久,自然明白怎么经营一个港口,何况这港口还和运河枢纽,天下间最繁华的清江浦相连,在余家手里,这就等于是个聚宝盆,这个地方的意义不仅是给余家船队停泊,而是比其他家多了一个进货销货的渠道,这个渠道还是清江浦这个天下第一等的财货汇聚之地。

    余家在这个港口上赚到了多少银子,赵字营这边当然清楚,内卫队和云山行都在那边安排有人,不过赵进也不像过去争利,这份大礼就是余家帮忙的代价之一,生死攸关的大事,怎么丰厚都不为过。

    不过余致远的这个表态却透露出另一重意思,他要和赵字营捆绑的更紧,余致远是聪明人,这么年轻考中举人,而且自己把家业经营的这么大,肯定是聪慧超人之辈,这样的人物,即便没有明说,也能从赵字营眼下的规模和行事上看出很多东西,也包括赵字营所冒的巨大风险,那有什么土豪要盯着锦衣卫,还要在南京那样的龙潭虎穴设暗桩每日盯梢

    这余二公子肯定能看出很多东西,恐怕那位老管家华叔也看出了很多,所以脸色一直不怎么好看,可即便这样,余二公子依旧愿意让双方的关系更紧密一些。

    “余兄,真要有什么抄家灭门的大罪,你可跑不了的。”王兆靖看了眼赵进,笑着点了一句。

    余致远脸上露出戏谑的表情,悠然说道:“真要等到没有大罪的时候再来,那就晚喽!”

    “余兄弟,你身家丰厚,又有功名在身,你兄长那边也是前途无量,更别说眼下这局面还是天下太平,赵字营是个什么样子,你现在也比外人知道的清楚些,真要下这么重注?若不是你我牵扯太深,我都要以为你是死间密探了?”赵进有些纳闷的问道,他脸上有微笑,眼神中却没有一丝笑意。

    余致远深吸了口气,脸上笑意收去,却变得郑重很多,在那里肃声说道:“从南到北,运到京师八百万石粮食,沿途克扣分润耗费差不多要有两千四百万石,把这一项弊政革除,不知道能省下多少,大明各项花用缺口都可以补上,然后大有盈余,可没有人去动,反倒是去征什么辽饷,让天下间本就凋敝不堪的百姓农户受苦,一边说漕政牵扯数百万人的生计,一边却加重亿万百姓的苦难,这是何等荒唐的勾当。”

    屋子里安静下来,王兆靖不再看向赵进,而是凝神细听,赵进脸上也收了笑容,或许这余致远只有在这个场合才能畅所欲言,他并没有停住话头。

    “我家船队在江面上烧起来的时候,我对如今就死心了,我们余家用自家的银子做好事,为他家天下做好事,到头来却落了这么个下场,既然已经到了这般天地,我为什么不去赌一铺,而且怎么也看不出要输。”

    说到“他家天下”四个字的时候,余致远牙关都已经咬紧,不过最后还是放松下来,微笑着说道。

    他这边说完,王兆靖却忍不住笑了出来,边笑边摇头说道:“大哥,余兄身在局外,却这么死心塌地觉得咱们能赢,小弟人在局中,看着咱们赵字营从小到大,到了今日这般局面,却经常三心二意,这就是当局者迷了吧!”

    王兆靖笑得很是开心,赵进没好气的摇摇头,却也知道自家这兄弟的心结已经开了,不然这自嘲的话也说不出来。

    赵进直接转了话题:“余兄弟你现在要小心,虽说上贼船这话难听,可眼下你就是这个局面,你家里应该有护卫武师这等,若是没有,花重金请几个放心的在身边。”

    那边余致远刚要说话,就被赵进打断:“预备下一条船在江边,真要有什么不对劲的,你也别管什么家产,带着要紧的人上船跑,只要来到江北淮安府地界,没人敢动你,你到时候短了多少家产,我照价补给你!”

    赵进这承诺给的十足,大明没什么水师,只要上船出海,官府也无可奈何,等来到淮安府这边,那就是赵进的势力范围,余家另一项难舍的无非是那份家产,赵进也承诺补偿,这也算免除了余致远的后顾之忧。

    余致远却是摇头微笑,略带嘲讽的说道:“赵兄也不用担心这么多,公事没那么快,真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在下跑得出来,至于护卫,咱们既然到了这个地步,那也不必客气太多,请赵兄帮着安排几个放心的人护卫吧!”

    这的确是下重注了,让赵字营的武人来余家这边,等于是没有丝毫设防,把自己的安危底细全都暴露给对方。

    “第一次见余兄弟,还以为余兄弟心急毛躁,没想到余兄弟是敢赌啊!”赵进笑着说道。

    余致远第一次去徐州,就许下了泼天的承诺,让大家对他不太看好,可接触久了才发现,这位并不是毛躁幼稚,而是敢博。

    “看准了就要果决,不能瞻前顾后,小弟从来不碰赌具,也从不和人打赌。”余致远笑着强调了下。

    聊了片刻,余致远却安排人把一应契约拿了进来,船行的文书,蛤蜊港的文书,都是白纸黑字写明,就算不去衙门公证也是有效的,这几张提前准备的文书证明余致远不是空口白话。

    赵进没有理会什么文书,但也没有拒绝余致远的提议,拿对方的好处未必就是占便宜,反而可以让双方结合的更紧密些。

    既然这余致远如此知趣,赵进也要投桃报李,晚上就在清江浦最好的酒楼摆下酒席,石满强、刘勇和周学智都过来作陪,给足了对方面子。

    “这船行没必要开在大市里,在清江浦交通便利的地方找一处空场,存放货物,停驻车马,每日里让管事和伙计们去大市和码头上兜揽,这样也足够了”

    “大市那边,可以立块水牌,在上面写着去往南北各处花费的时日和价钱,这一块海运比漕运省钱省时,肯定会有人问询”

    “大家都说海运的风险大,不如再让货主们多拿一点银钱,给了这份银子的,万一货物有个长短,可以给予赔付,船行海上哪有那么多的风险,真要出了什么事,用不出事的那些贴补过去就是,这份钱让货主多一分把握,安心些”

    **********

    感谢“书友1287208672,123*,元亨利贞”三位朋友的打赏,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

第654章 大市的火

    你一言我一语,余致远听得满脸笑容,尽管生意还没做,可这个框架搭建起来,赚钱大有可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漕运就是这大堤,你一开始大张旗鼓的去挖,当然会被人反击,你慢慢来,让人先一点点见识到这漕运改海的好处,潜移默化之下,将来就未必这么难了。”大家说得高兴,赵进笑着点出了这余致远开设船行的用意。

    正说话间,站在一旁的牛金宝却朝着门口挪动了下,下一刻,脚步声响,有人快步跑了上来,这人年纪不大,黑瘦样子,看到牛金宝挡在门前,却伸手比划了个手势,然后掏出一块腰牌,牛金宝这才放人进来。

    晚宴里,王兆靖和周学智都喝了点酒,刘勇却很清醒,他看着门前这一幕,暗自点头。

    那瘦削小子进了屋子,下意识的走向刘勇,刘勇却向着赵进一指,在这样的场合下,要禀报直接对赵进就好。

    “管着清江浦的魏木根。”刘勇低声介绍了句。

    尽管没见过几次,可赵进却知道这个在流民寨被围时候孤身报信的年轻人,这魏木根已经是管着清江浦眼线内卫的队正了。

    魏木根有点紧张,呼吸几口之后在赵进耳边低声说道:“进爷,大市那边有人放火,只是没烧起来,现在小的们正在整个大市里面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店铺里的伙计也都在那边忙活,现在那边有些乱,光靠那边的一百多人压不住场面,小的请进爷调人过去。”

    他这边耳语,宴席上也都安静下来,众人都看向赵进,赵进沉着脸点点头,对魏木根说道:“你先回去,人马上就到。”

    魏木根对众人施礼,脚步匆匆的又是离开。

    “石头,安排三个连去大市,小勇,把赵家武馆的人都撒出去,每一处咱们的生意都要安排人盯着。”赵进开口说道。

    他神色肃然,宴饮的轻松气氛也一扫而空,石满强和刘勇都是站起领命,然后转身急匆匆离开,看到这干脆利索的森然动作,微醺状态的余致远满脸赞赏。

    屋中只有自己人,交待之后,看着大家的好奇,赵进冷笑着说道:“有人在大市里面放火,还真是太平不下来。”

    一听这话,周学智禁不住站起,他整日里操持清江浦这边的局面,对大市最为了解,那边店铺仓库密集,彼此相连,因为清江浦靠南,气候相对温暖,竹木建筑也是不少,除了建筑材料之外,还有店铺仓库里的各色货物,这样的地方最是怕火,一处烧起来,稍有不慎就火烧连营,整个大市,甚至清江浦都会遭大灾,而且今年气候干燥,到现在还没有下几场雨

    他和王兆靖陪着余致远喝酒,已经有些醉意,可此时汗水发出来,整个人都清醒了。

    “老爷,大市可还好?”

    “火没有烧起来,这酒先停吧,大家一起过去看看!”赵进淡然说道。

    王兆靖和周学智都没有心思继续了,倒是王兆靖记得招呼一声余致远说道:“余兄先回去休息,这次怠慢了”

    话没说完就被赵进打断,赵进直接说道:“余兄弟跟着一起去看看吧!”

    余致远不觉得赵进吆来喝去的无礼,反倒是满面笑容的站起,出门时候管家想要阻拦,还费了一番口舌。

    走到外面,冷风一吹,王兆靖也清醒了不少,心里却暗道惭愧,那余致远现在朝着赵字营贴过来,赵字营也想要拉拢,让余致远跟着过去,非但没有泄密之类的风险,还能让对方觉得是自己人。

    外面二十余名骑马的家丁等待,牛金宝已经把赵进的坐骑牵了过来,安静的等在那里,不时的张望四周。

    赵进微微点头,这位贴身护卫跟自己没多久,但表现的让自己很满意,倒不是说那武勇,这份谨慎和周全实在难得,赵字营的家丁都是忠心耿耿,可年轻气盛,沉稳下来不容易,而其他江湖汉子,又没有这么可靠。

    清江浦最好的酒楼也是在运河沿线,这边距离清江大市并不远,一干人骑马走在路上,不断有新消息传递过来。

    这次多亏修建清江大市的强制规矩,比如说,每家店铺里面都要备着一大缸水,还要有几桶沙子,大市的丁壮会定期检查,谁家不办就关门停业三日,这大市里每天要有多少买卖生意,停三天那要少赚多少银子,这大缸水和几桶沙子,麻烦是麻烦,而且还占地方,可大家都不敢不做。

    却是一家做木器生意的店铺,祖传的竹木手艺,铺面不大,可运气却不错,在清江大市最核心的地段有个店面,又因为人情关系之类的保住这个店面,没被豪商富贵什么的拿去,就这么维持到现在。

    手艺不错,又在大市的好地段,生意也好的很,这家传的手艺和店面,伙计也是学徒,对这店铺也比别人用心,早晚洒扫,得空了还要转转看看。

    结果就在天黑之后,伙计在仓库那边走动的时候,闻到了烟火气,在这样的竹木店铺里,到处是竹料木料,还有桐油清漆什么的,一起火就是大事,这伙计急忙开始寻找,好在发现的早,看到个小火苗的时候,一桶沙土直接盖了上去。

    若是豪商铺面,没准事情还要压下来,先去查查是不是自家恩怨,可小店铺怕事,急忙忙告诉了巡查值守的丁壮,也就是赵字营安排在这边的护卫。

    日常巡查的都是徐州和邳州那边靠得住的武夫,少数知根底的江湖老手加上卫所里的丁壮,家丁们都是以连为单位在大市边上待命,听到这个,立刻过来查看。

    寻常人不会觉得放火是多大的事,会以为是店铺里面人自己不小心,可江湖经验丰富,尔虞我诈的事情看多了,自然不会觉得这是不小心,而且这清江大市每日里都有人巡查,定期的叮嘱,加上这店铺本就关系着东伙的饭碗生计,谁也不会不小心。

    扒开盖着火苗的沙土,看到一个还没有燃尽的油纸包,里面有油浸过的棉线和断掉的线香,纸包里是香灰和木屑混在一起的粉末,老江湖一看这个就都明白了,这就是江湖上纵火的小机关。

    这么个纸包丢在要放火的地方,线香慢慢燃烧,等烧进油纸包之后就会有明火,如果掺杂了鞭炮的火药后还会炸一下,让火星迸溅开来,这着火的时间可以调整,反正是放火的人布置好了就走,隐秘不容易被发现,等火烧起来,纵火的人早就不知道那里去了。

    是懂行的人放火,查出来这个之后,巡查护卫大市的一干人顿时紧张起来,一边安排所有店铺的人自查,一边派人去禀报赵进那边。

    每家店铺都有人值班看守,这也是大市的规矩,原来不少商家都不愿意留人值守,这个做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