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681章

大明武夫-第681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穿着官袍铠甲,还有人却是外族的服饰,让赵进觉得有趣的是,居然还能看到倭国和西洋人的服装,这个可是少见的很。

    这些站在桥面上的人看不清楚面孔,都是黑乎乎的一个,就这么顺着一直看过去,却看到了那座山,明明隔着这么远,可那座山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座山居然是尸体堆砌而成的,层层叠叠的尸体,有人穿着铠甲,有人穿着平民百姓的服装,还有人赤身**,在这山上,也站着几个人,却看不清楚穿着打扮和模样。

    看到这个时候,赵进突然发现,在山顶有大光明,那边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尽管没有光源,却是光明灿烂,赵进忽然觉得,那光明就是自己要去的地方,而且还是带着身后众人要去的地方,可这桥,这血海,这尸体堆砌的山,赵进第一次觉得麻烦,自己有这个决心去,身后的人呢?伙伴们呢?家人们呢?其他人呢?

    赵进又是回头,这次他发现身后的二叔赵振兴不见了,孙大雷不见了,父母和几位长辈也在很后面的地方,但伙伴们都在,刚才跟随着的众人大多数都在,大家脸上都没有笑容,但都神情坚毅,赵进没有开口询问,他知道每个跟在身后的人都会跟着走下去。

    他看得很仔细,尽管有人的面孔很模糊,有人的面孔很清楚,可赵进还是想要记住每个人的模样,转过头的时候,赵进忍不住笑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抬起手大声说道:“兄弟们,跟我走!”

    这时候赵进没什么迟疑,大步向前!

    ************

    书友群:60754057,清理一遍后重新开张,被误踢出去的,重新加入或者新加入的,请注明你的读者号和大明武夫四个字。

    我在群里潜水,不定时上浮,群里管理很严格,乱发广告,说下流内容,吵架攻击的一概踢出去,愿意接受的就请加入,欢迎大家,希望和大家交流

    感谢“用户破败,用户寒夜、吴六狼”三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057章 不可污蔑太平

    从梦中醒来的时候,赵进发现才到深夜时分,四下安静,倒是隔间那边的赵龙不知道被什么惊醒,在那边哇哇的哭,伺候的乳母丫鬟正在那边小声的哄,赵进长吐了口气,看着床帐黑黝黝的顶部,回想刚才经历的梦境,他记不太清楚,只是想着梦中和二叔赵振兴还有孙大雷重逢,伸手擦了擦眼角,发现有些潮湿。

    “夫君”边上的徐珍珍呢喃一声,朝着赵进靠了靠,赵进还以为自己的妻子醒了,听到接下来那均匀的呼吸声才知道不是。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刚才的梦境未免太抽象了些,赵进也不想考虑太多,事情千头万绪,何苦在这荒诞的梦上花费功夫,赵进笑着闭上了眼,自言自语说道:“走下去就好。”

    在家这一夜休息很管用,第二天起来练武的时候,觉得神气充足,浑身上下劲头十足,等吃过早饭,明显没有睡醒的木淑兰和赵进提出,说是要把闻香教这一摊交出来,让其他人去忙活,她现在只想好好将养身体,把孩子生下来。

    “你自己觉得好就这么做,不过也别总在家里闲着,你看你姐姐那边就一直忙着徐家的事,也没耽误生孩子养孩子,总闲着,小心脑子慢了。”赵进倒是直接。

    听到他这话,木淑兰只是没好气回答:“又不是撒手不管了,有什么事我还会盯着。”

    赵进笑着点点头,不过内卫队关于教门的大队已经成立,闻香教的残余,以及在沂州一带活动的白莲教,都在吸纳之中,木淑兰现在能插手的越来越少了,不过这个话却不能明说,而且让自己的妻子有些外事忙碌,总不是坏事。

    董冰峰的第三团扩编成第三旅的计划也要拿出来了,董冰峰为旅正这个没什么可说的,第三旅第一团长矛家丁一千,火铳家丁四百这个也和其他几个旅的第一团没有区别,第二团长矛家丁八百,火铳加弓手一百,驻守在安东县,那边是海州盐场的淮盐走水路入漕运的卡口,运盐河就要从安东县那边入黄河,第三团和第二团编制相同,驻扎在山阳县沿运河向南三十里外的庄园内。

    这个第三旅第三团驻扎的位置距离淮安府和扬州府的边境已经不到三十里路了,第三旅的三个团将清江浦环绕起来,守住各处要点,加上在清江浦内的三千多巡丁,和林林总总的各支力量,赵字营在这清江浦的力量密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几处,可见对其看重。

    除此之外,第三旅还下辖蛤蜊港大队,这大队共有五个连,四个长矛连队,一个火铳连队,另外配属两门三磅炮,这蛤蜊港大队和驻扎在这边的团练以及余家自己的武装,共同守卫这处连同漕运的海港。

    另有巡河大队,这个大队共有大小船只四十,主要是蔡家人、余家人和跟随他们学习操船水战的家丁们组成,编制并不怎么固定,常在人数有八百上下,这个负责清江浦水域的巡航,以及洪泽湖相关方向的戒备。

    和第一旅、第二旅不同,董冰峰手下除了二百骑马家丁之外,还有同样数目的徐州义勇可以指挥,这一支力量却是徐州卫和徐州左卫凑出来的,说白了,是董吉科为了自己儿子凑出来的马队,清江浦这边虽然地方不大,可需要马队机动的地方不少,所以这个大家也没有异议。

    配属在第三旅手下的火炮加强连队,一共有八门火炮,这个比其他各处都要多,林林总总算起来,谁也没想到第三旅扩编后的力量在纸面上居然比第一旅和第二旅要强,不过细想想就知道这也是应有之意。

    陈昇的第一旅在山东,山东兵马大都集中在登州府和莱州府,济南府那边都没有太多,周围的北直隶南三府还有河南那边都没什么官兵,第二旅就不必说了,他和在徐州驻扎区别不大,但董冰峰这第三旅直接面对凤阳巡抚的标营,东南则有狼山副总兵的大军,西边则是凤阳府守备中都的官军,再向南,南京城也有大批的官军力量能够调集。

    看这边繁华富庶,实际上却是随时开战的凶险地,而且这次扩编很可能激起各处动手,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当然,外人最多也就是看到那三个团和一个大队,火炮多少,船只多少,马匹多少,他们很难观察出来。

    何况这第三旅如果要动,就地就可以征发船只,可以利用云山车行的牛马大车,这些力量又是大家看不到,却能够起决定作用的。

    清江浦贸易厅这边,由厅正周学智直管,清江浦商人们费尽心思也不能说没有回馈,清江浦原来的商会解散,然后重新组成了一个商会,这个商会每年可以选出十五名执事,这十五人可以代表清江浦商人们向贸易厅这边提出自己的要求。

    仅仅是提出要求,是否采纳答应则由不得他们决定,已经有人笑话这个是花瓶商会,可即便这样,在清江浦商界,凡是有点场面的人都不敢不入,已经有传闻放出来了,说是进这个商会,徐州当你是自己人,不进这个商会,那就是敌人了,而且这个商会的成立让很多老谋深算之辈松了口气,不管听不听,有这么一个规矩,大家总算有一个正式向徐州赵字营陈述的渠道,不像从前,一切都是随机,没有定规。

    和别处规矩不太一样的是,在清江浦这边的贸易厅下设两个房,一个叫税房,一个叫工房,前面那个大家望文生义,自然知道什么意思,收税收费,这个大家早有心理准备,可这工房要干什么,大伙就想不通了,赵字营内不是有个匠造厅吗?

    让清江浦众人心里有些怨言的是,清江浦议事厅内没有清江浦本地的豪商士绅,却有一个来自松江的余致远,他一个走洋面的船主海商有什么资格管着清江浦的事情?

    不过有人细算了算,说这余家和徐州合股的云山船行,每年赚到的钱财恐怕要有这清江大市的十分之一,别看是十分之一,这已经是个颇为惊人的数目,有这样的大利奉上,自然要给这个位置在。

    像是赵字营其他各处的扩编改制,家丁旅团都是驻扎在城池之外,隶属于赵字营的庄园内,而且还都是分散驻扎,那议事厅的设置,也不过是管从前在管的事情,在当地没有那么大的反响,济宁那边虽然是新设新到,可地方上元气大伤,赵字营在这里又是展露威风,谁也不敢不听。

    而清江浦这边不同,赵字营在这里一直表现的还算节制,勉强还有个共治的体面,这一次则是彻底撕去层皮,摆明了要把这清江浦管起来,豪商们发现自己在这里面没有位置,发言权也小的可怜,怨气自然横生,很多人都想着将来恐怕要被盘剥,束手束脚也是免不了的。

    有了怨气,自然要生出是非,不过大家也都是见过血吃过亏的,只能私下里去和山阳知县、淮安知府和凤阳巡抚这些官府说说,都已经折腾成这个样子了,难道你们不管?

    还真是不管?那伙徐州人没有扯旗造反,老老实实做生意,官府也还在这边,有什么不对的?不要把你们自家的私怨拿到公务上来说,官府要做的公事这么多,那里顾得过来你们的私事。

    表面上是这么说,毕竟拿了好处这么多年,清江浦豪商们也是有根脚的,私下里还是要说明白,管不了了,这么个大虫怎么去管?一碰就要打,打还打不过,到时候上面追究还要算咱们个官逼民反,再说了,各位在京里熟人那么多,难道不知现在正斗的厉害?谁胜谁负还不一定,怎么敢多生是非,让人抓到把柄,而且这的确是天下太平,怎么也看不出乱啊,难道那伙徐州人做事不讲规矩?

    这回答能让人当场翻脸,回来后众人也都是乱骂,这到底还有没有官府的自觉,不过各家凑在一起,和京师那边的通信也都有回复了,相熟的消息交换,各自的幕僚师爷们分析分析,也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朝廷看来,徐州赵进和天下间那些挂万顷牌的大豪没什么区别,湖广一带,蓄奴几千上万的士绅并不稀罕,在江南这等顶级的人物也不是没有,这些人谁家不是一声招呼,几千青壮就是啸聚,大家都说这徐州兵甲精良,又有火炮骑兵,可这些东西说到京师那边,谁会相信,只会觉得有悖常理,会觉得地方上为了求得关注而夸大其词。

    再者,你说是这徐州心存反意,可为何没有地方官府的告急,为何漕运依旧畅通,山东和南直隶部分地方的确在减免钱粮,可没减免的也不是一文钱一粒粮食都没上缴,这年头辽饷这么酷烈,多少地方凑不齐的,这样的地方你说有人造反,朗朗乾坤,圣天子在位,你造谣污蔑有什么居心?

    *******

    特别白书友群60754057,加群注明创世和起点id

    感谢“黑水老妖、戚三问、吴六狼、石君子、用户青松、甜蜜的甘蔗、QLDYK、天堂封心”几位新老朋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了

第1058章 匠造厅

    “……京师多少大老爷都在这条河上有入息,京师那边多少吃这条河的,真要是派兵过来,一旦生乱,运河又要截断,漕运上的入息也跟着断了,谁做主谁就要担责,那就是众怒所向,谁也不愿意……”

    ?眼下朝中最要紧的事情,不管是司礼监提督太监魏忠贤一方,还是魏公公对面那一方,就是在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是否出宫的争执上,次一等要紧的是,辽东那边对建州女真的战事,再往下说,则是大明西南四川、贵州那边的变乱,徐州这边算是什么,一直不是太太平平的,何苦多事?

    “……这大明活该要完……”不管愿意不愿意,除了这怨气牢骚之外,大家也没什么别的做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

    家丁威风凛凛,农垦管辖一方局面,贸易金山银海,巡丁则是操持地方,内卫那可就是类比于东厂和锦衣卫的地位,赵字营势力范围内的士绅百姓,对这些位置都无比关注,议论纷纷,相对于这几处,匠造厅就显得冷门许多了。

    工匠做活学手艺的地方算个什么,自家孩子没出路过去学学,将来有手艺傍身,也就仅此而已,眼下赵字营地面这么红火,这么多机会,想要上进的话多少地方可以去,何苦去这边埋没了。

    大家倒是有个算计,匠造厅肯定肥缺多,听人传说,徐州那些大酒坊都被归在匠造厅之内,那做烧酒的地方就是个金山,在金山上还能少了发财的机会吗?大家私下里都说,进爷这么刚正公平的性子,也还是有人情在的,为了照顾自己妻弟,单独设置了这么一个匠造厅,把不起眼的徐厚生提拔到和身边兄弟平等的位置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进爷的妻弟,身份何等贵重,本来就该是平等的,也有人为王兆靖抱不平,说进爷一帮兄弟伙伴,有的独当一面,有的执掌一方,可这最有才的,文武双全的王三爷,却每个着落,整日里就和幕僚师爷一样跟着进爷,都说进爷不喜欢读书人,看来真是不假。

    外人看是如此,只有赵字营的核心层面,还有真正亲近赵进的人才知道,赵进对这个匠造厅是何等的重视。

    赵进每日活动都单调的很,早起练武,然后早饭,饭后书房和王兆靖汇合,查看各处送来的文书和急件,以及京师和各处打探来的消息,处理完这些就会骑马去往各个营盘,骑马半个时辰能到的各个营盘都要去看过点检,还要亲自督导训练,偶尔回去徐州盐市和集市看看,午饭都是在外面吃,往往就在营中和家丁们一起吃大锅饭菜。

    在这期间,各处新送来的文书信笺,需要赵进决断的事务,都要追着赵进过去,让赵进和王兆靖现场办公,等从外面回到议事厅之后,往往是在何家庄周围有资格来到这边的人汇聚一堂,大家汇报交流,每到这个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赵进往往还要突检附近的某一处营地,最后才回家吃饭,开始时候徐珍珍和木淑兰还等着赵进回来一起吃,可日子久了,也就吩咐厨房给赵进热着,或者回来现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