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783章

大明武夫-第783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闽眼睛充血,整个人好像要炸了一样,上前一步,被家丁伸手拦住,李思闽猛地就要向前扑,直接就被两个人抱住,李思闽冲着那郑老海大吼大叫,喊了几嗓子,眼泪流淌不止,叫声变成了嚎哭。

    石满强眉头皱起,示意把人拽下去,倒是那李思明一直是很畏缩,却也没有什么愤怒的神情,郑老海眼睛微闭,等李思闽被拽下去才看向李思明,摇头说道:“咱们海上人要得就是个不畏生死,你却和个公子哥一般,要真是把家业交给你,这大帮非得毁掉不可。”

    说完这句,郑老海也不理会李思明的反应,直接对石满强问道:“四爷,老夫再问一次,这李家人你们肯定不交了,是不是?”

    石满强淡然点点头,郑老海又问道:“那这港口的停泊贸易和各种采买,还有从前的各种规矩,要不要变?”

    “郑老爷,你们人还是一样的人,船还是一样的船,彼此又没什么仇怨,为什么要变?要是贵方因为变动有什么想法,可以过来商议,我家进爷那边会有安排。”这个问题是那叶文书出面回答。

    听到叶文书的回答之后,这郑老海脸上也没什么喜意,却转了个话题问道:“既然如此,海州船厂我们大帮可以用吗?”

    “自然可以,这船厂能建起还要仰仗贵处的帮忙,里面的船匠师傅还是贵处提供,我们怎么会过河拆桥,一切还和从前一样。”叶文书笑容可掬。

    郑老海经历过这么多风浪,自然不会被这样的说辞打动,他沉吟着又是问道:“那么盐货、铁器、徐州布和烧酒这几项怎么算?先前答应卖给我们的火炮还卖吗?”

    被问到这个,叶文书稍一迟疑,继续笑着回答说道:“请郑老爷放心,公平买卖,贵处只要能做到从前答应的,那么徐州这边答应的也不会变,都和从前一样。”

    盐货是必需品,向福建运送淮盐不仅仅是暴利,更有政治上的意义,铁器和武器以及船只构件相关,对于海商这种武装商队来说也是根本,而大明沿海能提供大量质优铁器的地方,也只有海州港这一处,而且价钱还过得去,徐州布和烧酒都是暴利的商货,甚至值得为这两样货物单独跑一次北方,火炮是军国重器,这就更不必提了。

    既然这些东西还维持供应,那么双方的关系就不会有什么变化,只是叶文书的承诺并不能让郑老海放心,他一直盯着石满强看,发现石满强没什么拒绝否定的意思,这才放松些许。

    “也罢,也没什么可多说了的,我家龙头掌柜有个说法,这李家的船只以后不能航行于海上,若被我家大帮看到,必然是船毁人亡,不死不休。”郑老海声音变得森然不少。

    石满强抬起头,脸色变冷,那十余艘广船可是难得的资源,这什么郑家大帮如果这个态度,那以后少不得一战,先前答应的那些贸易优惠之类的也不必提了,不过郑老海又是闷声说道:“若是徐州的船只出海,大家少不得都要行个方便。”

    这句话说完,屋子里刚有些紧张的气氛立刻松弛下来,郑老海也不多说,只是抱拳说道:“既然交待完了,老夫就不在这边多耽搁,等下会有人将货单递上,这次要的盐货和铁器数量不多,还请这几日交卸完毕,我家龙头掌柜也说了,进爷英雄了得,他是一定要登门拜访的,到那时再来叨扰。”

    郑老海向外走,石满强和叶文书起身相送,能看得出来,外面等候郑老海的那些护卫们心气高昂,甚至对赵字营的人都有些敌意,而郑老海的情绪却不怎么高,临上船的时候还感慨了句:“早说要回家养老,可这么折腾下去,怕是死都要喂鱼了。”

    本以为会打一场海陆的攻防,没想到还能做生意,但海州港口的准备很充分,盐货和铁器甚至徐州布都有储存,云山行在港口的管事们已经开始备货算账,海船上也有些倭国的特产要卖过来。

    “咱们这边做生意是为了能打胜仗,这些海上人打胜仗强武备倒是为了做生意,这次压舱的居然都是铜锭和金银,难道这追击还要兼顾着入港贸易吗?”回程时候,叶文书却忍不住感慨两句。

    他们去送郑老海,那李思明还被家丁看守着没动,等石满强和叶文书回来,先前畏缩怯懦的李思明却咬牙切齿的说道:“二位,那郑老海人面兽心,他这些都是虚言诓骗,你们万万不能相信,不然就会被残害啊!”

    叶文书冷冷笑了声,而石满强甚至都懒得接话,直接安排人将这李思明带下去安顿,人离开之后,石满强忍不住说了句:“郑老海其实也没说错,这大帮要是交给这李思明,恐怕就真垮了。”

    刚才郑老海说得那番话,看似警告威胁,实际上是给这李家残余指出了一条生路,只要你能托庇徐州,就能保住性命,如果还想坚持什么李家的名份之类,那就是奔着死路上走,怪不得别人,可表达那么明白的意思,这李思明压根没有听懂。

    尽管海州港的炮台和家丁们始终严阵以待,可郑家的船队却很安分,在装完货物补充食水之后就起锚离开,为求万全,石满强他们还特意安排了船内不起眼的商船跟随,三天后回转禀报,郑家的船队的确走远了,这才让这边的戒备变得放松了些许。

    在这个时候,徐州信使也赶到了海州,带来赵进的命令,赵进的意见和石满强当时的处置一样,李家这些人都要留下,船队也要吞下来,而且赵进那边给了详细的说法,李思明、李思闽和那些李家船员水手的骨干人等,全都让他们来徐州游览,赵进要亲自见一见,至于下面普通的,则是和赵字营自己的海上水手混编。

    赵进信上说的很细致,要第二旅这边先把李家残余相关分化吸收,将这些力量变为赵字营的海上基础,但郑家那边的生意不能耽误,按照信上说的,不要把郑家大帮和徐州赵字营看成差不多的组织,郑家大帮就是为了贸易和发财,只要能和气生财,互利共赢,他们就不会和赵字营结成生死大敌。

    “进爷的高兴,从字里行间都能读出来啊!”叶文书笑着感慨了句,已经赶到这边的成大虎和耿满仓都是在座,大家情绪都是高昂,这几天从徐州不断的有命令和消息传过来,他们这些身在上层的人都知道消息,这次对官军的大战,第二旅和淮安北区相关虽然没有功劳,这次收纳了李家船队,又和郑家继续保持关系,徐州把这个也看成头等大功!

    *************

    感谢“风中龙王、戚三问”两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217章 猢狲散

    “从前这海船上总是让人不放心,要不就是蔡家的人太多,要不就是余家的人太多,虽说这两家都在忠心做事,可什么太独了都有风险,如果李家这些人能用上,每艘船搭配就简单不少,彼此牵制,担心可就少很多。”成大虎外面看着粗豪,可他巡丁和内卫兼着,心思却很细。

    耿满仓眼圈有些发黑,他如今是赵字营贸易厅里最忙的一个,奔波于隅头镇和清江浦,甚至还要去济宁那边,都是买粮屯粮,做得是本行,从前的同业都毕恭毕敬,这意气风发是不必说的,可辛苦也跑不了,这次大帮更迭,收容船队是第一等大事,他也跟着过来。

    “我在清江浦那边听说,广东福建海面的船最北不过浙江,他们都去南洋和倭国那边跑,一船货物过去就是一船银子,浙江到辽东这一片,除了各省自己的海船之外,就是松江府那边的沙船商队,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那郑家大帮在这港口上赚不到什么银子,那就舍得撕破脸火并骚扰,他就算打不进来,光是在外面拦着我们也受不了,但能让那郑家大帮在我们这边赚到暴利,他们也不会妄动刀兵,毕竟是生意人。”

    耿满仓这一套分析让众人点头,说完之后,耿满仓拿出一份单子,笑着说道:“这是我算计着港口和大帮都能赚钱的货单,这些东西咱们徐州也是急需的,各位都看看,如果觉得合适,咱们就联名报到清江浦和徐州那边。”

    货单上有铜锭、硝石、毛皮以及各种闽粤南洋的特产,西洋的商货,然后赵字营这边拿出去卖的,从盐货到火炮也是一应俱全,而且可以大批量的提供江南丝绸,这个在倭国和南洋一向是暴利,闽粤海主组织货源远不如清江浦这里方便,石满强如今也粗通文字,大概看完后,提了一句:“不如加上洋船,我看大哥对西洋大船喜好的很,加上这个。”

    耿满仓笑着点点头,提笔在货单上加了几个名目,成大虎那边清清嗓子,开口说道:“进爷还给第二旅和淮安北区带了消息,目前还未行文成真,不过大体就会按照这么办了。”

    众人顿时全神贯注起来,成大虎和耿满仓都是从邳州那边赶到这边来,那里距离徐州中枢很近,带着那边的消息也不稀罕,成大虎刻意压低了声音说道:“这次局势安静,进爷会自称将军,设将军府,咱们赵字营改为赵家军,家丁改为军士,团练改为军兵,火器大队会变为团,若二月后今年无大战,那么各处城池外仍是现在的体制,农垦分区和田庄分片,城内则是有云山行和巡丁各队逐渐掌控。”

    大家全神贯注的听着,成大虎又是继续说道:“在这次之后,山东兖州府、东昌府、南直隶徐州、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中都之外,河南归德府,这几处不得有驻军或者残存官军不得乱动,这些地方的赋税徭役都由农垦和贸易两厅负责”

    听成大虎讲述,众人脸上都有喜色泛起,这就等于是要正式建立体制,越到这个时候,越感觉前途不可限量,成大虎又是说道:“进爷还特意交代,越到这个时候,海上就对咱们越重要,所以这次四爷这边做得好,咱们第二旅和淮安北区有大功。”

    说完这个,人人喜笑颜开,这是重重的夸奖这边了,石满强却没关心这个,只是追问说道:“魏忠贤不是在河间府调集天下兵马,准备和咱们决战吗?现在怎么样了?又要用第二旅的地方吗?”

    这个话题大家同样关心,成大虎笑了笑说道:“这是内卫的消息,现在山西和陕西的边军都是按兵不动,宣府边军也已经撤回,那魏忠贤的道场快要做不成了!”

    **************

    河间府城河间本就是兵家要地,扼守着京师南方的门户,守备北直隶运河的侧翼,这边有沈阳中屯卫和大同中屯卫两个卫所,之所以挂着沈阳和大同的名号,是因为这两个卫所差不多是百余年前调防到这边来,现如今开战指望不了,但好歹也是万把人的编制。

    除却卫所之外,本地驻军有五千余人,现在都集中在河间府城和献县之间的村镇内,河间城池周围已经有足足四万大军,除却京营和本地兵马,还有大名和河南失利的总兵杨肇基一路,另有山东总兵杨国栋一路,能收拢起来,能带出来的都是精锐和骨干,战力还是有的。

    河间府在北直隶算不得好地方,盐碱荒地比别处都要多,进项入息都是在运河漕运上找,这两年已经被耽误了很多,今年好不容易快要熬到开春,这又是要大打出手的样子,河间府城以及漕运沿线当真是兵马喧腾,民间自然是怨声载道,骂不绝口。

    要开战的话,河间府没有一点好处,可如今这几万兵马的粮草供应,民夫劳役却要着落在河间府地方上,河间府士绅百姓如何能忍,在京师的河间府籍官员都接到了家乡父老的信笺,让他们陈词退兵,河间府和山东毗邻,对那边的风水草动都敏感的很,什么莫须有的徐州反贼在济南府和东昌府根本没有迹象,那边的商户们都开始正常做生意了,凭什么河间府要被糟践。

    可所有人都只敢背地里做点手段,没有人敢当面和魏公公说什么,如今河间府内说话管用的不是府州县的地方官员,而是魏公公和他带来的厂卫们,东厂和锦衣卫的番子可是不讲理直接抓人,直接杀人也是寻常事。

    在河间城池内,所有人更是战战兢兢,从河间知府到京营这边的各级将领,以及从山东和大名退回来的两股败军之将,人人提心吊胆,每个人都知道司礼监提督太监魏忠贤心情极为暴躁,稍有不对就会打人杀人。

    如今魏忠贤所在的中枢内,最要紧的事情有两桩,一个是调拨各路官军的进度,一个是徐州逆贼的动向,其实到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了,都说徐州有逆贼有反贼,官军的确也损失惨重,可始终没有什么地方官告急之类,这个是不是牵扯到地方上的豪强,所以才这么遮遮掩掩的。

    要是穷苦百姓,邪教妖孽造反,大军一到,纵然会有小挫,可最后肯定能够剿灭,能把官军打的这么惨,肯定是地方上豪强的私兵,而且搞不好和地方官也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还有人猜测,徐州那边是不是朝中某位和魏忠贤敌对的大佬布局,这才折腾到这个局面。

    要知道几万官军被俘被灭,又是在大明腹心之地动手,如果真是反贼,恐怕就是天下动荡,处处烽火,可眼下看来似乎局面很稳,山东那边一切如常,河南一切如常,甚至连南直隶徐州也都一切如常,好像只有官军吃了大亏。

    纵有疑问,也只能把这些问题藏在心里,如今督师的兵部尚书赵彦每日烂醉,居然就在这河间府内新纳了两个侍妾,完全是酒色狂欢,不管不顾了,而魏忠贤那边则是狂怒暴躁,不停的催促,有那耳目灵通的角色甚至注意到,魏忠贤身边的内官居然都有逃回京师的,这风向不对!

    “你说什么?小宋带着的五千京营已经开拔回京师了?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没有旨意军令就敢妄动兵马,这是要杀头灭门的罪过,快去追,追过去直接把人抓了!”在魏忠贤的行辕书房内,魏忠贤在那里大发雷霆,跪在下面的人都不敢抬头。

    看着下面的人跪着不动,魏忠贤更加暴躁,抓起手边的茶碗猛地砸下去,跪在前面的一名宦官没来得及躲,被这茶碗直接砸在头上,茶碗碎裂,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